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航空英雄」,上天之後國家沒了,被遺忘在外太空311天

2021-01-21 桃染默痕

探索宇宙是人類科學精神的永恆主題,隨著人類對太空觀察的不斷深化、天文學的不斷向前發展,人類的思想認識及科學技術也都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古往今來,世界各國或早或晚都開啟了探索太空的科研計劃,從招募科研人員、建設航天基地、培養太空人、製造空間飛行器等基礎工程的籌備。

到與其他國家開展深度層次的技術交流與合作,每個國家都在通過不懈的研究和努力,擴大對宇宙的認知水平、有序推動航空科技的進步。

雖然人類已經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無人飛行器用以探索宇宙,但為了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開發太空資源的需求,科學家們研發了各種各樣的載人飛行器。

緊接著,承載著無數壓力和期望的太空人也就應運而生。

太空人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為祖國而奮鬥在太空之中,本應受到高規格的禮遇。可歷史上卻有這麼一位堪稱「最慘」的太空人,上天之後祖國沒了。

被遺忘在太空中311天後才被人想起,這位太空人便是前蘇聯有著「航空英雄」之稱的謝爾蓋·克裡卡廖夫。

蘇聯航空史上的好男兒——謝爾蓋·克裡卡廖夫

1958年8月27日,蘇聯列寧格勒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裡迎來了一個男孩子的降生,父母為他取名為謝爾蓋·克裡卡廖夫。

在家庭環境的薰染下,謝爾蓋·克裡卡廖夫從小就對工程知識和科學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81年,他從列寧格勒機械學院畢業,然後進入了能源航天集團工作,是個技能和實踐雙過硬型人才。

上個世紀五六年代,正是蘇、美兩大強國爭相恐後地開展太空競賽的時候,為了比拼同樣堪稱雄厚的國力,此後數年,這2個國家不惜斥巨資發展航空航天事業。

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搶先一步取得研究、甚至是開發外太空資源的機會。

1985年,謝爾蓋·克裡卡廖夫因為出色的頭腦反應和過硬的身體素質而被選為蘇聯太空人。在經過3年的艱苦訓練後,謝爾蓋·克裡卡廖夫於1988年11月首次被派往太空執行航天任務。

出發當天,謝爾蓋·克裡卡廖夫和另外1名太空人從位於蘇聯荒漠地區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坐上了一艘名為「聯盟TM-7」的宇宙飛船,被發往蘇聯建造的首個軌道空間站——和平號空間站。

整整5個月後,勝利完成任務的謝爾蓋·克裡卡廖夫重返地球,極其圓滿地完成了他人生中的首次太空任務。

為了更快地推動蘇聯在宇宙空間探測方面的進程,國家再次委派有經驗的謝爾蓋·克裡卡廖夫進入外太空,這次的主要任務是要為計劃在2年後開發建設國際空間站採集詳細的太空數據。

謝爾蓋·克裡卡廖夫是個忠心愛國的熱血男兒,他興奮地接下了此次飛行任務,於1991年5月再次進入和平號空間站,開始了長達數月的太空環境探測及數據採集、研究,直到有人來接替他為止。

上天時是蘇聯人,預備返航時卻成了被遺忘的「無國籍人士」

1991年5月,優秀的蘇聯太空人謝爾蓋·克裡卡廖夫帶著光榮而繁重的任務進入了和平號空間站,懷揣著忠誠於人民、為蘇聯奉獻一切的思想,他開始按照工作計劃來逐步完成工作任務,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偌大的宇宙空間站裡,只有謝爾蓋·克裡卡廖夫1個人在操作著各種按鈕和設備,每天,他都會定時與蘇聯航空基地匯報工作進展和成果,與地面保持著基本的聯繫,能聽到熟悉的蘇聯語言對謝爾蓋·克裡卡廖夫來說也是一種陪伴和安慰。

在太空之中漂浮著的謝爾蓋·克裡卡廖夫雖然每天也能通過空間站的窗子向外看幾眼那顆熟悉無比的藍色星球,可他並不知道蘇聯國內所發生的情況。

2個月後,謝爾蓋·克裡卡廖夫照常拿起通訊裝置,啟動信號連接器,打算向蘇聯航空基地報告當天的成果。

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一次的通訊請求始終無人應答,收不到任何回應的謝爾蓋·克裡卡廖夫穩住心神,又重複數次啟動信號連接器,而結果依然如故——基地無人應答。

按照工作操作流程,蘇聯航空基地必定會派專人與太空人維持可以24小時無間斷地連續溝通,但通常本著無事不報的原則,太空人只會在固定的時間與基地專員進行溝通聯絡、定向匯報。

