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進人民幣直通車 促放寬內地居民赴港投資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香港特首梁振英一手打造的金融發展局18日一次性發表6份研究報告,勾劃香港今後的金融發展藍圖。報告以「人民幣機遇」為主調,提出「人民幣發展21條」,力促內地和香港兩地資金互通,放行內地居民到港投資,繼續推進「人民幣直通車」。有市場人士認為建議老調重彈,欠新穎見解。

  據報導,金髮局是梁振英的金融智庫,外界期待從中窺探新班子的金融思路,以及未來施政方針。6份合計過百頁的報告看似「大堆頭」,但內容早已在不同場合出現過,似是一份「總結」報告,多於一份「建議」報告。

  梁振英18日表示,金髮局的報告為香港金融發展路向,提出有建設的主張,政府及相關監管機構會詳細研究和積極跟進。

  金髮局主席查史美倫指出,報告內容主要來自業界觀點,沒有主動徵求特首意見,特首也沒有特別指示。當下報告完成,金髮局會與政府及相關監管部門溝通。

  對於報告內容被質疑是老調重彈,查史美倫認為各界看法不同,她認為報告的目標,旨在廣泛及全盤檢視香港的金融路向,至於建議能否落實,要視乎政府意向。

  報導稱,綜觀6份報告內容,「人民幣機遇」明顯是重點。報告認為「人民幣缺乏流動和不穩,是香港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的最大樽頸」,並指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規模、產品和國際使用程度,仍屬剛起步階段。假設人民幣要在15年內達到美元國際化程度的三分之一,境外人民幣存量需要達到11萬億元人民幣。

  報導稱,以香港持有離岸市場人民幣的50%以上計算,到2028年,在港人民幣存量應達到6萬億元人民幣。

  就此,報告提出「21條」優化香港人民幣業務的建議,但大部分偏向技術層面,如促進人民幣離岸貸款、回購、存款證及融資等。

  公眾最關注的,是爭取放寬香港居民每人每日兌換2萬元人民幣上限,以及擴大QDII(及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額度)的應用範圍,並以試點方式,允許內地居民直接用人民幣在港買股或投資,即「人幣直通車」。

  報導說,2007年港股直通車夭折後,內地和香港兩地已不斷研究「改良版」方案,在原來的QDII計劃上,開通更多兩地投資互通的門路,如引入第二階段QDII(即「QDII2」),並在深圳前海等特區發展「QDII3」。

  報告期望政府向中央爭取,給予前海500億元人民幣,以及50億美元的「QDII3」額度。

  金髮局「中國機遇」小組召集人、招商局前董事長秦曉表示,訂定報告內容時,已與內地人民銀行等部門溝通,相信符合內地改革路向。金管局認為,歡迎報告的建議,因反映了業界一直以來的訴求。

  強化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角色「21條」

  1 以試點方式,允許境內投資者直接用人民幣在港投資,變相推「人幣直通車」

  2 推進「QDII2」,放行內地居民直接來港買股

  3 放寬香港居民每人每日兌換2萬元人民幣上限

  4 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區試行「QDII3」

  5 允許中投等將部分資金,以人民幣形式配置在港,投資CNH(離岸人民幣)債券等市場

  6 推廣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作為第三方融資

  7 外設專題小組,研究如何將香港建立成為人民幣資產管理中心8擴大銀行跨境人民幣貸款試點範圍

  9 允許境外人民幣參加境內「轉貼現」和「質押式」回購交易10允許發行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大額可轉讓存款證(CD)

  11 允許發行「熊貓債」

  12 允許境內企業向境外匯出與目前美元額度相應的人民幣

  13 擴大RQFII認可機構範圍至所有香港註冊金融機構

  14 允許國企在港使用外匯期貨合約對衝商品期貨的匯率風險

  15 允許香港境外銀行參與未來人民幣的跨境支付系統(CIPS)16簡化跨境支付人民幣再保險保費的審批程序

  17 發展人民幣回購市場18為零售客戶在港設立債券電子交易平臺

  19 建議港交所推出CNH兌其它主要貨幣等外匯期貨產品20爭取LME在港設立商品期貨清算中心

  21 推動形成CNH的交叉匯率

  其它金融發展建議

  檢討「過度偏重零售主導」的監管思維找出妨礙香港新股上市的問題,以及探討相關解決方案

  邁向多元,發展定息、債券及商品市場,走出股市獨大的傳統放寬監管要求,便利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出臺

  檢討監管架構,改善產品審批效率,平衡監管和市場發展增加香港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條件

