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家旅遊區點接待遊客61.41萬人次,同比恢復74.88%

2020-10-09 齊魯晚報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謝曉麗 通訊員 李寧

國慶、中秋雙節期間,聊城市文化和旅遊局嚴格貫徹落實國家文旅部、省文旅廳,市委、市政府相關要求,提高認識,落實責任,健全措施,做好假日期間安全生產、疫情防控和文旅市場引導管理工作。全市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遵循「限量、預約、錯峰」的原則,各項活動有條不紊地開展,全市文化和旅遊假日市場運行平穩、安全有序。

假日市場平穩有序

假日期間,市文化和旅遊局派出六個督導工作組對全市文化和旅遊市場安全、常態化疫情防控等工作進行全面督導檢查,各級文化和旅遊執法部門對景區、旅行社、星級酒店、網吧、娛樂場所等各類文化和旅遊經營場所進行拉網式執法檢查,建立問題隱患臺帳,進行銷號管理,共出動執法人員500餘人次,檢查文化和旅遊場所200餘處,其中A級景區44處,現全市開放景區的全覆蓋檢查。有力確保假日文化和旅遊市場的健康、平穩、有序,營造平安祥和的國慶、中秋節日氛圍。

特色產品供給豐富

節假日期間,聊城全市推出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和假日旅遊產品,文化遺產遊、紅色旅遊、鄉村旅遊等繼續領漲人氣。

一是民俗文化活動供給豐富。中華水上古城舉辦2020「中秋祈福·歡度國慶」非遺系列展演活動;市直院團開展「中秋團圓、喜迎國慶」文化惠民專場演出活動;東昌湖景區舉辦中秋節遊船賞月、垂釣活動;江北水城歡樂小鎮舉辦街舞比賽等演出;摩天輪歡樂城舉辦「國慶中秋喜相逢 快樂團圓歡樂城」系列活動;九州窪月季公園舉辦2020首屆夢幻狂歡節及美食遊樂嘉年華活動;臨清宛園舉辦運河美食節活動;東阿阿膠城·藥王山開展2020年第二屆中國驢肉美食文化節及東阿阿膠「非遺」文化節;陽穀景陽岡獅子樓旅遊區舉辦以「尋打虎足跡,品英雄豪情壯舉」、「體驗宋朝市井,感受水滸風情」為主題的特色民俗活動;高唐縣舉辦第二屆文化旅遊系列活動;冠縣在中華第一梨園風景區舉辦第七屆農民文化藝術節活動;莘縣中原現代農業嘉年華舉辦「情滿中秋·歡度國慶」瘋狂馬戲嘉年華、特色小吃饕餮盛宴、珍奇花卉展銷、暢遊八大主題場館等一系列活動。

二是旅遊精品供給豐富。開展「聊城人遊聊城——引爆十一黃金周」活動,拉動內需。在原來8條精品旅遊線路的基礎上,為「十一黃金周」量身定製了黃河文化遊、運河文化遊、阿膠養生遊、水滸體驗遊、鄉村採摘遊等五大兩日遊產品。其中,黃河文化遊以陽穀、東阿為主,主要有劉鄧大軍渡黃河指揮部、東阿黃河國家森林公園、魚山曹植墓等景區;運河文化遊以東昌府區、臨清、陽穀為主,主要有中華水上古城、臨清宛園、舍利塔、鈔關、陽穀七級碼頭等景區;阿膠養生遊以東阿為主,主要有阿膠世界、東阿阿膠城、藥王山等景區;水滸體驗遊以陽穀、高唐為主,主要有景陽岡獅子樓景區、柴府花園、李逵井等景區;鄉村採摘遊以茌平、莘縣、冠縣為主,主要有茌平棗鄉生態園、莘縣中原現代農業嘉年華、中華第一梨園等景區。另外,我市各景區、景點推出一系列優惠措施,滿足廣大市民遊客的精神文化和旅遊休閒需求。

文旅產業加快復甦

假日期間,全市抽樣調查住宿設施8家,9月30日-10月6日晚共接待遊客0.77萬人次,同比增長3.56%,實現營業收入226.3萬元,同比恢復98.33%。抽樣調查旅遊區點22家,10月1日-7日共接待遊客61.41萬人次,同比恢復74.88%,實現營業收入549.55,萬元,同比恢復78.31%。其中,摩天輪歡樂城接待遊客3.38萬人次,同比恢復78%,實現營業收入116.44萬元,同比恢復77%;中國阿膠博物館、東阿阿膠城、藥王山接待遊客2.23萬人次,同比恢復21%,實現營業收入53.1萬元,同比恢復91%;景陽岡

