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陽1處戰國晚期至漢代遺址遭盜挖,有人甚至用上金屬探測器

2021-02-08 大河報洛陽新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鑫 通訊員 姜烽烜 文圖

記者昨日從信陽市羅山縣委宣傳部獲悉,經河南省文物局專家初步認定,在信陽市羅山縣石山口水庫黃家墩村灘涂上發現的古文明遺址為戰國晚期至漢代的古文化遺址。因長期乾旱,這片被埋藏在水底的遺址在2019年10月露出水面,即引來村民和不法分子盜挖文物。盜挖現象在疫情期間中斷,不久前又死灰復燃。經媒體報導,已經引起了河南省文物局和信陽市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文物專家已經趕赴現場開展勘探考古,公安機關也對盜挖者立案偵查並積極追繳文物。

已被盜挖多年

被盜挖的戰國晚期至漢代的古文化遺址,位於信陽市羅山縣石山口水庫黃家墩村。經初步估算,現場有近50畝灘涂被盜挖。當地村民介紹,附近的村子早就有人在靠這個「吃飯」,他們從網上購買了金屬探測器,平均一天在遺址上可以挖好幾十枚「鬼臉錢」(蟻鼻錢),多的時候一天可以挖100多枚。一枚品相好的「鬼臉錢」可以賣60至70元,一般的也最少得20元一枚。除了錢幣,還有人挖出過古代印章、青銅劍(殘片)、金器(殘片)、青銅器(殘片)等值錢的東西。「聽說3個印章都賣了上萬元。這裡已經挖了好多年了,羅山縣的有關部門一直也沒有保護。」一位知情村民介紹。

記者實地探訪時看到,在遺址上,碎陶片、碎瓷片、青磚,散落一地,現場慘不忍睹。盜挖文物形成的不規則深坑遍布在灘涂上,有的坑深約2米、長寬各約2米,有的已經積水深約1米,最深的坑被挖至3米。

省文物局專家現場勘查

對於黃家墩村遺址被盜挖一事,羅山縣文物局工作人員回應稱,因石山口水庫水位下降,2019年10月,部分遺址裸露出來,很快就有當地人甚至外地人使用金屬探測儀在遺址上進行採挖。疫情管控期間,盜採現象一度消失,最近又出現了採挖的現象。被盜挖的區域不是文物保護區,也不是文物保護單位,文物部門無法進行處理。前不久公安機關抓了人,採挖現象得到遏制。村民挖出的幾枚蟻鼻錢,羅山縣文物局已經送往上級部門進行鑑定。

5月30日,河南省文物局秦文波處長帶領有關專家到羅山督促檢查文物保護工作。秦文波一行首先來到石山口水庫黃家墩查看盜挖現場。經初步估算,現場有近50畝灘涂被盜挖,省文物局勘探隊考古專家正在現場進行考古勘探。經專家初步認定,黃家墩是一處戰國晚期至漢代的古文化遺址。

現場勘查後,秦文波處長在靈山鎮組織召開了黃家墩古文化遺址保護協調會,會議對下一步工作做了具體安排:相關部門要儘快摸清遺址具體狀況及考古價值,為文物保護工作和嚴厲打擊盜竊倒賣文物犯罪案件提供重要依據;對破壞遺址、盜竊倒賣文物的行為要及時發現、制止並舉報;對破壞遺址、盜竊倒賣文物的行為要及時發現、制止並舉報。

羅山縣要求由石山口水庫管理局牽頭,靈山鎮派出所及黃家墩所在鎮村開展日夜巡邏,保障遺址安全。同時在進入黃家墩古文化遺址的各個路口及遺址現場豎立文物保護警示牌,提醒群眾保護遺址,禁止入內,防止破壞。

記者還獲悉,目前,公安機關正在積極追繳被盜挖文物,並對盜挖文物行為進行立案偵查。(編輯 袁敏)