這樣的異常實質上並沒有產生任何不良影響,因此謝爾蓋·克裡卡廖夫很快就收起了焦躁不安的情緒,他繼續開展各項數據探測工作,同時等待著通訊的恢復。

事實上,在謝爾蓋·克裡卡廖夫進入空間站後不久,蘇聯這個二戰時面積最大的強國便開始了內部的分崩離析。

蘇聯全名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這個聯邦制國家,是由15個權力平等的加盟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的。

這15個國家在和平年代便開始了「離心離德」的現象,1991年12月,曾經強大無比的蘇聯走向了解體,徹底分裂成了15個獨立的國家。

早在分裂之前,這15個各自為戰的國家便開始忙於分割蘇聯的家產,科研計劃和太空項目一度慘遭擱置,人們在一片忙亂之中很快就忘記了那個還在和平號空間站中孤獨忙碌著的宇航英雄謝爾蓋·克裡卡廖夫。

與沃爾科夫抱團生存

一開始,長時間與基地失去聯絡的謝爾蓋·克裡卡廖夫還能保持鎮定,可時間一長,他便開始胡思亂想起來,好在食物還夠支撐一段時間,否則謝爾蓋·克裡卡廖夫真得會變得六神無主。

1991年的10月的一天,一個意外之客來到了和平號太空站,他就是原計劃準備接替謝爾蓋·克裡卡廖夫的蘇聯太空人沃爾科夫。

沃爾科夫的到來令謝爾蓋·克裡卡廖夫倍感安慰,畢竟有個人能陪你一起在孤寂的太空中漂流等待,無疑要比一個人面對未知的一切要好多了。

兩個月後,食物儲備發生了告急,謝爾蓋·克裡卡廖夫只能向地球發出補給信號,雖然蘇聯解體了,新獨立的俄羅斯也無暇顧及那些人耳根本聽不見的外太空信號。

幸好美國航天局還在地面上默默地關注著和平號空間站的一舉一動,他們用宇宙飛船及時地對和平號空間站進行了物資補給,才令謝爾蓋·克裡卡廖夫和沃爾科夫免遭斷水斷糧的危機。

1992年3月,俄羅斯清點軍籍名冊,發現有人失聯,但很快,士兵們就排查出失聯的人乃是被派往空間站工作的謝爾蓋·克裡卡廖夫及沃爾科夫。

很快,俄羅斯便派出宇宙飛船,將二人接回了地面,飛機落地後,謝爾蓋·克裡卡廖夫和沃爾科夫就成了俄羅斯公民,此時,距離謝爾蓋此次升空已經過去了311天。

在回歸地球休整了數月之後,謝爾蓋·克裡卡廖夫依然選擇從事他熱愛的航天事業,他再次接受祖國的委派,和另一名美國航天員共同執行了一項升空任務,由此,謝爾蓋·克裡卡廖夫還成了第一位乘坐美國宇宙飛船的俄羅斯太空人。

2007年,謝爾蓋·克裡卡廖夫正式退休,他創造的累計在太空停留803天的世界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退休後的謝爾蓋·克裡卡廖夫精力依然充沛,他在一家航天集團出任了副總裁一職,將自己畢生的職業經驗傳承給新一代太空人,繼續為俄羅斯的航天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謝爾蓋·克裡卡廖夫用畢生的行動和努力推動了航天事業的向前發展,他的勇敢和智慧,為他贏得了「航天英雄」的光榮稱號,值得全世界人民為他驕傲、為他鼓掌!

