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教育,職業規劃是偏弱的,通常都是都是為了高考而努力學習,到了高考後,根據成績,匆匆選擇一些專業和學校,先上了大學,再考慮職業規劃。所以,很多大學生,其實在選擇自己就讀專業的時候,也基本上是被動的,上大學才開始接觸職業規劃,了解了專業知識,才考慮是不是適合自己。這是不應該的,其實填報志願,最好能夠和興趣還有今後職業發展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有有利於個人發展。
前些年,很多大學生上課一年了,覺得專業不好,想換專業,換不了,就退學,也有剛入學,就覺得專業不好,主動退學的。聽說,我老家曾經有一個才子,考上國內名校,上了一段時間了,就是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但是沒法換,就消極的學,也不認真,後來聽說上了兩年,就退學,回家復讀,又考上了國內另一所知名院校的理想專業。
還有些人,等到找工作的時候了,才正在理解自己所學專業課的意義。高校畢業生就業難,有很多問題,其中缺乏職業規劃,就是很重要的一條。
也許有人說,職業規劃早了,高考落榜,也沒有意義。我理解,有職業規劃,就像定了一個人生目標,有目標的學習和考試,狀態肯定是不一樣的。
另外,有了一定的職業發展方向,就可以提前提升綜合素質。最重要的是,有目標了,在高考後,填報志願,不至於太盲目。高考前,提前做好職業規劃,至少有三個好處。
第一,圍繞職業規劃,有目標地學習,可以提高效率,不被動,早定理想,還容易將興趣和職業更好地融合,對於今後快樂工作有好處。
第二,高考後,選專業和學校,不至於太盲目。有職業理想,就會提前了解相關專業和學校,提前動手研究專業情況,歷年分數,找差距,提高高考填報志願的命中率。
第三,有了好的職業規劃,上大學後,不盲目,更有目標地學習和實習,目標性強,學習有針對性,還可以參加相關活動和實習,提前積累人脈和經驗,促進今後就業,減少工作變動,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
所以,建議家裡有上學的孩子,提前培養職業興趣,感受職業魅力,早日樹立職業理想,促進學習成長!
如何樹立職業理想?對於學生來說,身邊的人,他們的工作是感受最早,印象最深刻的,再就是通過一定的實習見習,或者遊學考察。還有現在有多種媒體報導,學生們生活在手機中,可以聽聽職業規劃課,聽聽前輩們的經驗,多聽多看多感受,早日明確目標,早日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