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易遊網是寧夏領先的電子商務門戶網站,融合PC電腦、手機客戶端APP、手機版web,客戶端(APP)和官方微信關注已逾40萬人次。全網提供寧夏吃、住、行、遊、購、娛在線預訂服務和線下地接服務。
電信增值許可證:寧B2-20100003號
合作電話:18209508555 / 6011818
三月的臺灣,到處繁花盛開。3月25日上午,海峽兩岸(寧夏)經貿文化合作交流懇談會在臺北市舉行。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建華在會上作主旨演講。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崔波作主題推介。自治區黨委常委、銀川市委書記徐廣國出席會議。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李銳主持會議。 海峽兩岸(寧夏)經貿文化合作交流懇談會是第十八屆海峽兩岸旅行業聯誼會的活動之一,對寧臺未來的合作發展具有深遠的、重大的影響!現在,小編整理了幾大媒體對寧夏與臺灣在旅遊交流方面的相關報導,從不同角度解讀兩地旅遊合作的意義!
3月25日上午11點30,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崔波,自治區黨委常委、副主席李銳一行冒雨來到臺北信義香堤廣場,參觀了海峽兩岸(寧夏)經貿文化旅遊活動周文化旅遊商品展,崔波副書記為活動鳴鑼,拉開寧夏旅遊在此次經貿周對臺灣客源市場宣傳推廣的大幕。
坐落在臺北信義區的香堤廣場,是臺北最大的商圈之一,每天人流量達到20000人次。由自治區旅遊局組織的旅遊參訪團,藉此次文化旅遊商品展,舉辦了一場寧夏特色的主題旅遊推介活動,和來自寧夏旅遊、農牧等行業的66家參展企業一起,直接與臺北市民見面,寧夏特色商品枸杞、葡萄酒、賀蘭石,以及西夏文書法、口弦、泥哇嗚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吸引眾多市民眼球。
儘管臺北上空飄著小雨,卻絲毫沒有澆滅當地民眾的熱情,寧夏旅遊宣傳推廣活動現場人潮湧動,以「絲路驛站,神奇寧夏」為主題的推介舞臺,成為往來民眾關注的焦點。在連續兩天的旅遊推介活動中,寧夏旅遊參訪團帶來4000隻旅遊紀念品駱駝,寧夏枸杞,以及精美的寧夏旅遊宣傳冊,都將免費發放給臺北市民,免費寧夏八日遊等大獎抽獎活動更是讓活動高潮迭起。為了使推介活動更具實效,自治區旅遊局還組織相關旅行社現場接受市民旅遊業務諮詢,推出優惠政策,為想到寧夏旅遊的臺北市民提供便利和實惠。
市民林女士,因參與旅遊推廣互動得到一隻寧夏旅遊紀念品「駱駝娃娃」,顯得格外開心。林女士表示,臺灣人對寧夏的感覺,說起來就是神秘與嚮往,很早就從學校的課本上知道寧夏,卻不知道寧夏這麼好玩,通過這樣的推廣活動,大漠風光和清真美食讓人印象深刻,有機會一定要去親身感受。「臺灣人愛吃愛玩,寧夏景觀獨特,美食看著都很饞人,這是最能打動人的」,林女士說。
自治區旅遊局副局長徐曉平表示,近年來兩岸旅遊合作密切,雙向往來人次已經接近千萬,寧夏具有獨特的資源、區位和政策優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寧夏做好臺灣客源市場勢在必行。尤其是在2013年銀川臺北開通直航航班後,寧夏旅遊迅速做出市場開拓反應,成立寧夏旅遊營銷中心、形象店,以及報刊、網絡、公交車體廣告投放等一攬子對臺促銷計劃有序推進,並總結創新了國內獨有的「美食+旅遊」營銷模式,在兩岸火熱的旅遊合作大蛋糕中,寧夏切到的越來越多。 自治區旅遊局局長楊柳認為,此次海峽兩岸(寧夏)經貿文化旅遊活動周,在兩地往來更加便利的條件下,能更好地促寧臺旅遊交流合作,對寧夏入境遊市場的增長有實質性意義。寧夏旅遊局抓住這次機遇,組織了近50人參訪團,赴臺灣進行旅遊交流和促銷,這是寧夏境外旅遊促銷規模最大的一次。接下來,寧夏旅遊參訪團還將在高雄舉行旅遊推介,拜訪航空公司,擴大兩地旅遊往來通道,儘快做大臺灣客源市場,讓兩岸旅遊密切交往成為拉近雙方距離的一條紐帶。 