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一己之力攔住南下冷空氣,南北分界線山脈是座什麼山?

2020-11-08 智觀食玩

昨日網上有一篇配圖很火的文章,說秦嶺憑一己之力攔住了南下冷空氣。


很多人可能對秦嶺不是很了解,為什麼秦嶺能攔住南下冷空氣,因為秦嶺的主峰—太白山,是中國內陸青藏高原以東最高的主峰。秦嶺山脈由東西延綿一千多公裡,橫跨多個省份,是中國的南北氣候的分界線。

中國的南北地理分界線是以秦嶺—淮河一線,現在秦嶺主峰太白山上還立有南北分界線的界碑。秦嶺就像「一堵牆」,擋住了北方冷空氣的南下,也攔住了南方暖空氣的北上。



嶺主峰不光是一座山峰,也不只是南北分界線的一座最高山峰,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秦嶺主峰太白山還是一座AAAAA級景區——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

太白山主峰海拔高3771.2米,地處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境內。森林公園內有10個景區,180多個景點,也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國家森林公園。

遊太白山你能感受到其它國家森林公園不一樣的景色和人文。



遊——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

太白山以險、奇、秀、高、寒、神秘的特點,動物植物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景色以地質地貌、山嶽冰川、源泉秀水、森林群落、天象景觀、奇花異草組成。

太白山巨大的高山落差,形成了其獨有的風景,由下往山上走,你會感受到:溫暖帶、溫帶、寒溫帶、寒帶、高山寒帶五個明顯的氣候帶,可以說是氣候千變萬化。正是由於這種氣溫 的變化,你能領略不同氣候的風景,有這樣一首古詩能完美體現此景:朝辭盛夏酷暑天,夜宿嚴冬伴雪眠。春花秋葉鋪滿路,四時原在一瞬間。


太白山的太白積雪六月天」是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元《一統志》中就有記載和描繪。太白山盛夏積雪之景色奇麗、時間之久、蔚為奇觀,銀光四射,百裡可見。這並非誇張於虛構,而是確實存在。

在太白山主峰最高巔拔仙臺上,以拔仙臺為中心點能看到周圍分布著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了的地貌特徵。站在拔仙臺上往遠眺,能讓你感受到什麼叫: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意境。


人文遊——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

自古文人墨客對名山大川的描寫情有獨鍾,秦嶺太白山也留下了很多記載。李白、杜甫、韓愈、蘇軾等名人學士都有登臨太白山留有佳句。唐代書法家張旭在《山行留客》一詩中就有「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已沾衣」之佳句。《尚書·禹貢》、《漢書·地理志》、《古今圖書集成》《關中勝跡圖志》《郿縣誌》等等都有記載。

白山還有很多傳說:《漢書·地理志》稱之為「太乙山」,據傳說為太乙真人修煉之地。相傳拔仙臺是姜子牙斬將封神之地等傳說。


同時有很多歷史古蹟,太白山上有著我國建築史上罕見的古建築群,如沙坡寺、蛟龍寺、黑虎關、嵩坪寺、中山寺、大殿、鬥母宮、平安寺、明心寺、放羊寺、文公廟、三官廟、藥王殿、蓮花寺、太白廟等。相傳太白山南坡的藥王殿便是藥王孫思邈研究醫學的地方。

秦嶺山脈上有很多古棧道,三國古棧道在此,又名閣道,戰閣道,是古人在深山峽谷的懸崖上,開鑿的人工通道,大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中的詩句「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形容古棧道特別奇險。


太白山還有很多的美景和歷史文化,八百裡秦川,自古便是帝王將相膜拜,百姓祈求之地。

還是小編在上一篇文章介紹中國人祝壽說的「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是哪座山中和衡山齊名最有說服力的兩處之一。

