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一死,為什麼賈元春就晉升賢德妃?北靜王親口說出答案

2020-12-15 騰訊網

賈元春晉升賢德妃與秦可卿之死有絕對關係。但絕不是某些學者所謂的賈元春告密秦可卿真實身份,換來貴妃身份那般兒戲。與皇帝討價還價,告密對象還是自己家族窩藏重犯,還能得到晉升,也不知道是皇帝還是賈元春誰瘋了。

賈元春晉升賢德妃另有隱情,原文暗示的非常清楚。起因由秦可卿葬禮而起,葬禮一結束不久,賈元春就從默默無聞的嬪妃晉升了賢德妃。消息就是秦可卿親自傳出來。

(第十三回,秦可卿說:)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

秦可卿託夢王熙鳳提到賈元春晉升,是暗示與她葬禮有關。又說「盛筵必散」,證明元春晉升不是好事。聯繫起來就是秦可卿之死,促成了賈元春晉升,影響了賈家的結局。

所以,尋找賈元春晉升與賈家抄家的根源,還在秦可卿葬禮上。那麼秦可卿葬禮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秦可卿用了義忠親王老千歲的棺材板。

二,秦可卿葬禮七七四十九天「逾矩」了。

三,賈珍在「逗蜂軒」,向大明宮內相戴權買了個五品龍禁尉,不是等閒。「逗蜂」預示「蜂麻燕雀」騙局,賈家落入了圈套。

四,北靜王僭越出席葬禮犯了大忌諱。

首先,北靜王的身份,出席普通人葬禮並不被允許。他貿然出席是藐視皇權國法。

第六十三回,賈敬死後皇帝親自下旨,王公以下準其祭奠,可知秦可卿葬禮上,北靜王等出席不合法。

其次,皇帝將鶺鴒香念珠賜給北靜王,《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後以「鶺鴒」比喻兄弟。皇帝贈「珠」,與北靜王稱兄道弟,明顯是主動拉攏。換成別的臣子應該感激涕零,兢兢業業盡忠。

皇宮中有太上皇,證明皇帝剛登基不久,力量薄弱。他放下身段以兄弟之情拉攏北靜王。說明北靜王勢力強大。皇帝若真能大權獨攬,乾綱獨斷,又豈能用「鶺鴒香念珠」這種東西拉攏北靜王?

可惜北靜王並不領情,不但對御賜之物不恭敬,隨便戴在手上,還隨手就轉送給賈寶玉,可謂不屑一顧。北靜王此舉,表達對賈家善意的同時,是對皇帝的藐視。

最後,北靜王說他被「海內名士青眼」,是宣揚他天命所歸,吸引賈家跟隨他,也講出來賈元春晉封賢德妃的真相。

北靜王對皇帝不屑一顧,卻對賈家處處優容。皇帝必然認定賈家與北靜王是一黨。北靜王手握大權藐視皇帝,賈家又辦盛大葬禮僭越臣子之道,葬禮上北靜王悍然出席,聲援賈家,雙方暗通款曲……一系列事都是對新皇帝的挑釁。

按說四王八公如此作為,早都會有御史臺(明清叫都察院)彈劾。可事後不但無聲無息,皇帝好像毫不介意。更是不久之後晉升賈元春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只能說皇帝忍人所不能忍,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但對賈家來說不是好事。四王八公結黨抱團,皇帝在沒能徹底掌權,實力不足前只能一忍再忍。

他晉升賈元春賢德妃,是故意表現出與北靜王一樣對賈家的看重。既然北靜王青睞賈家,皇帝便錦上添花,正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又是對北靜王和賈家雙重安撫和糖衣炮彈。讓他們認為皇帝已經屈服,放鬆警惕。

正是因為北靜王推波助瀾,賈元春才能晉升賢德妃,追根溯源還是秦可卿死後葬禮所引發的事端,賈家因北靜王徹底站在了皇帝對立面,直到被抄家。

文|君箋雅侃紅樓

別忘了關注:君箋雅侃紅樓,動手轉發一下,沒準您的朋友也愛看,感謝讚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990/2018 ;

