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共享單車越來越難停?

2021-12-19 人物

停不了的共享單車,還催生出一個新的群體——蹭車族。「騎車全靠蹭。」這是在靈境胡同地鐵站附近上班的吳磊給自己的總結。他每天下班回家,不花錢,專門騎關不了鎖的車,就這麼幹了小半年,「每天騎兩次,省3塊,半年省了500塊」。騎半個小時,他會將這輛車騎到家附近的停車區,然後關鎖。

停不進去


已經是第十次了。

側身下車、踢住撐腳、按住鎖扣,耳邊傳來讓人有些不安的「滴滴」聲,王昕看著路邊停得東倒西歪的一堆共享單車,祈禱這個地方能關鎖。

按下關鎖鍵不到3秒,「啪嗒」一聲,鎖彈開了,共享單車發出尖利的警告聲:「請到規範停車點停車。」

時間在催促王昕。這是她第一天上班,離上午9點的打卡時間還剩10分鐘,但共享單車能停放的地方還沒找到。在北京的國貿,單車擁擠在一起的地方,不一定是規範停車區,停在這裡無法關鎖,不關鎖,意味著單車就會持續計費。

「我是耗不起了。」為了找個能停共享單車的地方,王昕從上班的國貿三期,已經快找到500米開外的世貿天階去了。這是一段荒唐的旅程,她從公交車站騎了500米到公司,又騎了500米找停車點,如今再騎500米回去,然後懷著「扣錢就扣吧,下次再也不騎了」的想法上班。

騎車5分鐘,停車半小時。當她折騰一番終於走進公司的時候,時間顯示為9點過3分,她遲到了,這個月1000塊錢的全勤獎泡湯了。這時,共享單車軟體彈出消息,提醒她,由於不規範停車,她將被罰款2塊錢作為車輛管理費。

國貿的另一棟寫字樓裡,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的員工偶然聊起自己違規停車被罰錢之後,坐在她周圍的近十個同事都說起自己相似的遭遇。有人明明看到地上畫著線,寫著「共享單車停放區」,但把車停進去,就是無法關鎖;有人看到單車地圖指引著標識P點的停車區,但根本無法辨別那裡離自己有多遠;還有人因為停放區車停得太滿,每天都要把別的單車從裡面拖出來,再把自己的車停進去;另一位因為太多次違規停車,信譽扣得只剩下5分,每次騎車都要多交兩塊錢。

關不了鎖的車,後來被別人騎走,也會繼續扣費。在漢威大廈上班的劉陽,騎了一次共享單車,被扣掉16塊5。那時他剛來國貿,著急上班,合上車鎖就往公司跑,沒注意身後的共享單車發出報警聲,車鎖彈開了。晚上回家,他掏出手機打算再掃碼騎車,發現有一單行程未支付。APP顯示,劉陽沒鎖的那輛車,後來被騎了240分鐘,28.8公裡,他要交16.5元。當時他就懵了:「這車不幸被一個特能騎車的人騎走了,從東三環一下子幹到了北四環?」

錢能不能不交?不行。如果7天沒交,逾期將影響芝麻信用分。一氣之下,劉陽又花了800塊錢買了輛自行車,在這之後,他由「共享出行」時代倒退回了騎自己自行車的時代。

對整個共享單車行業來說,這也許是更糟糕的事——「最後一公裡」的便利成了不便,用戶對共享單車的信任度降低,甚至會選擇棄用。

 一位女士努力想把車停進規範停車區裡去,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   圖源易方興

衝突

 

如果說王昕和劉陽默默接受越來越嚴格的停車規範,那陳社、吳磊和武小毛就是激烈反抗的一群人。

科技的進步和趨嚴的監管,都迫使共享單車企業採用更精確的停車定位系統。如今,在藍牙道釘、北鬥定位等科技的加持下,虛擬的電子圍欄已與真實圍欄的精度相差不遠——哪怕是停出框外一個巴掌的距離,依舊會被判定違規停車,無法關鎖。

