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9日訊 北京外國語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9日共同在北京發布《澳大利亞藍皮書:澳大利亞發展報告(2018~2019)》 。
《澳大利亞藍皮書:澳大利亞發展報告(2018~2019)》圍繞著2019年5月澳大利亞聯邦大選展開,對大選中兩黨的執政綱領與選戰成敗及大選前後莫裡森政府政治、經濟、外交、社會各領域政策的調整、澳大利亞社會及中澳雙邊交流中出現的最新動向進行了詳細、深入的梳理。本書包括總報告、分報告、專題篇和中澳關係篇等,努力提供一個關於2018至2019年度澳大利亞與中澳關係的全景式概觀。
新政府對華政策調整仍未到位
藍皮書指出,澳大利亞聯邦大選後新政府的對外政策正在形成過程中,主要致力於對外關係宏觀平衡和利益兼顧,這需要澳大利亞有對外戰略拓展的靈活性和活動空間。莫裡森政府總體延續自由黨的外交傳統,繼續深化美澳同盟,聯手日本、印度等國繼續推進「開放、包容、繁榮的印太」地區建設。同時,對南太平洋地區的重視度明顯提升,「太平洋升級」計劃上升為澳外交要務,並密切與東協地區的關係。
中澳關係對澳十分重要,莫裡森上臺前後都表示要改善中澳關係,並任命新的駐華大使,派部長級政府官員和地方政府主管訪華,還在第三國舉辦的國際會議上延續了雙邊政府總理的年度會晤。然而,澳大利亞新政府對華政策的調整仍未到位,政府內部還不時出現對華的無理指責,這為雙邊關係的改善投下了陰影,也不符合雙方的國家利益。
澳對華農產品出口大幅增加 兩國經貿互惠合作前景廣闊
藍皮書指出,2018至2019年,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的實施已進入第五個年頭,隨著新一輪降稅的實現,中澳兩國間的雙邊貿易持續快速發展,尤其是澳對華農產品的出口大幅度增加。牛羊肉、奶製品、葡萄酒、海鮮、水果等是過去一年來澳對華出口的明星產品,出口量和出口額顯著增長。此外,日益富裕的中國消費者對優質輕奢產品也頗感興趣,澳大利亞生產的奶酪、咖啡、低或無酒精飲料等逐漸進入中國市場。農產品貿易的快速發展給澳大利亞農場主和出口企業帶來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收益,也極大地滿足了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可謂真正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但是,澳對華農產品出口也面臨著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逐步放緩、國際農產品巨頭爭奪中國市場等一系列的挑戰。展望未來,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和百姓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將繼續提振澳大利亞農業。兩國經貿互惠合作前景廣闊,農產品貿易將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中國在澳投資體驗兩極分化 投資前景不容樂觀
藍皮書指出,雪梨大學和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的年度調查顯示,2018年對在澳中資企業來說是不穩定的一年。2018年在澳中國投資者的情緒和經歷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一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澳大利亞仍然是首選的投資目的地,並且自2017年以來,澳大利亞的對華政治氣候略有改善。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受訪者感到在澳大利亞投資不受歡迎,這主要是由於澳大利亞媒體的負面報導以及不斷變化的監管、政治和經濟環境。儘管運營面臨挑戰,總體而言,過去三年在澳投資的中資企業財務狀況良好。然而,2019年的前景似具有複雜性和不確定性,與2018年相比,他們對未來增長的樂觀程度有所下降。
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亞的產業必須尋找機會,儘可能地與中國投資者的價值考慮相對接,從而保持澳大利亞作為中國投資主要目的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