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繼續擴大 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更加完善

2020-12-12 財經產業網

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繼續擴大 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更加完善

2020-12-08 09:39:2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新加坡金管局擬為當地銀行提供多達250億元人民幣資金、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國際銅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上市、25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在香港成功發行……近期,人民幣國際化接連傳來新消息。對此,相關人士指出,當前人民幣國際化呈現人民幣跨境支付顯著增加、投融資功能日益深化、儲備貨幣功能穩步推進以及企業對人民幣接受程度不斷提高等趨勢,未來人民幣的吸引力將持續增強。在市場驅動和企業自主選擇下,圍繞人民幣國際化,政策及市場層面都還有不少新動作值得期待。

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繼續擴大

中國已有6個國際化期貨品種,人民幣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影響力加大

跨境人民幣指數上升,境外主體增持人民幣金融資產的勢頭增強

日前,人民幣計價大宗商品再迎新進展:國際銅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上市。至此,中國已有6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分別是原油期貨、鐵礦石期貨、PTA期貨、20號膠期貨、低硫燃料油期貨、國際銅期貨。

在計價結算方面,與此前5個國際化品種類似,國際銅期貨交易以人民幣計價結算,境外交易者、境外經紀機構可以使用人民幣或美元作為保證金。對此,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這是中國首個直接面向海外投資者的與銅掛鈎的產品,以人民幣計價結算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定價影響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國際化期貨品種正吸引越來越多境外交易者參與。國際銅期貨上市首日,多家境外銅產業鏈企業達成交易,參與集合競價的境內外會員和客戶分別為47家、80個,首批成交267手;鐵礦石作為特定品種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2年多以來,境外開戶主體覆蓋範圍持續增加,目前已覆蓋英國、法國、瑞士等約20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以來,原油期貨境外投資者日均交易量佔比約15%—20%,日均持倉量佔比約25%—30%,均較2019年有所上升;具體交易方面,境外交易者匯入、匯出的保證金中,人民幣佔比分別超過70%、80%。

不僅是人民幣計價大宗商品受追捧,今年以來,人民幣在全球範圍內的吸引力持續增強。

中國銀行日前發布的跨境人民幣指數(CRI)報告顯示,三季度CRI為316,較二季度上升1點,境外主體增持人民幣金融資產的勢頭增強,人民幣跨境使用活躍度繼續提升。

根據報告,貨物貿易項下,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繼續擴大,第三季度結算使用規模突破1.2萬億元,同比增長14.2%;較為穩定的人民幣匯率以及具有吸引力的資產收益水平,吸引境外資金增持境內債券資產,第三季度跨境證券投資項下的人民幣結算超過5萬億元,同比增長約五成;「一帶一路」沿線與中國之間的跨境人民幣收付規模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三季度環比增長3.4%,其中東協成為「一帶一路」沿線與中國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最為活躍的地區,與中國之間的跨境人民幣收付規模環比增長約7%。

人民幣高漲的熱度,在離岸人民幣市場得到進一步體現。

中國人民銀行11月25日對外宣布,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續籤貨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由原來的4000億元人民幣/4700億港元擴大至5000億元人民幣/5900億港元,有效期5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在新加坡,為滿足當地和區域客戶人民幣業務不斷增長的需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日前宣布計劃為新加坡的銀行提供多達250億元人民幣資金。新加坡金管局表示,在這個新計劃下,金管局將通過貨幣市場操作,把為期最多3個月的人民幣融資注入到主要經銷銀行,加強本地人民幣市場流動性。

人民幣跨境投融資更便利

熊貓債境外發債主體拓展,發行流程優化

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更加完善,渠道變寬

與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吸引力持續增強相呼應,相關政策措施正不斷完善。

作為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的人民幣債券,熊貓債具有低風險和回報穩定的特徵,為境外發行人拓寬融資、優化債務結構提供了新的渠道。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末,共有60家境外發行人在銀行間市場發行172單債券,發行規模為等值人民幣3041.8億元。分類別來看,熊貓債境外發債主體不斷拓展,已覆蓋政府類機構、國際開發機構、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等多種類別。

圍繞熊貓債,帳戶開立、資金存管、跨境匯劃和發行流程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不斷完善。近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新規,對非金融企業熊貓債實行分層分類管理,優化註冊發行流程。交易商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優化後,境外企業發行熊貓債將更加便利,信息披露更加國際化,投資人保護機制更加完整健全,熊貓債業務與境內債業務在機制流程上更具一致性。

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門不久前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跨境人民幣政策支持穩外貿穩外資的通知(徵求意見稿)》,進一步簡化跨境人民幣結算流程,為人民幣跨境投融資提供更大便利。央行日前透露,該政策文件將很快出臺。