相關焦點

  • 全球最慘太空人,人還在太空國家卻早沒了,回來後成最後的蘇聯人
    似乎太空的概念,在我們一次次探索中,逐漸被摸清,這與太空人的付出無法分割,而當時的蘇聯,對太空的研究非常早,他們急於探索這片未知領域,不得不說,在這些外太空的奇蹟中,蘇聯奉獻了很多力量。    離開地球311天,回來國家都不在了  不過,支撐他活下去的信念,就是10月份剛剛到來這裡,正準備接替他任務的另一位太空人。
  • 史上最悲慘太空人,在太空待了311天,人還在太空國家卻沒了
    從古至今人類對於太空的好奇以及探索熱情從未停止過,越來越多的國家將太空技術發展研究作為國家實力的象徵。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蘇聯國家宇航局派出國內優秀的太空人們進入太空進行實地考察,這一次派去空間站的太空人在太空所待時間並不長,在完成任務的時候,太空人們按順序依次回到地球,在行動中表現良好的人的能夠作為再次進入太空的候選人。1991年克裡卡列夫再一次入選進入太空的人員名單中,他和另外的同事一起執行這次的太空任務。由於第一次成功完成太空探索,所以這一次克裡卡列夫表現也十分出色。
  • 史上最悲慘太空人,人還在太空國家卻沒了,怎麼回地球?
    但如果有人被「扔」出了地球,孤獨的漂流在外太空,甚至已經被大部人所遺忘,那麼這樣的場景豈是一個孤獨了得。不幸的是,在歷史上還真的有一位太空人遭遇了這樣的痛苦經歷。 20世紀末,隨著人類航天事業的發展,人類不再滿足每次進入太空以後,只能經歷十分短暫的旅程就要返回地球。
  • 「最倒黴的太空人」:被遺棄在太空311天才獲救,落地後祖國沒了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現在除了我國之外,已經很少有國家繼續進行大規模的航天探索活動了。記得我們嫦娥5號登月的時候,美國脫口秀主持人居然笑道:你們居然去登月了?不過,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航天一直是被幾個超級大國所掌控的,近代中國的積貧積弱,更是完全沒有精力去進行航天研究。
  • 最倒黴航天員,人在太空國家卻沒了,苦苦等待快1年都沒人接
    在遙遠的外太空,充滿太多可能,發生任何一點意外都可能威脅到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如今世界各國航天技術較為成熟,依舊存在很多潛在危險,更何況很多年前,人們剛開始探索太空的時候,那個時候的航天員需要更強大的心理素質和專業技能。美蘇冷戰時期,兩個國家在許多領域都默默展開較量。當時美國不論是在經濟還是人才儲備方面,都遠勝於蘇聯,所以蘇聯下決心發展美國不擅長的領域,於是提出了蘇聯太空計劃。
  • 丟棄太空311天,7位空中身亡,1位被燒成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和平並沒有到來,美蘇開啟了世界爭霸階段,「冷戰」的炮火打響,這次戰場不僅僅是地面,太空戰場也就此打開。蘇聯率先將衛星送上太空,美國不甘落後,雖然成功地將「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送上月球,但是兩國在競爭過程中喪生十多名太空人。
  • 史上最悲慘太空人:人還在太空國家卻沒了,311天後才回到了地球
    蘇聯解體前,和美國成為世界兩大巨頭,其科技水平列於世界一流尤其是在探索太空的進程中,更是位於世界前列,多次派太空人進太空進行各種科學研究。1991年,克裡卡列夫和他的同事按照計劃再次被送往太空。克裡卡列夫早在1988年就已經登上過太空,所以這一次的太空旅程看起來好似並沒有什麼問題。可他萬萬沒想到,這次一去,就足足在太空待了一年。所以這個史上最悲慘太空人的標籤也就緊緊地貼在了他的身上。
  • 去了一趟太空,回來發現國家滅亡了!
    他在太空飄的時候自己的國家突然滅亡了,他被遺忘在太空。 這個太空人的名字叫克裡卡列夫,1958年出生於列寧格勒,從小對機械有著濃厚的興趣,長大後考上了列寧格勒機械學院,畢業後進入航天集團工作。1985年,克裡卡列夫被蘇聯航空部門選中,成為了一名太空人。
  • 「前蘇聯」是由哪些國家組成的呢?
    還是叫蘇聯比較合適,世界上只有一個蘇聯,用蘇聯稱呼更為規範。「失之毫釐,謬以千裡」,蘇聯加了一個前字就會讓人瞎想是不是有一個後蘇聯的存在,或者可能存在。但相信諸多團體來說是不希望有「後蘇聯」出現的。但是歷史的車輪只會前進,無法倒退。
  • 前蘇聯太空人被遺棄,漂泊宇宙「流浪」1年才獲救
    為了探索奧妙的太空,各國的太空人紛紛坐上了自家的航天飛船前往宇宙去探險,但是你相信太空人被送上太空後,就被遺忘了,在宇宙中經歷一年之久才返回地面... 克裡卡廖夫,於1985年被選為蘇聯太空人,並開始接受各項訓練,在1991年5月18日,克裡卡廖夫乘坐聯盟TM-12號飛船再次前往和平號空間站,開始第二次航天飛行。然而就在同年的12月26日,蘇聯解體了,也正是因為蘇聯解體了,蘇聯人無暇顧及天上的事情,就把在宇宙中的太空人給忘了。
  • 世界上最慘太空人:太空科研歸來,國家已解體
    克裡卡列夫,史上最慘太空人:他還在太空搞科研的時候,在太空飄了311天後,當他重返地球國家已經解體了。 茫茫的太空浩渺無邊、寂靜無聲,一個人在偌大空寂的太空飄蕩會是多麼的冷清孤單,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堪稱「史上最慘太空人」。他在太空飄的時候自己的國家沒了,他一飄就是近一年,他是怎麼在太空活了這麼久的?誰給他提供近一年的食物呢?
