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磊磊:看內蒙古公安交管科技40年之變

2020-12-19 老徐說交通

內蒙古地處我國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東西直線距離2400公裡、南北跨度1700公裡,橫跨東北、華北、西北三大地區,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裡,佔全國總面積的12.3%。內與8省相鄰,外與俄、蒙接壤,邊境線4200多公裡。

截止2020年11月,全區機動車、駕駛人的數量分別達到691萬輛和823萬人,基本上保持年均7%和10%左右的增速,全區公路總裡程達到20.6萬公裡,高速公路將近6700公裡。

受限於有限的警力和快速增長的公路裡程,近年來交通管理壓力與日俱增。

如何加快科技賦能進程,提升交管工作科學化、智能化水平,推動交通安全管理質量、效率、動力變革,成為幾代「內蒙古公安交管人」為之不懈奮鬥、孜孜以求的目標。

本文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將內蒙古公安交管科技信息化建設分為六個階段,從一個側面展示隨著時代變遷與形勢任務變化篳路藍縷、風雨兼程的內蒙古公安交管科技發展歷程,以饗讀者。

一、發展歷程回顧

從1979年初,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成立專職道路交通管理機構——治安處交通科算起,內蒙古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已歷經40多年的發展,而公安交管科技的發展真正是從1994年全區使用公安計算機錄入傳輸事故數據開始,基本上經歷了六個階段的發展歷程。

(一)萌芽期(1994年-1999年):全區開始接觸計算機網絡,用來記錄、存儲、傳輸道路交通事故數據,各地車管所實現車輛和駕駛人信息微機管理,但還未建成真正意義上的管理系統,開始選取呼和浩特市、包頭市試點交通監控系統查處交通違章。

(二)探索期(1999年-2005年):全區交警系統啟用「全國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管理系統(1998版)」,啟用交通違章記分計算機管理系統,全區101個旗縣的公安三級網絡全部開通,總隊自主研發的「內蒙古死亡道路交通事故上報系統」開始在全區啟用。

(三)發展期(2005年-2010年):在全國率先完成「全國機動車/駕駛人信息管理系統」統一版軟體安裝及資料庫創建,開始啟用全國統一版的四大信息系統(違法處罰信息系統、機動車登記和駕駛證管理系統、交警隊信息平臺、事故處理信息系統),在包頭市試點公路區間測速。

(四)推廣期(2010年-2016年):全區啟用公安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臺(「六合一」平臺),網際網路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全面上線,推廣應用緝查布控系統,視頻卡口等交管設施廣泛應用,各支隊陸續開始建設交通指揮中心,打造了全覆蓋、全聯通、全天候、全過程的交管服務體系。

(五)拓展期(2016年-2018年):全面建設覆蓋全區12個盟市和直管高速公路的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完成「六合一」平臺分布式升級改造,警務通、執法記錄儀等移動警務設備廣泛應用,開展「道路交通事故網際網路在線快速處理系統」應用,建設全區車駕管業務綜合監管平臺。

(六)深化期(2018年-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項措施,大力推廣交通信息服務、自助式服務、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等便民服務措施,依託公安廳「北疆雲·智慧公安」建設,推動打造全區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完成東部區高速公路交管科技信息化建設,與阿里、騰訊、百度等網際網路公司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推進公安交管工作創新發展。

二、取得成效及不足

近些年來,內蒙古交警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驅動,堅持邊建設邊應用邊完善,推動各項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各類交通管理數據集成應用,公安交管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推動立體化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建設了集指揮調度、緝查布控、信息研判分析、視頻聯網監控、交通流匯聚分析、信息交換服務、基礎管理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全區交通管理指揮調度中心,全面提升了全區動態查控、應急聯動、區域協同、應急指揮調度、源頭動態監管、信息研判及科學決策等交通管理信息服務能力;與氣象部門合作,實現全區公路交通氣象預警服務,在氣象局無法實現精確預警的高速公路團霧易發生路段建設氣象採集設備,實現小氣候監測與預警;依託公安部課題立項研發高速公路重點車輛動態管控軟體,採用移動公安網,定製開發了高速公路民警執法終端手機APP,實現指揮中心和現場執法民警聯動,助推警務模式改革。

(二)建成全流程、閉環式的車架管業務監管平臺。2016年起,歷時2年完成了對各盟市車管所及社會機構視頻專網搭建,在全國率先啟用業務匯集、三級監管的管理模式,共接入視頻36525路。

