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農作物,套種間作的意義在哪裡?

2020-12-12 三農的高度

水資源方便的地區種植水稻,如果有一定的養殖技術,合適的養殖環境,可以結合稻田養魚。不過我老家那裡,雖然靠近長江,還是以旱田為主,對於旱田作物間套作,還是有事實操作經驗。比如說玉米田田裡套種西瓜,利用它們成熟期的時間差,合理利用土地,獲得更多的種植效益。今天咱不了套種西瓜,來聊一聊玉米田裡套作土豆、以及大白菜。

一、土豆和玉米套作的意義在哪裡?

在溫熱帶地區,土豆播種早、生長速度快、生育期短收穫比較早,合理安排套作,可以做到玉米不少收,多收一季土豆。土豆與玉米間作套種,可以利用它們各自的生物學特性,充分利用田間邊際效應,通風採光良好,可以充分利用生物空間和光照,優化種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利用土層不同的養分,優化作物種植結構,提高種植效益。讓有限的土地,多多為我們勤勞的農民創收。

二、春土豆和玉米套種模式。

春土豆適宜的生長期在4~5月份,而玉米生長旺期,適合6~7月份的溫暖氣候。3月份種植春土豆,4月份土豆苗出土以後,套種玉米。6月中旬收穫土豆以後,收穫過土豆的土地立馬種上夏玉米,8月份中下旬可以收穫了春玉米,春玉米收穫過的地方,立馬種上土豆,就是秋土豆。這樣一來,一塊田裡,種植兩茬玉米,也套種兩茬土豆。這麼間作,等於一塊田的土壤都種植過一遍土豆,也種植一遍玉米。延長了土地利用時間,又實行了土豆與馬鈴薯有效的輪作。

在春土豆生長發育旺期,春玉米是苗期,不和馬鈴薯爭土壤肥力;當春土豆收穫以後,春玉米進入生長旺期,收穫土豆等於給玉米中耕除草了。當春玉米收穫的時候,套作的夏玉米開始進入生長旺期,又可以為套作的秋土豆遮陽避陰。這種種植模式,無論是春玉米或者是夏玉米,只要管理得當,其生境通風採光好,產量可以和平常一樣,而且多收入兩茬土豆。

而且,在南方地區,利用土豆春播前到秋收以後,當年10月份至下年3月份期間,這段時期可以安排土地種植一些耐寒的速生蔬菜。比如小白菜、菠菜、烏塌菜等等。可以有效的充分利用土地資源。

三、土豆、玉米和白菜套作的管理。

1、選擇疏鬆、富含有機質的沃土,要求土層比較深厚、保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為最佳。這種多茬套作種植,一定要平衡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又要科學追肥,滿足套種作物生長需求的養分。整地時每667㎡用腐熟的有機肥5000㎏、速效氮肥10㎏、氯化鉀10㎏,翻耕後耬細耙平,採用小高壟栽培。土豆和玉米種植帶1米,壟地寬0.8米,壟頂面寬0.6㎝,高0.2米,壟溝寬0.2米。注意田間減排順暢,不積水。

2、土豆2月上旬可以進行壟上播種2行,窄行0.3米,株距0.2米,由於氣溫的因素,通常要隨播種隨覆蓋地膜,一膜雙行。3月下旬在高壟的壟溝裡套種一行春玉米,株距0.2米。當春玉米收穫以後,重新整地施肥,在8月份可以直播大白菜、菠菜等蔬菜。

3、土豆播種以後,25~30天就會出苗,到日子,要每天檢查出苗情況,及時破膜引苗,要及時用溼土覆蓋好膜孔。在土豆生長前期不澆水進行蹲苗,促進其根系發展;土豆地下莖塊形成核桃大小,進入膨大期,就需要保持土壤溼潤無水漬,滿足其膨大期生長的水分需求。在馬鈴薯現蕾旺盛期,可以選擇噴施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每畝用量45克左右,按照說明使用防止植株徒長。在玉米拔節期和大喇叭口期,需要結合澆水進行追肥。每667㎡可以選擇碳酸氫銨30㎏或者尿素10㎏。玉米收穫之後整地,每667㎡用過磷酸鈣50㎏和尿素20㎏,要滿足大白菜生育期的需肥要求。在大白菜的蓮座期,每667㎡追肥碳酸氫銨30㎏,結球初期,每667㎡追三元複合肥20~30㎏,結球中期追肥尿素15㎏左右。

這種間作套作模式,精耕細作,管理得當,土豆每畝收穫大致在2000~2500㎏,玉米每畝收穫500㎏左右,大白菜收穫5000㎏左右。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作物套作種類有很多,不過我們在選擇套種間作作物的時候,要考慮到套作作物的生理特性和特徵,作物間有互補作用最佳,而且要考慮適宜間作的一些品種。好比土豆套種高杆作物,需要選擇土豆品種,具備分枝角度小、植株緊湊型、適合密植、抗病、耐弱光、耐旱、高產、質優等特徵和特性。總之,套種間作作物,種植戶要因地制宜,不能死搬硬套,根據當地氣候、環境、資源等,合理化、靈活利用土地套作,才是最佳選項。