這讓陳社這樣的人,對共享單車的熱情減退。此前騎車對她來說是件快樂的事,既能省錢,又能健身。她騎得最遠的一次,是從雙井一直騎到了通州,騎了一個多小時,出了一身汗,感覺很過癮。但去年4月份,她騎了輛美團單車,從通州北關地鐵騎到楊莊,5公裡後,終於到家,結果軟體顯示她家在單車運營區外,沒有規範停車區,強制停車的話,要收20塊錢的調度費。為了騎到運營區內,她又沿著廣渠路,騎回了通州和朝陽交界的地方,停車關鎖,走了1.5公裡回家。

還有一次在山西大同,陳社騎了輛滴滴單車,從古城東門騎到華嚴寺附近,鎖車時沒有任何提醒,但晚上結算費用時才發現,要扣50塊調度費。她有點惱火,打開滴滴,準備奮起投訴,沒想到一套說明彈出,讓她學習停車規範,能免調度費——她一下想到了駕校裡的交規考試,氣笑了,又覺得有些荒誕。但這兩次經歷之後,她再也不要享受什麼騎共享單車的樂趣了。

 青桔單車收費規則中提到了將車停在禁停區需要交的額外費用   圖源手機截圖

停不了的共享單車,還催生出一個新的群體——蹭車族。「騎車全靠蹭。」這是在靈境胡同地鐵站附近上班的吳磊給自己的總結。他每天下班回家,不花錢,專門騎關不了鎖的車,就這麼幹了小半年,「每天騎兩次,省3塊,半年省了500塊」。騎半個小時,他會將這輛車騎到家附近的停車區,然後關鎖。

他說服了自己,覺得是在做好事。「如果我不幫他們把車騎走,那些車就一直是開鎖狀態,會扣更多的錢。」

過去,他也是個正常掃碼付費騎車的用戶,直到有一次,他在靈境胡同地鐵站違規停車,一晚上扣了將近20塊錢——那個晚上,停車區爆滿,他沒有找到合適的停車位。

在上海,46歲的武小毛成了國內第一個因為不規範停車被收取調度費後起訴共享單車公司的人。那是2019年11月,他從上海市寶山區的大場鎮地鐵站出發,騎了一輛哈囉單車,20分鐘後到了目的地,等他鎖車時,才發現顯示已在服務區外,被要求繳納10元調度費。武小毛不想交這筆錢,他又重新開鎖,花了6分鐘把車騎了回去,但錢還是被扣了。

武小毛覺得,他已經把車騎回去了,單車公司不存在調度的事實,不應該收這10塊錢的費用。為此,他起訴到法院,要求退還10塊錢的調度費,20塊錢的交通費,共計30元,希望單車公司賠禮道歉。

這場官司打了大半年,經過一審、二審,法院最後認定武小毛敗訴,理由是,根據《哈囉單車信息服務協議》,調度費實際上是一種違約金,而武小毛違約在先,即使是把車重新騎回去,違約也是事實。

這些人和單車的衝突,都指向同一個疑問:為什麼共享單車越來越難停車了?

 武漢等城市街頭的共享單車停放區域內已經安裝了藍牙道釘,共享單車若不停在兩個道釘之間的區域則無法上鎖   圖源視覺中國

 

戰爭的3.0版

短短幾年內,在資本的助推下,共享單車以無可比擬的速度登高,又以始料未及的速度跌重。可即便是跌重,到了現在,哈囉、美團和滴滴,這三家北京最大的共享單車公司的戰爭,還是沒有停止。只是這一次,爭奪的對象變成了規範停車區。

孫立的手機屏幕上,有哈囉共享單車在北京城區的分布圖,他每天看得最多的,就是這張在不停變動的大圖。早在摩拜和ofo大戰時,孫立就加入了共享單車運營大軍,他大專畢業,學的是計算機,摩拜沒了之後,他又入職了哈囉單車,同樣是做運營,手下有一群基層運維師傅。他要做的,就是結合大數據指揮,讓每輛單車的使用次數超過競爭對手。

為了做到這一點,每一天,他手底下的十幾個運維師傅會在早高峰之前,把地鐵站附近的單車運到各個十字路口的規範停放區,然後在晚高峰來臨的時候,再把已經騎到各個小區的車再運回地鐵站。