銀川、石嘴山、吳忠、固原、中衛五市旅遊局領導,以及沙湖、沙坡頭、鎮北堡西部影城、水洞溝、西夏陵、賀蘭山巖畫、中華回鄉文化園、中華黃河壇、黃河大峽谷、黃河橫城等景區相關負責人,寧夏中國國際旅行社、寧夏中國旅行社、寧夏招商國際旅行社、寧夏新文化國際旅行社負責人,銀川紅瑪瑙枸杞觀光園負責人,楊達吾德、張艾布、王永紅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48位成員組成海峽兩岸(寧夏)經貿文化旅遊活動周旅遊參訪團,共同參加了此次活動。 從北到南,越來越多的寧夏人走進寶島臺灣;自南向北,臺灣旅行商和遊客絡繹不絕地來到神奇寧夏。從阿里山到賀蘭山,從日月潭到沙湖——穿越山水間情系兩岸人。 2010年7月18日,第三批大陸居民赴臺遊開放區域中有了寧夏。時隔1個月,寧夏首個赴臺灣旅遊團一行50人乘機從銀川啟程,開始了為期9天8夜的寶島臺灣遊,這也是第三批開放省區中的第一個旅遊團。 從這一刻起,寧夏與臺灣的旅遊往來一發不可收拾,赴臺遊產品也更加多樣化。2011年4月,首趟赴臺旅遊專列開行,線路設計為從銀川乘坐火車到廈門,再從廈門乘船前往金門,最後從金門乘飛機到達臺灣,這一線路惠澤了中老年遊客。 2013春節期間,寧夏中國旅行社大膽嘗試,開通了3班銀川至臺北直航旅遊包機。極好的上座率,堅定了寧、臺兩地旅遊業界攜手開拓雙方旅遊市場的信心。3個月後,寧夏中國國際旅行社、寧夏中國旅行社分別與臺北、高雄的20餘家旅行社達成了合作意向,並促進了兩地定期直航的開通。 「自從開放赴臺遊後,臺灣遊的市場份額就不斷增加,幾乎成為寧夏人出境遊『新寵』。」3月2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旅遊局國際處處長牛犇告訴記者。 寧夏人去了,臺灣人來了。據介紹,近幾年來,寧夏每年都要接待好幾批前來踩線考察的臺灣旅行商。剛跨入2015年,就有一個由69位臺商和臺灣記者組成的旅遊踩線團抵達銀川,他們被寧夏的神奇所震撼。 初次到訪的美亞旅行社董事長張家德是位攝影家,在他眼中,寧夏處處是美景。「寧夏與臺灣旅遊資源差異大,互補性強,對臺灣客源市場充滿吸引力。大陸擁有的95種旅遊資源中,寧夏便獨享56種,顯見其得天獨厚的優勢,也難怪寧夏有『中國旅遊的微縮盆景』的美名。寧夏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我回去以後一定會組織臺灣攝影愛好者來寧夏。」 臺灣太豐旅行社副總經理朱錫坤告訴記者:「臺灣人很喜歡旅遊,每年有500餘萬人次到大陸旅遊,沿海各省區都跑遍了,而寧夏就在這個時候闖入了臺灣人的視線。回臺灣後,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寧夏旅遊風光片發放到每輛大巴車上,向旅行社的客戶群主推寧夏線路。」 旅行商的到來為寧夏輸送了不少臺灣遊客。據統計,2014年全區接待臺灣遊客達1萬人次,佔全年入境遊客總數的31%,同比增長30%。難怪在第十六屆海峽兩岸旅行業聯誼會上,臺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丁萊對寧夏代表團成員說:「寧夏旅遊在臺灣要火了!」(記者 李徽)
3月21日,在臺北市一輛輛公交車上,寧夏沙湖、沙坡頭等景點的旅遊廣告引人注目。在地鐵站走廊內,須彌山石窟、一百零八塔等宣傳畫也吸引著不少臺北市民的目光。今年,自治區旅遊局加大在臺宣傳力度,提升了寧夏旅遊在臺胞中的認知度。
3月23日起,《神秘的西夏》在央視熱播,引發了不少觀眾對西夏歷史的興趣。寧夏旅遊界把握住了營銷良機,無論是景區還是旅行社都趁勢打起了營銷牌。西夏陵景區推出銀川人免費遊西夏陵的活動,中華回鄉文化園也是斥資數百萬元購買了在《神秘的西夏》播出期的廣告播映權。 自從《神秘的西夏》播出後,西夏陵景區的微信平臺每天更新的內容全部和《神秘的西夏》有關。該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西夏陵的鏡頭在紀錄片中屢次出現,《神秘的西夏》熱播帶動西夏陵的人氣毫無疑問。」為了讓追《神秘的西夏》的銀川本地遊客實地感受西夏文化,自3月23日至4月1日,銀川遊客憑有效證件可免費獲得西夏陵的門票。 收看《神秘的西夏》的觀眾會發現,片頭、片中都有中華回鄉文化園的宣傳廣告短片。 除了景區不遺餘力地借勢營銷,旅行社也沒閒著。寧夏中旅的相關負責人梁成告訴記者:「此前,該旅行社就曾向日本、韓國等遊客重點推介西夏主題的旅遊產品。這次《神秘的西夏》播出正趕在寧夏旅遊旺季將要到來之時,我們也會設計西夏主題遊的產品,從而吸引區外及入境遊客來寧夏旅遊。」