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月亮來了!淺談月亮軌道變化下的天文現象

2020-12-15 星球上的科學

好消息!2020年一共會出現四次超級月亮,而最近的一次就在2月9號,之後幾次分別是:3月10號,4月8號和5月7號。

提到月亮,大家肯定會非常的熟悉,畢竟我們在夜晚能看到的最亮的天體就是月球了。古人還給月亮起了很多好聽名字:嬋娟,玉盤,玄兔等等。

月亮最大的特點就是變化無常,每個月不僅能看到月亮的陰晴圓缺,有時候還能看到月全食,月偏食等天文奇觀。而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衛星,是時候來了解一下和月球軌道變化下的天文現象所包含的科學原理!

潮汐鎖定是怎麼來的?月球會自轉嗎?

可能大家都聽說過,月球正是因為被地球潮汐鎖定,所以才會總是以一面朝向地球。那麼潮汐鎖定是怎麼來的?

目前最主流的說法認為,45億年前一個行星撞上了地球,其中一部分留在了地球上,另一部分碰撞後的碎片則拋向了宇宙,但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這些碎片還會留在地球附近。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碰撞後的碎片慢慢的匯集成了一個星球,圍繞著地球進行自轉,這就是月亮的來歷。

地球上海洋的潮汐變化就是因為月亮對地球產生的引力作用,地球自轉的時間是24小時,而月亮的公轉周期則是30天左右,這麼一來,月球的引力就會對地球的自轉起到了減速作用,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海水的漲落。

月亮就這樣不斷的減緩地球自轉的速度,導致地球自轉時間變慢。根據科學家估計,10億年前,地球自轉一圈只需要10幾個小時。

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地球也會對月亮產生潮汐變化,月球上雖然沒有海水,不過月球上的巖石會在地球的引力下產生流動同時消耗能量,讓月球的自轉減速。

當月球自轉的速度減慢到和公轉速度相同的時候,地球就不會再對月球產生減速作用,這時兩者達到了同步,月亮也就被地球潮汐鎖定了。

「超級月亮」的條件:最近和最圓!

在宇宙中,完美的圓形軌道是不存在的,所有的行星公轉軌道都是橢圓形,橢圓擁有兩個焦點,當兩個焦點之間距離越近,橢圓就越「圓」。當然月亮也不例外,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近地點和遠地點的出現(對地球來說,也有近日點和遠日點)。

所謂的超級月亮(supermoon)就是當月亮在近地點時發生滿月或者新月的一種現象,所以從科學定義來講,叫近地點滿月才更準確。

這時我們看到的月亮會比平時更大,並且更亮。如果和遠地點的滿月相比較,視覺效果要大14%,亮30%。一般元宵節或者中秋節的時候,恰逢既大又亮的月亮,自然也就廣泛引起人們的關注。

當然更多情況,我們看到的月亮都是處於近地點和遠地點之間。不過超級月亮,並不算是特別罕見的天文現象,理論上來講,一年應該應該 至少3-4次近地點滿月。

然而由於月球的軌道也在發生著變化,月亮的近地點距離在35.64萬千米~37.04萬千米之間,月亮的遠地點距離在40.4萬千米~40.67萬千米之間,所以超級月亮中,如果近日點達到了35萬千米,還會出現超-超級月亮。

月球天平動:為何會多出9%?

月球的公轉軌道的平面和太陽系的平面存在一個夾角,這個角大約是5.15度。所以當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圈,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上升或下降,再加上月球在近地點的速度更快,而遠地點速度更小,就會造成月球公轉時發生輕微的擺動,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多看9%的月球表面。

月球天平動是一個複雜的振動,它是由多種原因共同造成的。

經度天平動,這是由於月球公轉軌道是橢圓造成的,當月球在近地點和遠地點公轉速度不同,但是月球自轉速度卻始終保持不變所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們能多看到月球的兩側,也就是左右擺動。緯度天平動,這是由於月球自轉軸對於公轉平面有稍微的傾斜造成的,類似於地球繞太陽公轉產生四季變化的原理,結果就是月球上下之間的擺動。周日天平動,這是由於地球自轉造成的,它使地球上的觀測者從地月中心連線的西側轉至東側,所以會多看見一些月球的東側,然後再多看見一些月球的西側。但這種影響最小,兩側只多看到30公裡的區域。