針對我區地域狹長、運輸車輛佔比大、鄰省多、境外歸國人員數量大等特點,先後開發了涉及窗口、檢測站、考場、報廢企業、登記服務站、查驗區等場所的100餘個業務監管模型,通過採用異常預警、信息推送、業務幹預等處置手段,實現了全流程、閉環式的智慧監管模式,形成完善的業務監管體系。

目前,利用該平臺下發重點業務異常情況通報33期,共發現整改各地違規業務186項(條),對43個機動車檢測站、25家駕駛人考場進行停止檢測或停考處理,全區車管業務規範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公安部交管局歷次通報我區的異常業務率逐步下降,群眾信訪投訴舉報的車管違規業務明顯減少。

(三)以問題為導向探索精準管控和「放管服」新模式。在總隊的精心指導下,呼和浩特市支隊通過科技創新,積極推進老舊城區勤務改革,與哈囉出行合作以玉泉大隊為試點打造了「智巡警務系統」,探索出了一條適合城區管理的勤務模式;包頭市支隊積極拓展集成指揮平臺功能,開發了適合實戰的卡口預警精準查緝勤務APP,民警工作模式由之前的盲目攔截查處變為現在「守株待兔」的精準查緝,工作效能得到極大提高;鄂爾多斯市支隊在東勝區建設了涵蓋200多個路口的規模化感應控制系統,通過採用地磁檢測方式,提升信號燈控制效率;烏海市支隊利用大數據建模,研發了「失駕人員」可能駕駛車輛記分預警模型,讓失駕人員無處可逃;巴彥淖爾市支隊助力「放管服」,自主研發「機動車檢驗自動審核軟體」,極大的提高機動車檢驗效率,縮短群眾辦事時間;無人車管所、警醫通自助體檢機、智慧崗亭、交警微信公眾號等新興手段,不斷延伸交管服務及宣傳的觸角。

(四)立足農牧區實際挖掘創新交管科技信息化手段。隨著農牧區道路裡程和自駕遊出行方式的增多,大型牲畜上路造成的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日益顯現,為防止車輛碰撞大型牲畜的交通事故發生,總隊研發製作了適合大型牲畜佩戴的反光腿帶,目前50萬條大型牲畜反光腿帶免費發放至全區重點旅遊區的公路沿線,以有效預防牲畜上路特別是夜間上路引發的交通事故;為進一步提升農村牧區公路平交路口特別是無信號燈控制路口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烏蘭察布市支隊升級研發了「農牧區交通智能勸導員」設備,採用紅外攝像機作為檢測工具,在行人及車輛通過路口時,「智能勸導員」系統會提前監測、播報預警信息,並通過LED顯示屏及語音提示,適合在廣大農村、牧區應用;興安盟支隊針對農牧區群眾文化水平不高,考取駕駛證困難的實際問題,啟用了駕駛人理論考試「AI語音讀題」系統。

儘管通過不斷努力交管科技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內蒙古自治區地處偏遠,由於受地域、資金和人才的制約,交管工作還處於全國中等水平,與國內發達地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特別是在科技支撐、數據應用和人才保障方面存在不足:

一是缺乏頂層統籌規劃,資源匯聚程度差,制約深度應用。科技信息化建設缺少頂層設計與規劃,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範;公安交管信息化建設以條線為主,相對封閉,系統功能沒有關聯,缺乏協同共享,造成大量數據信息孤島。

二是重建設輕運行維護,科技應用意識弱,影響實戰效果。交管科技信息化建設普遍只重視項目的投資建設,輕視系統的運維管理,導致系統建成後使用效率低下,基層交警科技信息化應用意識不強。

三是專業技術人才缺乏,過度依賴建設方,技術掌控度低。交管部門缺乏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也沒有建成專業運維系統。技術與業務之間脫節,核心技術掌握在建設方手中,只是簡單照抄、照搬發達地區項目,與公安交管警務實戰應用有一定差距,缺少接地氣。

三、下一步工作展望

鑑於內蒙古交管科技建設的實際情況,結合西部不發達省份工作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及需求,為進一步提升交管科技信息化建設質效,建議從科技規劃、系統應用、運維保障、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工作。

(一)以「十四五」開局為契機,推動開展全區公安交管科技發展規劃。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下一步將儘快開展項目立項,研究制定「十四五」公安交管科技發展規劃,統籌全區交管科技發展,科學開展交管信息系統規劃建設,加強對盟市、高速交警支隊信息化系統建設指導和支撐,避免重複投資、重複建設,提高應用實效,以適應當下「大數據、雲計算」時代新的交通管理需求,提升新時期智慧交通管理水平。