《紅樓夢》程乙本·啟功校訂;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相關焦點

  • 秦可卿病好後被賈珍強迫雲雨,受到了怎樣的侮辱?七個字說出答案
    秦可卿在書中佔據的篇幅雖少,但是,她身上的疑點卻比賈元春還要多,按照書中的交代,秦可卿本是一個棄嬰,後來被秦業收養,然而,也有一些讀者認為秦可卿本身是一個公主,只是被拋棄了而已,這是秦可卿身上的第一個疑點。
  • 賈元春《恨無常》曲揭秘:原來賈元春也是上吊自盡的
    一、秦可卿與賈元春兩個陷入政治紅線人物的共同命運及因果關係。《恨無常》曲是這樣的:「喜榮華真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阿,需要退步抽身早!」試想,秦可卿的曲名叫「《好事終》」,這賈元春的曲名叫《恨無常》,兩個放到一塊兒那就有意思了。
  • 曹雪芹寫秦可卿命喪天香樓有何深意?
    讓秦可卿怎麼個死法,我猜測曹雪芹也一定頗費了些心思。第一,此人死在元妃省親之前,最好不能有自殺、兇殺等等非自然的死法,免得給即將到來的特大喜慶煞風景;第二,《紅樓夢》剛開始,正是作者極力表現賈府之盛的時候,不應該出現只有衰亡之時才會有的那些吞金、自縊、投井、服毒、發瘋等五花八門的死法。因此,讓秦可卿死於久病,這是最好的安排了。
  • 賈元春有孩子麼?曹雪芹在「榴花開處照宮闈」給出了答案
    《紅樓夢》中賈元春是個謎,很多人認為她非常重要,說賈家之興衰繫於她身上。我卻認為恰恰相反,賈元春從始至終是顆權力博弈的棋子。不但不重要,最後等她幡然醒悟,明白事情的真相也是她命入膏肓之時。那麼賈元春作為封妃的女子,她有孩子麼?我認為沒有!
  • 「金陵十二釵」之賈元春:為什麼說元春省親更像是「死別」?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金陵十二釵」之賈元春,元春進宮是自願的嗎?最後結局如何?她們分別是: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這十二名女子結局各不相同,每個人性格都刻畫的非常形象,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接著聊聊第八釵——賈元春。賈元春是賈政與王夫人所生的嫡長女,賈寶玉的親姐姐,賈家四姐妹之首。
  • 秦可卿,如果是一個平民的女兒,何德何能得以北靜王路祭?
    秦可卿出場不多,卻非常具有傳奇色彩,說起她的父親叫秦業,不知道是不是勤業的意思,反正是個很小的官,秦業無兒無女,在機緣巧合下抱養了秦可卿,看她出身,是相當的平凡,跟賈元春比起來,那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曹雪芹說過幾回,讀者跟著也沒把秦可卿當回事兒,忽然劇情急轉急下,秦可卿不明不白地死了
  • 「賢王」北靜王,在秦可卿葬禮上露出三個不軌行為,他結局如何?
    秦可卿出殯,北靜王出席路祭太不尋常。如果秦可卿是賈母,一切無可厚非。奈何她不過賈家第五代嫡孫媳婦,就算賈蓉捐了五品龍禁尉的銜,依然不能引動北靜王這麼高的身份親自出席葬禮。甚至四王八公等人都不應該參加,畢竟王法禮制對這些人有行為限制。北靜王悍然出席葬禮,在葬禮上一系列表演,也令人側目。
  • 秦可卿病好後又活了三年 期間受到賈珍怎樣的摧殘 五個字說出答案
    其實這兩個問題在紅樓夢原文中是有答案的,只是曹雪芹的描述太過曲折複雜,具有非常高的藝術性,很多人都忽略了第10回到第14回之間作者提供的時間順序。如果我們能夠仔細閱讀這幾回中的內容的話,我們就能夠看出秦可卿究竟是怎麼死去的。
  • 北靜王給秦可卿路祭,不是秦可卿的面子,而是元春的面子
    北靜王給秦可卿路祭,並非因為秦可卿有什麼高貴的出身,完全是因為秦可卿是賈家的重孫媳婦。北靜王路祭衝著賈府,衝著元春,而不是衝著秦可卿。第一,北靜王衝著元春的面子。秦可卿死的時候,元春還沒有封妃,但是作為郡王,北靜王一定聽到了元春即將封妃的消息。元春如果封妃,那麼賈府也會水漲船高。因此北靜王親自路祭,並且等賈府大殯過後,他才離開。宮裡太監戴權,相當於大內總管,他親自到賈府祭奠秦可卿,代表的可不僅僅是他自己,說明皇帝派他來的。戴權肩負皇命。這暗示著賈府大小姐會得寵。
  • 秦可卿得了什麼病?周瑞家的說出了真相,答案藏在一個丫頭身上
    為了秦可卿的病,寧國府中可沒少折騰。 秦可卿的婆婆尤氏,表現的很是心急。當璜大奶奶因為侄子在學堂中「受氣」的事,來找秦可卿算帳的時候,尤氏的一番話把她嚇回去了:「她(秦可卿)這些日子不知是怎麼著,經期有兩個多月沒來,叫大夫瞧了,又說並不是喜。
  • 秦可卿與賈敬的喪儀對比,難道秦可卿真的身分顯赫?
    關於秦可卿的喪禮一直存在著誤解,為什麼秦可卿的喪禮如此隆重,規模宏大,甚至超過了寧國府長子賈敬的婚禮?難道在秦可卿身上真的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難道秦可卿真的是一個有著特殊身份的皇室成員?走不多時,路旁彩棚高搭,設席張筵,和音奏樂,俱是各家路祭:第一座是王府東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寧郡王,第四座是北靜郡王的。原來這四王,當日惟北靜王功高,及今子孫猶襲王爵。現今北靜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性情謙和。