這三種影響共同作用於月球,就產生了月亮的進動現象,這就是月球的天平動。

月食,日食,血月和藍色月亮。

說到月食,大家肯定都知道,這是當太陽,地球和月亮在同一直線上時(所以月食一定發生在滿月的晚上)發生的一種現象。按說月球每個月都會公轉一圈,為何我們不能每個月都看到月食?

其實這也是因為月球繞地軌道(白道面)和太陽系平面(黃道面)存在傾斜角造成的,月球會周期性的穿過太陽系平面,當滿月時,月球不在黃道面上,我們就看不到月食,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每年至少可以發生2次月食。

日食則是太陽,月亮地球在同一直線上時的現象(一定發生在農曆初一當天),但上因為地球軌道(黃道)與月球軌道(白道)成5°9′交角,所以並不是每個月都能看到。

相比於日食食,月食發生的時間(月球從進入到走出地影)是十分長的,平均需時數小時,月全食時間最長可長達1小時47分鐘,而日全食最長卻只有長達7分31秒。

血月一般發生在月全食的時候,雖然理論上講。我們看到的應該是一片黑暗,但是由於大氣層把紫、藍、綠、黃等顏色的光都吸收掉了,只剩下紅色的光可以穿透進來,所以我們才能看到血紅色的月亮。

可惜的是,藍色月亮卻並不意味著看到的月亮一定會是藍色,通常情況下,每個月都有一個滿月,但是每隔兩三年就會額外的多出現一次滿月(和農曆下的置閏是一個道理),藍月這個名詞在西方最常用的意義是隱喻不常發生的事件,所以才叫藍月。

不過我們有時候確實能看到藍色的月亮,這是因為大氣受到汙染,而並不是來自宇宙的因素。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

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但由於月球天平動,所以我們能看到59%的月球表面。由於月球軌道的偏心率,所以才會出現超級月亮等天文現象。同理由於黃道面和白道面夾角的存在,所以我們並不能每個月都看到月食和日食。

