春節觀展指南 | 紫禁城裡過大年,南京看豬年特展

2020-12-15 第一財經

參觀博物館正逐漸變成一項新的年俗。春節期間,國內主要博物館推出了不少有趣的特展,其中一部分展覽應和新年主題,展示民俗文化;另一部分展覽則展示重要文物和藝術品,比如20世紀中國繪畫大師之作、西漢諸侯王墓葬文物等。第一財經挑選了其中一部分。

豬豐卣滿迎新春

2019年1月30日-2019年2年24日

上海博物館一樓大廳

以「豬」為造型的青銅卣本就極為少見,而將一隻豬展現得如此呆萌可愛的青銅酒器,更可能是獨此一件。上海博物館推出的豬卣展,展示的就是一件飽滿渾圓、極富張力的文物。這件青銅卣是上博專家於上世紀60年代在一件冶鐵廠搶救而來。當時它殘損嚴重,幾乎成了碎片。入藏上博之後,經過專家精心修復,如今這隻「小豬」已經能夠精神抖擻地站在一樓大廳了。

富貴豬——南京博物院藏豬文物展

2019年1月5日 – 2019年4月4日

南京博物院特展館3樓12號展廳

南京博物院也舉辦了一次以「豬」為主題的特展。展覽展出了歷代各類豬題材文物80多件(套),從詩詞、典故、成語裡,尋找生肖豬的影子;從陶塑、瓷器、玉器、磚雕、書畫、皮影、年畫、剪紙、玩具、飾品、標本中,發現生肖豬的藝術形象,並講述其中的動人故事和美麗傳說。

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

2019年1月6日 – 2019年4月7日

故宮博物院午門—雁翅樓展廳

此展是故宮博物院建院以來文物最多、展場面積最大的一次。一般展覽文物在100件左右,這次足足展出885件(套)。展品主要精選自故宮博物院珍藏,並得到中國國家第一歷史檔案館、瀋陽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天壇公園管理處等單位的支持。通常,故宮博物院內的展覽都局限在齋宮、永壽宮、延禧宮等處,而午門與東西雁翅樓是其中最大的展廳。本次展覽除了午門展廳以外,還將紫禁城整個開放區域打造成春節文化的展場,春節元素隨處可見。

展覽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遊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全面展現清代宮廷過年習俗。還採用多種技術手段,豐富觀眾的感官體驗,比如運用動畫、視頻、音樂、投影、薰香、紅外感應等。

路德維希的藝術課

2019年3月上旬至6月上旬

南京博物院特展館3樓11號展廳

彼得·路德維希和伊蕾娜·路德維希夫婦是德國著名收藏家、藝術史學者,以他們名字命名的博物館和藝術基金會遍布世界各地。1996年,路德維希夫婦將自己精選的82位歐美藝術家的89件117幅藝術作品贈送給中國美術館。這批珍貴的作品,囊括了波普藝術、照相寫實主義、抽象表現主義、新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批判現實主義等代表藝術家的作品。開展之際,巴伯洛·畢卡索、拉斐爾·卡諾加爾、安塞爾姆·基弗、安迪·沃霍爾等多位歐美現代藝術大師的作品將「抱團」亮相。

浴火奇珍——來自阿富汗的國家寶藏

2019年7月上旬至10月上旬

南京博物院特展館3樓11號展廳

位於中亞的阿富汗神秘又遙遠,曾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多樣的文明。該展覽展出珍貴文物231件(套),展示跨越4000餘年的阿富汗歷史風貌。這批文物均為阿富汗幾十年來的考古成果。

兄弟·王——從西漢大雲山江都王陵到滿城中山王陵

2019年11月下旬至2020年3月下旬

南京博物院特展館3樓11號展廳

西漢兩位諸侯王的金縷玉衣將首次在這個展覽上相遇,它們分別歸屬於西漢江都王劉非與中山王劉勝。本展以西漢滿城中山王陵、大雲山江都王陵的出土文物為中心,展現西漢景帝至武帝時期諸侯王的政治、文化、生活狀態,同時以江都王劉非、中山王劉勝兩人的兄弟關係為線索,將血緣、宗親等關係通過展覽的方式進行闡釋。

二十世紀中國畫大家

2019年12月下旬至2020年3月下旬

南京博物院特展館2樓8號展廳

本展將展出八位繪畫大師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林風眠、傅抱石和李可染的作品,幾乎代表20世紀中國美術的最高水平。

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特展

2018年12月28日 – 2019年3月28日

中國國家博物館南9展廳

本展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河北省博物院共同舉辦,共展出151套724件文物。展覽中,最珍貴的文物當屬劉勝金縷玉衣,通長188釐米。這件玉衣位列我國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近三十年從未走出河北博物院。展覽還包括一件「當戶」銅燈。西漢前期,匈奴不斷侵擾西漢北部邊境,直到漢武帝時期,連續發動了十餘次大規模抗擊匈奴的戰爭,才徹底瓦解匈奴的軍事力量,結束了西漢與匈奴之間長達百餘年的武裝衝突。在燈具上鑄造半跪匈奴官吏擎燈的形象,正是漢與匈奴之間尖銳矛盾的真實寫照。