(二)依託「北疆雲·智慧公安」總體設計,統籌推動交管薄弱環節科技建設應用。在完成全國系統平臺建設的「規定動作」同時,開展系統功能升級完善,補足前端設備應用短板,完善當前系統升級建設亟需的「自選動作」。

一是開展公安部部署的系統平臺建設和升級完善。

加快全區交管12123語音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落實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推進車駕管業務綜合監管系統推廣應用工作,升級完善視頻接入、人臉核驗和活體檢測等功能,加強和規範機動車和駕駛證業務監管;推進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安全監管系統建設應用,進一步消除信息系統安全隱患漏洞。

二是推動全區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完善。

推動中西部高速公路(G7、二廣高速等)科技系統建設,補足前端設備、提升系統應用,改變當前2000多公裡高速公路科技設備基本為零的現狀,發揮科技手段在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中的作用。

三是推動全區道路交通安全分析研判平臺建設應用。

立足於公安大數據「中央廚房」,建設全區道路交通安全分析研判平臺,實現全區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分析、重點管控對象畫像、交管業務預警分析、模型共享互動交流等多項功能,加強全區交管大數據的實戰應用。

(三)加快運維平臺建設和專業人才招錄,推動完善全區交管系統運維保障機制。加強信息中心運維保障能力,開展交管智能運維管理平臺建設,實現系統、設備故障的自動檢測和應急處理,做好路面前端設施設備、中心後臺系統機房的維護、故障排除等工作;推行「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通過政府服務採購等方式,招錄2至3名計算機專業技術人才及引入專業化運維機構充實到運維保障隊伍,強化運維人員監督管理機制;建立並完善科技設備系統使用規範、管理規定、職責劃分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規範引領公安交管科技建設及應用工作落地。

(四)重視民警技術能力培訓,培養高素質的交管隊伍和專業技術人才。以全國交警系統實戰大練兵為抓手,結合交警大隊領導幹部素質提升行動,構建全方位的技術能力提升體系。

一是重視提高民警的專業素質。結合實戰大練兵專業科目練兵大綱,提升交警實戰方面能力,制定實戰課程培訓計劃,定期組織開展大比武檢驗和考核,全面提升交警隊伍的綜合素質和實戰本領。

二是開展全方位崗位技術培訓。充分發揮專家資源優勢,分門別類建立公安交管「專家講師團」,針對交管科技工作基礎薄弱的盟市,開展「送教下鄉」對口專題培訓和技術幫扶服務,針對交通管理所面臨的難題「問診把脈」,提升指導的有效性。

三是建立全區交警專家資源庫。充分發揮交警系統專家的專業技術優勢,按照交通組織規劃、交通設施設置、交通監控指揮、車輛查驗布控等分門別類建立交警專家資源庫,在科技項目建設論證、評審評獎等環節,遴選資源庫中相關專家為項目提供技術諮詢和論證。

20餘年科技發展路,內蒙古交管科技儘管取得了一些進步,但前路漫漫、道阻且長,只有緊抓當前新一輪科技發展機遇,砥礪前行,才能提升交通治理現代化水平,滿足老百姓對美好交通出行的新期待。

作者:代磊磊、梁偉、袁永亮

作者簡介:代磊磊,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目前掛職內蒙古公安廳交通管理局,信控中國俱樂部會員