  推動外匯交易發展

  金融服務業對香港經濟的貢獻

  對本地生產總值「直接」貢獻16%對本地生產總值「間接」貢獻6%

  直接創造超過22萬個職位間接創造超過10萬個職位

  帶來400億元稅收及政府收入從業員的人均生產總值,是整體經濟平均值的2.6倍

相關焦點

  • 內地居民在港可開人民幣帳戶
    昨日起,據香港金管局的規定,內地居民可以在香港的銀行開立人民幣帳戶,並且可以無上限地兌換人民幣。記者從恒生銀行、中銀香港、永隆銀行及交銀香港等多家銀行獲悉,各銀行已準備就緒,可為客戶開戶。據了解,這是香港首次對非本地居民開放人民幣業務。從8月1日開始,即使只是赴港短期旅遊的遊客也可在香港的銀行開設人民幣帳戶,享受存錢、兌換、信用卡等銀行服務。香港居民與非香港居民的人民幣帳戶之間也可進行資金轉帳劃撥,而且每日兌換人民幣和跨行轉帳的金額都沒有限制。昨天,恒生銀行已經做好相關業務配套,並將推出多項優惠吸引客戶,如利率優惠及匯款免手續費等。
  • 內地居民赴港探親政策將放寬 1年可多次申請
    12月25日起放寬內地居民赴港探親政策  赴港探親增加1年多次籤注  本報訊(記者郭曉峰 實習生仇辰) 11月4日,記者從省公安廳了解到,公安部將從下月25日起放寬赴港探親政策,增加1年多次赴港探親籤注,屆時,我省各級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將依據公安部的新政策辦理相關審批事宜
  • 推進廣九直通車實名購票 廣州居民赴港或有更便利籤注
    近日,《廣州市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簡稱《方案》)由市府辦公廳印發實施,其中提出,爭取為符合條件的廣州居民赴港澳開展商務、科研、專業服務提供更加便利的籤注安排;同時推進天河鐵路客運口岸廣九直通車旅客購票實名制。
  • 內地居民可在香港銀行開人民幣帳戶
    ■非香港居民   可在香港無上限兌換人民幣   據悉,這是香港首次對非本地居民開放人民幣業務。8月1日以後,即使只是赴港短期旅遊的遊客也可在香港的銀行開設人民幣帳戶,享受存錢、兌換、信用卡等其他銀行服務。香港居民與非香港居民的人民幣帳戶之間也可進行資金轉帳劃撥。而且每日兌換人民幣和跨行轉帳的金額都沒有限制。
  • 廣州居民赴港或有更便利籤注 推進廣九直通車實名購票
    近日,《廣州市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簡稱《方案》)由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其中提出,爭取為符合條件的廣州居民赴港澳開展商務、科研、專業服務提供更加便利的籤注安排;同時推進天河鐵路客運口岸廣九直通車旅客購票實名制。
  • 內地居民赴港澳地區商務籤注有效期限今天起放寬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朱玉、孫承斌) 從12月1日起,內地居民赴港澳地區商務籤注有效期限得到放寬和調整。  具體辦法是:  一、從2001年12月1日開始,內地居民赴港澳地區商務籤注分為有效期為15天一次和3個月、1年、3年多次4種類型,每次在港澳地區停留統一為不超過14天。
  • 香港:高鐵香港段暫停,內地赴港航班將減半
    香港特區政府28日宣布,為降低肺炎在本地社區爆發的風險,香港將推行一系列防疫措施,進一步減少兩地人員跨境流動,包括暫停「自由行」籤證、減少跨境交通服務、關閉口岸等,直至另行通知。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經過與中央的協調,內地將首先停止發放49個城市的「自由行」籤證,目前內地訪港的「自由行」旅客佔入境人數的一半,此舉可大幅減少內地到港人士。
  • 香港紅起萊囯際投資助力內地企業赴港上市
    香港紅起萊囯際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資助的一個新型金融機構,在國內外擁有多家投資控股、合資、獨資企業、海外上市企業;公司擁有國際資本市場運作的豐富經驗和資本實力,現有員工五十九名,碩士以上學歷三十多名。董事長周起林先生,是一名國際金融專家。
  • 香港取消人民幣單日兌換限額 不會衝擊內地市場
    原標題:香港取消人民幣單日兌換限額 不會衝擊內地市場   本報訊(實習記者 董禹含)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昨日宣布,下周一起取消人民幣兌換限制,香港市民可無限量兌換人民幣,不再受制於每天2萬元人民幣的兌換上限。
  • "內地居民赴港旅遊組團社與地接社合同要點"發布
    國家旅遊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旅遊事務署同時發布《內地居民赴港旅遊組團社與地接社合同要點》    為共同規範內地赴港旅遊市場秩序,進一步提升旅遊服務質量,1月28日,國家旅遊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旅遊事務署分別發出通知,將於2011年2月1日在內地與香港同時實施
  • 內地赴香港、澳門將暫停籤發「自由行」籤證
