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是一個比較另類的國家。它的政體是君主立憲制,但本該大權在握的政府總理,卻像一隻風箏,隨風飄搖。而這風,就是軍隊。泰國國王看似逍遙自在,不幹涉政治。但每當有重大政治變故時,總有一隻無形之手左右著一切,那隻手就是國王。
在泰國,王室擁有絕對的權威,就連泰國軍隊也會尊重國王的意見。所以,泰國國王才是該國真正意義上的決定性力量。而奠定王室崇高地位的,不是如今那個只會製造各種花邊新聞的花花公子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而是他的父親,先王蒲美蓬。
雖然已經去世四年,但普皮蓬仍保持著近代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這一世界紀錄——70年。當然,如果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足夠健康而且沒有提前退位,有望打破這一記錄。今天的李涵說歷史,我們就來聊一聊歷經19次政變,不僅未受影響,反而將王室地位推向頂峰的泰國前國王蒲美蓬。
蒲美蓬國王是近代以來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也是最有權威的君主。從1946年登基到2016年去世,他親身經歷了20次軍事政變。而他的地位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日益尊崇。
蒲美蓬不是生在泰國,而是生在美國。1927年12月5日,蒲美蓬 阿杜德誕生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坎布裡奇市。他的父親——泰國王子瑪希敦 納宋卡當時正在哈佛醫學院讀書。不幸的是,蒲美蓬兩歲時,他的父親因病離世。隨後,蒲美蓬和哥哥、姐姐跟著母親詩納卡琳,移居瑞士洛桑,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1932年,遭遇經濟危機的泰國迎來了一場革命,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府。國王拉瑪七世雖然保留了王位,卻已經失去權力,並於3年後宣布退位。由於他沒有子嗣,因而王位落到了他的侄子——11歲的阿南塔 瑪希敦頭上。
不幸的是,剛剛成年不久的阿南塔於1946年6月9日被神秘的槍殺。死亡地點在曼谷大王宮臥室的床上,前額和後腦都有彈孔。官方解釋是擦槍走火,但沒人相信這個經不起推敲的說法。其死因也成為至今無法解開的謎團。
由於沒有子嗣,泰國官方決定兄終弟及。於是,年僅19歲的蒲美蓬臨危受命,繼承了哥哥的王位。
1950年5月5日,蒲美蓬正式加冕,成為曼谷王朝的拉瑪九世國王。當年6月,蒲美蓬回到洛桑繼續學習,1951年12月才回國。
可以說,蒲美蓬是在腥風血雨中走上王位的。當時泰國國內經濟、政治形勢一片混亂,政府腐敗,軍人奪權。1947年,在蒲美蓬即位剛一年的時候,泰國軍方就發動政變趕走了總理,陸軍元帥披汶 頌堪上臺掌權。年輕的蒲美蓬國王生平第一次遭逢政變,並在後來69年的時間裡又相繼遭遇19次政變,其中有13次取得成功。
與其他君主立憲制國家不同,泰國國王不僅是國家象徵和精神領袖,更擁有絕對的實權。泰國國王擁有批准和否決法案的權力。這一特殊性,使得各方政治力量都不敢輕視國王,並試圖利用甚至操縱國王,但蒲美蓬顯然沒有讓任何勢力得逞。
1972年12月,由他儂領導的軍人政權炮製了一項臨時憲法,試圖掌控議會,引發泰國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抗議示威。1973年10月13日,曼谷知識界人士發動了「爭取通過永久憲法運動」,25萬人在曼谷民主紀念碑前集會。
面對政府軍警和示威群眾的緊張對峙,蒲美蓬呼籲軍政府避免使用暴力,通過和平手段儘早解決危機。但軍事當局不顧國王的勸告,還是向示威群眾開了槍。蒲美蓬下令王室衛隊打開宮門,讓被攻擊的群眾進入宮中避難,並為他們提供膳食和醫療服務。