獅子樓景區接待遊客2.11萬人次,同比恢復98%,實現營業收入60萬元,同比恢復80%。開放式景區共接待遊客46.69萬人次,同比恢復85.2%,實現營業收入98.93萬元,同比恢復79.17%。

文明旅遊氛圍濃厚

通過各級新聞媒體以及自媒體平臺發布《國慶中秋雙節文明倡議書》、《國慶中秋假期出遊提醒》等安全提示信息近百條。各旅遊景區布設文明旅遊宣傳牌,配齊配足防疫物資,做好入園防疫檢查,啟動「健康碼」入園機制;A級景區建立預約機制,嚴格控制現場領票、購票遊客數量,科學分流、疏導遊客,防止遊客扎堆入園和聚集;提倡健康文明用餐,推行分流、分桌、公筷公勺「雙筷制」。全市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遵循「限量、預約、錯峰」的原則,各項活動開展有條不紊。截至10月8日15時,未發生旅遊安全事故,未發生新冠肺炎疫情,未發生重大旅遊投訴。

文旅市場呈現新趨勢

數據表明,文化和旅遊消費的信心正在恢復,文旅產業振興的動能開始積聚,旅遊經濟觸底反彈和穩中向好的趨勢仍在繼續。

一是旅遊距離和旅遊產品有新變化。在旅遊距離上, 短途遊、定製遊、本地遊、周邊遊、自駕遊特徵明顯;在旅遊產品上,親子遊、戶外遊、鄉村遊、生態遊、文化遺產遊、民宿遊等低密度、高品質的旅遊產品更受遊客歡迎。如「聊城人遊聊城——引爆十一黃金周」活動受到廣大市民遊客熱捧。

二是紅利疊加,互利共贏是共同的選擇。面對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跨地域、跨行業之間開始抱團取暖。如,聊城市制定了《聊城市地接補貼辦法》,鼓勵旅行社開展團隊遊地接業務;鼓勵、支持市內各縣(市、區)相互結對,互為客源地和目的地,實行門票互通或優惠政策共同制定、共同享有,促進縣域之間在更大範圍內開展旅遊互動交流;通過協調交運集團,開通東阿、陽穀、臨清、城區四條國慶節假期旅遊專線,遊客免費乘車的方式,為團隊遊助力;通過結合山東省「六個一百自駕遊活動」,採取旅行社協會和中石油聊城分公司合作,為自駕遊遊客免費發放價值270元的「六個一百」專屬電子券、加油優惠、免費洗車等方式,鼓勵市民自駕出遊,打通梗阻消費者出遊的"最後一公裡」;聯合招商銀行聊城分行、旅遊景區、文創企業、培訓機構推廣「江北水城文旅聯名卡」,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三是圖文並茂,流量為王宣傳營銷效果好。線上線下相結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融合的全媒體矩陣模式宣傳推廣效果更好,備受青睞。如,假日期間,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開展「江北水城 運河古都」頭條大V採風行活動,吸引全國各地的旅遊大V、「網紅」主播、知名攝影師齊聚聊城,對在聊城期間的所見所聞和親身感受,通過現場直播、圖文攻略、短視頻、話題互動等形式展現,受到網友一致好評,在全網收穫超1.43億次傳播量。

四是預約機制,錯峰出行成為新常態。假日期間,更多遊客開始運用網絡、智慧旅遊平臺開展預約旅遊和定製旅遊。全市重點景區客流監測與指揮調度平臺的使用,使聊城市在旅遊數據監控、旅遊人流控制、疏導聚集遊客等方面更為高效便捷。在為遊客提供文旅資訊、出遊服務方面,市文化和旅遊局實現了官網、手機APP、微信小程序、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平臺的信息無縫對接,為遊客提供一站式智能化服務體驗,實現「一部手機遊聊城」。