    香港:暫停「自由行」籤證、高鐵香港段暫停、內地赴港航班將減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續嚴峻。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經過與中央的協調,內地將首先停止發放49個城市的「自由行」籤證,目前內地訪港的「自由行」旅客佔入境人數的一半,此舉可大幅減少內地到港人士。
  • 【注意】內地赴香港、澳門「自由行」籤注暫停!
    香港特區政府1月28日宣布,為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本地社區爆發的風險,香港將推行一系列防疫措施,進一步減少兩地人員跨境流動,包括暫停「自由行」籤證、減少跨境交通服務、關閉口岸等,直至另行通知。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經過與中央的協調,內地將首先停止發放49個城市的「自由行」籤證,目前內地訪港的「自由行」旅客佔入境人數的一半,此舉可大幅減少內地到港人士。
  • 前海香港合作漸入深水區 首創「港企直通車」
    據了解,因為香港和內地有關經濟法律法規存在一定差異,兩地人才資格互認有一定難度。在深港兩地努力下,截至目前,已有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等10多類擁有香港職業資格的專業人士可在前海執業,為港人港資企業服務。  據前海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錦俠介紹:「6月下旬,18名香港註冊稅務師通過在前海的執業資格考核測試,香港專業人士可在內地執業。」
  • 廣州女子赴港購物只為打醬油:香港醬油特別香
    內地居民赴港掃貨。  《旅遊法》實施後有香港景區表示——  「赴港散客 增加五成」  本報訊 (記者何穎思 通訊員劉敏儀)香港聖誕購物季將至,有市民趁著旅行社推出的「直通車線路」的促銷去香港「掃貨」。記者昨日了解到,自由行和線上預訂對傳統旅行社影響較大,有香港景區直言《旅遊法》頒布實施後廣東團隊客少了五成。
  • 香港特區政府加大推廣力度吸引內地企業赴港投資
    新華社廣州6月28日電(記者車曉蕙)香港投資推廣署及特區政府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28日在廣州舉辦「投資香港日」,並宣布成立「投資香港服務中心」,這是今年香港投資推廣署加大在內地投資推廣力度的又一重要舉措。    香港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說,為吸引更多的內地企業赴香港投資,投資推廣署將投入更多資源在內地市場,向內地企業提供更細緻、全面的服務。
  • 9年來赴港個人遊給香港約3462億港元直接旅遊收入
    9年來赴港個人遊給香港約3462億港元直接旅遊收入   該負責人說,自2003年以來,在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籤訂的CEPA及9個補充協議中,旅遊領域開放的措施達20項,涉及開放香港資本在內地投資管理酒店、開放內地居民赴港個人遊、設立獨(合)資旅行社、香港居民在內地參加導遊人員資格考試、聯合開展宣傳推廣、共同規範旅遊市場秩序等多個領域。
  • 香港回歸二十周年 內地居民赴港通行證廿年變化
    據中新網6月30日報導,江蘇南京市民劉民把自己的卡片式港澳通行證放入「通行證加籤一體機」,短短兩分鐘,卡片被機器吐出,加籤手續完成,劉民可以立刻啟程前往香港;在13年前,內地居民申請一張港澳通行證需要耗時半個多月;而在20年前的1997年,作為內地二線城市,南京市的居民想要去香港,只能通過加入旅遊社跟團遊,或者有一封來自香港親屬的邀請函。
  • 深圳居民赴港改為「一周一行」
    赴港遊人數與香港旅遊承載能力矛盾凸顯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在深圳市試行戶籍居民赴香港「一籤多行」政策,是中央政府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的請求而推出的,為香港經濟發展、擴大就業和增進兩地民眾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內地居民赴港旅遊人數的不斷增多,內地與香港出入境口岸壓力增大,赴港旅遊人數與香港旅遊承載能力的矛盾日益顯現。
  • 新聞背景:內地居民赴香港個人遊
    新華網香港9月28日電(記者 牛琪)內地居民赴香港個人遊是自2003年7月28日推行的準許中國內地居民以個人旅遊方式前往香港地區的計劃。目前,49座內地城市居民可以以個人身份,通過簡單的籤注手續前往香港旅行。
  • 恒生銀行:香港放寬人民幣兌換影響有限
    據港媒報導,七一主權回歸紀念前夕,市場盛傳中央將放寬本港離岸人民幣業務,包括人民幣個人戶口兌換上限由2萬提升至8萬、容許廣東省居民匯款到香港,以及內地企業跨境貸款等。恒生銀行(0011)人民幣業務策略及計劃部主管顏劍文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相信人民幣業務未來焦點,在於放寬資本帳下項目,在境外創造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