相關焦點

  • 超級月亮是什麼天文現象 超級月亮2018什麼時候幾點出現
    超級月亮是什麼天文現象  超級月亮(Supermoon)是1979年由美國佔星師理察·諾艾爾提出的名詞,是一種新月或滿月時月亮位於近地點附近的現象,月亮位於近地點時正好出現新月,稱為超級新月;月亮位於近地點時正好滿月,稱為超級滿月。
  • ...超級月亮美爆了|天文|超級月亮|天文館|天文望遠鏡|微信朋友圈
    德令哈天文館工作人員正在觀測「超級月亮」。「今晚的月亮又大又亮」「超級月亮美爆了……」4月8日凌晨2時左右,「超級月亮」現身,不少市民與天文愛好者紛紛拿起手機或照相機記錄下這美好的時刻,微信朋友圈裡不少人曬出「超級月亮」。
  • 超級月亮是什麼 第二次超級月亮時間什麼時候出現
    超級月亮是什麼 第二次超級月亮時間什麼時候出現  天文預報顯示,3月10日1點48分,將出現超級月亮景觀!如果天色晴朗,中國各地乃至整個北半球都可觀賞到!不過,近期南方多雨,如果因天氣等原因目睹不到超級月亮,也不用惋惜。今年4月8日,還可再賞一次名副其實的超級月亮。  超級月亮是什麼?
  • 什麼是超級月亮?下一次又是什麼時候?
    ▲天文攝影愛好者等待夜幕降臨近地點和遠地點月球圍繞地球的軌道不是一個完美的圓,而是橢圓的。因此,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在一個月和一年中是變化的。月球軌道上最接近地球的點稱為近地點,最遠的點稱為遠地點。近地點的新月通常也被稱為超級月亮。然而,這一事件通常不太受關注,因為在地球上看不到新月。
  • 天文專家:20日「超級月亮」之說不可信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月球是在一個橢圓軌道上繞地球公轉,月球距離地球最近時二者距離為363300公裡,最遠時二者相距405500公裡,這種月地距離的變化導致了月球視直徑的變化。經過計算得知,當月球位於近地點附近時,視直徑達到最大的33角分26角秒;當月球運行到遠地點附近時,視直徑就會減小到29角分22角秒左右,兩者相差約10%。
  • 2020年最後超級月亮
    觀測到2020年最後一次「超級月亮」(Supermoon),這是本年度第四次亦是最後一次超級月亮觀測機會。此時月亮位於近地點,直徑比一般滿月大7%,亮度高15%。「超級月亮」特指滿月和月球近地同時發生的天文現象,平均每年發生3至4次。
  • 4月8日超級粉紅月亮直播時間幾點 超級月亮直播地址
    今年「最大最圓」的超級月亮要來了!天文預報顯示:4月8日凌晨,今年第二次超級月亮將現身夜空,這也是今年最佳的一次賞月良機。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消息,4月8日的超級月亮是繼3月10日之後今年的第二次超級月亮,而且月亮看上去比3月10日更大、更亮。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工程師胡方浩告訴記者,超級月亮是一種滿月時月亮位於近地點附近的現象:「月球繞地球運動是在一個橢圓形軌道上,有一個近地點和一個遠地點,在近地點附近發生的滿月,我們稱之為超級月亮。
  • 錯過「超級月亮」別遺憾 最有看點的天文現象6月21日上演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莉莉)5月7日晚,2020年最後一次「超級月亮」登場,此次是繼2月9日、3月10日和4月8日後的第四次現身。但由於大範圍陰雨來襲,我國多地與此次「超級月亮」無緣。
  • 2019年元宵節超級月亮將亮相 附科普各種月亮小知識
    (元宵節傳統民俗有哪些)(和元宵節有關的古詩詞)  據了解,今年超級月亮的三次時間分別是1月21日、2月19日和3月21日,近期這次為2月19日的23時54分,這也是「年度最大最圓月」。  天文專家介紹說,當月亮和太陽處於地球兩側,並且月亮和太陽的黃經相差180度時,從地球上看,此時的月亮最圓,稱之為「滿月」,亦稱為「望」。
  • 超級月亮:來品一品神棍營銷優秀案例作品
    他立刻來了靈感:天上的圓月,能不能和自然災害扯上關係?白晃晃的大月亮,簡直就是送到眼前的人生機遇啊!說到月亮,不得不補充兩句。幾百年前,天文學家克卜勒發現,小天體繞中心天體旋轉的軌道是橢圓。由於這種軌道不均勻,月球繞地球轉的時候,肯定有時候離地球稍近一點,有時候離得稍遠一點。
  • 關於「超級月亮」,也有謠言?
    這兩天一條關於「超級月亮」的話題又一次登上了熱搜等等為什麼要說又有沒有覺得很耳熟怎麼又是「超級月亮」年年都有「超級月亮」的感受並不是錯覺由此可見「超級月亮」並不是一件稀罕事有一種傳言「超級月亮」在遇到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時最大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比如2016年11月14日的「超級月亮」不僅是當年最大甚至還是1948年以來最大的月亮