如果說,鋪量是共享單車的1.0時代,2.0時代是資本入局,看誰撐得更久,那麼現在,已經到了共享單車戰局的3.0時代,看誰家的運維更精細。

運維師傅們有自己的方法:「在規範停車區,要搶佔好的位置,努力讓自家的車更顯眼,這樣能有更多人來騎。」每次擺放哈囉單車的時候,他們都會把滴滴和美團的車停在規範停車區最靠邊的位置,讓哈囉單車始終處於停車區的中間,而其他兩家的運維人員也是如此。

 北京南站周邊的單車運維人員正在將單車碼在停車區域內   圖源視覺中國

孫立總結這場爭奪戰:「現在各家運維人員表面上都和和氣氣的,實際上暗地裡競爭也比較激烈,單車運營效率每天都有數據考核,越早越快地佔領好的規範停車區,運營數據就越好看。」尤其是到了今年,整體單車使用率不及去年疫情時期,運營主管們也比較焦慮,「每天的數據沒完成,就要倒扣50塊錢。」

北京的規範停車區並不算少。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底,整個北京共劃出了31處規範停車區,涉及772個停放點。精準、科學劃分共享單車停車位,是一個城市的市政管理部門應該提供的配套公共服務,北京對規範停車區的設立,也做出過嚴格的限制,要避開車行道、消防通道,離醫院、景區等人流密集場所要有20米-50米的距離,那些看不見的電子圍欄,正在試圖規範用戶的停車行為。

但現實是,並非每一個規範停車區的容量都能與實際需要匹配。在北京,五道口地鐵站是最成功的規範停車區之一,在A口和B口外,都有能容納上千輛共享單車的停車場;相比之下,靈境胡同地鐵站周邊則沒有這樣的停車場條件,儘管設置了十多個停車點位,但是不少距離地鐵站較遠,單車的用戶並不願意多走一段路去停車。

與此同時,單車的投放,已經不可能像從前那樣瘋狂鋪量取勝了。就在今年4月13日,北京市交通委發布公示,稱單車投放規模有了更為具體的指標:2021年,北京中心城區的車輛總量,要控制在80萬輛以內。每家投放的具體數量,和單車運營的服務質量排名有關,在過去一年中,美團以755.6分獲得了第一,哈囉747分第二,青桔732.5分排第三,所以美團能投放40萬輛,哈囉21萬輛,青桔19萬輛。

80萬,和過去共享單車風頭正勁時北京交通委統計的200萬的數字比,已經少了60%。投放數量固定後,人流量大的規範停車區,自然成了競相被爭奪的地方,佔領了這裡,單車能迅速被看見、被騎走,也意味著更多的收入和更大的流量。

一個生動的細節是,有一次孫立突然收到通知,說北邊某個地鐵站的B口不準投放共享單車了,要統一清理,結果各家都爭相佔領了其他幾個出站口的規範停車區。「那次三家的卡車都停在路邊,差點吵起來,最後達成妥協,各家佔其中一個出站口。」

 廈門某地鐵口,運維人員正在搬運自家共享單車   圖源視覺中國

 

虧損之下

 

無論是共享單車的用戶還是運維,總有力有不逮的時刻。

5月14日,靈境胡同地鐵站口,3家共享單車堵滿了整個人行道,但從晚上8點到9點半,都沒有運維人員前來清理。

靈境胡同是單車著名的「淤積區」。走出地鐵站D口,右轉進入附近的闢才胡同,可以看到長約50米的區域已經停滿了車,多餘的車都堵在人行道上,細看之下,三分之一的車都沒有上鎖。

一個騎單車的男孩,在這周圍反覆試了幾次都無法成功鎖車,最後他舉起車,扔到了停車區裡其他車的頂上,又爬過去關了鎖。清脆的滴滴聲響起,還車成功了。

 闢才胡同路口,被扔在其他單車上層、勉強鎖住的黃色單車   圖源易方興

 

