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評價學生必須有多個維度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看見你們,我就仿佛看見了當年的自己。」不久前,在第二屆「寒門英才培養計劃-漢能助夢行動」暨2014年清華之旅夏令營的啟動儀式上,面對來自國家貧困地區的120名農家子弟,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用這句話一下子拉近了自己和這些初中生的距離。

  城鄉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是當下中國無法迴避的現實,王殿軍希望通過「寒門英才培養計劃」,讓貧困地區那些天資聰穎的農家孩子,也能享受到中國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有機會成長為優秀的人才。

  「最好的感恩是用同樣的方式幫助更多的人」

  之所以創議並實施「寒門英才培養計劃」這樣一個教育公益項目,和王殿軍個人的經歷有很大關係。

  王殿軍自己也是農家子弟,從陝西延安的一個偏僻小山村考入陝西師範大學數學系,又考入北京大學數學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後執教於清華大學數學系,從2007年起他擔任清華附中校長,如今還在清華數學系帶博士生。

  能夠走出黃土地,王殿軍最感激的是當年的老師:「當時我的老師都是來自北京的知青,他們給我講了很多國家、國外的事情,讓我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他們鼓勵我努力學習,將來有機會去上大學甚至上清華北大。我想,比我優秀的孩子非常多,但他們沒有受到這樣的鼓勵,沒有樹立這樣的志向,可能就喪失了成為優秀人才的機會。」

  在上午交流時,王殿軍曾特地讓孩子們說說自己對感恩的理解。在他看來,「最好的感恩是用同樣的方式去幫助更多的人,當年我的老師幫助我走上了相對比較成功的道路,就是讓我有一天去回報社會,幫助更多的人。」

  對於這批孩子,王殿軍傾注了不少心血和時間。「對這些孩子來講,可能影響一生的事情就在那個瞬間發生了,比如我們的一個活動,一個人的一句話,一下子就會讓他對人生有了新的想法。」他為這些孩子安排的課程非常豐富,除了常規課程之外,還請來名家開講座,開拓他們的眼界。

  有人曾擔心,「從全國弄過來這麼多學生,食宿安全等問題難以保障」。王殿軍則說,「培養人才就要冒這個險」。他對清華附中學生的培養也是如此,拓展訓練、野外生存訓練一樣不少,「不能因為一兩個人一二十年內出那麼一兩件事而影響一代人,有意外我們就去處理,不能因為怕事情就不去做」。

  雖然希望從這些孩子中湧現出傑出人才,但王殿軍並不苛求。「我就像一個種莊稼的農民,該松的土松過了,該施的肥施過了,至於哪棵莊稼長得好,哪棵莊稼枯萎了,這就是自然的東西,不可勉強。」王殿軍說自己做了30多年的老師,所有階段的學生都教過,深知孩子能有一個健康陽光的性格,未來不管做什麼都能樂在其中,並對社會有所貢獻就足矣。

  「我這兒的『狀元』是碰撞的『撞』」

  2014年北京市文科狀元孫一先、2013年北京市理科狀元朱宸卓都出自清華附中,在如此傲人的高考成績面前,清華附中的表現卻非常低調。

  「我不會去宣傳狀元,他們都是清華附中正常的教育流程中自然湧現的,我也不會因為沒有狀元就認為附中的教育有問題。」王殿軍經常開玩笑說,「我這兒的『狀元』不是獎狀的『狀』,而是碰撞的『撞』,就是撞上誰家算誰家,不能太當回事。」不過,談到狀元,讓王殿軍高興的是「我們的狀元是非常全面的」。

  在清華從教多年,王殿軍清楚地知道當前大學生缺少什麼:「很多孩子把考上清華北大當作人生目標,進來之後反而失去了動力。」

  王殿軍曾在清華大學數學系擔任過黨委書記,每每看到有學生因為成績不合格而被退學時感到非常痛心。在他看來,問題出在我們的中學教育沒有給學生樹立遠大的目標。因此,他出任清華附中校長後,將「培養大氣陽光、素質全面並有特長的學生」作為目標。「一個學校一屆好幾百個學生,狀元就一個兩個,上清華北大的也就七八十個,只在學生中佔很小的比例。」他說,清華附中追求的是把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功。

  為此,王殿軍進行了一系列教學改革:開發綜合素質評價系統,鼓勵學生們全面發展:開設大學先修課程,讓拔尖學生不要再把精力和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重複做題中;舉辦了創客空間活動,提供設備和實驗條件,讓學生把自己的創意變成現實,為他們的想像力落地提供平臺。

  這幾年,王殿軍最高興的是看到學生變得越來越有創造力和活力,充滿激情和熱情。前不久劉延東副總理到清華附中參觀創客空間時,看到孩子們的作品和創意也讚不絕口,學生設計的一些實驗甚至被天宮二號採納用作太空實驗。

