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2時許,在香港深水埗地鐵站黃金電腦商場出口附近,有人登上高樓將大量的現金紙幣拋下,一時間無數的紙幣「從天而降」,數量巨額的港幣大鈔隨著哄搶和風吹散落在街道的各個角落。市民見狀隨即起鬨及奔往鈔票方向,情況一度十分混亂。警方拍出警力封鎖街道,沒收群眾拾取的紙幣。
據港媒報導,撒鈔人身份神秘。網傳主導撒錢人名叫黃鉦傑,綽號「幣少爺」,年齡24歲,對外宣稱自己考炒作比特幣起家。近日更是開班收徒,傳授炒比特幣經驗,對於撒鈔一事,他號稱自己是「劫富濟貧」。
有網友表示:劫富濟貧?我想知道誰被劫了?另外發錢能不能好好發,大家排隊領就是了。從天台往下扔讓別人撿,你打發要飯的呢?
也有網友評論道:撿不撿錢不是靠自身素質來決定,而是所靠撿起的錢佔自己總資產的比例來決定的!就像我看見地上一塊錢硬幣我都懶得撿!一些土豪看見人們瘋撿紙幣而嗤之以鼻一樣!
什麼是比特幣?誰創造了比特幣?
比特幣最初是由一名匿名的程式設計師或是一組程式設計師在2009年化名為中本聰推出的,中本聰本人聲稱自己是一名居住在日本的37歲男性。但是,有一個疑點,他完美的英語和他的軟體都沒有一點日語相關的東西,所以這個解釋明顯是不合理的。在2010年,中本聰轉向其他事物,將比特幣交由他人管理,據估計,中本聰本人擁有約100萬比特幣,即使是比特幣大跌的今天,他所擁有的資產也是不可估計的。
而關於比特幣創建者的真實身份有太多的傳聞,小編在這裡也就不一一贅述了。
每個比特幣都是唯一的一串代碼,這個代碼大概什麼樣,參照美元上的編號就知道了。但比特幣與美元有兩點不同。(實際上有太多不同)
1、比特幣不由任何機構發行。2、比特幣一共只有2100萬枚,永不增發。
有人說比特幣類似股票,股票和企業息息相關,是你對這個企業的投資。與其說比特幣像股票不如說比特幣像舊版錢幣,它們數量都是恆定的,不會增發。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比特幣,郎鹹平聲稱比特幣是龐氏騙局,他認為世界各地銀行都不認可它作為貨幣,它唯一能做的就是被賣出。等到有一天,最後一批買入比特幣的人發現無法賣出了,也就成了這個大泡沫的接盤俠。
比特幣的去中心化技術具有大的前景,要說成為貨幣為時尚早。比特幣出現的時間節點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存在,一旦部分國家出現貨幣問題時便開始波動。本國資產因為貨幣震蕩被迫轉移,國家資產被某些承認比特幣是資產的國家收割的體無完膚。前有委內瑞拉,後有土耳其,俄羅斯也難以倖免。如果比特幣不叫比特幣,叫比特船,或許能有更多人清醒。
目前,比特幣已經達到了幾萬元人民幣/枚,足以說明比特幣已經滿足了一定的金融需求,尤其是在跨境支付、貿易等金融支付體系上,當然由於比特幣有良好的匿名性,也被用於犯罪的金融活動,比如說洗錢、隱匿資產和非法交易等。
工具有好有壞,刀在醫生手裡可以用於治病救人,在壞人手裡可以用於犯罪,主要看使用的人怎樣去對待,但是不管怎麼樣,比特幣打開了數字貨幣的大門,同時比特幣背後的理念,人人平等、信息公開透明、數據不可逆、保證隱私等,才是未來世界應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