  • 賈元春的真正身份是誰?害死她的理國公又是誰?作者真是奇思妙想
    題:賈元春的真正身份是誰?害死她的理國公又是誰?作者真是奇思妙想!文/姜子說書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併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石頭記》前言《紅樓夢》故事裡,賈元春是賈政和王夫人的嫡長女,地位顯極,元妃賈府其他三春可比,正所謂:「三春爭及初春景」,那麼,賈元春的地位,真的僅僅只是一個賢德妃嗎?一句「二十年來辨是非」,辨的究竟是何人的是與非?一句「榴花開處照宮闈」,是不是意指賈元春懷了龍種呢?
  • 紅樓夢:秦可卿的病為何越治越重?賈母給她的兩塊山藥糕裡有答案
    秦可卿之死說法不一,喜歡猜測的人能找出不少理由證明秦可卿是上吊而死,但是從《紅樓夢》現在的文本中來看,秦可卿是病死的。秦可卿為何會病死?賈珍請張友士給秦可卿診病時說出過一個明確說法:「此病是憂慮傷脾,肝木忒旺,經血所以不能按時」「而至依我看來,這病尚有三分治得。吃了我的藥看,若是夜裡睡得著覺,那時又添了二分拿手了。」由此可知,秦可卿得病剛開始其實是不嚴重的。
  • 秦可卿葬禮豪華,參加的人員眾多,為什麼少了玉字輩的他
    而且在路上也有東平王,南安郡王,西寧郡王,北靜郡王等各家的路祭,可以說是浩浩蕩蕩。作者安排這些王孫貴族的名單,無非是說明賈府地位的尊貴,一個重孫輩的媳婦的葬禮,就有這麼多人參加。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兩個夫婦很會巴結榮寧二府,按說這麼大的事件,從輩分上來說,代字輩兒的都到了,並且賈赦等文字輩的也到了,玉字輩兒的賈璜為什麼沒有來,是作者遺漏了,還是另有原因?真要分析原因,還要看書中第九回,那一場頑童大鬧學堂的混戰。
  • 秦可卿身份神秘特殊,為何還肯委身於公公賈珍?一個太監道出真相
    但是養大後的秦可卿卻不知為何實現逆襲,嫁進了寧國府當了賈府裡的長孫媳婦,從而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在賈府裡,她左右逢源,不僅成為賈母這個老祖宗眼裡的重孫媳婦的第一得意之人,也成為寧國府上上下下都說好的人。母雞變鳳凰。秦可卿生活能順風順水,從貧家女變成富貴少奶奶的背後,全因她身上有忠義王老千歲的影子。這些從她的日常起居,以及與人交往的情況可以看出來。
  • 《紅樓夢》:秦可卿之死,小家碧玉嫁入豪門,比鳳姐聰明又怎樣?
    《紅樓夢》第八回末尾交代:他父親秦業現任營繕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當年無兒女,便向養生堂抱了一個兒子並一個女兒.誰知兒子又死了,只剩女兒,小名喚可兒,長大時,生的形容嫋娜,性格風流.因素與賈家有些瓜葛,故結了親,許與賈蓉為妻.那秦業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鍾。
  • 賈元春的「香櫞」,賈探春的「佛手」,姐妹倆誰真有福氣一目了然
    賈元春的判詞圖畫很特殊。上面畫了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物件放在一起,讓人費解程度與史湘雲判詞「幾縷飛雲,一灣逝水」不相上下。上文分析了「弓」對賈元春人生的意義。揭示出賈元春結局因為賈家捲入類似「馬嵬驛之變」的皇權爭奪,像楊貴妃和五月榴花神潘淑一樣,被皇帝賜了三尺白綾,慘被縊死。
  • 賈元春究竟為何被悄然賜死深宮?你看她死前,發現了什麼
    賈元春這一遭回府,雖場面極盡貴奢,然細細品味,卻又頗為詭譎,處處隱現生死訣別之意。尤其是離府回宮之時,元春的舉動耐人尋味,太監啟道,時已醜正三刻,請駕迴鑾。賈妃聽了,不由得滿眼又滾下淚來,拉住賈母王夫人的手,緊緊的不忍放,再四叮嚀,不須記掛,好生自養···哭的哽噎難言了。與此相呼應的,便是曹公提前埋下的伏筆。
  • 賈元春:才得僥倖,奈壽不長!寶釵入宮,榮耀薛府,振興家族
    作者:紅樓小黑元春者,賈府的頂梁柱之一,他的存在給末世賈府「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正如秦可卿之言,元春的喜事不過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賈元春省親之後的一二年,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節日,曹雪芹告訴了讀者,賈元春都有從宮中送來一下物品,比如詩筒、茶具、香珠……等物品,或給眾姐妹,或給賈母和王夫人等,是不是覺得,賈元春非常受到皇帝的喜歡和憐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