當軍政府命令軍隊進行更大規模的鎮壓時,陸軍副司令吉 西瓦拉拒絕服從命令。面對這一僵持狀態,蒲美蓬立即召他儂總理及其內閣成員進宮,要求他儂為了民族利益和國家穩定辭去總理職務,最終這兩個臭名昭著的軍事獨裁者被迫流亡國外。國王任命了親王室的法政大學校長訕耶 探瑪塞為總理,組成臨時內閣政府,從而結束了26年的軍人統治。
80年代,在陸軍司令炳 廷素拉暖將軍的統治下,泰國出現了少有的和諧、穩定和發展的局面。儘管如此,也沒有完全避免泰國政治中的痼疾——軍人政變。
陸軍司令炳本應於1980年9月底滿60歲時正式退役,但鑑於他的崇高威望和卓著政績,炳的支持者陸軍第一師師長阿鐵等主張炳延長一年陸軍司令的任期。這引起了炳的另一些支持者少壯派軍官組織的不滿。他們認為,這會打亂權力的正常移交,也會影響軍隊的形象。而主張延長的人則認為,炳政府還不夠穩定,陸軍司令一職的交替應謹慎從事。這一主張得到國王的贊成,結果炳的軍職延長了一年。
然而,到了1981年初,炳總理的陸軍司令任期問題再次被提出,支持者主張再延長一年的任期。這一次,少壯派軍官組織不能再容忍了,加之他們對炳的某些親信不滿,於是決定起事。
1981年3月1日晚,少壯派領袖馬農等人趕到炳的住處並將其武裝封鎖,試圖強迫說服炳發動自我政變,並按照他們的意志行事。炳總理表示了拒絕。與此同時,陸軍副司令訕 集巴滴馬在電臺宣告軍事政變成功,並接管了政府各部門。
蒲美蓬得知炳總理被扣押後極為憤怒,認為炳是一位富有犧牲精神的實幹家,應予以保護,於是立即命令政變集團釋放炳,以便國王召見。炳總理趁機十分巧妙地躲開了監視,拜見了國王,並偕同王室成員一起前往炳的權力基地呵叻,即由阿鐵領導的第二軍區。國王利用該軍區的電臺表示支持炳總理。
在國王這個強大後盾的支持下,炳和阿鐵指揮軍隊向首都的叛軍發起反攻,同時在電臺號召全國人民忠於國王和政府。兩天後,政變集團被粉碎,政變的主要領導人潛逃國外,被捕的42名少壯派軍官組織成員被赦免。國王再一次以自己的威望幹預了政治,又一次成功地使國家免遭了災難。
1992年5月,泰國再次爆發大規模的群眾抗議政府的活動, 人數最多時近10萬,這也是20年來泰國曆時最長的一次政治危機。激烈的流血衝突中,40人被打死,600多人受傷,3000多人被捕,還有多人失蹤。
5月19日晚,國王蒲美蓬召衝突雙方領袖素金達和佔隆進宮,要求他們二人以國家利益為重,通過談判解決危機。電視臺直播了整個會面過程,素金達和佔隆伏在蒲美蓬的腳下,聆聽教誨和斥責:「你們只想要戰勝對方,卻不知誰是勝者。因為你們兩人都是失敗者,人民敗給了人民,所產生的損失是全國性的,有什麼可以炫耀的呢……想一想,怎麼做才能使國家發展……和好吧……」不久之後,政府宣布釋放反對派領袖佔隆,素金達也宣布辭去總理職務。這是泰國軍人淡出政治舞臺前的最後一場演出。
60年風雨飄搖中,蒲美蓬國王一直以立場公正的「最終仲裁者」形象面對社會變革給泰國帶來的苦難和進步,並多次在緊要關頭出面化險為夷,使泰國人民在國王的庇護下躲過了一次次的劫難。在人民心中,蒲美蓬國王就是他們的庇護神,危難時刻總會挺身而出。
在其他君主立憲制國家的王室正在走「平民化」的下坡路時,蒲美蓬國王在泰國人民心中的地位卻與日俱增,這與他勤政愛民的作風是分不開的。
在位60年,蒲美蓬國王經常深入偏遠農村調查情況,慰問群眾;在曼谷王宮創辦牛奶廠,種植試驗田;在普吉府開闢示範林區和水稻試驗田,開展中小型農業科研實驗;設立皇家發展研究中心,推動可持續發展;設立遠程衛星教育電視臺,提高人民文化水平;每年,他都要從政府撥給王室的經費中拿出很大部分用於興修水利、建電站。
1950年,蒲美蓬親自捐款350萬銖用於研製卡介苗,用以防治當時嚴重威脅泰國人民生命的肺結核病。當霍亂流行時,泰國急需大量生理鹽水,因進口產品價錢昂貴而國產生理鹽水質量不佳,曾一度使病人過敏並導致休克。蒲美蓬知道後,親自指導和研製生產提煉生理鹽水的機器設備,使國產生理鹽水質量達到國際水平。為了送醫上門,給江河兩岸的貧苦人民提供醫療服務,國王倡議並捐資成立皇家醫療衛生隊,派遣到泰國紅十字會的駁船上,進行沿河服務。