相關焦點

  • 22家景區接待遊客61.41萬人次,同比恢復74.88%,我市——「兩節」期間文旅市場穩步復甦
    22家景區接待遊客61.41萬人次,同比恢復74.88%,我市——「兩節」期間文旅市場穩步復甦,為團隊遊助力;通過結合山東省「六個一百自駕遊活動」,採取旅行社協會和中石油聊城分公司合作,為自駕遊遊客免費發放價值270元的「六個一百」專屬電子券、加油優惠、免費洗車等方式,鼓勵市民自駕出遊,打通梗阻消費者出遊的「最後一公裡」;聯合招商銀行聊城分行、旅遊景區、文創企業、培訓機構推廣「江北水城文旅聯名卡」,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 國慶假期過半 南京旅遊景區四天接待遊客超244萬人次
    龍虎網訊 (記者 蔡敏)國慶假期過半,記者從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截至10月4日下午3點,全市重點監測的七大旅遊景區前4天合計總接待量216.61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以下簡稱「同比恢復」)62%。全市八家五星級鄉村旅遊區前4天合計總接待量19.61萬人次,同比恢復79.59%。
  • 國慶假期第五天 南京七大旅遊景區接待遊客超59萬人次
    記者從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截至10月5日下午3點,全市重點監測的七大旅遊景區合計總接待量59.2萬人次,同比增長5.73%。全市八家五星級鄉村旅遊區合計總接待量24.44萬人次,同比恢復65.64%。
  • 湘潭12家旅遊景區點8天接待遊客69.48萬人次 國慶假期文旅市場活躍
    韶山毛澤東廣場遊客爆滿。紅網時刻湘潭10月9日訊(記者 劉放明 通訊員 周燕)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的第一個「黃金周」陰雨連綿,但湘潭市文化旅遊市場依然活躍,逐步恢復。據湘潭市文旅廣體局不完全統計,全市納入假日旅遊監測的12家旅遊景區點8天共接待遊客69.48萬人次。其中,韶山旅遊區接待遊客量排名全市第一,共接待遊客41.82萬人次,連續7天接待量位居全省第三。
  • 上海150家景區今天接待遊客123萬人次
    上海市對外開放的55家美術館舉辦展覽95項、公共教育活動13項,共接待觀眾3.02萬人次,同比恢復94.4%。上海市對外開放的91家博物館,舉辦臨時展覽46場,共接待觀眾8.64萬人次,同比增長5.3%。上海市200多家公共文化場所(非遺傳習所、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群藝館、圖書館)組織開展各類活動580場次,參與各級各類活動共計7.8萬人次,其中各類圖書館累計接待1.48萬人次。
  • 長假第三天,滬上景點接待遊客117萬人次,同比恢復八成
    長假第三天,滬上各大景點接待遊客總體平穩,據統計,10月3日,全市150多家主要旅遊景區(點)共接待遊客117萬人次,同比恢復82%,其中,萬人次,同比恢復51%。外灘、豫園和小陸家嘴等區域分別接待遊客21.01萬人次、4.87萬人次和22.36萬人次,分別同比減少44.7%、增長0.05%和增長0.91%;度假區接待遊客8.5萬人次,同比增長11.5%;佘山國家旅遊度假區
  • 貴州上半年接待遊客4574萬人次
    貴陽網訊 7月31日,記者從貴州省文化和旅遊系統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上半年全省文化和旅遊部門經受住了疫情、汛情、扶貧「三疊加」大考,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其中,上半年全省接待入黔遊客4574萬人次,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的26%。
  • 國慶中秋長假第一天 上海150家旅遊景區接待遊客95萬人次
    今天是國慶長假第一天,恰逢中秋佳節,市民遊客紛紛走出家門,感受家門口的美好與歡樂。記者從上海市文旅局獲悉,今天,上海市150多家主要旅遊景區(點)共接待遊客95萬人次。截至15時,上海市文化旅遊行業系統未發生重大安全事件,也未收到涉及疫情防控的突發事件報告。   防疫進入常態化,申城各大景區嚴格執行防疫措施。
  • 國慶中秋長假湖南接待遊客830.1萬人次 鄉村遊持續火爆
    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的數據顯示,8天長假期間,湖南納入監測的169家A級景區和鄉村旅遊區累計接待遊客830.1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1.4億元,分別恢復到上年同期的78.1%和93.1%。疫情常態下,鄉村旅遊持續火爆,湖南各地的青山綠水、花海、農家樂等讓遊客流連忘返,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無私饋贈。
  • 短程遊成主流 國慶假期第七天南京接待遊客超48萬人次
    龍虎網訊 (記者 王珠)今天是「十一」假期的第七天,天氣晴好,儘管氣溫降低,但並沒有影響市民、遊客的出遊熱情,南京市各景區依舊節日氛圍濃厚,各項文旅活動精彩紛呈。記者從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截至10月7日下午3點,當天全市重點監測的七大旅遊景區合計總接待量43.61萬人次,同比增長11.57%。全市八家五星級鄉村旅遊區合計總接待量3.79萬人次,同比增長10.82%。
