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雷諾因戈恩事件陷入冰點,那麼日產和本田會合體對抗豐田嗎

2020-12-25 車盤點

因為卡洛斯·戈恩事件,現在日產和雷諾的關係可以說是陷入冰點,甚至有可能日產會脫離日產雷諾聯盟,而根據相關媒體的報導,如果一旦雙方分手,那麼日產和本田就有可能攜手合作,來面對汽車市場的轉變。

卡洛斯·戈恩被捕,而且棄保潛逃讓日產以及雷諾原本就相當脆弱的關係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有不少消息傳出日產可能趁著這一次機會脫離聯盟,因為在之前,日產曾經多次投訴法國政府對於雷諾-日產聯盟過多管制(雷諾的大股東為法國政府),所以其實這一起事件上也是法國政府以及日本政府在相互角力。

至於日產在脫離了雷諾的聯盟後怎麼辦?因為在日產和雷諾組成聯盟之後,日產之所以可以如此迅速恢復元氣,除了卡洛斯·戈恩對日產大刀闊斧的改革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有著雷諾和日產共同分擔開發和採購成本,日產的開銷才可以大大降低,但是如果真的離開了聯盟,那麼日產其實也有自己的應對措施。

目前日產是三菱汽車的大股東,所以日產自己也有了一定的底氣,另外分析師也指出日產也會和本田聯手,因為另外一家日系巨頭豐田近幾年很積極的和其他日系品牌合作,其合作對象包括了原本的全資子公司大發,另外還有馬自達以及剛剛收購大量股份的斯巴魯,所以日產計劃與本田還有三菱組成另外一個聯盟來抗敵,以本田、日產以及三菱的規模,結成聯盟後,年銷量瞬間突破1200萬!直接超越了豐田集團以及大眾集團!

儘管日產高層對此已經出面否認,但是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所以我們相信這件事情還是會有可能發生的。

