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慶典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傳心授,歷經千年歷史演繹,有著獨特的習俗,莊嚴肅穆,古樸典雅。然而,其榮光背後,是誰在默默付出護持盛典?媽祖誕辰1054周年將臨之際,在全球最大黃金媽祖聖像開光儀式現場,記者於凌晨時分探訪湄洲媽祖祖廟裡的兩岸草根傳承人——
金尊媽祖聖像凌晨開光,儀式現場人山人海。
凡心善舉,聚愛成塔。每逢盛大媽祖慶典,湄洲媽祖祖廟裡總會有一群人晝夜奔波忙碌著。
他們都是誰,又在忙著些什麼?來自四面八方的媽祖信眾都忙著上香祈福,虔誠禮拜,有多少人會關注到這些護持慶典的人?
這天凌晨,依古制,全球最大黃金媽祖聖像民間開光儀式在祖廟順濟殿先舉行,拉開紀念媽祖誕辰1054周年活動的序幕。
零點時分,夜深天涼,我踏著星光,隨著熙熙攘攘的海內外媽祖信眾人潮,來到順濟殿。開光儀式尚未開始,許多信眾一面見金尊媽祖聖像,就雙手合十,虔誠朝拜。
柯建華(左)在祖廟分靈一尊媽祖像回臺灣。
民間傳統開光儀式整個過程需要2個多小時。儀式開始,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榜率各宮廟的福首、福首夫人以及虔誠的媽祖信眾站列幾排,手持木香,跟隨主事法師行三跪九叩、上香等古禮。
在儀式現場,有位老人忙著熱情招呼媽祖信眾。許多媽祖信眾現場捐「緣金」,不管數目多少,他都認真地做好登記,然後拿出一個紅色的袋子,裝上一袋平安米、一支龍旗等吉祥禮品回贈信眾。除了接待捐「緣金」的媽祖信眾,他還給遊客提供茶水。儘管已是凌晨,但他未見一點困意,沒有一絲倦怠。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我在採訪之餘也上前幫忙。
老人告訴我,他叫朱金榜,今年66歲,是湄洲鎮高朱村人。讓他驕傲的是,他還是順濟殿殿長。他說,金尊媽祖聖像在順濟殿舉行開光儀式,就是在家裡辦喜事,真高興!金尊媽祖聖像是目前世界最大黃金媽祖像,造價1億多元,開光後一定會吸引更多的世界各地媽祖信眾前來觀瞻和朝拜。他一定會堅守崗位,做好「迎來送往」工作,祈佑愛心人士一生平安。
朱金榜說,什麼是媽祖精神?媽祖精神就應該融入細節中。給遠道而來的客人提供方便,儘自己所能給遊客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就是在踐行媽祖精神。每逢大典,兩岸都有熱心的普通信眾參與。大家的崗位不同,所做的事情也不一樣,但弘揚媽祖文化的心是一致的。
開光儀式宏大隆重,細節繁多,不能有任何紕漏。為了保障儀式有序、順利完成,祖廟董事會特地從正殿調派了近20名年輕人員前來協助。
殿長為捐「緣金」信眾回贈吉祥禮品。
曾貴陽今年26歲,是湄洲島汕尾村人,已經在祖廟工作6年了,專門負責安全保障。別看他年齡小,可他已經從一名普通的保衛人員成長為保衛科副科長。凌晨1點多,媽祖信眾越來越多,他忙得連口水也顧不上喝,全身早已被汗水浸溼了。他不停地穿梭在人群中,提醒信眾注意安全,不要推擠,不要隨意進入儀式主場,以免幹擾儀式正常舉行,破壞儀式的莊嚴。他告訴我,這次開光,必須等到凌晨3點過後方可燃放鞭炮。這一時段,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防止信眾亂放鞭炮。
他說,媽祖神像開光是一件很神聖的事,特別是贈臺翡翠媽祖像、榮歸湄洲故裡的上海世博園漢白玉媽祖雕像、世界上最大翡翠媽祖神像安座祖廟天妃宮等大型開光儀式,影響廣泛。因此,他們的任務也就特別重。
開光儀式上,穿著湄洲女服飾司禮人員,忙著給信眾點香,然後等上香時再把信眾手中的香統一收回插在香爐中。90後蔡秀霞就是其中一員,她是島上寨下村人,中專畢業後就來到祖廟上班。她說,作為一名湄洲女,從小耳濡目染,最了解的就是媽祖。作為年輕人,如何傳承媽祖信俗?就是主動參加各種媽祖活動,了解各種活動的真正內涵,尤其是要記住一些信俗的特定步驟。這種習俗過去沒有專門的記載,靠的是代代相傳,「兩岸的草根信眾都是不可忽視的媽祖信俗傳承人」。
凌晨2點半,金尊媽祖聖像開光儀式禮成,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大家爭先給金尊媽祖聖像敬香,拍照留念。我深切感受到濃濃的媽祖信仰氛圍。
湄洲女司禮上香。
我注意到,金尊媽祖聖像第三道工序的製作人、臺灣金暢金銅藝術工坊專家柯建華激動得眼含淚水。他告訴我,他今年61歲,從小信奉媽祖。10年前,他給臺灣大甲鎮瀾宮雕刻了一尊150釐米高的媽祖金像。如今,又有機會與兩岸藝術家一起精心雕刻出世界最大的黃金媽祖像,這是他畢生的榮耀。希望海峽兩岸媽祖信眾繼續攜手,為弘揚媽祖文化貢獻力量。
凌晨3點多,開光儀式結束後,大部分媽祖信眾已經離開順濟殿,而殿長、殿務員、祖廟保安、湄洲女、媽祖義工等還留在現場忙碌著,守護著媽祖。看到眼前這一幕幕,我很是感慨。一念虔誠心,一念執著情。正是有千千萬萬像他們一樣默默付出的媽祖信眾,才使媽祖信俗歷經千年而不衰。
林金榜說,媽祖文化的弘揚,不但要靠柯建華等全球致力於媽祖文化事業的專家們,通過學術研討,成文記載,形成物件、圖片、影像資料等形式記錄,而且需要靠廣大草根媽祖信眾齊心協力來推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相對於供品、史料等而言,甘於奉獻的活態傳承人更加值得尊敬,他們的堅守更加讓人感動。(湄洲日報 吳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