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中畢業到離開家鄉再到現在生活過兩年的地方山東,時間過的好快一眨眼的功夫就是兩年,兩年來我有得,也有失,得到也特別多,失去的也特別的多。但是留在我心裡的創傷或許這輩子用什麼也抹平不了。
在我經歷坎坷的這兩年裡我做過傻子、做過啞巴、做過瞎子,也被人看的一文不值,但是我都是笑著走過那些有苦難言的日子,因為我知道人生沒有永遠的低谷,也沒有永遠高潮,只有起起落落,才會是完美的人生。
這兩年裡,陪伴我最真誠的朋友不是現實中的人,而是一種無形的文化――書籍。他是我真摯的老朋友,我和他有時候聽孔子教學、有時候聽小平治國、有時候聽悟金博市的演講……,就是這些最可貴、真摯的書籍陪我度過最難過的人生歲月。那些所謂的朋友、兄弟,有的離得離,去的去,剩下的也只有我一個人獨自行走在人世間。
我喜歡文字,喜歡難過的時候用文字的方式把我內心的苦訴說出來,因為我想讓更多的人領悟到我的人生旅途,然後為自己的人生道路鋪平一道陽光、遼闊、充滿活力的大道。
有人說,時常微笑的人能帶來好運,其實我覺得不然,微笑並不能給我們每一個人帶來好運,有時候臉上帶有殺氣或許會給你帶來好運。我是一個愛笑的男孩,因為我想藉助微笑告訴自己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忍一忍就會柳暗花明。笑了這麼多,忍了這麼多總算是走完最艱難的歲月。
在最艱難的歲月裡,我都忍辱負重,咬著牙齒微笑的走下來,我想對於以後的人生道路我也沒有理由臨時退場,也沒有理由停止前進。歲月常伴,這兩年來,我失去了別人不能得到的東西,也得到別人無法體驗的東西,但是我覺得我還是和別人有一段很大的差距,這段差距看似渺小,且無法忘懷。
時間的記憶裡,我慢慢的打開屬於我的過去,探尋著記憶得流年,繼續著我未完成的路。我總這樣開導自己你還年輕,以後的路還長,經歷的事還很多,但是我又時常問命運在最繁華的歲月裡我為什麼活的如此卑微、狼狽。
有的事已經成為歷史,有的人已經成為腦海裡的過客,唯有一顆堅持的心還在都市的慢車道上慢慢追尋。也許,時間是最好的良藥,他可以抹平我心靈的創傷,填補好我過去的差距
小時候,我特愛吃甜食,幾乎不吃苦的食品,這可能是因為我很少吃苦的原因吧。在小學三年級時,我還是沒有把這個習慣改掉,直到那年夏天的一個下午,父親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教育了我後,我才有意識的改掉這個習慣。
那一天,我和父親坐在家門前的樹下,父親不知有意還是無意,買了一些哈密瓜和苦瓜。回來問我道:「兒子,你是想吃哈密瓜還是苦瓜呢?
我眨了眨眼睛,道:「當然是哈密瓜啦。」
「為什麼?」父親摸了摸我的頭,說道。
「因為哈密瓜甜呀,」我一臉理所當然的說道,「苦瓜苦,我不愛吃,現在也不想吃。」
父親的眼中好似閃過了一絲若有若無的失望,轉身把那幾個哈密瓜拿起,切開給我吃。我剛開始吃時,就有一種越吃越想吃的感覺,可吃到第三個時,我便覺得味道有點淡了,然後吃到索然無味時,對父親說:「爸爸,為什麼哈密瓜越吃越無味了呢?」
父親笑了笑,並沒有說些什麼。
到了晚飯時,那一些苦瓜變成了餐桌上的主角當我試探性的問父親能不能不吃苦瓜時,父親冷著臉回絕了我,我試著苦瓜吃進嘴裡後,果然感覺到了一大波苦味佔領了我的味蕾,我微微抬頭看了父親一眼,發現父親的臉緩和了一些,擔任盯著我看,我只好大口大口的吃著苦瓜,吃多了,我忽然發覺這無邊的苦澀中竟帶著一絲的甜味。
父親笑著看著我說:「兒子,你是不是嘗著嘗著就覺得苦瓜變甜了些?有時候甜的東西吃多了,那麼就會變得索然無味,但是苦這東西吃多了,就會覺得有一些甜味」
我當時還聽不出這些話的深層意思,只是懵懵懂懂的知道了甜的東西吃多了就會變苦,苦的東西吃多了就會變甜。後來我漸漸的成長著,也更加理解了父親說過的話。甜的東西象徵著順利的生活 ,一直是順利的生活著,那麼生活就索然無味了。苦的東西象徵著生活中的風風雨雨,經歷多了,才能體會出生活的美好。
甜和苦都是一種味道,也能象徵著人的生活。你是選擇甜,還是苦,是選擇先甜後苦,還是先苦後甜,這就取決於你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