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資金兇猛 淨買入港股創歷年新高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在很多投資者看來,港股一直以來都是「價值窪地」。雖然近兩年港股市場表現不如A股,但最近機構對港股的關注度快速升溫。在券商唱多、公募加倉的背景下,今年淨買入港股的南向資金總額接近6000億港元,達到歷年之最。

  機構人士指出,目前港股相較於A股的「性價比」突出,港股優質資產數量不斷增加,疊加企業盈利回升和資金持續流入,港股長期估值折價及賺錢效應不足的局面有望改變,港股明年的投資機會值得期待。

  南向資金大舉買入

  截至11月24日,今年以來的上證綜指漲幅為11.56%,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今年以來的漲幅更是達到33.28%和48.76%。與A股市場相比,港股市場表現落後,今年以來恒生指數跌幅為5.76%。

  但經過了兩年的沉寂後,港股市場的關注度在近期快速升溫。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3日,南向資金當月合計淨買入港股達556.3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76.08億元。縱觀2020年,資金南下買入港股的勢頭從未改變,流入港股市場的南向資金總額達到了歷年來最高水平,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淨買入港股達5972.5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5334.89億元。自港股通開通以來,南向資金合計淨買入港股金額達到了16555.36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4398.43億元。

  第三季度以來,多家基金公司積極布局港股。以易方達基金為例,根據三季報,易方達旗下基金整體加倉港股的跡象明顯,截至9月30日,易方達旗下10隻基金產品的港股配置比例超過40%。其中,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亞洲精選、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和易方達藍籌精選的港股配置比例均超過40%。興證全球基金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宜也在第三季度增加了港股配置比例,前十大重倉股中除了第二季度已經持有的美團點評和騰訊控股,第三季度還買入比亞迪股份。前海開源滬港深價值精選的港股配置比例更是從第二季度末的4.81%提升至第三季度末的37.06%。

  此外,還有多家公司基金布局,正在或即將發行滬港深基金。創金合信基金正在發行創金合信港股通量化,德邦基金、南方基金即將發行德邦滬港深龍頭、南方滬港深核心優勢。

  AH「剪刀差」擴大

  Wind數據顯示,衡量AH股比價的主要指標滬港AH溢價指數在10月初超越了2015年的高位152.03點,達到154.23點,創下過去10年以來的新高,該指數目前仍在高位附近波動。截至11月23日,有13家上市公司的AH股溢價率超過300%,其中最高的浙江世寶和復旦張江溢價率超過500%,分別達到了514.48%和506.84%,還有國聯證券、新天綠色能源等5家公司的溢價率也都超過400%。招商基金指出,目前港股相較於A股的投資性價比處於歷史高位,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在「弱美元、穩人民幣」趨勢下,港股中資股的盈利確定性高、低估值的優勢明顯。

  德邦基金海外與組合投資部總經理郭成東指出,港股已有兩年多表現落後於A股市場,AH「剪刀差」不斷擴大,體現了兩個市場在風險溢價上的側重點不同。「回到市場本身,我們必須看到,過去三年,港股生態變化已悄然開啟,市場結構有了大的蛻變。2018年上半年,香港交易所修改規則允許沒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前來上市,生物科技股成為了市場近年的熱點板塊;2019年,一些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在香港上市,開啟了中概股回歸港股的大潮;2020年9月初,港交所首次提出可將兩地上市及同股不同權公司納入恆指,『新經濟』板塊的佔比大幅提升。」

  郭成東還介紹,11月13日,恒生指數照例公布了季度指數調整結果。從此次指數調整中看到,「新經濟」佔比提升的趨勢愈發明顯。對比2014年港股通剛剛開啟之時,金融業(Wind一級行業分類)佔到47%,2016年金融業權重仍佔到46.8%,最新調整後,金融業佔比下降到32%,可選消費、信息科技已合計佔到46%。歷時數年的主動調整,為港股市場帶來了大量的優質資產。而未來優質新經濟龍頭標的的增加,也有望改變港股長期估值折價及賺錢效應不足的局面。

  港股估值或抬升

  對於港股後市的投資機會,機構普遍持積極態度。德邦基金認為,當前港股市場對資金的吸引力已開始體現,明年伴隨基本面向好,「新經濟」投資標的增加,港股估值仍有抬升空間。