清運這些違停的共享單車,需要巨大的人力。以北京的國貿地鐵站為例,交通部門在2019年做過測算,這裡每天的客流量高達30萬人次,一到早高峰,建國路輔路上千輛單車聚集,清車都得排隊。一輛三輪車一次能運二十多輛,三家單車公司的運維也需要連續清運五六次才能完成。

壓力最後還是會落到每家單車公司的運維人員身上,他們是這個系統的末梢神經。

張唯,39歲,哈囉單車的基層運維,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靈境胡同旁清理亂停的單車,把它們搬到電三輪上,運送到規範停車區。他有一張棕紅色的臉,這是他每天要在戶外待上12小時的痕跡。碼放單車的他很有技巧,一次能在電三輪上堆25輛,層層疊疊,很醒目。

這是一份不折不扣的體力工作,早上8點到10點的早尖峰時間,在規範停車區擺放、調度單車,早高峰一過,就開始尋找違停、失聯、出現故障的車輛,到了晚高峰,再重複早高峰時的工作。他手機的後臺系統上,地圖劃分為很多正方形,每個正方形裡的黃點,就是需要他前往解決的問題。

張唯的收入,和用戶的騎車頻率綁定,清運過的一輛車一旦被騎走,他能賺到1.4元。相比之下,美團單車運維人員的收入在3家裡面單價最高,一輛車能賺1.6元,但是要根據調度來搬到指定地方,所以也更費勁。滴滴要略低,在惠新西街北口地鐵站附近,一個青桔單車的運維人員說,他一天搬160輛車,能結算180元。

周奇是另一家單車企業的運維。他覺得,這兩年自己的工作強度沒什麼大的變化,但錢卻在逐年減少。共享單車大戰時,他的收入超越了許多同齡人,而去年疫情爆發,單車回潮,他一個月最多時也能拿到上萬。但今年已經遠不如從前,「工資比去年少了40%。」有兩個同事覺得性價比太低,相繼離職了。運維這個部門,招人容易,留人難,他看到的能堅持半年的新人,不到三分之一。

周奇一度懷疑,是不是單車企業不行了。實際上,以共享單車這個持續虧損的業務來說,如果企業希望減少虧損,那麼壓縮成本確實是方法之一。美團2020年財報顯示,新業務全年收入273億,虧損108億,其中,單車、電單車折舊是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樣的,4月24日IPO的哈囉出行,從2018年到2020年,三年虧損合計48.5億元,招股書中,哈囉出行的共享兩輪車業務(單車和電單車)佔比91%。虧損之下,還要解決單車的停車難題,意味著更大的壓力。

由於北京的投放配額各家已經分配完畢,周奇的領導告訴他,現在最主要的工作內容是「不給地鐵站和交通幹道添堵」,因為「再怎麼拼運維,北京的單車配額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了」。

為了補貼家用,多攢點錢,周奇會在晚上七八點下班之後,去快遞公司幫忙分揀快遞,到凌晨一點再回家。他已經開始打聽跑滴滴的收入,覺得這一行如果以後真的不行了,他的出路是轉行跑順風車。

另一個危機

 

「北京的共享單車,已經是個存量市場了。」孫立不得不勸說自己接受這個現實。這個市場看起來不會再有什麼大的水花,作為一個工作在北上廣的單車運營,他覺得自己的價值也在遞減。

資本在向下流動。對共享單車企業來說,與其把資金和人力花在北上廣這樣的存量市場,不如去搶佔更下沉的城市。

而到了下沉市場,共享單車企業們乾脆直接越過了單車,捲入另一場戰爭——共享電單車之戰。今年3月,「三四線城市共享電單車火了」的話題,一度衝上了微博熱搜。一位共享單車企業的管理層也已經察覺到,共享電單車部門的人,開始逐漸在公司裡佔據更大的話語權。

共享單車要面對的,除了停車難的問題,還有自家兄弟共享電單車的競爭。電單車正在蠶食共享單車的市場。

從用戶需求上來看,大家普遍對於省力、快速的電單車接受度更高。寧波交通部門的一項數據顯示,2019 年年底,該市共享電單車的使用率是單車的 25 倍多。比起此前年年虧損的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如此高的使用頻率,甚至讓企業們看到了盈利的希望。

