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聯商網2019-03-28 13:37
聯商網消息:中百集團又一次實現了淨利潤大幅增長。3月27日晚間,中百集團發布2018年度業績報告。
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52.08億元,同比增長0.02%,利潤總額6.30億元,同比增長328.32%,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4.31億元,同比增長537.06%。
中百集團2018年主要經營財務數據
這也是中百集團連續兩年淨利增幅超過5倍,此外,2018年,中百大廚房全年實現銷售3.1億元,同比增長26.53%,實現整體扭虧為盈。
中百集團表示,業績增長主要是公司子公司中百倉儲公司珞獅路賣場拆遷補償增加本期淨利潤4.27億元,去年同期實施完成江夏中百購物廣場資產證券化項目,增加同期淨利潤1.79億元。剔除以上非經常性損益影響,公司本期利潤實現增長。公司堅持業態調整升級,並且不斷優化供應鏈提升毛利及加大費用管控等促進公司主營業務趨穩向好。四季度加大虧損門店調整力度,關閉虧損門店發生關店損失。
中百集團近5年經營業績情況,數據來源:公司財報,聯商網
從區域分布看,湖北省內市場實現營業收入149.27億元,同比增長0.08%,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98.15%;重慶市場實現營業收入2.81億元,同比下降3.14%,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1.85%。
從業態劃分看,超市實現營業收入140.62億元,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92.46%;百貨實現營業收入10.16億元,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6.69%。
中百集團近5年門店拓展情況,數據來源:公司財報,聯商網
門店拓展方面,截止2018年12月31日,中百集團連鎖網點達到1255家,較上年同期1130家淨增125家。其中,中百倉儲179家(武漢市內78家、市外湖北省內71家,重慶市30家);中百便民超市748家;中百羅森便利店302家;中百百貨店9家;中百電器門店17家。報告期內,新發展商業網點187家,同時調整關閉門店61家。
商品經營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加大倉儲超市地標與特色商品直採,直採商品銷售佔比提升到42.88%。推進超市鄰裡生鮮綠標店蔬果標品化,開發蔬果標品123個,全年生鮮商品銷售同比增幅28.7%。大力推廣堂食輕餐飲模式,13家門店導入堂食經營;超市公司引進滷味燒臘堂食專賣;便利店依託鮮食工廠積極研發新品,鮮食商品引領武漢便利店市場。
業態升級方面,以武漢市為重點區域,大力發展精標超市、便利店等新業態,升級食品超市和生鮮超市。擴寬便利店發展思路,加強同中國電信、普安藥房等企業跨界合作,實現「便利店+」的發展新布局。全年新開倉儲超市門店10家,升級改造老店8家;發展鄰裡生鮮店51家;新開中百羅森店115家。
供應鏈建設方面,推進倉儲超市強化品質商品對標導入,加大新品引進力度,有效SKU數持續下降,加快小百零食直營步伐,「小百零食鋪」店鋪數增加到104個,毛利率40.26%。推進便民超市新品專項管理,加大新品引進力度。調整統採商品結構,推進自有品牌及定製商品開發,發展自有品牌「勁購」「玲瓏」等新品22個;整合進口商品採購及營運管理,引進日韓美妝新品。
渠道創新方面,推進到家業務,公司有495家門店上線多點到家業務,全年銷售1.77億元。推廣倉儲超市「Higo中百」微信小程序,累計註冊人數133.68萬,交易金額1.23億元。運用無人收銀、刷臉支付等新技術。推進無人新零售業態發展,2018年向大專院校、電信營業廳、寫字樓等投放自動販賣機,搶佔無人零售市場。
百貨業態轉型方面,深化百貨事業部經營管理變革,推進百貨事業部由管理型事業部向經營型事業部轉變,對百貨商場進一步放權,增強門店活力。鞏固江夏廣場、鍾祥兩個成長型購物中心區域龍頭地位,通過完善經營定位,整體經營調整,實現銷售和效益指標雙增長。新引進和形象提檔升級品牌355個。完成監利百貨資產重組,實現財務減虧;加強仙桃廣場與歐亞達經營對接,發揮優勢開展團購業務,同比減虧870.58萬元。
2019年,中百集團將聚焦新零售,拓展全渠道,發展新業態,優化供應鏈,促進高質量經營發展,實現集團營業收入與經營性利潤雙增長的目標。全年網點發展目標:新增商業網點215家,其中2000㎡以上大賣場15家,中百超市店50家,中百好邦店30家,便利店120家。
(來源:聯商網 崔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