  王殿軍擔任清華附中校長以來,沒有去提煉總結「高大上」的教育口號。「過程決定結果,我們把重心放在怎麼做教育、怎麼為學生提供平臺、為學生開設哪些課程上。」王殿軍說,「這些都落在學生身上,成為他們的一種素質、一種境界、一種行動,這就是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

  不能因為誠信體系不健全就不去做和誠信建設有關的事

  長期以來,王殿軍都對當前單一的高考選拔制度多有批評。「高考走到了一個很尷尬的境地,大家都不滿意但又沒辦法改變。」他認為,「我們應該有更多的評價學生的維度,維度多了之後我們對人的評價才能更加準確,教育的過程才能不那麼極端化、不那麼應試。」

  對於高考改革,王殿軍的方案就是創造更多的有公信力、權威性的維度和指標去評價學生,以綜合評價去選人。未來,他想要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學先修課程的考試平臺、選修課的考試平臺和綜合評價體系,希望中學生在中學做的所有有益的事情都能在最終的選拔過程有所體現,確保「每個學校會讓學生在每個方面都做好,不會犧牲一些方面去保一些方面」。

  在當前中國誠信缺失的環境下,很多人認為,綜合評價體系很難做到公平客觀,統一考試雖然有問題,卻是最公平的。對此,王殿軍的觀點是:「綜合素質評價也可以做到很客觀,學生做過哪些事情,大家怎樣評價都可以客觀記錄下來。我們設計的評價系統根據學生做事的難易程度和意義記錄不同的積分,會非常清晰地顯示出每個學生在科技、學術、體育等方面的發展情況。」