  興業證券張憶東也表示,港股不會持續保持低估值狀態。從中短期投資風格看,今年全球市場成長風格跑贏價值;另外,國內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具有增長彈性的消費、科技、醫藥、先進位造業長期發展趨勢明朗,傳統行業高增長階段已經過去,未來或修復到合理的估值水平,對應港股中傳統行業的龍頭,也會經歷價值重估階段;與此同時,今年恒生國企指數、恒生指數編制方法調整,未來科技將納入較大權重,指數編制與時俱進,反映經濟新變化趨勢,估值也會發生變化。

  廣發基金國際業務部負責人李耀柱相對看好港股網際網路行業的投資機會,他表示,中資網際網路企業到香港上市,企業增長質量會有所提升。因為內地的數位化轉型會依賴這些公司進行數據結構化應用。而且網際網路行業監管趨嚴,會推動這個行業更規範、發展動力更強勁。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

相關焦點

  • 南向資金兇猛 張坤、謝治宇等大佬加倉 布局港股...
    南向資金兇猛 張坤、謝治宇等大佬加倉 布局港股時機已到? 摘要 【5972.58億港元!南向資金兇猛 張坤、謝治宇等大佬加倉 布局港股時機已到?】數據顯示,截至11月23日,南向資金淨流入5972.58億港元,已創下自滬深港通開通以來的年度新高。
  • 南向資金大手筆「買買買」 港股估值優勢顯現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韋夏怡)全球多個主要市場走高之下,沉寂許久的港股市場近期關注度也快速上升。資金面來看,截至11月25日,東方財富Choice統計顯示,南向資金本月合計淨買入港股達495.60億元。
  • 保利協鑫能源獲南向資金連續5天淨買入 _ 證券時報網
    保利協鑫能源獲南向資金連續5天淨買入,累計淨買入金額2.89億港元,股價累計上漲53.13%。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12月17日港股通(包括滬市港股通及深市港股通)成交活躍股合計成交88.56億港元,淨賣出金額6.35億港元。
  • 南向資金淨流入超152億 機構布局港股「新經濟」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記者韋夏怡)進入2021年,南向資金參與港股交易的熱情持續高漲。截至1月7日收盤時,Choice數據顯示,南向資金當日合計淨流入超152億元,其中滬市港股通淨流入71.96億元,深市港股通淨流入80.59億元,這是2021年以來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超百億。南向資金最近一個月已經累計淨流入逾661億元。
  • 南向資金搶籌兇猛!他們看上這些標的
    越來越多的資金南下搶籌。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超過5600億元,逼近2017年-2019年三年南向資金淨流入之和。從持倉結構來看,資金青睞兩大方向,一是傳統金融股,高股息、高性價比標的,二是新經濟、稀缺性核心資產。
  • 北向資金/南向資金使用攻略
    來源:新浪財經什麼是北向資金和南向資金?自滬港通、深港通的股市互聯互通機制實施後,我國金融學界以香港為界,一般「北」指的是滬深兩市的股票,「南」指的是指香港股票。北向資金:是指通過滬股通、深股通從香港股市中流入大陸股市的資金。
  • 港股周大福實現營業額246.73億港元 同比下滑16.5%
    11月25日,港股公司周大福(01929.HK)發布公告稱,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6個月,公司實現營業額246.73億港元(下同),同比下滑16.5%;毛利81.43億元,毛利率33%,同比升5.4個百分點。
  • 南北向資金逆轉 新經濟板塊引領港股新航向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額已超過6100億港元,遠超港股通開通以來各年度水平。特別是7月份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明顯高於北向資金,AH溢價指數也在最近兩個月保持相對弱勢,資金出現持續流入港股的跡象。  當前,騰訊、美團、阿里、京東、小米等新經濟股在港股中地位舉足輕重,恆指結構已經在改變。
  • 兩周買貨逾1200億 北水頻南湧 港股有排升
    踏入2021年,港股通南下資金迭創新高,短短兩周北水已淨流入逾1200億元(港元,下同),相當於去年全年約20%;由此,港股年初至今累升逾千點,並重上28500點水平。昨日(14日),內地公布去年外貿總值創新高,帶動港股繼續年內強勢,更一度突破28500點,恆指收升261點或0.93%,報28496點,再創近一年收市新高,成交額亦放大至2077億元。
  • 北上資金連續六周淨買入 融資客青睞食品飲料