相關焦點

  • 官方:「交管12123」APP便利華僑辦40餘項交管業務
    中國僑網1月21日電 據國家移民管理局官方微博消息,1月21日上午,國家移民管理局召開2020年首場新聞發布會,通報國家移民管理局牽頭會同15個部門推進出入境證件便利化應用工作進展和取得主要工作成果情況。
  • 出入境證件可註冊「交管12123」APP,40餘項交管業務可辦理
    1月21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召開2020年第一場新聞發布會。2019年3月以來,國家移民管理局會同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國鐵集團等15部門推進出入境證件便利化應用工作,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網際網路應用三大類35個便利化服務事項基本實現落地應用。
  • 公安交管部門與法院協同聯動 53輛「老賴車」歸案
    自7月中旬公安交管局與市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建立被執行人車輛查控協作機制以來,公安交管局以科技信息化為支撐,強化部門聯動,在全市範圍內對被執行人名下機動車(以下簡稱「老賴車」)開展集中查控「收網行動」。截至目前,共協助查控涉案「老賴車」53輛,其中有8名被執行人迫於壓力主動投案。
  • 「改革開放四十年」祖孫三代情系公安 見證40年風雨歷程
    何東林,漢族,中共黨員,1954年12月8日出生,大學專科學歷,於1989年9月參加公安工作,先後擔任農五師九十一團保衛科幹事,農五師博樂墾區公安局哈熱切恩格勒派出所民警、指導員、所長,博樂墾區公安局治安大隊主任科員,博樂墾區公安局指揮中心主任科員,2014年12月光榮退休。
  • 新增8項交管業務!山西公安「一門通辦」服務再次提檔升級
    首先,非常感謝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公安工作的新聞媒體界朋友們!2018年以來,山西公安機關行政審批「放管服」改革走上了快車道,以山西公安大數據支撐的「一網通辦」「一門通辦」,人民群眾使用的越來越多,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實惠,在全國成了品牌,是「幸福山西」的公安名片。這其中,新聞媒體發揮了重要的宣傳推廣作用。
  • 12項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優化 首日辦理新業務45萬筆
    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11月20日,摩託車駕駛證全國「一證通考」、擴大機動車免檢範圍、放寬小型汽車駕駛證申請年齡等12項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新措施順利啟動。11月20日當天,全國公安交管部門共辦理涉及改革新措施業務45萬筆,受到社會公眾普遍歡迎。
  • 推進一站式貼心服務 內蒙古公安機關便民惠企二十六條措施來了!
    王慧 攝人民網呼和浩特12月14日電 (王慧)12月14日上午,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為了讓群眾和企業減少辦事環節,《內蒙古自治區公安「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便民惠企二十六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將於2021年1月1日在全區全面推行實施,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和企業幹事創業。
  • 公安交管啟動新政 外地人憑身份證可在漢考駕照
    公安交管啟動新政 外地人憑身份證可在漢考駕照發布時間:2019年06月01日 09:09 來源:楚天都市報 >  公安交管今起啟動「放管服」新政  外地人憑身份證可在漢考駕照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吳昌華 通訊員張鵬 陳丹)昨日,記者從武漢市公安交管部門獲悉,6月1日起武漢市啟動小車駕駛證「全國通考」、異地分科目考試、簡化機動車抵押登記手續、擴大使用原號範圍等10
  • 天津公安交管部門90分鐘查處改裝「禮炮車」
    圖片由公安交管部門提供天津北方網訊:機動車搖身一變成為移動「炮臺」,肆無忌憚地在道路上鳴放禮炮,不僅存在擅自改變車輛外觀交通違法行為,而且非常擾民,與《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相關規定格格不入。
  • 盤點2019成都公安出入境、戶政、交管新規
    昨天是2019年的最後一天,在2019年,你和公安、交管部門打過哪些交道?哪些便捷措施和服務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在2020年,還會有哪些措施推出呢?   昨天,市公安局召開2019年度最後一場新聞通氣會。成都公安出入境管理局、戶政管理局、交管局分別就全年來深化「放管服」,推出的一系列便民措施進行了通報。
  • 「助力營商」烏蘭察布市公安局交管支隊再推五項便民惠企新措施
    為了讓群眾和企業減少辦事環節,《內蒙古自治區公安「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便民惠企二十六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將於2021年1月1日在全區全面推行實施,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和企業幹事創業。2、拓寬公安交管12123網際網路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違法罰款繳納渠道,形成微信、支付寶、銀行卡均可繳納罰款的繳費模式。3、嚴格按照法定事由扣留機動車,除涉及刑事案件和需作司法鑑定等法律規定情形需扣留外,對一般違法或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不予暫扣。