相關焦點

  • 日產貢獻車圈年度首「瓜」 深扒戈恩事件始末!
    part2 臨危受命1999年,日產汽車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當時日本泡沫經濟的崩潰已經從金融業界蔓延到實體行業,日本汽車產業也受到拖累。在日本三大汽車商裡,豐田依靠海外市場和良好的口碑一直保持著不錯的勢頭。本田則在泡沫經濟中尋得新的契機,大力推廣物美價廉的輕型車頗受好評,一舉超過日產成為業界第二。
  • 戈恩事件發酵,日產洩露郵件,證明了戈恩被不正當除名
    文/夙靳霽事件發生還要從日產-雷諾-三菱的聯盟說起,當時的卡洛斯·戈恩作為日產執行長,也是日產和雷諾進一步合作的推動者,並為雙方的合併進行著努力。但是卻遭到了日產高層管理員的反對,並且,對戈恩進行了罷免。
  • 本田,豐田,日產,鈴木,斯巴魯,雷諾,日系車橫評,該買哪款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談談,在日系品牌中,哪個比較好,有什麼特點呢?首先,豐田的盤子是最大的,銷售量也是最好的,研究開發能力和技術儲備也很強,豐田車的特點是可靠性高,這是豐田霸道和大眾帕薩特B5的車型。
  • 日產配本田 日本政府解鎖救市新藥方
    如果日產和本田真的能夠合併成功,或許日本還能再造一個「豐田汽車」出來。以後全球車企的銷量冠、亞軍之爭如果成了日本車企的『內戰』,整個日本汽車行業的形象無疑會再提升一個臺階」。  蓋世汽車研究院資深分析師盧晏表示,戈恩事件帶來的不良影響也是日本政府號召日產和本田進行合併的影響因素。
  • 日產前CEO戈恩花樣出逃,曾逆勢挽救日產,被稱「成本殺手」
    2017年,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輕型車總銷量達到1061萬輛,超越大眾成為全球最大的輕型汽車製造商,戈恩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迎來了高光時刻。雷諾、日產業績下滑受戈恩事件的影響,日產和雷諾汽車的業績也大受影響。雖然在戈恩被捕之前,日產汽車的業績就呈現出了下滑趨勢,但在戈恩被捕後的一年多裡,日產汽車業績卻出現了斷崖式下跌。
  • 為什麼只有尼桑叫「日產」,而豐田、本田、馬自達不能叫日產?
    今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帖子,有一位汽車小白在網上問為什麼尼桑可以叫日產,而豐田、本田、馬自達這些日本車就不能叫日產?聽起來這個問題貌似很呆萌,但卻引來了很多網友的熱議,而且其中很多網友還真的不知道是為啥!
  • 因戈恩薪酬醜聞事件,日產汽車被罰款24億日元
    作者 | 李梓楠編輯 | 許陽戈恩事件對日產汽車造成的損失仍在擴大。2月29日,據日本當地媒體報導,日本金融廳表示,因日產汽車公司多年瞞報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及多名高管收入,將對日產汽車處以24.2億日元(約合1.57億人民幣)罰款。
  • 戈恩出逃事件又有新進展 日產高管曾策劃罷免戈恩
    ,其在任期間把日產還有雷諾都帶上新的臺階,不過在去年戈恩經歷被捕,保釋再被捕一系列事件,最終他通過一支樂器盒逃離日本後,戈恩一直宣稱自己是被日產汽車其他高層管理者陷害的,近日彭博社公布了日產汽車內部信函或許證明了這一說法,信函中顯示在戈恩「落馬」的一年前,就有日產汽車高管在策劃罷免戈恩。
  • 戈恩出逃事件又有新進展,日產高管曾策劃罷免戈恩
    驅動中國2020年6月17日消息 日產前董事長戈恩算得上是汽車領域最強職業經理人,其在任期間把日產還有雷諾都帶上新的臺階,不過在去年戈恩經歷被捕,保釋再被捕一系列事件,最終他通過一支樂器盒逃離日本後,戈恩一直宣稱自己是被日產汽車其他高層管理者陷害的,近日彭博社公布了日產汽車內部信函或許證明了這一說法
  • 從「汽車沙皇」到「逃亡囚徒」 起底戈恩事件三大主因
    從2018年11月19日被捕,到2019年12月30日勝利逃亡,戈恩被捕事件全程備受媒體和公眾關注,這其中交織著個人恩怨,權力較量與利益爭奪。在「獨裁者」與「陰謀論」之間,到底穿插著哪些我們看不見的「內幕」?戈恩在發布會中已有所指,本文我們試圖從個人矛盾、企業恩怨和國家利益博弈三方面入手,起底戈恩「被捕」事件背後的三大主線。
  • 「技術的日產」黯然失色,東風日產「大沙發」還能暢銷多久?
    過去十多年,戈恩的低成本戰略成就了東風日產,也讓「技術的日產」黯然失色。戈恩已去,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岌岌可危,東風日產的未來究竟如何,取決於日產是否會認真思考中國汽車市場的巨變,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對全新技術的啟用多寡與否。
  • 豐田、本田、日產和三菱誰的質量更好?知道真相後,車主笑不出來
    在現在的汽車市場中,除了國產車以外,最有名的是德國車和日本車,另外,這兩輛大型車既有平民車,也有高級高級高級高級車,也就是說,德國BBA被人們所公認,日本車中的豪華品牌是雷克薩斯,其他有名的品牌有豐田、本田、日產、三菱,那麼這四家汽車公司的品質到底誰好呢?
  • 日產應該從哪裡退出韓國市場?業主:你什麼時候離開中國?太難了
    我們可以看到,它高高在上看它的高樓大廈倒塌,尤其是在去年的戈恩風波過後,日產已不再是昔日的風景。據悉,日產已決定在2020年前退出韓國市場。這種流行病有其原因,也有其自身的困難。日產這次退出韓國市場的決定一定經過深思熟慮,並制定了全面的退出計劃,這表明日產旗下各車型和豪華子品牌英菲尼迪在韓國的售後服務將持續到2028年。
  • 桃園結義 雷諾-日產-三菱公布新6年計劃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在今年上半年累計銷售近527萬輛新車,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汽車集團。近日,聯盟對外公布了全新的6年發展計劃——「Alliance 2022」(聯盟2022)。網通社從雷諾集團官方了解到,截至該計劃結束時,聯盟的年度銷量預計將超過1,400萬輛,總營業額將達到2,400億美元。
  • 日產前 CEO 戈恩越獄逃亡,過程堪比好萊塢大片
    如果出門超過兩天,他必須向法院提出申請,而且法院的工作人員和日產僱傭的私家偵探如影隨形。日本檢方規定,除戈恩的委託律師、法國大使館和黎巴嫩大使館人員外,沒有人可以接觸戈恩,包括戈恩的妻子及子女。故事的第一個疑點發生在12月24日。按照日本的習俗,人們會和自己的愛人一起度過平安夜。
  • 日產汽車換標識推新車告別戈恩時代
    專家指出,扁平化設計更加強調產品的實用性和功能性,而且其簡潔且更具開放感的圖像形式,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應用起來也更靈活,在數位化媒體中也更為顯眼,有著更強的辨識度。在日產之前,2017年寶馬也曾宣布在旗下高端車型上使用扁平化標識,後來MINI、奧迪、豐田和大眾都紛紛跟進。
  • 前日產汽車大佬戈恩上演 「金蟬脫殼」
    那裡歧視猖獗、基本人權被侵犯,日本應遵守的國際法和條約被完全輕視。他還表示:「我沒有逃避正義,而是從不公正和政治迫害中解脫出來。」落難內幕,日產懼怕被法國吞併擁有巴西、法國和黎巴嫩三國國籍的戈恩曾經同時是日產、雷諾和三菱汽車公司的董事長。
  • 在日本人心中日產、本田、豐田哪個地位更高?看完才明白了!
    個人認為日系中技術最強是日產,四個數據,一發動機專利數,日產和豐田一個級別,都遠超本田,本田和馬自達一個級別。二沃德發動機大獎日系中次數第一,超過本田豐田。三 GTR 日系唯一不加電機能進3秒的,四,全線車企,大型皮卡大型全尺寸越野一個不少,本田空白。另外說一句,本田量產車造不出來v8發動機吧?反對的請找出一臺本田v8。
  • 日產、本田、豐田在日本人眼裡哪個最好?老司機做了分析講解!
    日產、本田、豐田在日本人眼裡哪個最好?老司機做了分析講解!這三個品牌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差不多的,知名度上豐田>本田>日產。豐田在日本最受歡迎是毋庸置疑的,實際上豐田的知名度在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如果把汽車比作餐飲,那麼豐田就相當於那種大型的餐飲連鎖集團,比如海底撈,西貝莜麵村。這樣的企業有什麼特點呢,第一,名氣大。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你可以沒聽說過本田,也可以沒聽說過日產,但你一定聽說過豐田。
  • 一文看懂戈恩事件:日本國民老公、斷頭飯與柯南式大逃亡
    》中,有人甚至把他稱為 歷史上第三個影響了全日本的外國人 ——前兩個是黑船事件敲開日本國門的海軍準將佩裡,和二戰後統治日本的「太上皇」麥克阿瑟。雖然在日本車企三巨頭裡,本田主打技術,豐田主打性能,日產主打舒服,但 日產一直對「技術」有執念 ,這一點從它的廣告語裡也能看出——技術日產,人,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