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暉 通訊員呂作武)
今年「十一」國慶節與中秋節重疊,也是武漢城市「重啟」後的第一個大黃金周。9月21日,市交通運輸局召開全市交通運輸組織暨安委會第六次會議,公布黃金周節假日旅客運輸組織方案,要求各交通部門高度重視,一手抓疏運、一手抓防控,確保旅客安全有序出行,展示武漢城市形象。
據預測,受疫情影響,今年黃金周期間,武漢地區鐵路、公路、航空預計發送旅客300萬人次(8天),比去年十一黃金周(7天)下降13.9%。其中,鐵路254萬人次,航空32萬人次,公路14萬人次,預計(8天)抵達旅客290萬人次。今年與往年基本相同,城際客流呈兩頭高中間低的「V字型」,節前多流疊加,節中相對平緩。公共運輸依然以旅遊景點和商業網點為主。
鐵路:預計客流高峰期為9月30日-10月2日、10月7日-8日。客流主要以旅遊、探親為主,客流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成都、重慶等大型城市及其周邊方向,管內客流主要集中在漢宜、漢十沿線城市和景區等方向。
公路:公路客流主要在節前,旅客流向主要是省際的河南地區、華東五市(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及安徽地區,省內的鹹寧地區(除鹹寧市)、仙桃、黃石、紅安、麻城等地。探親流、返鄉流在尖峰時段部分線路上會存在短時劇增的可能。受疫情影響,許多線路上的運力並沒有完全復產,會對交通造成一定的運輸壓力。
航空:受國際疫情影響,一大批出遊剛需將轉移至國內市場,旅客流量預計主要在國內熱點昆明、上海、廣州、海口、成都、重慶、北京、三亞、深圳、廈門等地區城市。從國慶節客流走勢及類型來看,預計9月30日和10月2日為高峰期,仍以探親流、學生流、旅遊流為主,10月5日-8日為返程流高峰,10月3日-5日流量將會有所下滑。9月30日至10月8日,機場起降4545架次,客流568125人次。
為此,武漢地區鐵路、水路、公路、航空及城市公共運輸各相關單位,在提前做好客流預測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各自行業特點,確定運力安排計劃。
鐵路:目前鐵路始發能力已恢復到72%,國慶黃金周期間,實行高峰運行圖基本,圖中公布的直通、管內周末線、高峰線列車全部納入國慶黃金周期間開行方案。北上廣深等熱門方向,根據客流情況進行及時加開動車和重聯運行。直通4對(天津西1對、重慶北2對、上海虹橋1對);管內列車60.5對,其中動車57.5對(漢宜25對、漢十23.5對、麻城北1對、城際列車8對),普速3對(荊門2對、廣水1對)。
公路:全市共投入道路客運車輛3332輛,總座位數110789座。按車籍所在地分,本籍客車1647輛,座位數64800座;外籍客車1685輛,座位數45989座。按經營類型分,班線客車2300輛,座位數66872座;旅遊客車1032輛,座位數43917座。
9月29日-30日,江南傅家坡、宏基、楊春湖客運站,江北青年路、新榮村客運站、古田客運站是「十一」黃金周客流高峰期的重點車站,共組織100輛旅遊客車進站疏運。針對可能出現的旅客高峰造成滯留現象的,組織20輛旅遊客車為「十一」黃金周期間應急運力,參加發生突發客流、高峰客流等緊急狀況下的旅客疏運任務。
航空:武漢三大基地航空公司投入營運飛機62架,重點對熱點線路進行加密,其中南航湖北分公司27架,東航武漢公司20架,國航湖北分公司15架。湖北機場集團公司積極協調駐場航空公司增加班次,並提前啟動客流高峰期運營保障程序,同時優化第二跑道與機場交通中心服務舉措,確保黃金周期間的運輸安全和運輸效率。
水運:十一期間,全市共有20處在鄉鎮渡口,配備渡船21艘、441個客位;東湖、木蘭湖、錦裡溝、木蘭天池、嚴西湖、梁子湖、通禪湖等7個風景區投入遊船57艘,2714個座位。市、區港航部門要加強鄉鎮渡口和風景區遊覽船舶運營監管,確保黃金周期間的安全渡運。
公共運輸:全市公交行業計劃投入公交車8200輛,應急儲備公交車200輛,重點做好三大火車站和武漢東站(光谷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地鐵站、商圈景點的旅客集散銜接工作;根據客流情況,適時調整運力;適當延長收班時間,縮短發車間距,必要時加開直通車、區間車,方便旅客出行。地鐵運營公司要結合黃金周客流呈「V」字形特點,充分做好行車組織、車站客流控制和人員準備,根據客流變化情況有針對性地採取加密或縮短發車間隔、加開臨時班車、適當延長部分線路運營時間等措施滿足乘客出行需求。全市出租客運車輛要建立客流共享信息,及時參與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交通窗口的旅客運輸,確保旅客順利出行。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嚴格疫情防控,落實防疫職責;科學安排運力,做好運輸銜接,確保疏運及時;壓實安全責任,確保安全穩定;加強行業巡查,規範市場秩序;提高服務質量,樹好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