(記者楊薇) 回族歌舞表演、非遺技藝現場演示、名特優產品展示、旅遊景點推介……3月25日上午,臺北市繁華的信義金融商圈香堤大道中央廣場,正在舉辦的寧夏文化旅遊商品展示活動吸引眾多臺灣市民駐足觀看、諮詢。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崔波為活動鳴鑼開幕,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李銳出席活動。 此次文化旅遊商品展示活動是海峽兩岸(寧夏)經貿文化合作交流活動周的一項重要活動,展示活動設置中央廣場舞臺區、展示區和洽談區。舞臺區大型LED屏全景播放寧夏旅遊風光片,身著回族服飾的寧夏姑娘作了精彩的寧夏旅遊資源推介,讓大家進一步了解了沙湖、西部影城、西夏王陵等著名景區。「寧夏特色美食有哪些?」「沙坡頭有哪些遊玩項目?」臺下臺北市民踴躍「搶答」。搭建在香堤大道南北段的展示區裡,來自寧夏的30多家企業帶來枸杞、葡萄酒等各類名特優特色農產品;非遺展示區,來自寧夏的國家級、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向臺灣民眾現場演示回族刺繡、阿文書法、傳統剪紙、泥哇嗚、口弦、泥塑等非遺技藝;不少市民紛紛到賀蘭山巖畫、水洞溝、黃河橫城旅遊度假區、中華回鄉文化園等旅遊企業的展位索要宣傳手冊,諮詢前往寧夏旅遊的相關事宜。 看著大屏幕裡的大漠風光,臺灣的劉女士十分嚮往,抱著可愛的駱駝玩偶更是愛不釋手:「以前都是從書本上知道寧夏,有機會一定約著朋友去寧夏騎駱駝,我要看看神秘的寧夏到底有多美。」(寧夏日報記者 房名名 王建宏 寧夏新聞網記者 賀璐璐) 3月18日,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公布第五批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名單,銀川市列入其中,這意味著,從2015年4月15日起,將有越來越多的寧夏居民以自由行的方式,開始寶島臺灣之旅。對於寧夏人來說,臺灣雖然是個遙遠的地方,但也是一個格外可親的地方,因為在臺北市,有一個饕餮客的天堂,那就是已有60多年歷史的「寧夏夜市」。 曾經有人說:「在臺北,『寧夏夜市』算是一個讓寧夏人暖心的所在」。「寧夏夜市」的由來,源自於「寧夏路」。全國許多省市在為道路命名時,總會借用各地地名,臺灣對島內道路命名時,因寧夏路恰好位於臺北市的西北方,最後便以西北省區「寧夏」為名。相對於觀光者雲集的士林夜市來說,「寧夏夜市」才是真正美食家眼中的「天堂」。「寧夏夜市」是臺北少數將攤販集中在道路中間的夜市,400米的路段匯聚了諸多臺灣小吃精華,140多家商鋪大多數以臺灣正宗的古早風味為主,其他天南地北的各種招牌美食也能找到。據介紹,現在的「寧夏夜市」客流量每天可達1萬人次,節假日則高到3萬人次,全年有500多萬人次到這裡觀光享受美食。 我們到達「寧夏夜市」的時候,天將傍晚,路口高高立著一個方柱,醒目的黃底上「寧夏夜市」四個大字格外出挑。沒過多久,華燈初上,四散的香味和喧鬧的人聲一起交織出夜的繁華。寧夏商圈在臺北算是頗有歷史的老商圈,臺北市寧夏夜市觀光協會理事長林定國給我們展示了「一塊」臺北市警察局在1954年發給攤販的營業許可證,為什麼說是「一塊」,是因為這個許可證是一塊長方形的木板,上面的所有字樣、印章都是烙上去的,年代感十足。因為「寧夏」兩字的結緣,2014年第九屆海峽兩岸臺北旅展期間,寧夏在臺北「寧夏夜市」開展了「品寧夏夜市美食,賞塞上江南美景」活動,推出價值3500臺幣的寧夏夜市「千歲宴」,以及價值3萬臺幣的免費暢遊寧夏大獎,掀起了寧夏旅遊在臺灣營銷宣傳的高潮。2015年新年伊始,臺北寧夏(夜市)商圈發展協會、臺灣中安旅行社有限公司、臺灣媒體等組成的69人旅遊踩線團用8天時間,走遍銀川、石嘴山、吳忠、固原、中衛的各個主要景區,領略了「塞上江南•神奇寧夏」的獨特魅力。借著這股熱潮,寧夏旅遊協會與臺北寧夏商圈發展協會合作推出「旅遊+美食」的全新旅遊營銷模式;寧夏旅遊局與臺北市寧夏夜市商圈發展協會籤訂合作協議,在寧夏夜市中「植入」寧夏旅遊元素,將臺北寧夏夜市最著名的千歲宴餐廳打造成為「臺北寧夏夜市形象店」,讓遊客在品嘗美食之外還有機會抽到「兩人同行,一人免費遊寧夏」等多種獎項。現在的「寧夏夜市」,不只是一條路,不只是美食之林,更是一條連接兩岸旅遊的快捷通道。(寧夏新聞網記者 賀璐璐 寧夏日報記者 房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