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魚半獅的魚尾獅是新加坡的標誌,它就坐落於濱海的魚尾獅公園 (Merlion Park)。充滿神話色彩的魚身獅頭魚尾獅這個新加坡國家標誌,您也許早已在圖片上見過了。
魚身,象徵著新加坡從小漁村謙卑起步,這個漁村當時稱為 「Temasek」 (淡馬錫),在古代爪哇語中意為 「海濱小鎮」。獅頭,則代表了新加坡最早期的名稱 「Singapura」 (新加坡拉),馬來語中,意指 「獅城」。如今,您可以在魚尾獅公園一睹這座傳奇雕像的風採。魚尾獅雕像高 8.6 米,重 70 噸,口中源源不絕地噴出水柱。
與全球其他重要地標相似,魚尾獅雕像已成了到訪新加坡必看的景點。魚尾獅雕像由新加坡雕塑家林浪新 (Lim Nang Seng) 精雕細琢而成;1972 年 9 月 15 日,時任總理李光耀 (Lee Kuan Yew) 在新加坡河口為雕像揭幕,歡迎來到新加坡的所有遊客。
但是,濱海橋 (Esplanade Bridge) 在1997年建成後,人們再也無法從海濱清楚看到魚尾獅雕像全貌。2002 年,魚尾獅雕像被遷往距原址 120 米遠的地方,即如今的魚尾獅公園,魚尾獅公園內還另有一尊小魚尾獅雕像。
「小魚尾獅」 雕像高 2 米,重 3 噸。新加坡全島經批准的魚尾獅雕像共有七座,以魚尾獅公園的這座最原始的魚尾獅雕像及一旁的小魚尾獅雕像最為出名。
接下來的行程中多加留意,還可見到其他地方的魚尾獅雕像:聖淘沙 (Sentosa) 的巨型魚尾獅雕像,格蘭芝路 (Grange Road) 附近旅遊局大樓前 (Tourism Court) 的魚尾獅雕像,以及花柏山 (Mount Faber) 的魚尾獅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