「基於對人民幣跨境使用更趨便利化的政策預期,不少市場主體強化了財務及風控系統方面與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對接。」中國銀行發布的三季度CRI報告指出,這有利於充分釋放政策紅利,為提升人民幣在跨境經貿活動中的使用比例打開更大空間。

更便利,渠道也更寬。11月1日,滬深交易所新修訂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實施細則開始實施。根據實施細則,QFII、RQFII的投資範圍擴大。新增允許合格境外投資者投資於存託憑證、股票期權、政府支持債券等;允許其參與融資融券交易、轉融通證券出借交易以及債券回購交易。

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是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金融市場的主要渠道之一, QFII和RQFII制度分別於2002年和2011年落地實施,2019年9月二者投資額度限制取消。「在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國內資本市場方面,我們持續推進股票、債券以及外匯市場對外開放,完善市場化交投機制。」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統一QFII和RQFII的資格要求,降低準入門檻和擴大投資範圍,將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使用人民幣投資境內債券、股票等。

國際投資者看好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在全球成功發行40億歐元主權債券,國際投資者踴躍認購

RCEP的籤署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更廣闊的舞臺

展望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前景如何?

日前,中國在全球成功發行40億歐元主權債券,獲得國際投資者踴躍認購,訂單規模達到發行量的4.5倍。對此,英國杜倫大學金融學首席教授郭傑表示,此次發行的債券被國際投資者搶購,體現國際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充滿信心,並看好人民幣國際化前景。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債券市場擴大對外開放,國際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將更加便利,這將吸引全球更多投資者投資中國,分享中國經濟穩健發展的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明認為,接下來,人民幣國際化面臨較大機遇,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恢復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使得人民幣資產對國際資本具有較大吸引力,同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也將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更廣闊的舞臺。中國銀行發布預測,認為今年四季度跨境人民幣指數將延續上升態勢,預測值為320,較三季度再上升4點。

圍繞人民幣國際化,相關部門近期密集發聲。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桂平透露,將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一步優化人民幣跨境使用支持政策;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加快外匯市場建設和對外開放;深化貨幣合作,營造以人民幣自由使用為基礎的新型互利合作關係;完善人民幣國際化基礎設施和人民幣清算行安排,支持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國資委聯合召開跨境人民幣便利企業貿易投資工作座談會,提出金融機構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跨境人民幣金融產品和服務,進一步提高人民幣跨境及離岸清算效率,更好幫助企業減少匯率風險,節約匯兌成本,增加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近日舉行的第12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上指出,將繼續加強中國與東協間多種形式的貨幣金融合作,推動區域金融穩定發展;支持中國與東協貿易更多採用本幣計價結算,助推貿易投資便利化。