1955年,蒲美蓬國王一家到泰國東北部出巡,那裡是泰國最落後的地方。回到曼谷以後,國王被問及為什麼要在這個地區花費這麼多時間和精力,他的回答鏗鏘有力:「農民才是泰國的脊梁。」
除了政治的影響力,泰國王室的正面形象也是英日兩國的王室無法比擬的。泰國憲法規定,人們不能對國王有任何不敬,說王室的壞話是觸犯法律,對王室內部的任何報導都必須是正面的。在泰國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國王、王后的大照片,以及印有王室徽章的黃色旗幟;看電影前要放一個1分鐘的短片,觀眾需要全體起立,向銀幕上的蒲美蓬國王致意;泰國的電視臺和電臺每天播放《頌聖歌》。
在泰國人心中,蒲美蓬國王就是他們的「神」,而詩麗吉王后就是 「在佛像背面貼金葉」,即默默無聞地行善的人。他們的浪漫愛情故事廣為流傳。
1948年,詩麗吉跟著時任泰國駐法大使的父親住在巴黎,學習鋼琴。一天傳來消息說,年輕的國王蒲美蓬要到巴黎買車,父親要負責接待。這消息讓正值豆蔻年華的詩麗吉充滿了期待。
不巧的是,蒲美蓬因汽車拋錨遲到了很長時間。那次相見,蒲美蓬留給詩麗吉的印象是「一張由於疲倦和飢餓而顯得不十分愉快的臉」,而詩麗吉「晃著腳,拉著臉,等候拜見國王」的樣子也讓蒲美蓬印象深刻。不知為什麼,蒲美蓬那次沒買到滿意的車,此後詩麗吉一家開始頻繁接待來買車的蒲美蓬,而蒲美蓬在巴黎逗留的時間一次比一次長。
當時,泰國王室成員要蒲美蓬儘早決定王后人選,他們列出了一長串貴族女子名單,但沒有一位女子能打動蒲美蓬的心。
泰國前國王蒲美蓬和現國王哇集拉隆功
1948年10月,21歲的蒲美蓬,在日內瓦超速駕車發生意外,致使右眼失明,他不得不放棄了飆車愛好,並常年配戴眼鏡。一名侍從透露,當蒲美蓬從昏迷中甦醒過來,只想到兩個人:一位是母親,另一位就是詩麗吉。這證實了他對詩麗吉的感情,也明確了王后人選。1950年4月28日,有情人終成眷屬。國王夫婦婚後育有3女1子。
與國王一樣,詩麗吉王后也對窮人懷有深深的同情。從新婚燕爾開始,她就隨國王到泰國最貧窮的東北部視察,她是泰國首位到東北部的王后。這只是以後幾百次出行中的第一次,在半個世紀裡,詩麗吉踏遍了泰國70多個府。
一次她在看望一名結核病人時,碰巧病人咳血。當她探身聆聽病人的傾訴時,嚇得侍從驚慌失措。「我知道我必須小心,」詩麗吉在事後說,「但他說話很輕,不靠近,我就不能聽到他想說什麼。」詩麗吉對侍從下諭令要將病人送往醫院,又悄悄給了病人一些錢。
為表達對詩麗吉王后的感激之情,泰國人從1976年開始把她的生日定為母親節。1977年9月22日下午,正當詩麗吉在泰南也拉府為當地優秀教師頒獎時,迎駕人群中突然發生爆炸,人們嚇得四處逃散,但很快,跑開的民眾卻又跑了回來,要為王后捨身護駕。這一幕令詩麗吉王后永生難忘。
時至今日,國王及其王室成員的地位在泰國仍是至高無上的,蒲美蓬高超的政治智慧、多才多藝及樂善好施的品格,奠定了他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截至上世紀末,蒲美蓬國王不僅是當代君主中,也是全世界人當中擁有名譽學位最多的人,他從全球各大學獲得的名譽學位多達136個,這其中也包括奧地利音樂學院頒發的音樂博士學位。
為了保存泰國的音樂文化,國王發起並親自組織指導編輯標準的古代泰國音樂的教科書。他甚至還在泰國皇宮裡開設了一個音樂電臺,自己當DJ,數十年來一直向普通大眾播出泰國各個時期的音樂。蒲美蓬對爵士樂有特別的愛好,遠在他身體狀況變壞以前,每到周末,電臺都會播放國王樂隊演奏的曲子。而凡是到泰國訪問的著名音樂家,無一例外會接到國王的表演邀請。
蒲美蓬還熱愛帆船運動,曾親自代表泰國參加1967年的國際快艇賽,贏得金牌。正如他後來所說:「贏得一場比賽,就是戰勝自我」。也許正是通過比賽,磨練了他的意志,以適應這個政局多變的國家。
2016年10月13日,泰國國王蒲美蓬去世,享年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