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承辦文體活動熱點不斷,特色運營思路探索創新。
2017年12月28日,佛山國際體育文化演藝館主體工程封頂。/佛山日報記者龍翔攝
大型體育場館往往是借大型體育賽事舉辦的契機而誕生的。在佛山,2006年第十二屆省運會前,世紀蓮體育中心、嶺南明珠體育館雙雙投入使用;2014年,第八屆市運動會在高明舉行,高明區體育中心拔地而起。今年,作為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佛山賽區主場館的佛山國際體育文化演藝館即將竣工。作為佛山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四座大型體育館,它們各有特色,它們的經營之路亦各不相同。
「雙子星」運營廣開思路
作為我市地標性體育建築,世紀蓮體育中心按照國際標準建設,能承辦國內、國際賽事。自2006年落成後,其承接過多場大型體育賽事、活動和文藝演出,而體育場、遊泳館、網球場和高爾夫練習場也早就對市民開放。
佛山市體育場館中心主任白福和說,2007年,世紀蓮體育中心正式對外開放後,便計劃對場館進行整體開發,當時的方案是在遊泳館外西北角增設兒童遊泳場和商業配套,但因各種原因,開發被擱置。2014年,世紀蓮體育中心升級改造方案再次被提上議程。
「目前方案還在完善中。」白福和說,世紀蓮交通樞紐已在運行,對開發配套商業設施更有利,未來世紀蓮體育場負一層將引入商業體,還會結合濱河公園親子休閒功能,建設兒童遊泳中心。另外,為了提升場館使用率、吸引更多職業足球隊到世紀蓮集訓,改造方案還考慮增加酒店等配套設施。
白福和透露,多年來世紀蓮體育中心在政府每年給付1000萬元的運營補貼下,基本達到收支平衡,但轉眼間場館已經使用了12年,燈光、電纜、外膜、地下排水系統已老化,每年的維修費用都在增加,場館必須完善配套,增加運營手段,造血再生。
嶺南明珠體育館與世紀蓮體育中心猶如佛山體育地標性建築的雙子星,但運營情況卻不盡相同。由中體產業集團旗下的中奧廣場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的嶺南明珠體育館,已成為城市可經營項目以及大型場館市場化的「雙料典型」。中奧廣場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絢告訴記者,嶺南明珠體育館曾獲得中國體育場館協會頒發的綜合獎第一名,去年場館的總人流量已超過100萬人次。
王絢說,嶺南明珠體育館還要調整運營方向,今後該館在兼顧全民健身、承接大型文體活動的同時,將大力拓展青少年培訓和承辦本地中小型活動兩大板塊的業務,讓國有資產得到更好的利用、更有效地服務市民。
新館創新運營模式
高明區體育中心同樣交給第三方運營。2015年6月,佳兆業文體旅遊集團競得高明區體育中心20年運營權。該集團現在運營的場館遍布我省的高明、深圳以及廣西、江蘇等地,是國內最大的非國有文體產業綜合運營商,並有一套自創的「四驅」經營模式:場館投資、競賽表演產業的運作、健身推廣和配套升級。
經過兩年多的摸索運作,高明區體育中心的運營水平不斷提升,不僅承接多項大型體育賽事,還依託自身的資源獨立引入了眾多文體活動。
在如何令大型體育場館「活」起來上,佛山還有新動作。
今年8月,佛山國際體育文化演藝館將竣工,目前,已進入室內裝修階段。作為國內首個由民營企業全資興建的美職籃級別體育場館,佛山國際體育文化演藝館以美國洛杉磯LALive為模版,不僅主場館容量達1.5萬個座位,還將配套大型集中式購物中心、購物街區、商務、住宅等,可以滿足市民體育、購物、娛樂等多重需求。
演藝館的運營團隊向記者介紹,場館的運營管理將由能興集團旗下瑞達公司負責,並引入國際最大的演藝公司LIVENATION作為該場館特約運營顧問。雙方將藉助場館運營領域的專業團隊與成熟經驗,努力將佛山國際體育文化演藝館打造成為國際化、智能化的頂級場館。
不久的將來,佛山會有更多大型體育場館出現。記者從2018年佛山市體育工作會議上獲悉,順德區、三水區正在籌建新體育中心,而四大場館的「活」法或許會給後來者打開更多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