相關焦點

  • 信陽一古遺址遭盜挖 一枚品相好的「鬼臉錢」可以賣60至70元
    記者昨日從信陽市羅山縣委宣傳部獲悉,經河南省文物局專家初步認定,在信陽市羅山縣石山口水庫黃家墩村灘涂上發現的古文明遺址為戰國晚期至漢代的古文化遺址。因長期乾旱,這片被埋藏在水底的遺址在2019年10月露出水面,即引來村民和不法分子盜挖文物。盜挖現象在疫情期間中斷,不久前又死灰復燃。經媒體報導,已經引起了河南省文物局和信陽市相關部門高度重視。
  • 信陽「石山口水庫」旁,驚現千畝古代遺址,有人一天挖上百枚鬼臉
    近日小編在位於信陽羅山縣黃家墩村「石山口水庫」旁,發現一個千餘畝珍貴的古文明遺址。不過現場已經是慘目忍睹,碎陶片、碎瓷片、青磚,散落一地,粗略統計被挖深坑大大小小有數千個,坑深約兩米、長寬各約兩米。有的已經積水達一米,最深的坑被挖至3米。
  • 專家首次披露福建考古新發現 赤塘山遺址曾遭盜挖
    近段時間搶救性發掘的閩侯赤塘山墓葬群情況如何,眾多古墓有多少逃過盜挖?海壇海峽深海之下,古沉船如何一個個被發現?平潭榕山遺址裡,距今約3000年的壕溝有何作用?平潭仙女山南北朝墓葬的精美燭臺長啥樣?榕山遺址中犁溝的痕跡。
  • 大河早點看丨河南擬招1.7萬名特崗教師;榜樣!2020年河南省「新時代...
    鄭州大河文化綠道項目立項獲批,途經惠濟區、滎陽市……6月1日,鄭州市發改委公布了關於大河文化綠道項目立項的批覆。該項目位於鄭州市西北部,整體呈東西走向,道路沿邙嶺路北、黃河南布設,規划起點位於省道312與江山路交叉處,最終至伊洛河東側與省道312相接到達項目終點。線路主線全長約57公裡。
  • 山東大韓村盜墓故事:公安部通緝嫌犯盜挖古墓群,雷管炸盜洞
    7月31日,公安部發出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1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員,大韓村遺址盜掘嫌疑人劉建濤、孟超也在其中。目前,二人已先後被抓或自首。早在2011年底,大韓村遺址就被公布為棗莊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認為是四五千年前龍山文化至漢代的生活遺址。如果不是被盜,其地下埋藏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群,仍不會被世人所知曉。
  • 河南魯山:漢代冶鐵 國寶遺址
    漢代冶鐵場景雕塑魯山縣望城崗冶鐵遺址東西長1100米,南北寬420米,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是一處漢代大型的冶鑄工廠,遺址發現了系統完備、最大的冶鐵豎爐、漢代窯、漢代水井、冶鐵高爐,是史上一次重大的考古發現。我們根據考古資料模擬出冶鐵高爐,並設計了相應場景雕塑,再現魯山2000年前的冶鑄場景,讓市民感受魯千年歷史的輝煌。望城崗漢代冶鐵遺址為國務院公布的第六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其文化層厚達2~5米,創造了四個世界第一。
  • 鄒平發現56座戰國至漢代墓葬!
    記者從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隊伍在對小清河沿線的鄒平新西村墓地進行調查、勘探時,發現了56座年代集中在戰國至漢代的墓葬。(濟南市考古研究所還透露,自小清河復航工程開工以來,考古隊員們已輾轉博興馬廟遺址、鄒平北河溝遺址、布王遺址、新西村遺址等多處遺址。)
  • 瀏陽這處古城遺址有新發現!瀏陽建城史或提早至戰國晚期
    2018年5至7月瀏陽市古港鎮古城村發現一處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古代城址並初步推斷該城的年代為漢魏至南朝時期考古現場2019年下半年相關單位對古港古城進行了初步的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基本了解了城址的形狀、規模城牆的結構、護城河的走向等並推定該城的年代大致為 戰國晚期至西漢時期
  • 大城縣2男子盜挖古文物被警方當場抓獲↓↓↓
    然而,現實中盜墓、盜挖古文物卻是不折不扣的違法犯罪行為!據滄州晚報消息:近日,大城兩男子來到滄州,在大運河河道內盜挖古文物,因涉嫌挖掘古文化遺址罪,兩人已被依法刑拘……......利用金屬探測儀「尋寶」大城2男子在大運河河道盜挖古錢被抓日前,兩名大城男子來到滄州,在大運河河道內盜挖古文物,被巡警當場抓獲。因涉嫌挖掘古文化遺址罪,兩人被滄州市公安局運河分局依法刑拘。
  • 重慶三峽庫區消落帶再現大溪文化遺址
    新華網重慶7月3日電(記者張琴)重慶三峽庫區消落帶近日再現一處大溪文化遺址,清理大溪文化墓葬10座,另發掘戰國至漢代墓葬30座,出土豐富文物。  經調查勘探,確認該墓群面積約3000平方米,發掘前有少量盜洞,部分戰國漢代墓葬已遭盜擾,新石器時代文化堆積受水位消落衝刷嚴重,地表可見較密集的石製品、陶片和動物骨渣等。此次發掘總面積達1005平方米,共清理新石器時代至漢代墓葬40座、灰坑10個,出土文物及標本300餘件。