  在王殿軍看來,我們不能因為現在誠信體系不健全就不去做考驗人們誠信的事情,「誠信社會就是要通過推廣需要誠信保障的事情來建立。」他說。本報記者 李麗萍 實習生 張楚

相關焦點

  • 中黃崔建社校長與清華附中王殿軍校長等專家,共同探討「全球勝任力」
    (原標題:中黃崔建社校長與清華附中王殿軍校長等專家,共同探討「全球勝任力」)隨著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今年10月22日舉行的AFS全球會議上發布了PISA2018全球勝任力評估報告,並將其納入2018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
  • ...校長王殿軍:對農村學生來說,最吃虧的不是綜合素質評價,而是英語
    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對農村學生來說,最吃虧的不是綜合素質評價,而是英語 作者:田園 發布時間:
  • 姜勝耀、李一兵調研清華附中高三年級試開學情況
    清華新聞網5月1日電 4月27日上午,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姜勝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一兵一行來到清華附中,調研附中高三年級試開學情況。北京市教委人事處一級調研員、駐清華聯絡員高新民,海澱區教委駐清華附中聯絡員金亮參加調研。
  • 華為與清華附中創辦國際學校,學費18萬起但也只是為了公益?
    近日《21世紀經濟報導》消息顯示,華為與清華附中合辦的國際學校愛為書院(A++W academy)將於2017年8月15日,在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正式開學。這一消息並不是由華為官方宣布,而是來自於這所學校的語文老師招聘啟事。這所學校取名自「仁愛、敢為」,不過在羅超頻道看來或許與華為也有一定關係。這是一所涵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15年全日制國際學校,華為投資,清華附中負責運營管理。
  • 華為進軍教育界 聯手清華附中創辦「愛為書院」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21世紀經濟報導消息,華為與清華附中合作舉辦的國際學校——愛為書院(A+W academy),將於2017年8月15日,在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正式開學。 根據公開資料,愛為書院的校名,取義自「仁愛、敢為」,是一所涵蓋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15年全日制國際學校。由華為投資,清華附中負責運營管理。
  • 華為聯手清華附中創辦「愛為書院」:每年學費18萬起
    由華為投資,清華附中負責運營管理。企業辦學在國內已不算新鮮事。深圳明德實驗學校校長程紅兵認為,企業辦學有利於形成全社會關心、幫助、支持教育的大氛圍,有利於形成教育治理主體多元化。3月中旬,網絡上出現了一則語文教師招聘啟事,招聘主體是一所名為「愛為書院」的國際學校。招聘啟事介紹稱,愛為書院是由華為和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簡稱清華附中)合作舉辦的一所國際學校。
  • 17位教育大咖集結東莞論校長領導力,共話國際化人才培養
    論壇由清華附中國際學校副校長李穎主持。她表示,此次論壇有三大特點:中西融合、大中銜接、線上線下融合,主要圍繞如何創辦中國化、本土化的國際教育,如何銜接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進行討論。黃克服以南方科技大學的教學為例,介紹了南方科技大學「1+3」與「2+2」的培養模式及導師制,即學生會在學習1-2年的通識教育的課程之後再進行個人專業的選擇,同時會有書院導師進行專業的指導,這樣有助於幫助學生找到興趣領域,更明確發展目標,
  • 城哥茶語:北龍湖,清華附中教育公寓,一條隱形的「起跑線」!
    有個傳說:「清華附中比清華更清華」,此話絲毫不為過。清華附中育人之道:發現個性和稟賦,因材施教,成就每一個孩子。培養無限可能的人才,創造無限可能的世界。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在清華附中最被認可的教育觀是:好學生從來不是教出來的,教育只是錦上添花。天賦決定了很多孩子的未來,承認天賦的差異,才能正確認識孩子間的差異,因材施教才具有落點。
  • 孩子總是贏並不是好事,清華附中校長:輸得起的孩子心理才最健康
    一個輸得起的孩子,心理永遠是最健康的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在新東方2020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中說到:「一個輸得起的孩子,心理永遠是最健康的,贏得起、輸得起、拿得起、放得下,不培養,哪裡來的毅力、抗挫折力?」王校長為什麼這麼看重孩子的逆商,大概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而所處的大環境並不會因此而對孩子們溫柔以待。現在的孩子們要面對那些挫折?
  • 擇校直通車:清華附中國際學校向你發來邀請函
    清華附中國際學校將參加本屆展會。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了解本次參展的清華附中國際學校,為孩子了解這所優質的學校,提前做好升學擇校規劃吧。學校介紹(△ 清華附中國際學校)清華附中國際學校是清華附中一體化學校之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國家網球中心,是一所12年一貫制雙語國際學校,為準備就讀國外大學的學生提供高品質國際化融合式教育。
  • 山西大學附中:33考取清華北大,80%學生考入211大學,太牛了!
    日前山西大學附中發布該校2019年高考喜報:據悉,2019山西大學附中高考參考人數542人,有 33 名學生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附:北大、清華錄取學生名單另外還有6名學生被香港名校錄取,23人考取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13人考取中國人民大學、20人考取哈爾濱工業大學。
  • 【教育引領】南師附中名校長來延傳經送寶 這個暑假我們過的很紮實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一百多所學校開設公開課、觀摩課和講座,撰寫的論文有幾十篇在省、市、區獲獎,近三年有二十多篇文章發表於省級以上的教育報刊雜誌,主編了叢書《好玩的數學》十二冊。主持省市級課題多個,《指向小學生成長型思維培養的課堂觀察研究》2020年立項為江蘇省重點資助課題。
  • 讓學生評價老師,校長不幹了
    一般學校對老師的評價往往有一套制度。在這個評價體系中,教學業績往往會佔較大比重的分數。而教學業績其實就是學生在考試中取得的成績。學校通過學生分數的排名給老師排名,然後給出老師的年終考核分,然後根據考核分評出年終優秀。
  • 百年清華 幾位清華校長的治學觀
    校友陳宏振曾高度評價周詒春:「他是母校的拓荒者,母校的創建人,篳路藍縷,慘澹經營,播下精選的種子,收穫到豐碩的果實,建立了優良的傳統,奠定下鞏固的基礎,尤其是培育出母校同學個個引為自豪的清華精神。」  梅貽琦 學術自由 兼容並蓄梅貽琦是清華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校長,其一生都是個忠心耿耿的清華人。
  • NBA北京高中組決賽落幕,北京四中與清華附中分獲男女冠軍
    NBA北京校園籃球特色學校籃球比賽,在北京市昌平一中體育館進行了高中組男女子組決賽的比拼,男子組方面,是清華附中與北京四中的對決,而女子組則是北京三十五中與清華附中之間的較量。經過兩場勢均力敵的對決後,最終,女子組清華附中以60比36的比分戰勝三十五中成功登頂,隨後的男子組決賽,北京四中以62: 53的比分擊敗清華附中。
  • 【清華附中落戶太原】預計2021年9月招生!
    現在對於教育大家越來越重視,家長們更願意自己的孩子能上好學校,2019年12月26日,在清華附中會議室,清華附中與山西綜改示範區管委會舉行對口支持合作辦學協議籤約儀式。(從小學到高中!清華附中到太原南更進一步——) 籤約後,清華附中正式落地太原南部!
  • 哈師大附中被清華大學認定為「優質生源基地」!
    銀裝素裹中,哈師大附中風光無限,分外妖嬈!12月4日上午9點30分,清華大學黑龍江招生工作組郭大勇教授、王偉教授到訪哈師大附中,為哈師大附中舉行「優質生源基地」授牌系列活動。哈師大附中劉大偉校長、劉振成副校長,各年級學年主任出席會議,高三學年優秀學生代表,高一、高二、高三優秀學生家長代表參加會議。
  •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校長訪問清華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校長訪問清華清華新聞網3月30日電 (記者 李含)3月27日,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校長恩斯特·施馬赫滕貝格(Ernst Schmachtenberg)教授訪問清華大學。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工字廳與施馬赫滕貝格教授進行了會談,並共同續籤兩校學生交換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