相關焦點

  •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真相來了!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真相來了!一張圖解釋了為什麼秦嶺-淮河一線是南北分界線,1月份0℃等溫線,暖溫帶(北)與亞熱帶(南)分界線,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線,溼潤區(南)與半溼潤區(北)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分界線,旱地農業(北)與水田農業(南)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南)與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北)分界線,農作物一年三熟、一年兩熟(南)與兩年三熟、一年一熟(北)
  •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這張圖火爆全網
    飛機上航拍的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一張圖解釋了為什麼秦嶺-淮河一線是南北分界線,1月份0℃等溫線,暖溫帶(北)與亞熱帶(南)分界線,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線,溼潤區(南)與半溼潤區(北)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分界線,旱地農業(北)與水田農業(南)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南)與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北)分界線,農作物一年三熟、一年兩熟(南)與兩年三熟、一年一熟(
  •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真相亮了...
    這張照片由網友@螞蟻有兩個胃2020 拍攝,網友@劉若晴 曬出這張圖片並配文稱:飛機上航拍的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一張圖解釋了為什麼秦嶺-淮河一線是南北分界線。一邊是風起雲湧震撼無比,一邊是崇山峻岭清晰可見,這張圖片很快刷屏。網友紛紛驚嘆:「秦嶺這麼牛!」
  •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你知道中國還有哪些地理分界線嗎?
    近期,#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登上了熱搜,一張秦嶺的航拍圖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引起了大家熱烈的討論。 (2)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界線:太行山脈。 (3)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遊平原界線:巫山。 (4)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線:橫斷山脈。 (5)準噶爾盆地和塔裡木盆地界線:天山山脈。 (6)青藏高原和塔裡木盆地界線:崑崙山脈。
  • 東北將現全天候「冰」冷,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
    預計,11月2日至11月3日,受中等強度冷空氣影響,華北東部、東北地區大部、黃淮中東部、江淮大部等地平均氣溫將下降4~6℃,其中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和東南部、吉林東部、遼寧東部的局部地區可達8℃以上。上述部分地區並伴有4~6級風,陣風7~9級。
  • 杭城最低氣溫可能會創新低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進入秋天以來,北方的冷空氣不斷來襲。不過,大多數冷空氣抵達杭州時,功力已經減損大半了。昨天,話題#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登上熱搜榜。有網友曬出秦嶺的航拍照片,山脈兩邊涇渭分明,一邊雲氣磅礴,似乎要衝殺過去,另一邊則在山脈的遮護下呈現出朗朗晴空。網友很快炸鍋了,「秦嶺這麼牛!」「古有猛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今有秦嶺一己之力擋住冷空氣。」秦嶺真的能起到阻擋冷空氣南下的作用嗎?據中國天氣網分析,秦嶺的高海拔對冷空氣南下和暖溼氣流北上都有一定的阻擋作用。
  • 秦嶺——我承受了太多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
    今日熱搜來咯讓我們看看網友飛機上航拍的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先科普一下:秦嶺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秦嶺和淮河被稱為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那麼你知道秦嶺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為何稱之為「中華龍脊」?秦嶺是黃土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分界線秦嶺是黃河和長江的分界線秦嶺是北方小麥和南方水稻的分界線秦嶺又是中國河流有無結冰期界線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
  • 我站到了中國的南北分界線上
    一橋分南北,成為中國南北分界線的重要標誌物新柳垂依依,芳草鋪萋萋。溪橋空南北,暮亭傍灣西。古渡閒野舟,斜陽拂春堤。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老橋墩鏽跡斑斑,承載著歲月的滄桑 兩岸的翠綠為紅橋增添了一份顏色 橋頭的文化長廊記載著詩人對淮河風景的迷戀 夜色中的紅橋,古淮河上璀璨的明珠,吸引了很多市民駐足觀賞 紅橋正中的中國地圖,向人們展示了淮安地處南北分界線 ,岸邊是中國南北分界線紀念廣場