  • 公安交管部門雨中奮戰全力保障災區道路暢通
    連夜下雨造成災區部分道路溼滑通行困難公安交管部門雨中奮戰全力保暢為全力保障進出災區道路暢通,甘肅公安交管部門加強夜間守護,在永星、永光和文鬥等易發生塌方、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的點段加強執勤,密切關注道路通行狀況。截至25日8時,未接報交通擁堵和事故報警。早上7時,工作組實地踏查了岷縣災區國道、省道和縣鄉道路的重點路段,通行正常。岷縣災區永興、永光、文鬥村局部路段有小規模塌方。
  • 天津公安交管部門2019年度查處酒駕醉駕1.7萬起
    央廣網天津1月21日消息(記者夏震宇 通訊員黃磊)記者從天津公安交管部門了解到,2019年天津共依法查處酒駕醉駕違法犯罪行為1.7萬起,其中5124名駕駛人因醉駕或再次酒駕等被依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同時,天津市「涉酒」交通事故發案率、受傷人數、死亡人數,較2018年分別下降了2.7%、16.2%、38.8%。據了解,天津涉酒交通違法主要呈現3大特點:酒駕醉駕以男性為主,佔違法總數的97.5%; 深夜至次日凌晨高發;「涉酒」交通違法多集中在「環外」區域。近年來,天津公安交管部門始終堅持嚴格執法,持續高壓嚴管,嚴厲整治酒駕醉駕違法犯罪行為。
  • 「交管12123」足不出戶輕鬆辦理車駕管業務!
    繼續往下看!手把手教你如何使用「交管12123」APP1下載安裝在手機應用商店(蘋果手機)或應用市場(安卓手機)中搜索「交管12123」下載安裝,或直接掃描下圖中的二維碼下載安裝。二是通過「交管12123」APP完成實人認證註冊(在線面籤)。APP實人認證註冊時,申請人須是二代身份證持有人,註冊時根據APP提示,錄入姓名、身份證號碼、目前使用的手機號碼,完成活體檢測及遠程人臉識別即可。個人用戶面籤註冊成功後,即可結合個人需求使用APP所有有關功能。
  • 內蒙古蘇尼特右旗公安局抓獲潛逃28年案犯|張有明|蘇尼特右旗|公安...
    全媒體記者 顏愛勇2020年3月21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公安局在上級公安機關的大力支持下,多警聯動、精準打擊,在包頭市達茂旗小文公鄉,將潛逃28年的山西籍逃犯張有明成功抓獲,這是公安部部署「雲劍」行動以來,蘇尼特右旗公安局上報的首戰落網逃犯。
  • 濟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努力書寫新時代公安交管事業新篇章
    【編者按】為廣泛宣傳一年來全市各級公安機關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公安工作會議精神成果,即日起在「濟南公安」官方微信號、頭條號和愛濟南濟南公安頻道等平臺開設專欄集中刊發系列報導,形成強大宣傳聲勢。今天是來自交通警察支隊一周年的回眸展望。
  • 《六神磊磊讀唐詩》評價兩極 當唐詩成為網文新"爆款"
    有人在網上感慨說「在輕閱讀時代,六神磊磊讀唐詩有趣、有料、漲姿勢、有態度」;甚至被稱為「草根英雄」。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學界對這位年輕寫手的文字幾乎無人叫好,來自專業領域的漠視似乎顯而易見。 戲說唐詩,讀者大呼過癮 《六神磊磊讀唐詩》 的定位是本唐詩入門讀本。作者用了兩年的時間,寫就了一個詼諧深情的「唐詩三百年」。
  • 三代「鐵警」40年的火車緣
    據了解,他的爺爺、父親都從事鐵路公安工作。從純數字的綠皮火車到「K」字頭的紅皮車,再到「T」字頭的藍皮車,「D」字頭的動車;以及目前張弘值乘的中國自主研發的標準動車組復興號高鐵列車。一家祖孫三代以一名普通乘警的身份切身經歷了中國火車40多年翻天覆地的變化。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12月28日,石家莊開往南寧東的G423次列車旁,北京鐵路公安局石家莊乘警支隊乘警張弘正在進行巡邏檢查。
  • 首屆全國智慧交管行業峰會舉辦
    9月17日至18日,首屆全國智慧交管行業峰會在天津舉行,5G、智能網聯、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成為峰會上的熱門詞彙。  公安部交管局有關負責人在峰會上表示,各地交管部門要緊跟科技發展大勢,加快推進現代科技與交通管理深度融合,不斷提高交通管理現代治理水平,讓人民群眾在道路交通方面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獲得感。
  • 交管「放管服」,安陽給出實施時間表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高志強 苑中華 通訊員 高翔作為交管「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三項網上交管服務和三項便捷快辦服務9月20日開始在部分省區市執行。安陽什麼時候執行,怎麼執行?9月20日起,原有11個試點省份(河北、內蒙古、遼寧、上海、江蘇、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甘肅、新疆)所有城市推廣應用。安陽將於2020年6月底之前全面推廣應用。3、推行交通事故多發點段導航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