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爾木,如果不是對西北非常熟悉的可能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屬於青海省,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三大城市。旅遊雖然不夠發達,但全市有近90%的土地屬於荒漠、半荒漠的戈壁灘,察爾汗鹽湖、崑崙山口、格爾木胡楊林,無一不壯觀美麗。
我在這裡出生,成長,是第二故鄉,雖然生活了十幾年也說不上非常了解,但是離開後才懂得了那裡的魅力,是雄渾的,是蒼莽的,也是充滿人文情懷的,是讓人願意用每一寸腳步去丈量的地方。格爾木市區與邊遠地區的戈壁不同,市區的建設是這戈壁沙灘上的一座綠洲,綠樹成蔭,繁花似錦,市郊農田蔥綠,樹木成行。
記憶中的冬天很冷,雪很厚;春天風很大,沙子很多;夏天不熱,但還是會被蚊蟲咬;秋天應該是格爾木最舒服的季節了,舒適的溫度,街道的楊樹黃透了,配著藍天白雲,一片空曠和豪氣。格爾木的四季非常分明,冬天的格爾木是白色的。雖然光禿禿的景象略顯滄桑,但是下過雪後,卻是美到讓人窒息,不過除了冬天詭異的高原天氣可能會讓你的在三伏天也讓你享受雪花、冰雹的待遇。
冬天來西北是不容錯過的一種體驗,屋外天寒地凍,屋內短褲短袖,一地兩極的溫度,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各地到處都充滿著冬眠的氣息。可能在南方的冬天依舊是六七點就起床了,但是格爾木的一天是從中午開始,下午五點多就結束的。寒冷的冬天睡覺是打發時間最好的辦法。
春天我找不到比較貼切的詞來形容,非要形容的話就是——蠟黃。格爾木的冬天非常的漫長,漫長到讓人感覺不到春天的存在,春天來了的唯一特點是風沙大,常常一整夜一整夜的狂風大作,第二天醒來整個城市一片凌亂,打斷了冬天乾枯了的樹枝,吹到了羸弱的蘆葦草,打倒了路邊無邊堅固的路標牌,散落在地面上,像是被誰搶劫了,覆蓋著黃沙,似乎就是春天在告訴人們,冬天可以被埋葬了,準備準備我們該登場了。幾場大風過後,你就看著嫩綠嫩綠的芽探著頭觀察這個即將火熱的城市。格爾木的春天是一個凌亂的季節。
格爾木最好的旅遊季節是夏天和秋天,也就是7、8、9、10月份。最好的風景都在這幾個月裡,沒有很多汙染,環境沒有被破壞。如果你想感受厚重悠長的人文歷史情懷,可以去逛逛將軍公園,如果你想看明媚的自然風光,不要錯過最美的崑崙山、胡楊林、察爾汗鹽湖,如果你想看西北蒼涼與雄壯,一定要來穿越下柴達木盆地、可可西裡。
夏天的格爾木是藍色的,天的藍,水的藍,還有鹽湖的藍。說到青海的鹽湖大多數人只知道茶卡鹽湖,被稱為中國的「天空之境」,但是再往西走的格爾木還有察爾汗鹽湖,有著名的萬丈鹽橋就說的是這裡,由於水分不斷蒸發,鹽湖上形成堅硬的鹽蓋,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直接修建於鹽蓋之上,成為了壯麗的景觀。
察爾汗鹽湖一切綠色植物均難以生長,但卻孕育了晶瑩如玉、變化萬千的神奇鹽花。鹽花是鹽湖中鹽結晶時形成的美麗形狀的結晶體稱謂。滷水在結晶過程中因濃度不同、時間長短不一、成份差異等原因,形成了形態各異,鬼斧神工一般的鹽花。這裡的鹽花或形如珍珠、珊瑚,或狀若亭臺樓閣,或像飛禽走獸,一叢叢,一片片,一簇簇地立於鹽湖中,把鹽湖裝點得美若仙境。
秋天的格爾木是金黃色的,一切植物都開始走向衰老,就像為了完成某項任務,該要綻放最後的生命力,進入休眠的狀態。胡楊林是格爾木看「黃色」最好的去處,黃的樹,黃的沙,抬頭藍的天,置身其中,世界整個安靜下來,一切歸於平靜。感受自己的每一口呼吸,如果這世界上還有什麼聲音值得一聽,那應該就是此時吹過的風,跳動的心臟和樹葉隨風發出的「沙沙」聲。
距格爾木市區約60公裡,是青海唯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胡楊林。胡楊林南靠巍巍崑崙山脈,北面是茫茫戈壁鹽灘,夾在其中的沙漠化地帶裡,尤其顯得珍貴。一條叫託拉海的季節河從沙地中流淌過來,劃著美妙的曲線繞過樹林。每年的十月,胡楊就會由濃綠變為金黃,如同蒼茫中燃燒的火焰,似乎將整個沙漠都染成了金色,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生命的頑強。處身此地,面對風骨猶存的枯乾半埋在沙裡如泣如訴,面對衰老的胡楊無奈的讓風將枝頭的黃葉一陣陣吹去,面對幼小的正在成長的小樹搖擺飄蕩,怎不令人百感交集,盪氣迴腸。
我在這座城市熱愛過的,就是走的再遠應該也不會遺忘。格爾木就是一座西北的小城,不起眼到提起名字可能都沒有人聽過,但是她依舊在這個經緯度上做著自己主角,冬去春來,四季更迭,不變初心的守護這一方人。如果你去西藏,經過她一定要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最大的城市。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