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9-07-11 11:13:48
公民必須有身份證,可你聽說過渣土車也要有「身份證」嗎?為了更為方便、安全地管理渣土車,進一步完善建築垃圾存放、運輸,東海縣於近日正式將電子車牌識別技術運用於建築垃圾渣土運輸車輛管理上,創建了智慧渣土車管理服務平臺,實現了渣土車智能化管理,這在全省尚屬首次。目前,該縣105輛擁有電子「身份證」的渣土車已正式上崗。
「電子車牌是渣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張含無線射頻識別(RFID)晶片的白色卡片,將其安裝在汽車擋風玻璃上。通過安裝在道路和工地等地方專門讀取裝置或手持讀取裝置掃描無線射頻識別晶片上的信息,由此可以確定汽車的相關信息,電子車牌如同車輛的移動『身份證』。」東海縣城管局渣土大隊大隊長、渣土辦主任周善善說,可別小瞧這張「身份證」,它可包含並監測一輛渣土車的所有信息——事前審批、途中監管、卸點打卡,以及有無違法違規行為。
周善善介紹,若渣土車沒有按申報審批地點裝卸,只要渣土車開出工地,系統就會自動報警。若在中途沒有按申報審批路線行駛,也可以被攝錄。更為重要的是,安裝電子車牌的車輛即使將號牌遮擋、汙損、變造後也難逃「法眼」。「因為電子車牌信號接收設備是和電子警察聯動的,電子警察接收的車輛信息是從電子車牌中由內向外發送的,且信號不可隨意更改。」
筆者日前在東海縣明珠路施工路段看到,東海縣城管局渣土大隊中隊長穆樹軍正手持單兵執法記錄儀對一輛渣土車進行檢測,整個檢測過程全程傳輸到渣土車管理服務平臺勤務指揮室,指揮室能立即分析出該輛渣土車的信息、所有行經路線,以及有無違法違規行為。「遠遠地舉起設備掃一下,便能知道這臺車是否經過我們核准,是否為合法車輛,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執法效率大大提高。」穆樹軍說。
在為渣土車安裝「身份證」的基礎上,東海縣城管局還為渣土攪拌車裝上了視頻實時監控,並隨時與在工地周邊巡邏的現場執法人員聯繫,通過配備的單兵執法記錄儀傳輸回畫面,觀察現場情況。現階段,縣城管局正在和公安局進行數據實時共享對接的技術論證,待技術論證完成對接後,將初步實現渣土車在城區運行管理無死角,並可根據車輛運行實時數據,及時進行路線優化和調整,為實現市政府提出的「降塵治車」目標奠定基礎。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