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日,《除暴》上映已有十天,票房3.99億。即使有著王千源、吳彥祖兩大影帝撐場,以及英皇的金字招牌,依舊沒能讓這部電影大火。
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應該都有著差不多這樣的感受:影片不錯,王千源和吳彥祖拳拳到肉的對打非常帶感,臺詞也頗有嚼勁,即使劇情上因為閹割(大狗和張隼翻臉後突然和好,未給予解釋)造成些許邏輯紕漏,也不影響《除暴》的口碑。
它的不賣座和寂寞,英皇應該早有預料的。自《無間道》之後,再難有引發觀影熱潮的警匪片。香港警匪片,越來越不賣座。然而,警匪片已經成為港劇碩果僅存的獨木了。
香港警匪片的歷史
自上世紀二十年代,香港電影業就逐漸興起。經過短暫的戰亂後,又飛速發展,成為拉動香港經濟復甦的一輛大馬車。
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發展,香港電影以高質量和高數量,被譽為「東方好萊塢」,儼然成為了華語電影的一桿旗幟。
1984年,麥當雄導演拍攝《省港旗兵》,開創警匪片的先河。它粗糲暴烈的鏡頭語言、酣暢淋漓的剪輯以及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畫。營造了一個殘酷可怕又極其逼真的世界。
這部佳作比較小眾,因為緊隨其後的電影都太精彩了。
僅僅一年後,成龍推出《警察故事》系列。部部經典,部部座無虛席。這是成龍繼《蛇形刁手》《醉拳》之後的立名之作,他保持了一貫的喜劇元素,將功夫片和警匪片近乎完美的結合。
高密度的炫酷打鬥場景和激情四射還有張有弛的劇本節奏,是這個系列最搶眼的部分。
其後《英雄本色》、《黑金》、《槍火》、《暗戰》、《喋血雙雄》等一系列警匪佳作,讓人應接不暇。
現在,普遍認為80年代是香港電影質量最高的時期,也是香港警匪片最輝煌的時期。
那個時候的警匪片可以粗淺的分為兩大類型:一是兩派黑幫勢力火併、奪權;正義的主角被陷害、背叛、通緝,最後在兄弟的幫扶下手刃仇敵,再次入主江湖。警察在其中佔的戲份並不多。代表作如《英雄本色》。
二是警察和黑惡勢力的鬥智鬥勇。代表作如《警察故事》。
比較可惜,到了九十年代後,香港警匪片的劇情依舊難逃窠臼。觀眾們漸漸產生審美疲勞,對這些新瓶裝舊酒的電影就不太感冒了。
加上香港回歸,大量香港電影人來到內陸發展。整個香港電影業幾乎一下子被抽空。
失去了根基,警匪片越來越難立足了。
不過,2002年《無間道》橫空出世,狂攬5500萬港元票房,成為當年票房冠軍。好萊塢導演重金買下版權,翻拍了一部《無間道風雲》。
《無間道》讓所有人都為之精神一振,它似乎吹響了香港警匪片復甦的號角。
但這聲號角消逝的很快,其後並無太多引人注目的警匪佳作。直到2012年《寒戰》的上映,才讓警匪片重新進入人們的視角。
中間已經整整隔了十年。
2018年,打磨10年之久的《無雙》也略微振作了警匪片的招牌。然後就是今年的《除暴》。
不難發現,香港警匪電影正處於一種「間接性小放異彩,持續性萎靡不振」的尷尬境地。
那麼,是什麼讓香港警匪片不再賣座了?
《除暴》背後的社會變革
就《無間道》、《寒戰》、《無雙》來說。它們少有車戰、爆炸、火拼等暴力場面,而是將重點放在了警匪雙方的心理博弈,和人物關係的渲染上。
尤其是《無間道》,幾乎沒有暴力鏡頭,卻依舊讓觀眾覺得喘不過氣來。
這些新「警匪片」取得了成功,也恰恰說明了,如今單純的暴力很難取悅觀眾,吊足胃口的懸疑感往往比拳頭更抓人。
觀眾越來越不喜歡暴力了。
好萊塢編劇教父羅伯特·麥基曾在其著作《故事》中寫道: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因為未回歸前的香港魚龍混雜,各方勢力經常起摩擦,每日紛爭不斷。觀眾在看警匪片時,就會感同身受。警匪片當然賣座。
但是隨著治安原來越好,暴力和動蕩離我們的世界越來越遠,再來看警匪片,只會覺得陌生。
《除暴》的最後一幕中有這麼一句話:1991年至1996年,涉槍罪案超過10000起,平均每天4.5起。
可能年紀稍長的朋友都會記得,在九十年代到千禧年之初。時常聽說黑惡勢力流竄作案、飛車搶劫屢屢登上社會版新聞頭條、囂張綁匪張子強捏著兩顆手雷要走10億港元後揚長而去、著名悍匪白寶山持槍作案,殺人如麻······
也應該記得:改革開放之後,公安幹警24小時輪班倒的巡邏;全國黑色勢力一個接著一個被清洗,曾經囂張不可一世的黑老大相繼落馬;夜色下湧動的不再是心狠手辣的虎狼之輩,而是花前月下的小情侶和宵夜攤微微嫋嫋的煙火氣。
隨著天網系統的落成,1.76億個(IHSMarkit公司估計)公共攝像頭讓犯罪行為無所遁形;後來,數字支付的普及,又對以往難以禁止的偷盜造成了降維打擊;許多來華旅遊的外國遊客,都對中國的安全感感到不可思議。
要知道,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卻能恰恰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一位義大利人,在他的日記中寫道:義大利政府從來沒有像中國政府這樣有著極強的掃黑決心,因為他們的不作為,黑手黨已然成為義大利的一大社會隱患。在過去三十年中,有4000人被殺,平均三天一個人。
我們沒有出生在一個絕對和平的世界,但幸好生活在一個絕對和平的國家。過去幾十年裡,無數戰士用鮮血為我們贏得了如今的生活。
人的歹念由心而生,不可能根絕。但我們卻能讓它不敢釋放。
00後們大多數可能對飛車搶劫聞所未聞,也對警匪片中的世界感到分外陌生。當然,香港警匪片的落寞是一件比較可惜憾事,但我們更希望孩子們永遠不會對其感同身受。
文章作者 李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