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堅守20年,做好一件事
——蘭州風雅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修世江創業記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嚴存義
前不久,在甘肅省商務廳舉辦的全省「中央廚房試點項目建設」啟動儀式上,蘭州風雅食品有限公司作為試點企業之一參加相關活動。
在與該公司總經理修世江聊天時,記者驚訝地發現,眼前這位文雅謙和的老闆,原來就是蘭州市家喻戶曉的「劉香記」餐飲品牌創始人之一。
提起「劉香記」,不少蘭州人可能都吃過這家連鎖店的包子、餃子和餛飩。20多年來,「劉香記」已成為蘭州市民心中抹不去的記憶。
從創業到發展,20多年來,修世江經歷了怎樣的創業歷程?他是如何堅守初心,將一個蘭州土生土長的餐飲品牌發展壯大,而且深入人心,經久不衰?帶著好奇,記者近日對修世江進行了深入採訪。
草根起步:5元寫就「劉香記」
「劉香記」的起步,完全是「草根」,定位面向尋常百姓。
早在1997年,修世江與另外兩位合伙人就開始琢磨如何發展餐飲連鎖經營。
連鎖經營什麼呢?包子、餛飩。「包子、餛飩是我國北方的傳統餐食,也是大眾食品,符合我們發展『家常』餐飲這一定位。既然定位是家常的、大眾的,就一定會受到普通消費者的歡迎。」當時的修世江與兩位股東信心滿滿。
「把包子、餛飩做成連鎖店!」1998年,就在蘭州市城關區武都路開了第一家「劉香記包子餛飩館」直營樣板店。
武都路店營業後,顧客盈門,生意火爆。緊接著在蘭州市金昌南路開了第二家「劉香記」直營樣板店,同樣生意興隆。
「沒想到兩家直營門店一炮打響,更堅定了我們日後連鎖經營的信心。」修世江回憶說,當時寫店名的時候還有個小故事:他們幾個股東商量起好「劉香記」這個店名後,當時裝修第一家店面時,只花了5元錢便找了一位民間師傅寫了「劉香記」三個字,製作成第一家店的牌匾,一直沿用到今天。
快速發展:加盟連鎖300家
手工製作、口味家常、質量穩定、服務周到,蘭州幾家「劉香記」直營樣板店迅速「火」起來。
「有了直營門店的經驗和基礎,我們很快開始布局連鎖經營。」修世江告訴記者,當時加盟熱線發布後,加盟商排起了長隊,有不少加盟商交了加盟費,排隊等著開店。「我們幫加盟商選址、培訓員工、配送料包,一個個加盟店迅速開起來。」
短短兩年,「劉香記」加盟店從蘭州走向省外,走向全國,全國的加盟店迅速發展到300家,陝西、青海、寧夏、新疆、北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廣州等地,「劉香記」加盟店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
在蘭州市城關區,記者見到了14年前加盟的一家「劉香記」老店。店老闆劉先生告訴記者,修世江對加盟店的餐飲安全、質量、衛生、服務要求都很嚴,經常到加盟店檢查指導。他們十多年如一日,堅持做好「劉香記」的包子、餛飩和餃子,由於質量穩定,70%以上都是回頭客。
加盟店老闆劉先生說,這些年他們掙到了錢,出資200萬元買下了店面,還在附近買了2套住宅。「沒有『劉香記』,哪裡有我們的今天?」劉先生感慨地說,這些年修總帶著大家一心一意能把「劉香記」這個品牌堅持做下來,確實很不容易,也是我們所有加盟店最大的支持和後盾。
記者 嚴存義責任編輯:楊晨雨
[1][2]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