吉金鑄史——青銅器裡的古代中國

2019年1月18日 – 2019年3月31日

深圳博物館 第一專題展廳

本展將展出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的各類重要青銅文物148件(組),其中包括婦好鴞尊、龍虎紋尊以及天亡簋等商周時期的重器。此外還有中國國家博物館近年來新入藏的青銅器,如子龍鼎、鄂監簋、衛簋、射壺、秦公壺、楚王鼎、王子臣俎等。

新考工記——中法手工之美

2019年1月12日 – 2019年3月17日

北9展廳

本展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HEART & crafts公司共同舉辦,邀請了15位法國頂級手工藝大師與11位中國國家級手工藝大師、非遺傳承人和知名藝術家參與,展出作品180餘件(套),涉及陶瓷、玻璃、金屬鍛造、麥稈編織、榫卯、皮革、皮影、羽毛、摺扇、折傘、褶襉、全形拓、凹版照片術、木版水印等。展覽以中法傳統手工藝的當代創新為主線,具象闡釋中法當代「匠人精神」。

相關焦點

  • 紫禁城裡過大年——故宮博物院己亥春節大展亮相午門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己亥年春節,讓傳統的節慶文化鮮活起來,為觀眾帶來節日的文化享受,故宮博物院於2019年1月6日起在午門-雁翅樓展廳舉辦「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寄託著人民群眾「回家過年」的美好期盼。
  • 北京故宮:「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開幕
    ↑2019年1月23日,北京故宮,觀眾在參觀「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CICPHOTO/劉憲國 攝當日,北京「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在故宮乾清宮東廡正式拉開帷幕。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己亥年春節,故宮博物院特舉辦春節大展「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為觀眾呈現一個充滿年味的紫禁城。作為該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融匯了故宮歷史及院藏文物中蘊藏的過年元素,運用數字投影、虛擬影像,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當代藝術設計相交織,組成創新的文化體驗空間,運用互動捕捉等方式實現春節文化與人的互動。
  • 春節假期去哪玩?博物館裡過大年!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皇家風範:故宮復原古代春節場景「辭舊與迎新,始於臘月初一,終於二月初二,除夕和大年初一達到高潮,期間的慶祝活動,是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祈願。」今年1月,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介紹故宮「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時這樣說。
  • 看展覽 過大年 杭州春節「博物館」觀展指南
    除了日常的展出外,春節期間博物館特意策劃「國門生物安全展」、「響宴——鳥類鳴聲行為展」以及「汪汪·旺——狗年賀歲展」。今年新春拿出了館藏壓軸為觀眾呈現兩場大展。「月隱天城——杭州市朝暉路窖藏出土元代瓷器展」,1987年朝暉路挖出了一批元代瓷器,窖藏出土文物共54件,有25件是珍貴文物,比如釉裡紅高足杯、藍釉描金月映梅紋瓷爵杯、青花瓷塑海鰲山子筆架、樞府釉龍紋高足杯等。
  • 2019故宮春節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時間主題
    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地點:故宮午門-雁翅樓展廳【交通指南】  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門票: 40元(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免費參觀)  2019紫禁城裡過大年門票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己亥年春節,讓傳統的節慶文化鮮活起來,為觀眾帶來節日的文化享受,故宮博物院「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於2019年1月7日開幕。1月8日起,「過大年」展在故宮午門-雁翅樓展廳正式向公眾開放。
  • 來紫禁城裡過大年!乾清宮數字沉浸體驗展今天正式對公眾開放
    它作為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實景體驗部分面向觀眾開放。每逢新春佳節,皇家也和民間一樣,都有掛燈籠的習俗。舊時新年前後,在高處懸掛燈盞,此燈徹夜通明,謂之「天燈」。清代宮廷沿用明代舊制,春節前後要在乾清宮丹陛上下各立一對天燈和萬壽燈,乾隆五十四年開始在皇極殿各增立一對。
  • 2019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什麼時候開始?
    2019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什麼時候開始?  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時間:2019年1月6日(臘月初一)-2019年4月7日(三月初三)  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雁翅樓展廳  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門票:購買故宮門票即可,淡季門票40
  • 博物館裡過大年
    在博物館不斷融入百姓生活的過程中,「博物館裡過大年」已成為無數家庭歡度春節的首選。今天,本刊特邀6位博物館、美術館「掌門人」,帶領讀者走進春節期間的多彩展覽,聆聽文物背後的中國故事,感受博物館、美術館裡散發著文化清香的年味兒。  這個春節,一起去博物館裡過大年吧!
