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方便的地區種植水稻,如果有一定的養殖技術,合適的養殖環境,可以結合稻田養魚。不過我老家那裡,雖然靠近長江,還是以旱田為主,對於旱田作物間套作,還是有事實操作經驗。比如說玉米田田裡套種西瓜,利用它們成熟期的時間差,合理利用土地,獲得更多的種植效益。今天咱不了套種西瓜,來聊一聊玉米田裡套作土豆、以及大白菜。
一、土豆和玉米套作的意義在哪裡?
在溫熱帶地區,土豆播種早、生長速度快、生育期短收穫比較早,合理安排套作,可以做到玉米不少收,多收一季土豆。土豆與玉米間作套種,可以利用它們各自的生物學特性,充分利用田間邊際效應,通風採光良好,可以充分利用生物空間和光照,優化種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利用土層不同的養分,優化作物種植結構,提高種植效益。讓有限的土地,多多為我們勤勞的農民創收。
二、春土豆和玉米套種模式。
春土豆適宜的生長期在4~5月份,而玉米生長旺期,適合6~7月份的溫暖氣候。3月份種植春土豆,4月份土豆苗出土以後,套種玉米。6月中旬收穫土豆以後,收穫過土豆的土地立馬種上夏玉米,8月份中下旬可以收穫了春玉米,春玉米收穫過的地方,立馬種上土豆,就是秋土豆。這樣一來,一塊田裡,種植兩茬玉米,也套種兩茬土豆。這麼間作,等於一塊田的土壤都種植過一遍土豆,也種植一遍玉米。延長了土地利用時間,又實行了土豆與馬鈴薯有效的輪作。
在春土豆生長發育旺期,春玉米是苗期,不和馬鈴薯爭土壤肥力;當春土豆收穫以後,春玉米進入生長旺期,收穫土豆等於給玉米中耕除草了。當春玉米收穫的時候,套作的夏玉米開始進入生長旺期,又可以為套作的秋土豆遮陽避陰。這種種植模式,無論是春玉米或者是夏玉米,只要管理得當,其生境通風採光好,產量可以和平常一樣,而且多收入兩茬土豆。
而且,在南方地區,利用土豆春播前到秋收以後,當年10月份至下年3月份期間,這段時期可以安排土地種植一些耐寒的速生蔬菜。比如小白菜、菠菜、烏塌菜等等。可以有效的充分利用土地資源。
三、土豆、玉米和白菜套作的管理。
1、選擇疏鬆、富含有機質的沃土,要求土層比較深厚、保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為最佳。這種多茬套作種植,一定要平衡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又要科學追肥,滿足套種作物生長需求的養分。整地時每667㎡用腐熟的有機肥5000㎏、速效氮肥10㎏、氯化鉀10㎏,翻耕後耬細耙平,採用小高壟栽培。土豆和玉米種植帶1米,壟地寬0.8米,壟頂面寬0.6㎝,高0.2米,壟溝寬0.2米。注意田間減排順暢,不積水。
2、土豆2月上旬可以進行壟上播種2行,窄行0.3米,株距0.2米,由於氣溫的因素,通常要隨播種隨覆蓋地膜,一膜雙行。3月下旬在高壟的壟溝裡套種一行春玉米,株距0.2米。當春玉米收穫以後,重新整地施肥,在8月份可以直播大白菜、菠菜等蔬菜。
3、土豆播種以後,25~30天就會出苗,到日子,要每天檢查出苗情況,及時破膜引苗,要及時用溼土覆蓋好膜孔。在土豆生長前期不澆水進行蹲苗,促進其根系發展;土豆地下莖塊形成核桃大小,進入膨大期,就需要保持土壤溼潤無水漬,滿足其膨大期生長的水分需求。在馬鈴薯現蕾旺盛期,可以選擇噴施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每畝用量45克左右,按照說明使用防止植株徒長。在玉米拔節期和大喇叭口期,需要結合澆水進行追肥。每667㎡可以選擇碳酸氫銨30㎏或者尿素10㎏。玉米收穫之後整地,每667㎡用過磷酸鈣50㎏和尿素20㎏,要滿足大白菜生育期的需肥要求。在大白菜的蓮座期,每667㎡追肥碳酸氫銨30㎏,結球初期,每667㎡追三元複合肥20~30㎏,結球中期追肥尿素15㎏左右。
這種間作套作模式,精耕細作,管理得當,土豆每畝收穫大致在2000~2500㎏,玉米每畝收穫500㎏左右,大白菜收穫5000㎏左右。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作物套作種類有很多,不過我們在選擇套種間作作物的時候,要考慮到套作作物的生理特性和特徵,作物間有互補作用最佳,而且要考慮適宜間作的一些品種。好比土豆套種高杆作物,需要選擇土豆品種,具備分枝角度小、植株緊湊型、適合密植、抗病、耐弱光、耐旱、高產、質優等特徵和特性。總之,套種間作作物,種植戶要因地制宜,不能死搬硬套,根據當地氣候、環境、資源等,合理化、靈活利用土地套作,才是最佳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