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隨著南召縣疫情防控戰場不斷傳來的利好消息,雲陽鎮全鎮上下也已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良好局面,疫情防控工作正在取得積極成效。但此時絕不能放鬆警惕,雲陽鎮將繼續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廣大黨員幹部將繼續扛起責任,經受考驗,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防疫工作期間,雲陽鎮湧現出許多黨員的感人事跡,他們平凡普通,沒有職務,但英勇無畏,衝鋒在前。他們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全鎮十萬群眾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在春寒料峭、乍暖還寒時分溫暖人心,為打贏這次防疫阻擊戰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崔振江是西關社區的一名老黨員,疫情當前,他只說了一句"黨員必須先上,沒有商量",第一時間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崔振江帶領組員對返鄉人員逐戶排查,細緻詢問,積極宣傳政策,有效實施防護隔離,保質保量完成每一項工作。在西關社區實行網格化管理過程中,小區門口封路器具不夠,他二話不說拿出自家的鋼管鐵皮搭起西關社區的"防護網"。寒風凜冽,站在區道風口卡點值崗,有時還得餓著肚子,但崔振江和工作組員們卻毫無怨言,一站就是十多個小時。面對少部分防疫意識淡薄甚至暴力闖崗的居民,他咽下委屈,耐心解釋,溫柔勸返。崔振江易於接受的溝通,將心比心的叮囑,樸實可親的作風為西關社區築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線。
秦振興是西關社區的醫生,也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疫情防控期間,他主動承擔起外地返鄉人員的體溫檢測任務。儘管防護設備有限,但為了全社區居民的健康平安,他不顧個人安危,挨家入戶對湖北及其它外地返鄉人員測量體溫,進行身體檢查,一天兩次從未間斷。每天清晨和傍晚,總能看到他背著重重的消毒桶,認真細緻地噴灑著西關社區的每一個角落。同時他還為居民們熱情耐心地普及自我防控的醫學知識,消除部分居民的恐慌和不安。"看到老秦,心裡就踏實",這是西關社區居民們最近常掛在嘴邊的話語。"請黨組織考驗我!"秦振興用實際行動書寫和詮釋了當初遞交的入黨誓言,擲地有聲。
張洋是一名90後中共黨員,現就讀於鄭州大學西斯國際學院。看到西坪村防疫卡點的值班人員日夜堅守崗位,她深受觸動,主動向村兩委要求參與村級卡點值班。每天早晨8點,張洋準時來到卡點,一守就到傍晚六點。一天10小時的忙碌值守,張洋稚氣未脫的臉上始終掛著笑容,精神飽滿、一絲不苟地忘我工作著。這位"90後"讓卡點的"60後""70後"們刮目相看。其實不止是張洋,雲陽鎮的衛生院、派出所、政府大樓裡,到處都能看到"90後"迎難而上的身影。這群曾經被貼以"自我"、"個性"標籤的群體,如今面對嚴峻的疫情,正用實際行動鐫刻責任擔當,書寫家國情懷,向全社會證明了"我們是能擔當的一代,是值得信賴的一代"。人人盡責,未來可期。
而這些僅僅是雲陽鎮防疫戰中無數感人事跡裡的滄海一粟。年過八旬傾囊捐贈的退休教師張書強,日夜奮戰暈倒在崗卻堅持帶病返崗的雲鋼社區黨委書記馬東,自發組織成立的退役軍人抗疫志願者服務中隊、生活物資配送組、疫情防控值班小組……他們崗位有別、年齡不一,卻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共產黨員。"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共產黨人的為民情懷在這場戰"疫"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點滴奔忙,都是使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面前,"我是黨員,我先上"、"黨員先上,沒有商量"是雲陽鎮近兩千黨員的一致心聲。雲陽鎮廣大黨員幹部將繼續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精神,努力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廣泛發動和緊緊依靠群眾,將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抓實抓細抓出成效,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全力守牢社區、村級防疫的前沿陣地,與祖國同呼吸共時艱,交出讓黨和人民滿意的合格答卷。 (倪申 李偉東 朱曼青)
轉自: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