從收入來看,共享電單車客單價普遍都在2元以上,騎行距離更長,使用頻率更高,因此更具備盈利的可能。

「現在各家都在爭奪投放電單車,人員和資金也都向電單車傾斜,已經顧不上共享單車了。」一名在十八線城市從事電單車運營的員工說。在他看來,共享單車存在的意義就是給各家大廠引流,真正能解決出行的還是電單車。

如果說共享單車是解決接駁地鐵的最後一公裡的存在的話,那麼共享電單車在下沉市場,才是真正能與四輪車搶佔用戶的存在,一些小城市裡,也發生過當地計程車司機破壞電單車的情況。比如今年5月份,湖南邵陽市洞口縣,一家共享電單車被當地計程車司機惡意抵制,扣留、私自藏在居民私家停車坪,並用大鎖把門鎖住,由專人把守,造成了上百萬元的損失。

 2020年8月,遼寧丹東一些計程車司機自發組織,將市區內的共享電單車分批分次運出市區外   圖源視覺中國

 

北京是明確規定「不發展電動自行車租賃」的城市,單車企業們在調整策略。2019年7月,哈囉出行將電動車平臺事業部獨立,升級為與哈囉單車平行的一級部門,主要負責電單車業務。2020年2月底它公布了一份數據,稱電單車入駐了320多個城市,主要集中於二、三線城市。

可以看出哈囉藉助電單車爭奪下沉市場的野心。哈囉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在去年4月份的溝通會上也表示,電單車將是哈囉今年高速發展的業務,而電單車的增量速度已經趕超單車,最為關鍵的是,在一些城市,電單車已經實現盈利,市場份額達到70%,遠超普通單車。

至於滴滴,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擁有520萬輛自行車和200萬輛電動自行車,部署了220個城市。整個2020年第四季度,為上市做準備的滴滴拼了一波電單車投放。美團王興也發過話,說要「致力成為這個行業的領軍者」。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共享單車的戰場過後,沒有一家企業完成了獨立上市的夢想。即使是其中的勝者,也只不過在最後成為了大廠的掛件,如今,IPO的夢想又正被共享電單車取代。一家叫松果出行的共享電單車服務商,在今年4月傳出赴美上市的消息,並已選定摩根史坦利等投行為其安排IPO事宜,預計募資3億美元。

但這些資本故事,和王昕並無關聯。她最關心的,是什麼時候能更便捷地停放共享單車。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涉及人物為化名)