  • 春分日「超級月亮」來作伴 下一次要等到2030年
    今年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超級月亮點亮長空,為從1月份開始的2019年超級月亮「三重奏」畫上句號。今年這三次超級月亮都各具看點,第一次適逢月全食,第二次邂逅元宵節,第三次則巧遇春分日。而這次「超級月亮」過後,下次再出現要到2020年3月。相比今年的前兩次,這一次的「超級月亮」是「最小」的。到達近地點附近時,月亮離地球大約有360772公裡。
  • 「超級月亮」現身北京 霓虹燈與月亮昨晚最近(圖)
    ,月亮最大、最圓的時間點也被錯過,但晚上8時以後,已經升起到夜空中的「超級月亮」清晰可見,北京地區的天文愛好者紛紛拿起相機走出家門,拍攝「超級月亮」。  據北京天文館科普部詹想介紹,由於月亮圍繞地球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公轉過程中距離地球最遠時近40萬公裡,最近時約35萬公裡,所以從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時大時小。而當月亮運轉到距離地球最近,即「近地點」時恰好是滿月,「超級月亮」就出現了。同樣是滿月,距離地球最近時和最遠時,月亮的視直徑相差約14%。
  • 超級月亮撞上月全食,為什麼叫「超級血狼月」
    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這次月全食將是一輪「超級血狼月」,這也意味著,我們又迎來2019年第一次有關月球的天文奇景。相信屆時又會有指數級的信息和圖片刷遍社交媒體,讓因各種因素制約而不能親眼目睹的天文愛好者和廣大網友也能夠大飽眼福。如果我們對「超級血狼月」這個詞語進行拆分的話,我們可以找到三個詞語,即「超級月亮」「血月」和「狼月」。
  • 明年1月2日可觀賞到「超級月亮」 子夜時分最美
    新年到了,「超級月亮」也來了天象早知道再過幾天元旦假期就要來了,估計不少人已經「摩拳擦掌」迎新年了。對於關注天文的人來說,還有個好消息,那就是與元旦假期一起到來的,還有2018年最大最圓的「超級月亮」。
  • 元宵節將現「最大滿月」:上演罕見「超級月亮」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林迪】此前天文專家表示,「超級月亮」2019年會上演罕見「三連發」,時間分別是1月21日、2月19日和3月21日。而在這3次當中,第2次觀賞效果最佳,即今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當晚。
  • 準備好了嗎,罕見的「超級月亮」再次來臨了
    天文學家說,今年最大的滿月,或者說「最大的月亮」,將在4月8日出現在天空中。只要天氣晴朗,中國各地的公眾都能在當晚欣賞到「超級月亮」的天文美景。據悉,2020年一共有三次「超級月亮」,分別在3月10日,4月8日和5月7日,其中,4月8日出現的將是年度最大最圓的「超級月亮」。為何「超級月亮」也有大小之分?天文學家說,因為滿月時月亮離地球的距離不一樣。
  • 2019年史上最強超級月亮偶遇元宵節
    2月19日17時3分月球過近地點的距離只有35.68萬千米,是月球全年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刻,此時月亮視直徑最大。23時54分為「望」,此時月亮呈現「最圓」但如果沒有對月亮進行長期觀測,並記錄月盤大小,僅憑肉眼偶爾看看月亮,我們很難覺察覺月盤大小的變化
  • 黑色月亮,血色月亮,藍色月亮和超級月亮
    黑色的月亮,血色的月亮,藍色的月亮:這些奇怪的月亮名字是怎麼回事?黑色月亮、藍色月亮、血月、超級月亮--所有這些月亮類型有什麼不同?我們下面有一個快速指南,可以幫助你區分月亮和月亮。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名稱指的是月亮的位置或相位與公曆之間的某種聯繫。這些根本不是科學術語,它們不是天文學家使用的。黑月亮。黑月亮有多重含義。一個常用的定義是一個月內的第二個新月。
  • 「超級月亮」現身後,下半年的天文奇觀指日可待,天文常識必知
    2020年的最後一次「超級月亮「將在今天晚上(5月7日)傍晚時分亮相!「超級月亮」就是月亮在滿月的時候,剛好位於近地點附近,由於靠近地球,所以看上去此時的月亮比平時更大。今晚的「超級月亮」是在2月9日、3月10日和4月8日之後的2020年的最後一個「超級月亮」。今天的「滿月」也就是「超級月亮」將在18點45分現身,算是一次超大圓滿。中國天氣網訊,如果天氣晴朗,我們將觀賞到圓滿的「超級月亮」,但是,近日大範圍降雨,多地可能無緣與「超級月亮」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