  • 長假過半,湖南99家A級景區接待遊客超400萬人次
    原標題:99家A級景區接待遊客超400萬人次 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10月4日發布統計數據顯示,國慶中秋長假前四天,全省納入監測的169家A級景區和鄉村旅遊區累計接待遊客462.81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6.56億元。
  • 上海150家景區單日接待遊客123萬人次
    遊客在愚園路特色小店門口合影留念。 殷立勤 攝中新網上海10月3日電 (記者 殷立勤)10月2日,上海市150多主要景區(點)共接待遊客123萬人次,同比增長49%。殷立勤 攝上海市對外開放的55家美術館舉辦展覽95項、公共教育活動13項,共接待觀眾3.02萬人次,同比恢復94.4%。上海市對外開放的91家博物館,舉辦臨時展覽46場,共接待觀眾8.64萬人次,同比增長5.3%。上海市200多家公共文化場所(非遺傳習所、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群藝館、圖書館)組織開展各類活動580場次,參與各級各類活動共計7.8萬人次。
  • 三亞元旦假期接待遊客40.74萬人次,旅遊收入超9億元
    三亞元旦假期接待遊客40.74萬人次,旅遊收入超9億元 王曉斌/中國新聞網 2021-01-04 10:14
  • 接待遊客61.21萬人次 收入7.28億元
    今年「五一」小長假五天假期,天氣總體晴好,由於節前市場營銷持續發力,我縣迎來了新一輪旅遊接待小高峰。據統計,小長假期間,全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61.21萬人次,實現旅遊經濟收入7.28億元,與去年同比基本持平。
  • 國慶3天全市景點接待遊客超330萬人次
    今天(10月3日),全市150多家主要旅遊景區(點)共接待遊客117萬人次,同比恢復82%。10月2日,全市主要景區(點)共接待遊客123萬人次,10月1日,這一數字為95萬人次。2.4萬人次,同比恢復43%;上海辰山植物園接待遊客1.66萬人次,同比恢復75%;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接待遊客2.25萬人次,同比恢復51%。
  • 國慶「遇」中秋 湖南接待遊客830.1萬人次 旅遊復甦近八成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湖南的旅遊恢復了幾成?遊客對湖南的哪些景區景點最為青睞?10月8日晚,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假期數據,記者獲悉,納入監測的169家A級景區和鄉村旅遊區累計接待遊客830.1萬人次,恢復到上年同期的78.1%,實現營業收入11.4億元,恢復到上年同期的 93.1%,而紅色旅遊受到不少人追捧。
  • 國慶長假第5天三亞共接待遊客12.32萬人次
    當日,三亞共接待遊客12.32萬人次。遊客在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遊覽。通訊員 黃慶優 攝截至10月5日17點,三亞景區景點、鄉村旅遊點共接待遊客12.32萬人次,同比下降1.45%。其中,大小洞天接待0.36萬人次,同比增長63.75%;南山接待2.28萬人次,同比增長28.16%;鹿回頭公園接待0.39萬人次,同比增長5.41%;西島接待0.3萬人次,同比增長67.88%
  • 國慶期間鹽城19家景區接待遊客420.94萬人次
    19家重點景區共接待遊客420.94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5.8%,實現旅遊收入2.36億元,同比增長45.1%。  該市33家景區(鄉村旅遊區)推出「荷蘭花海百合花文化月」「東晉水城自在生活八點半國際電音節」「親近麋鹿、擁抱自然」「丹頂鶴野化訓練」、暢遊鹽都金秋行等102項旅遊活動。
  • 這個國慶中秋假日,煙臺全市共接待遊客655.41萬人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10月1日-8日,全市共接待遊客655.4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5.97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85.5%和82.51%。全市重點監測的14家景區共計接待遊客103.91萬人次,同比恢復86.21%,實現營業收入9805.46萬元,同比恢復82.07%。
  • 這個國慶中秋假日,煙臺全市共接待遊客655.41萬人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10月1日-8日,全市共接待遊客655.4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5.97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85.5%和82.51%。全市重點監測的14家景區共計接待遊客103.91萬人次,同比恢復86.21%,實現營業收入9805.46萬元,同比恢復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