精彩故事永不錯過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退押金為什麼越來越難?同學,你的押金退了嗎?
    共享單車帶來的好處不止這些,一位老師說在沒有共享單車的時候,學校的自行車總是被偷,光老師自己的都被偷了好幾輛,向保衛處反應也沒用,有人問他「你知道每年學校裡自行車被偷的最多的人是誰嗎?是保衛處處長!」共享單車的出現,方便了大家卻斷了小偷的路,偷單車也沒什麼用了。
  • 為什麼共享單車口碑越來越差?市民說出3點原因,很現實
    導語:為什麼共享單車口碑越來越差?很快,社會上就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創新項目出來,如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汽車等等,不過最火爆的還是共享單車,剛剛上市到人們生活的時候,深受人們的熱愛,也得到很多市民的好評,它不僅是方便了人們的出行活動,還帶給城市一個環保的形象,可是為什麼現在的共享單車口碑就越來越差了呢?
  • 南寧現共享單車「墳場」 亂停亂放嚴重治理有難度
    這些共享單車為何閒置在此無人認領?該如何對共享單車停放進行科學管理,讓共享單車真正達到共享的初衷?近日,記者進行了調查走訪。然而,共享單車也出現不少次生問題:停放無序,佔道違停……25日上午,記者來到南寧東站旁暫扣點,只見各式各樣的共享單車堆積成山,看起來頗為壯觀,不少車輛成色還很新。「好好的共享單車放在這裡,太浪費了。」採訪中,市民黃先生嘆息著。青秀區城管監察大隊大隊長歐陽文生表示,將這些扣押的車輛停放在暫扣點實屬無奈之舉。
  • 消費- 共享單車充值易退費難共享單車投訴增長是怎麼回事
    各個城市中的共享單車五顏六色,各個都有各個的收費方式,雖然這種便利很受大家歡迎,但是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共享單車充值易退費難的問題就遭到了很多消費者的投訴,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共享單車充值易退費難今年1至4月,共受理共享單車投訴2600多件,是去年同期的近10倍。因低碳、「網際網路+」、解決城市出行「最後一公裡」而受到市場歡迎的共享單車,卻由於「充值容易退費難」「售後電話打不通」「系統故障、計費存疑」「亂停亂放」等問題備受消費者詬病。特大城市的共享單車市場從去年以來爆發式增長,投訴量也隨之飆升。
  • 為什麼共享單車都沒有後座?
    如今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布滿了共享單車,上下班可以不用擠公交、近途也可解決打車難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和妹子一起閒逛,想想就安逸!共享單車不過也因此產生了問題,部分妹子或者部分人不會騎單車,這時你是否在想要是有個後座多好。
  • 智享單車寒冬放豪言:做共享單車界的「蘋果」
    當問到為什麼取名瘋火輪時,智享單車創始人曹康先生介紹,作為深植科技基因的智享單車,有著一群對科技「不瘋魔,不成活」的技術和產品團隊,所以最終命名為「瘋火輪」。據悉,智享單車4.0在智能硬體最大的黑科技是「炫輪技術」,依託炫輪為載體,智享單車已經由智能工具升級為娛樂互動平臺。有業內人士表示,別的共享單車裝載的是智能鎖,而智享單車4.0裝載的是一臺「移動電腦」。
  • 西安高新規劃道沿停車區81處 治理共享單車違停亂象
    共享單車方便了市民出行,緩解了城市出行「最後一公裡」的問題,然而,因為違規、不文明停放,卻也給城市交通和文明帶來了一些問題。近日,西安交警高新大隊聯合沿街企業物業等單位施劃81處指定停車位,在整治亂停放之餘也一定程度緩解了共享單車「停車難」問題。
  • 給共享單車加編碼,你覺得有用嗎
    去年這個時候,共享單車還剛剛露出芽來,誰曾想僅僅只過去了一年時間,共享單車就「咻」的一下長得又快又大,一時之間熱門城市的街道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鮮豔單車。一開始市民們也十分樂於使用這種方便靈活,隨停隨走的單車,但是慢慢的,街邊的單車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等大家回過神來的時候,地鐵口公交站已經被五花八門的單車給「圍爐」了。顯然這種「霸屏利器」不管是瘋狂給市民刷屏,也給相關管理部門不停地敲警鐘。
  • 資本燒錢之後,為什麼可騎的共享單車越來越少了?
    資本燒錢大戰過後,有效可騎單車反而越來越少了,用戶的短途出行再次遭遇挑戰。「能騎的單車越來越少了。」在深圳福田CBD上班的周先生抱怨,在單車堆積如山的地鐵口沒有單車可以騎行,這聽上去有些難以相信。不過,接連掃碼四輛共享單車後,他才終於成功騎走了一輛ofo。他感慨,這裡擺的車倒是多,只是能騎的越來越少了。
  • 電子圍欄治理共享單車亂停,在於打破人性的弱點
    網絡配圖根據規劃,2018年北京市通州區將完全實現共享單車「入欄結算」,即共享單車必須停入電子圍欄,否則將無法終止租車計費。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除通州區外,北京市已有東城、西城、海澱、朝陽、大興等多區試點或啟用了共享單車電子圍欄,主要措施是扣除違規停放者帳戶內的信用積分。