  • 這條狗在62年前,被蘇聯送上太空,如今這條狗咋樣了
    其實這還是源於技術不夠成熟,而當時的美國和蘇聯又處在冷戰時期,對於這種歷史性的進步,他們自然都是爭分奪秒的。所以,無奈之下,蘇聯選擇先讓萊卡去探探路,就為了能先美國一步。也正是因為技術不夠成熟,送萊卡上天的這艘飛船連返回都沒有設置。可憐的萊卡,雖然在蘇聯航天局過了幾天安穩日子,卻因為上天而結束自己的生命。
  • 戈巴契夫:若蘇聯仍存在,前蘇聯國家更有希望獲得民主
    【文/觀察者網 張照棟】「如果我們設法以某種形式保留蘇聯,我相信(問題)會少一些。」據《今日俄羅斯》1月11日報導,前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巴契夫表示,如果蘇聯以某種形式繼續存在,那麼對前蘇聯國家來說,向民主的過渡會更容易。報導截圖在他發表上述言論之前,前蘇聯國家白俄羅斯和吉爾吉斯斯坦去年均發生了政治危機。
  • 前蘇聯所包含的國家
    一、蘇聯解體後分解成15個國家,具體內容如下:1 立陶宛:1990年3月11日2 喬治亞:1991年4月9日3 愛沙尼亞:1991年8俄羅斯:1991年12月25日宣布國名由「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更名為「俄羅斯 聯邦」(1990年6月宣布收復主權)二、圖文簡介俄羅斯中亞五國,後面都有「斯坦」兩字南高加索三國東歐國家
  • 阿雷西博望遠鏡數十年來致力尋找外太空的外星人
    12月1日,周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在推特上表示,周一晚上,該望遠鏡的820噸重的儀器平臺脫離了鋼纜,撞破了下面1000英尺(305米)寬的碟形望遠鏡。阿雷西博望遠鏡今日坍塌報廢,它數十年來致力尋找外太空的外星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寫道:「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305米望遠鏡的儀器平臺一夜之間倒塌。沒有人員傷亡報告。NSF正在與利益攸關方合作,對相關情況進行進行評估。
  • 蘇聯解體之後為何其成員國變成了資本主義國家?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在20世紀是兩件極其重大的事情,對世界局勢產生的深遠影響。可是我們會發現原來組成蘇聯的一些國家在蘇聯解體之後紛紛改變了社會主義的性質,甚至有些變成了資本主義,這究竟是為何呢?有很多人雖然知道東歐劇變,但是卻不清楚究竟是哪些國家發生了什麼事情,而且更不清楚現在這些國家究竟怎麼樣了。如果連這件事都不知道的人可以自行百度。其實說白了東歐劇變就是原來被蘇聯控制的一些社會主義國家改變了國家性質和經濟制度,原先的計劃經濟被市場經濟所取代,原來國家政權被一黨長期把控的局面消失。
  • 蘇聯曾經的AI有多強?一段幾乎已被世人遺忘的往事
    現如今,阿蘭·圖靈、馬文·明斯基、約翰·麥卡錫這些來自西方國家的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之父的姓名即便還不是家喻戶曉,但至少在相關領域內人盡皆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蘇聯的鐵幕之下也曾有過人工智慧開發活動,儘管有時在這一領域中兩種體制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要低於太空競賽。
  • 鹽礦藏350萬件武器,廢棄倉清出萬支步槍,蘇聯遺產被遺忘至今
    從1991年至今,蘇聯已經解體28年之久,雖然曾經的蘇聯是世界兩極之一,但過去的終究已經過去,很多成員國刻意選擇忘記蘇聯的一切。 就拿東歐各國的軍隊來說,以前用的都是清一色的蘇式裝備,但自從加入北約以來,許多國家換上了西式裝備。蘇式裝備要麼銷毀,要麼丟在倉庫裡不再過問,以至於十幾年後再度打開倉庫時,仍會被當初的龐大庫存所震撼。
  • 投誠蘇聯紅軍的德國人:數次死裡逃生,犧牲後兩度被世人遺忘
    【軍武次位面】FriedrichLau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德軍士兵向蘇聯主動投誠的情況並不多見,但是儘管如此依然有大約上百名德軍士兵選擇了這條路。▲斯摩陵斯克地區的蘇聯遊擊隊員正在接受武器使用培訓雖然弗雷茨此時已經用他的實際行動展現出了他對納粹的痛恨,但是依舊沒能得到遊擊隊的信任,在隊伍中他不允許攜帶武器,望遠鏡,甚至走錯一步就很可能被當場擊斃。
  • 太空人在外太空吃很慘嗎?
    相信大家不久前也看到這則新聞了:日本「大富翁」前澤友作成為SpaceX公司的第一位月球旅客,(順利的話)將在2023年乘坐宇宙飛船"大獵鷹"火箭(Big Falcon Rocket)進行一場繞月旅行。喜愛藝術收藏的前澤友作,更是決定要挑選至少6名藝術家,一起完成這趟為期一周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