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比利亞半島位於歐洲西南部,是歐洲三大半島之一,這個半島上有三個國家,分別是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其中安道爾是個很小很小的微型國家,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網絡上曾經有過熱議,就是西班牙為什麼不吞掉近在咫尺的、國力比自己弱小的鄰國葡萄牙,因為葡萄牙與西班牙相比,國土面積實在小太多了,國力也弱小得多。
其實在真實歷史上,西班牙確實吞掉過葡萄牙,把葡萄牙納入版圖,但是只持續了60年就又被迫吐出,隨後就再也沒有吞掉過。
接下來筆者詳細介紹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公元12世紀之前,伊比利亞半島還不是現在的局勢,而是處於國家林立的混亂局勢,就像我們中國歷史的戰國時期一樣,其中疆域較大、國力較強的王國有阿拉貢、卡斯蒂利亞等。
公元1139年,卡斯蒂利亞王國的伊夫雷亞王朝的勃艮第公爵阿方索,領兵擊退在伊比利亞半島的阿拉伯人,得到羅馬教皇加封為國王,封地大致就是今天的葡萄牙,稱「阿方索一世」,由於他是勃艮第公爵,所以他建立的朝代稱為「勃艮第王朝」,是葡萄牙歷史第一個朝代,正式國號「葡萄牙王國」,至此葡萄牙這個國家誕生。
葡萄牙誕生後,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國家在隨後的歷史仍處於或戰爭或聯姻的狀態。公元1492年,卡斯蒂利亞王國的特拉斯塔馬拉王朝的伊莎貝拉一世(女性君主),以卡斯蒂利亞王國為基礎,實現了除了葡萄牙王國之外的大半個伊比利亞半島的統一,正式國號「西班牙王國」,至此西班牙這個國家誕生。
所以綜上所述,西班牙(公元1492年)比葡萄牙(公元1139年)的誕生要晚300多年,不過疆域比葡萄牙大得多,除了西南部小部分,伊比利亞半島大部分都是西班牙領土。
在隨後的歷史,西班牙和葡萄牙各自按照朝代更替的君主制歷史規律發展,雖然西班牙歷朝歷代都有兼併葡萄牙的計劃,但都未能實現,小小的葡萄牙歷朝歷代在西班牙歷朝歷代的進攻下頑強生存。
不過葡萄牙是世界歷史第一個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國家,因為葡萄牙知道自己不可能打得過西班牙,在伊比利亞半島不會再有大的領土擴充,所以把目光放在一望無際的海洋彼岸,就這樣世界歷史第一個殖民帝國葡萄牙帝國誕生了,隨後西班牙效仿葡萄牙,世界歷史第二個殖民帝國西班牙帝國也誕生了。
到了公元16世紀,西班牙一位君主的出現,終於打破了這個僵持局面,這位君主就是卡洛斯一世(查理五世)。卡洛斯一世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的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孫子,皇儲腓力的兒子,後來腓力與西班牙特拉斯塔馬拉王朝的胡安娜一世結婚,兩人生下了他。
公元1516年,胡安娜一世退位,卡洛斯一世繼承母親的王位,成為西班牙國王,稱卡洛斯一世,公元1519年,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駕崩,卡洛斯一世繼承祖父的皇位,成為神聖羅馬皇帝,稱查理五世。
卡洛斯一世文治武功顯赫,他把神聖羅馬和西班牙都治理得很強大,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卡洛斯一世深知,祖上一直有征服葡萄牙的夢想,完成伊比利亞半島大一統,於是他向葡萄牙發動戰爭,戰爭結果是葡萄牙國力嚴重受損,但卡洛斯一世厭倦世俗統治和戰爭而退位,由兒子腓力二世繼承西班牙王位,弟弟斐迪南一世繼承神聖羅馬皇位,西班牙和神聖羅馬由哈布斯堡王朝分開統治。
公元1580年,葡萄牙王國的阿維什王朝的恩裡克一世,在抵抗葡萄牙的戰爭中戰死,葡萄牙再也沒有抗擊西班牙的能力和決心,承認戰爭失敗,同年腓力二世宣布葡萄牙併入西班牙,他在葡萄牙稱腓力一世,至此相愛相殺了幾百年的葡萄牙終於被納入西班牙版圖,也是歷史上唯一一次。
可惜的是,腓力二世的後人沒能好好治理葡萄牙,而葡萄牙人持續反對西班牙人統治的呼聲有增無減。公元1640年,即西班牙吞掉葡萄牙僅僅60年,葡萄牙人兼布拉幹薩公爵若昂四世領導葡萄牙人,取得了對西班牙人的抗爭勝利,西班牙被迫承認葡萄牙獨立,同年若昂四世登基稱國王,葡萄牙由他建立的布拉幹薩王朝統治,也是葡萄牙歷史最後一個朝代。
在隨後的歷史,西班牙鑑於世界局勢和自身國力衰退,再也沒有吞掉葡萄牙的必要和能力,直到今天。今天的葡萄牙,早已不是君主制國家,於公元1910年廢除君主制,如今是共和制的葡萄牙共和國,而西班牙雖然多次在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間易手,但如今是君主制國家,由波旁王朝統治。
以上就是歐洲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兩個國家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間,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