  • 溫州的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車位近況如何?-溫州日報甌網...
    市區湯家橋南路大自然家園前的「城市綠毯」    日前,記者在市區湯家橋轉盤處看到,四五輛共享單車被停在人行道上,儘管市民也知道靠邊停放,但一些車還是壓上了盲道。而距此位置僅百米,郵儲銀行門前即有一塊「城市綠毯」,但上面停了三輛電動車。
  • 4個方法,解決共享單車停車難、用車難的問題
    共享單車也是屬於現代交通的一部分,而合理的讓它們運轉起來,才能合理的解決停車和死車問題,才是共享單車發揮更大價值的關鍵。共享單車自從誕生以來,為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破解了城市交通「最後一公裡」出行難的問題,迅速成為了一種現象級的產品。其實,共享單車這個概念很早就有了,相信大家也很熟悉,共享單車的前身就是我們熟知的政府公共自行車。
  • 共享單車墳頭的「新生意」
    在這些平臺上,最常看見的字眼就是「共享單車公司倒閉了,押金難退,賣車彌補損失!可解鎖!可挑選!可改裝!」顯然,這些現象的出現,與大量共享單車公司倒閉直接相關。乘著共享經濟風口的共享單車,從歷經資本狂熱追捧到倒閉潮襲來,相隔不過兩年時間。
  • 共享單車少了?原來是要「貓冬」
    近日,不少人發現路上的共享單車越來越少。記者了解到,從10月開始,呼和浩特市的部分共享單車進入冬季保養期,要「貓冬」了。共享單車、助力車數量減少隨著共享單車進入我市,許多市民參與到綠色出行的行列中來。進入冬季後,氣溫逐漸下降,選擇乘公交車、地鐵出行的人越來越多,騎自行車的人減少了,分布在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共享助力車的數量也減少了。
  • 「近觀日本」日本為什麼沒有共享單車
    事實上,日本一直都有共享單車,但非常不便利。我們的共享單車追求的就是便利最大化,解決了最後一公裡的問題。想當初,每次下了地鐵,看著載人的計程車望洋興嘆,看著黑車不敢招手,看著公交車裡的人擠得跟爛酸梨似的,你只得徒步回家,累得跟三孫子似的。還好有了共享單車。
  • 能騎的越來越少 海口共享單車怎麼了
    記者 沈麗煥 文/圖  遊客 路邊停了幾十輛共享單車,只找到四輛能騎的  國慶長假期間,小王來到海口遊玩,他和朋友一行四人本想著騎共享單車溜達溜達,好好欣賞海口的風景。  看著眼前的幾十輛共享單車,小王滿心歡喜,他先選中了一輛小黃車,掃了二維碼開了鎖,剛要騎走,發現腳踏板根本蹬不動。
  • 隨意堆積、無序亂停、鳩佔鵲巢……共享單車如此「霸道」 板子應該...
    溫州網訊 「這麼近,還開什麼車,騎共享單車過去就行了。」在日常出行中,共享單車憑藉環保經濟、智能方便、覆蓋範圍廣等特點,深受眾多市民的青睞。但隨之而來的亂停亂放、隨意丟棄等現象也頻頻發生。
  • 武漢共享單車禁停區運行近1月 禁停提示牌被單車圍堵
    )、解放公園路(惠濟路至光華路)三路段禁停共享單車。居民李女士昨天向武漢晚報反映,在沿江大道漢口江灘的一些入口、公交車站,依舊有大量共享單車聚集。  不是看不見而是不在乎  記者昨天在沿江大道、惠濟路看到,大量單車仍然對「禁停」標識熟視無睹。記者從一元路口沿著沿江大道一直走到武漢關,沿途看到不少共享單車停在路邊。有些共享單車停放的位置,一兩米範圍內就有城管部門設置的禁止停放共享單車的提示牌。
  • 2017高考作文預測:共享單車
    命題預測6:共享單車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共享單車是指企業與政府合作,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地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而共享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
  • 整治共享單車亂停 讓城市道路更暢
    執法人員清理亂停的共享電單車  2017年以來,「解決出行最後一公裡」的口號喊火了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作為一種新的出行方式,共享單車儼然成為市民出行新寵。共享單車大規模投放,在給市民帶來便利的同時,不文明停放的問題也阻礙了交通正常運行、破壞了城區環境。  南昌是「全國衛生城市」也是「全國文明城市」,面對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無序投放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南昌市於12月7日召開「南昌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電動自行車)集中整治動員部署會議」,宣布於12月9日起進入集中整治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