  • 山東大韓村盜墓故事:公安部通緝嫌犯盜挖古墓群,雷管炸盜洞
    半年前的2017年2月,一個寒冷的深夜,以兩個滕州籍盜墓者為主的團夥在這裡用雷管炸出盜洞,挖走春秋時期的鼎、鑑、編鐘、編磬、壺等珍貴青銅器169件。當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來到被盜遺址時,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青銅器碎片凌亂散落在盜洞口,「心都碎了」。  大韓村遺址被盜掘之後,這裡就被嚴密監控起來,盜洞隨之被填埋。
  • 漢代鐵器冶煉遺址今何在?
    ▲ 鄭州古滎漢代冶鐵遺址 生鐵塊西漢和東漢冶鐵和製造鐵器的遺址,共發現 30 餘處,地點遍及今河南、陝西、山西、遺址面積約 12 萬平方米,這裡屬漢河南郡所轄的第 1號制鐵作坊,使用年代約自西漢中晚期至東漢。
  • 長沙又現「鬼吹燈」大案 盜墓賊炸洞盜王陵/圖
    嶽麓區天馬山古墓群、寧鄉縣大成橋鎮戰國中晚期貴族「七星伴月」古墓群等接連被盜。  此後,警方拘捕13人,並繳獲一批涉案珍貴文物。  2013年1月  嶽麓區天馬山二號漢墓險遭盜掘。  14人被批捕。
  • 金屬探測器怎麼用_金屬探測器的使用方法
    打開APP 金屬探測器怎麼用_金屬探測器的使用方法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2-06 10:37:32   使用手持金屬探測器之前,我們應該先檢查機器是否有異常:   方法1:拿起手持金屬探測器輕輕的搖晃,聽是否有異常響聲;   方法2:打開手持金屬探測器手柄部位的電池盒,裝上配套的電池,註:(一般電池都是廠家配送的,電池分為一次性電池和充電電池兩種);   方法3:一般手持金屬探測器開關都會在手柄處,打開開關,一般分為三個檔位,有些也只有一個開機鍵和關機鍵
  • 兩男子花萬元夠金屬探測儀 盜挖大量古文物被抓
    兩男子花萬元夠金屬探測儀 盜挖大量古文物被抓 原標題 [兩男子花萬元夠金屬探測儀 盜挖大量古文物被抓]
  • 一段「火」視頻的背後——蒙城縣公安局偵破盜挖古錢幣案始末
    3月10日,經過兩人對視頻內容的仔細觀看,確認可能是一起系列盜挖古錢幣犯罪的案件線索。 蔡某等人白天對陳某家祖墳附近進行了踩點、勘查,晚上便帶上了金屬探測儀、脈衝探測儀、鐵鍬、鏟子等作案工具去挖掘。當晚他們共計挖出了800公斤的古錢幣。為了讓買家信服,還拍攝了現場挖掘古錢幣的視頻。當時有人就興奮地說:「錢太多了我都想趴在這裡不走了!」
  • 潁泉區發現一處2200多年前的古城遺址,存在數處城垣、城壕遺蹟
    據文物部門考證,腰莊古城遺址規模較大、文化內涵豐富、時代延續長,文化層年代以戰國、兩漢為主,被認為是楚都鉅陽城可能的遺址地之一。近日,記者實地探訪了腰莊遺址,了解2200多年前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部分史學家甚至認為,戰國晚期的楚國未曾遷都鉅陽。這是為何呢?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是擁有數百年輝煌歷史的泱泱大國,遷都行動絕非易事。楚人每次確定新的「國都」,亦非倉促間的隨意所為,而是權衡當時安全防禦、政治背景、城建基礎、經濟條件、交通優勢等多方因素利弊後,作出的慎重選擇。
  • 考古初步推斷:河北文安廣陵城址為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
    考古初步推斷:河北文安廣陵城址為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 2020-12-19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違法行為不可取 黃山一處花圃內花草遭盜挖
    圖為花草被盜挖後泥巴裸露。黃山晨刊消息 6月18日,家住屯溪區維多利亞東苑的方女士投訴,稱有人趁著夜色在躍進路和黃山中路交匯處附近的花圃裡盜挖花草。6月17日晚上9時30分許,方女士返家經過市區黃山中路和躍進路交匯處,突然看到有一人在路邊的花圃邊晃動,發現有人走來後,此人提著一個塑膠袋趕緊閃身離開了。方女士抵近看到花圃裡栽種的紅花已經被連根拔起好幾棵,露出了裸露的土質。
  • 屏山站漢代遺址考古重啟 去年挖出漢代宮殿區遺址
    去年底挖出漢代宮殿區遺址  去年11月底至12月底,市文物部門為配合地鐵一號線屏山站施工,在屏山站工地內進行了一個月的考古調查勘探,獲得重要發現。「專家論證會認為,這裡是漢代宮殿區遺址,宮殿區遺址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王、皇帝住的宮殿,另一種可能是下人住的地方。」知情人士昨天介紹,「因為沒挖到足夠證明是宮殿的東西,因此還不能說是漢代宮殿遺址,只能說是漢代宮殿區遺址。像前幾年屏山附近的省財政廳、永輝超市基建時挖出的瓦當,上面有『萬歲』、『未央』的文字記載,可以明確那裡是漢代宮殿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