    隨著年底銀行結算等需求增加,市場資金層面相對偏緊,上周(12月7日至12月11日)A股連續調整,上證指數跌近百點,之前創歷史新高的滬深300深度回調3.48%。  IPO方面,同花順數據顯示,上周兩市共計有10家企業進行網上網下發行,包括明微電子、鼎通科技等,募資規模約58億元。  上周,北上資金逆市淨買入69.59億元,連續第六周淨買入。
  • ...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6119.25億港元(約合5459.36億元人民幣)。與...
    【南北向資金逆轉,新經濟板塊引領港股新航向】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收盤,今年前11個月,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6119.25億港元(約合5459.36億元人民幣)。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今年前11個月,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1516.93億元。最近三個月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明顯高於北向的趨勢更加明顯。
  • ...北向十二月淨流入572億人民幣;南向淨流入602億港元。成交活躍...
    文 / 冷靜2021-01-05 16:56:24來源:FX168 【十二月滬深港通成交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逾倍】北向滬股通和深股通成交總額為1.97萬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4倍 ; 而南向港股通成交總額則創開通以來第三高紀錄,達6,283
  • 本周港股行情走勢回顧 港股展現出一定的抗跌能力
    本周,港股市場一度抗住了外盤下跌的壓力,幾經波折最後在26000點呈現出明顯的支撐。  港股市場本周走勢跌宕起伏,在外盤普跌的情況下,港股展現出一定的抗跌能力。  具體板塊方面,周五港股行業板塊跌多漲少,僅其他金融、醫療設備、林業木材等板塊飄紅。半導體行業板塊在周一、周二上漲後已連續3日回調,周五以5.35%的跌幅領跌。
  • ...中國移動獲港股通淨買入111億港元;阿聯宣布將與卡達重新...
    2丨整點投資丨港股通搶籌三大電信股,中國移動獲淨買入111億港元每經AI快訊,1月8日,南向資金資金今日淨買額為134.62億港元,港股通今日淨買入中國移動111億港元,中國聯通14.41億港元,中國電信13.99億港元,中芯國際10.53億港元;淨賣出港交所15.86億港元,小米14.16億港元。
  • ...達2.06萬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4倍;而南向港股通成交...
    2020-12-03 18:49:29來源:FX168 【11月滬深港通南北向成交總額同比大漲】11月,北向滬股通和深股通成交總額創開通以來第三高紀錄
  • 53隻港股獲南向資金大比例持有
    南向資金對港股通標的股的整體持股比例為7.71%,53隻個股南向資金持股比例超20%。互聯互通機制下,內地投資者成為港股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截至8月24日,港股通標的股中,南向資金合計持有2049.18億股,佔標的股總股本的比例達7.71%,合計持股市值16147.19億港元,佔標的股總市值的比例為5.06%。
  • 北向資金本周淨買入111.19億元 大力加倉白馬股 淨買入格力電器47...
    創近14周新高北向資金本周淨買入111.19億元北向資金本周累計成交4068.34億元,成交淨買入111.19億元。其中,滬股通合計淨買入72.39億元,深股通合計淨買入38.81億元。回顧本周,繼10月9日大幅淨買入112.67億後,北向資金持續加倉,周一淨買入額高達135.11億元。
  • 港股牛股跟蹤:新高又見新高!信義光能、京東、泡泡瑪特等港股為何...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港股牛股跟蹤:新高又見新高!信義光能、京東、泡泡瑪特等港股為何漲不停? 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今日(12月21日)恆指小幅下跌,盤中最高觸及26498.65點,最低下探26274.65點,截至收盤,恆指小幅下跌0.72%,收報26306.68點。
  • 56隻港股獲南向資金大比例持有
    南向資金對港股通標的股的整體持股比例為8.06%,56隻個股南向資金持股比例超20%。互聯互通機制下,內地投資者成為港股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截至12月15日,港股通標的股中,南向資金合計持有2169.19億股,佔標的股總股本的比例達8.06%,合計持股市值19463.06億港元,佔標的股總市值的比例為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