相關焦點

  • 農作物間作套種模式有講究
    在充分利用有限土地多方發展高產、穩產、多產的需求下,間作套種這種傳統的農業經驗,越來越受到農民的重視。許多地方都在不約而同地採用著多種不同模式的間作套種。有的達到了多產、高產高效益,有的卻造成減產、遭受了損失。究其造成損失的主要原因,無外乎是對間作套種的理解程度不夠,間套方式有失欠妥。為達到更好的生產指導效果,現就間作套種應注意的模式問題作如下闡述。
  • 蔬菜種植知識,關於間作套種,這些你都掌握了嗎?
    例如,捲心菜和冬油菜的間作,番茄和捲心菜的間作,以及大蔥和捲心菜的間作。混合作物是兩種或多種作物同時混合在一塊土地上。例如,大白菜和芹菜間作,混合小蘿蔔和洋蔥。套種間作是在作物生長的早期或晚期,將作物播種或移植到畦中。例如,在早熟的番茄和黃瓜架中套種秋季芹菜,冬瓜或春季蔬菜套種瓜類。混作和套種實際上是一種間作方式。因此,間作套種和混作可以統稱為間作。
  • 玉米地最佳適合套種的農作物有哪些?怎樣確定是不是適合套種?
    玉米一般株高兩米以上,屬於典型的高杆農作物。在我國,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朋友,對於間作套種,是非常普遍採用的增產增收的措施之一,合理的間作套種,會有取長補短,增加經濟效益,如果間種套種不合理,就會白搭功夫,比如,在玉米田間作套種,玉米一般株高兩米以上,屬於典型的高杆農作物,在玉米田進行間作套種的農民朋友不少,有的能見到經濟效益,有的只會不了了之。
  • 雲陽:間作套種促農增收
    當地村民在柑橘林下套種菊花,每畝收益約5000元,比傳統種植收入提高了1倍。近年來,雲陽注重科學引領,幫助農民因地制宜間作套種中藥材、菊花、水果等,促進農作物增產、農民增收。
  • 間作套種時你選擇的蔬菜對了嗎?間作套種時需要注意這些問題!
    間作套種時你選擇的蔬菜對了嗎?間作套種時需要注意這些問題!哈嘍,大家好,上一期說到了間作套種及混作的概念和作用,這一期小編要說的就是在間作套種中我們應該需要注意的都有哪些問題?一起來了解一下!而芹菜是屬於生長慢的,或者胡蘿蔔以生長快的小白菜加上四季蘿蔔混播,生長高的和生長矮的作物,我們一般將矮生的馬鈴薯或者矮生的四季豆中間套種玉米和辣椒,那麼在你間作套種時你選擇的蔬菜對了嗎?我們可以為作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使他能早熟高產。一般在保證主要作物的前提下,可以適當提高副作物的密度。我們儘可能地縮短前後作物的共生期。
  • 種植土豆,和什麼蔬菜搭配最佳?有套種、間作模式,間作要求更高
    土豆是喜冷涼、稍暖氣候的蔬菜,其生長也是跟其他的蔬菜一樣,從小株逐漸生長茂盛的,要跟土豆一起種植一般就是間作或者套種,具體要間作、套種什麼蔬菜,要考慮其生長對土豆帶來的影響小:而且本身這種蔬菜也能生長好,即達到雙贏的目的,才算是好搭配:一、適合跟土豆間作的蔬菜
  • 茶園間作套種做啥好處,不利因素有哪些?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在茶園間作過程中,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茶樹行間套種,一年生的植物,比如說牧草類綠肥或者是豆科植物,一種是在茶樹行間種植果樹、經濟型林木等多年生的樹種或者是經濟林。那麼茶園間作套種做有什麼好處的?有哪些問題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第一,茶園間作做能夠有效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中的肥力狀況。
  • 西瓜間作套種技術,栽培的發展與現狀,以及套作的類型
    西瓜間作套種技術是指在西瓜的某一階段或整個生長期與另一種作物同時種植,形成共生關係而不幹擾對方正常生長或促進某一作物生長的種植方法。並非所有的作物都適合與西瓜間作。下面就讓小編告訴大家西瓜間作套種的技術概念是什麼。
  • 玉米地空間大,間作套種這3種作物,提高土地經濟效益
    提要:玉米地空間足,和這3種作物間作套種,節省土地還能增收 玉米地空間大,如果能夠利用起來確實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不少朋友還嘗試過在玉米地裡養雞、養鵝,效果確實也不錯。今天我們不說養殖,我們來說種植,玉米地能夠和哪些作物一起間作套種呢?這裡科學興農就給大家推薦幾種?
  • 果園實行間作套種的優勢與模式
    2.1 果糧間作套種果糧間作主要出現在我國華北平原,是果樹間作套種的主要模式。具體形式有棗樹與小麥間作,桃樹與豌豆、大豆、穀子或土豆間作,蘋果與穀子或大豆間作,板慄與大豆間作,李子與花生或大豆間作,梨樹與甘薯間作;棉花或夏玉米套種草莓,冬季在草莓行間套種菠菜、大蒜、甘藍等。
  • 玉米「自然套種」好不好?如何套種?
    假若在種植玉米時不套種低稈「或」低莖「農作物,那麼,這個」距離「中的」土壤養分和水分「就會白白浪費掉;假若在種植玉米時套種了低稈「或」低莖「農作物,那麼,這個」距離「中的」土壤養分和水分「就會得到充分利用,從而減少了」地力「的浪費。
  • 草莓與其他作物的間作、套種和輪作