  • 天燈、萬壽燈回歸乾清宮 「紫禁城裡過大年」再添新景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春節臨近,「紫禁城裡過大年」又添了新景觀。1月21日,故宮博物院在乾清宮前丹陛上下豎立起「天燈」和「萬壽燈」各一對,作為「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的實景體驗部分,正式向觀眾開放。
  • 100秒——帶你紫禁城裡過大年
    >中國網2月5日訊(記者 魏婧)為給觀眾帶來節日的文化享受,讓傳統節慶文化鮮活起來,北京故宮博物院在己亥年春節期間舉辦了「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此次大展以破紀錄的近千件文物展示數量,恢復多種昔日皇宮過年的裝飾、活動形式,為觀眾呈現一個充滿年味的紫禁城。展覽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遊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全面展現清代宮廷過年習俗。遊客們可以看到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代皇帝書寫的福字,可謂福氣滿滿。本次展覽不但是文物展,更是文化展。
  • 2019故宮宮裡過大年數字體驗展時間地點預約入口
    「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  展覽時間:2019.01.23—2019.03.03  展覽地點:乾清宮東廡  預約提示:  數字沉浸體驗展需提前預約。  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  展覽時間:2019.01.06—2019.04.07  文物展覽
  • 紫禁城裡過大年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觀眾在參觀中和韶樂陳列,「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人山人海。「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一名小觀眾在忘我地欣賞古典之美。  時間:2019年2月6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  事件:「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  今年過年,紫禁城裡同往年大不一樣。故宮史上最大展覽——「紫禁城裡過大年」已隆重上線。道道宮門都張貼了門神,宮殿門口懸掛著春聯,遊人只要走進故宮,就能感受昔日宮裡過年的景象。
  • 紫禁城裡過大年 春節期間北京有哪些展覽不容錯過?
    近日,「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在故宮博物院拉開帷幕,參觀數字沉浸體驗展的觀眾們在古代皇宮瑞雪豐年的遊戲裡玩得不亦樂乎。據了解,此次展覽是故宮博物院首次最大限度還原清代皇宮過大年立天燈、萬壽燈的節慶場景,觀眾可以到紫禁城裡體驗春節年俗,感受新鮮有趣的濃濃年味。
  • 紫禁城裡過大年 「進宮過年」實用攻略
    從進入臘月以來,故宮「紫禁城裡過大年」活動就開始在朋友圈活躍,不少遊客前往故宮「打卡」過年場景的文物展出、實景體驗以及數字沉浸體驗展等。那故宮過大年展出怎麼逛體驗最好還最省腳力?過大年展覽開放時間會不會延長?數字沉浸體驗展是否需要預約?進宮過年,也得做好攻略。
  • 故宮600年特展開幕:排隊給故宮「過生日」,觀展攻略來了
    原創 朵朵編輯部 耳朵裡的博物館你好啊,我是朵朵~故宮600年特展終於開幕了!!!我依舊早上八點等著開門,可我這次是真的來太早了,中午一點半才開展,一起排隊的人非常多,可以想見,這個展覽是今年最火爆的展覽之一了。
  • 封面直播「雲觀展」28日上線!走進金沙故宮展,看故宮如何過大年
    以往的春節,博物館早已比肩接踵,觀眾扶老攜幼看大展;今年宅在家裡,不少文博鐵粉去博物館的官微下留言:「真想再刷一次金沙的故宮特展,還要看看草堂的千詩碑,三星堆的青銅神樹。」小桃枝上春風早,智遊自在博物君。封面新聞聯合多家博物館策劃了「雲觀展」系列直播,讓你足不出戶就能逛遍各大博物館。
  • 小先鋒2021春節博物館遊學特推:「朕的春節」紫禁城裡過大年!跟著毅峰老師再上朝!(2月20日周六/ 21日周日,預報從速)
    溫馨提示:由於春節假期故宮門票預約火爆,應部分小先鋒家長需求,在新學期即將到來之前,特加開本周末:2月20日(周六)/ 21日(周日)兩場《紫禁城裡過大年》活動,正月探訪故宮,別樣新意,甄選線路,為假期畫上圓滿句號,為寒假作業再添精彩一筆!預報還請從速!
  • 2019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遊玩攻略(時間+門票+看點)
    為了讓傳統的節慶文化鮮活起來,為觀眾帶來節日的文化享受,故宮博物院於2019年1月6日起在午門展廳舉辦「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以破紀錄的近千件文物,恢復多種昔日皇宮過年的裝飾、活動,為觀眾呈現一個充滿年味的紫禁城。
  • 紫禁城裡過大年 康乾盛世「天燈」180年後再次現身
    但今天,美麗的「天燈」在告別世間180年之後,再次出現在了故宮博物院的乾清宮前丹陛,拉開了故宮博物館首次「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的大幕。展覽為期三個月,於2019年1月6日開幕,正值陰曆戊戌年臘月初一,也是傳統上一系列慶賀新年活動開始的日子。
  • 紫禁城裡過大年 「進宮過年」實用攻略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那故宮過大年展出怎麼逛體驗最好還最省腳力?過大年展覽開放時間會不會延長?數字沉浸體驗展是否需要預約?進宮過年,也得做好攻略。最省腳力的「紫禁城裡過大年」路線故宮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想要一天細細走完基本不可能,如果是奔著「過大年」的目標而來,進宮路線可就要串聯起最具年味兒的「打卡」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