邱海峰

相關焦點

  • 人民幣跨境使用活躍度提升
    在市場驅動和企業自主選擇下,圍繞人民幣國際化,政策及市場層面都還有不少新動作值得期待。 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繼續擴大 中國已有6個國際化期貨品種,人民幣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影響力加大 跨境人民幣指數上升,境外主體增持人民幣金融資產的勢頭增強 日前,人民幣計價大宗商品再迎新進展:國際銅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上市。
  • 人民幣國際化有新動作
    今年三季度,貨物貿易項下,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繼續擴大,結算使用規模突破1.2萬億元,同比增長14.2%。 根據報告,貨物貿易項下,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繼續擴大,第三季度結算使用規模突破1.2萬億元,同比增長14.2%;較為穩定的人民幣匯率以及具有吸引力的資產收益水平,吸引境外資金增持境內債券資產,第三季度跨境證券投資項下的人民幣結算超過5萬億元,同比增長約五成;「一帶一路」沿線與中國之間的跨境人民幣收付規模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三季度環比增長3.4%,其中東協成為「一帶一路
  • 央行完善人民幣跨境政策,確保境外投資者收益依法自由匯出
    為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滿足市場合理需求,中國人民銀行1月5日對外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完善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凡依法可使用外匯結算的跨境交易企業都可以使用人民幣結算,並對便利境外投資者以人民幣進行直接投資優化了業務辦理流程。
  • 人民銀行 外匯局關於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四、人民幣合格投資者基礎額度標準如下:(一)人民幣合格投資者或其所屬集團的資產(或管理的資產)主要在中國境外的,計算公式為:等值1億美元+近三年平均資產規模*0.2%-已獲取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折合人民幣計算,以下簡稱QFII額度)。
  • 央行等多部門:推動人民幣在粵港澳大灣區跨境便利流通和兌換,擴大...
    (十五)開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允許港澳機構投資者通過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參與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企業(基金)。有序推進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和合格境內投資企業(QDIE)試點,支持內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境外投資。
  • 央行:取消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限制 外資進入中國資本市場更加便利
    業內人士表示,該規定的出臺將使得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資本市場更加便利,是中國金融市場擴大開放的又一新舉措。引流更多外資《規定》主要內容包括:一是落實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簡稱「合格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額度管理要求,對合格投資者跨境資金匯出入和兌換實行登記管理。二是實施本外幣一體化管理,允許合格投資者自主選擇匯入資金幣種和時機。
  • 人民幣國際化有新動作
    來源:海外網今年三季度,貨物貿易項下,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繼續擴大,結算使用規模突破1.2萬億元,同比增長14.2%。圖為河北省遷安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唐山科源雷射有限公司的技術工人,日前正在檢測用於高爐餘壓煤氣透屏發電裝置的出口訂單產品。
  • 王一鳴:新發展格局下如何推動中國金融擴大開放
    國家外匯管理局全面取消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限制。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人民幣資產已達到7.2萬億元,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以服務實體經濟、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為導向,穩步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2020年上半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12.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36.7%。人民幣已經成為第六大國際支付貨幣、第五大國際儲備貨幣。
  • 完善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 募集人民幣資金調回使用
    中國人民銀行5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便利企業境外募集人民幣資金匯入境內使用。境內企業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按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後,可根據實際需要將募集資金匯入境內使用。
  • 央行等多部門:推動人民幣在粵港澳大灣區跨境便利流通和兌換,擴大...
    (十五)開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允許港澳機構投資者通過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參與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企業(基金)。有序推進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和合格境內投資企業(QDIE)試點,支持內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境外投資。
  • 《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試點辦法》及實施規定...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2011年底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簡稱RQFII)試點推出後,市場高度關注,目前試點已經一年,運作情況良好,對促進人民幣國際化、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支持國內證券機構拓展境外業務發揮了積極作用。RQFII總投資額度已達2700億元人民幣。
  • 新一輪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額度發放 居民境外投資渠道再拓寬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啟動新一輪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發放,擬向23家機構發放QDII額度42.96億美元。本輪發放涵蓋基金、證券、銀行、銀行理財子公司、信託公司等各主要類型金融機構,併兼顧了新增機構的額度需求。  QDII是境內居民配置境外資產的重要渠道。
  • 北京QDLP試點規模進一步擴大,投資範圍涵蓋REITs等
    9月7日,即今年服貿會期間,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工作方案的批覆》(國函【2020】123號),明確「支持外資投資機構參與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境外投資試點」。
  • 外管局:將著手修訂《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日前,經國務院批准,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以下合稱「合格境外投資者」)投資額度限制。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2015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
    2014年11月,出臺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RQDII)制度,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可以運用來自境內的人民幣資金投資境外金融市場的人民幣計價產品。同月,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正式啟動,兩地投資者可以買賣在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2015年5月,已獲準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境外人民幣清算行和境外參加行可以開展債券回購交易。
  • 人民幣國際化道阻且長
    儲備貨幣職能有待深化   中國銀行近日發布的2018年度《人民幣國際化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指出,人民幣國際化整體向好,「2018年以來,人民幣在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中發揮著更加積極的作用,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境內外各類主體對人民幣的國際地位繼續保持積極預期,人民幣的跨境使用規模繼續擴大」。
  • 曾慕李:人民幣在「一帶一路」國家跨境使用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與阿聯、卡達、泰國等7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總額度為4500 億元的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試點機制,為沿線國家投資國內人民幣金融產品提供了便利通道。緬甸政府將人民幣的流通嚴格限定在邊界線以內20 公裡的範圍內,要求其企業對我國貿易「以出定進」,以美元結算,並對在當地銀行機構開立人民幣結算帳戶實行部一級審批制度。在中亞地區,除哈薩克斯坦以外的其他國家均存在嚴格外匯管制,人民幣無法進出其國境。外匯管制政策制約了人民幣在這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使用。
  • 北京市建立試點聯審工作機制 QDLP試點規模進一步擴大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北京QDLP試點規模進一步擴大本報訊(記者 潘福達)北京市正大力推動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試點(QDLP試點)工作。9月7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工作方案的批覆》,明確「支持外資投資機構參與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境外投資試點」,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要求,推進北京市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北京市QDLP試點額度增至100億美元。
  • 央行發布《2017人民幣國際化報告》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末,共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穩步推進。2016年,將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試點範圍擴大至全國;進一步開放和便利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簡化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管理,完善滬港通機制,取消總額度限制,啟動深港通。人民幣國際合作成效顯著。
  • 取消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限制 對國內資本市場有哪些影響?機構最新...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2020年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告〔2020〕第2號,以下簡稱《規定》),明確並簡化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要求,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