  • 秦嶺用一己之力擋下了冷空氣?答案沒有那麼簡單!
    昨天,一條微博登上熱搜榜:#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博主指出:一張圖解釋了:為什麼秦嶺-淮河一線是南北分界線秦嶺阻隔了暖溼空氣北上因為只有暖溼空氣北上時才會形成這種雲整齊排列在某一邊的情況我們再來回顧一下秦嶺在此前的推送中,我們介紹過《秦嶺,關係中國南北氣候的山
  • 南嶺力阻冷空氣南下,江南已降溫但華南還偏熱!廣東:我太南了
    今天(11月22日)是小雪節氣,強大穩定的冷空氣應約而至,讓西安下雪,讓江南陷入溼冷,冬天大舉南下,越過黃河,即將抵達我國南北分界線:秦嶺和淮河。11月22日下午3點全國氣溫分布,可見冷空氣已控制我國大部。
  • 天然的中國東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山脈
    不少國家的國民會把本國劃分為南方、北方,並且會很自然地將自己歸為南方人或者將自己視為北方人,我們將這種國民意識,稱之為「南北意識」。不過很多國家的南北界限,多數是因為歷史習慣造成,並不存在顯著的天然地理分界,而我們廣袤的中國大地,卻有著一條橫亙東西的秦嶺山脈。
  • 南北氣候分界線,珍稀動物的歡樂谷,我國很重要的秦嶺山脈
    獨特的陝西省陝西省,是我國的一個內陸省份,但它卻同時擁有了南北兩個地區的氣候條件,是我國少數擁有南北兩地氣候的一個省份,在這裡,既有北方的硬朗,又有南方的柔美,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寶地,兩種風格混合在一起,給了陝西一種,特殊的氣質。
  • 「秦嶺憑一己之力抗下南下冷空氣」中有哪些地理知識點?
    最近有網友曬出航拍秦嶺山脈圖,圖中清晰可見秦嶺幾乎以「一己之力」阻擋了南下的冷空氣,於是形成了一幅「涇渭分明」的神奇景觀。地理課本裡熟悉的「秦嶺—淮河」再次走進大家視野。今天螺螄君通過組圖為大家呈現秦嶺—淮河是如何作為南北分界線的。
  • 我國一條地理南北分界線的山脈,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我國一個地大物博的區域,全國上下有許多知名的風景區,也有不少旅遊魅力很大的自然景觀,而要分辨出這些景點,就需要綜合多方面的地理地標,例如說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東北和西北的分界和東中西部這三大區域的分界等,這也為我國地理環境發展提供更好的標杆,所以從區域整體表現過程中說,很多城市也需要依賴於這個分界線,來進行更好的定位,山川或山脈一般都比較適合分界
  • 秦嶺——中國的南北分界山脈
    在我國的遼闊大地上,橫貫著一條巨大的山脈,它如同一條婉蜓的巨龍,將中華大地分為南北兩半,這便是我國的南北分界山脈,被譽為「中華龍脈」的秦嶺。南北分界線。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由東向西逐漸升高。秦嶺北坡山麓短急,地形陡峭,又多峽谷,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但是因河流多為橫切背斜或向斜,故河流中上遊也多峽谷。秦嶺山脈入隴南境內後,其走向為西北-東南,主脈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叢山之間形成一些小的盆地。秦嶺山脈對氣流運行有明顯阻滯作用。
  • 強冷空氣南下,狗年最後一場大雪要開始了!重點是南方還是北方?
    但是正如之前文章中所說,這次北極渦旋還想在西伯利亞盤一盤,不想深度南下,因此1.28冷空氣雖然實力強大,但對我國也就是點到為止,除了新疆內蒙和東北三省,我國其他地方降溫並不多。尤其京津冀,可能也就降個三四度,而且還要用三天才能降完。1月28日-30日亞洲中高緯度形勢變化,可見極渦未深度南下。
  • 南北分界線為何是秦嶺淮河
    南方、北方常常被提及,而南北的分界線為何是秦嶺淮河一帶?首先是全球風帶、氣壓帶分布,造就了地域氣候的不同, 秦嶺淮河呈東西走向、橫貫我國中部地區,在走向上剛好與地球緯度方向相似。其次是秦嶺高大山脈的阻擋造就了局部地區的氣候差異,夏季使溼潤的海洋氣流不易深入西北,使北方氣候乾燥;冬季阻滯寒潮南侵,使漢中盆地、四川盆地少受冷空氣侵襲。「橘逾淮而北為枳」——在同緯度條件下有秦嶺的阻擋下,嶺南成了典型的亞熱帶氣候,而淮河兩岸在冬季則常受北方寒潮侵襲,故而不能種植柑橘等亞熱帶植物。
  • 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山脈,藏著中國最美的秋天
    是中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它的總長度為1600公裡,寬度從北到南為幾十公裡到兩三百公裡。它雄偉壯觀,被譽為中國的脊梁。秦嶺不僅將黃河與長江分隔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它也滋養了內涵和厚重的黃河文化,並鑄就了中國五千年歷史發展的勇氣和膽魄。秦嶺是貫穿我國北部和南部的重要山脈。它風景秀麗,物產豐富,是一座天然的屏障。
  • 中國有哪些比較有名的南北走向的山脈?
    大規模的山地一般都成脈狀分布,稱為「山脈」。山脈是我國地形分布的「骨架」,是我國地形類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山脈對於我國的氣候、植被、地理單元劃分、人類生產生活都有重要的意義。山脈通常都會沿一定的方向延伸,我們稱為山脈的走向,在我國眾多山脈中有兩類走向的山脈數量最多,分別是東西走向和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分別各有三組山脈。
  • 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分水嶺
    夏天古城西安悶熱的天氣,讓都市人想逃離這裡,好在我們有一個西安的後花園~秦嶺山脈,城裡悶熱難耐,山裡涼風習習,一到周末,人們就紛紛向山裡進發。西安南邊的各個峪口,一片車水馬龍,堵車也是經常的,最為重要的一個就是灃峪口,這裡因為210國道穿越而過,故此成為一個最熱門的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