    導語:合理的間作、套種和輪作制度,應符合以下要求:不同作物共生期間的生長發育互不影響,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間,能保護到態環境;有利與培肥地力,不會增加後作的病蟲危害而影響產量和品質,投資少,成本低,管理方便,經濟效益高。草莓與其他作物之間的間作、套種與輪作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 甘蔗的輪作與間作套種,你想知道嗎,快來看看吧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甘蔗的輪作與間作套種,希望大家看了能對你們的種植有所幫助。一、甘蔗輪作的作用 試驗與實踐證明,甘蔗與其他作物合理輪作,會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促進土壤中好氣有益微生物的活動。四、甘蔗間作套種 我國南方各蔗糖產區人多耕地少,有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實行間作套種,可在糧、油、蔗、菜等作物互相協調的基礎上發展甘蔗生產,一舉數得。(1)甘蔗間作森種的主要好處一是增加複種指數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性狀。
  • 玉米間作套種的生態功能
    1、間作套種概念在一塊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佔地的寬窄比例種植幾種農作物,稱為間作套種。一般把幾種作物同時期播種的叫間作,不同時期播種的叫套種。間作套種是我國傳統農業的精髓,在我國有悠久的種植歷史。即便是在現代農業中仍極具特色。我國間套作模式多樣,分布廣泛。據報導,除西藏、青海外, 全國都有間作套種模式的分布。間作套種以高產為特色被農戶廣泛接受,典型的實例是,20世紀80年代,分布於甘肅河西走廊、寧夏和內蒙古河套平原一帶的小麥/玉米帶田,實現了667 m2耕地生產1000 kg糧食的「噸糧田」。
  • 什麼是間作套種,如何操作苦瓜間作套種技術?
    苦瓜的間作套種方法苦瓜的間作套種是指苦瓜與1種或2種生育季節相近的蔬菜或糧食作物,在同一塊田地上成行或成帶(多行)間隔種植的一種栽培方式。一般把幾種作物同時期播種的叫間作,不同時期播種的叫套作或套種。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套作的共生期很短,一般不超過套種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而間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佔1種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套作側重在時間上集約利用光、熱、水資源,間作側重在空間上集約利用光、熱、水資源。套作可以使用複種指數比較效益的大小,而間作使用土地當量比計算效益的大小。常見的有苦瓜與西芹、苦瓜與韭菜兩種,接下來我們就說說如何操作?
  • 2021大蒜種植面積不會減,科學套種,合理利用土地,可增產增收
    一直以來科學套種,是最大化利用土地資源,減少光能浪費,提高作物產量,增加收入的好方法。但是作物間作套種講究科學合理,選擇合理的兩種作物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如果選擇不合理則會出現作物間的爭肥、爭水、爭陽光的現象,影響兩種作物的正常生長。那麼大蒜能和什麼作物間作套種,應該怎麼做?
  • 想要在玉米地裡套種農作物,選什麼比較好?套種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想要在玉米地裡套種農作物,選什麼比較好,套種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玉米是大家比較喜歡的一種農作物,玉米素雞可以煮著吃,也可以烤著吃,味道都很可口,同時玉米也可以磨成玉米糝做成粥,或者磨成玉米面,做成饅頭、餅等食物,同時種植玉米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大家都知道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 作物間種、套種的原則
    在單作、間作和套種中,單作競爭主要發生在不同品種的個體之間,而在間作和套種中,種內競爭和種間競爭都是,在兩種作物的共生期,種間競爭加劇。因此,應注意解決管理中的問題。二、確定優化帶型:條帶類型引用所選條帶形式。
  • 淺談:竹蓀和農作物套種栽培技術研究
    在栽培技術不斷發展的條件下,竹蓀的種植範圍和作物產量等方面都得到大幅的擴展和提高,基於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經濟收益以及竹蓀種植的特點,進行竹蓀與農作物的套種已經成為許多農戶的選擇。但在具體的栽培技術上還存在些缺陷,本文試圖在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對竹蓀與農作物的套種栽培技術提供一些建議。
  • 蔬菜種植知識,這些蔬菜的套種種植技術,知道你就賺大了!
    大家好,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越冬番茄和冬瓜,草莓和番茄的套種種植的技術知識,可以對還不明白如何套種的朋友們提供經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吧。一、冬季日光溫室越冬番茄、冬瓜套種種植技術冬瓜育苗後,移栽套種冬季溫室番茄,利用番茄支架攀爬生長,充分利用大棚閒置期,實現高產增收,番茄平均產量為每畝9500公斤,瓜類5000公斤,產值為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