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義大利《新歐洲僑報》報導,米蘭馬爾奔薩機場最近發生了一件讓人悲痛的事。當地時間12月19日早上,一位華人女子剛下飛機,便猝然離世。
據悉,這位女子在飛機上就開始感到不舒服。飛機落地後,她剛下接送巴士便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工作人員立即將她送到機場醫務室內,同時向急救中心呼救。救援人員迅速趕到機場醫務室,但已經為時晚矣,人已經「走」了。目前,造成華人女子猝死的原因尚在調查中。
疫情之下乘飛機本就不易,發生如此慘劇讓人嘆息。其實,小僑此前也報導過多次類似事例。長時間在機艙中處於靜止狀態可能導致「經濟艙症候群」,需要加倍小心。
中新社記者 陳曉東 攝
乘機後入院急救 十天內竟有四起
2019年12月,上海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創傷急救中心10天內連續接診了4例從機場送來的危急患者,其中三人是外籍乘客,都是因為長時間乘坐飛機,引發急性肺動脈栓塞。
其中一位55歲的美國籍男子邁克,乘坐了14個小時的飛機,從美國飛來上海,下飛機時,突發短暫性暈厥並當場摔倒。醫生了解情況後,首先想到發生肺栓塞的可能性,馬上做了肺的血管增強CT,證實後迅速實施搶救。所幸患者轉危為安。
加拿大64歲男子,長途乘機後背部疼痛難忍
據媒體報導,一名叫做Colin Savage的64歲男子,在和家人的旅行結束後,搭乘飛機從智利飛回多倫多,歷時約10個小時左右。
飛行中的大部分時間,由於氣流的關係,飛機總是處在顛簸的狀態,乘客們都被要求系好安全帶,不要隨意走動。 身材高大Colin就這樣被「困」在了狹小的「經濟艙座位」上,膝蓋抵著前排椅背,整個航程都不太舒服。
飛機落地之後,Colin剛一起身,忽然感到後背下方一陣劇痛。他描述稱「比斷了骨頭還要痛100倍」。
據醫生介紹,「經濟艙症候群」,又稱深靜脈血栓(DVT)。是由於乘客長時間坐在擁擠的機艙中,空氣低壓、低氧、水分變少,乘客胃腸脹氣、腹內壓升高,下肢血液循環變慢,導致血液凝固性增加和靜脈血流瘀滯,從而誘發深靜脈血栓栓塞。當飛機到達,下機活動後,脫落的靜脈栓子隨著全身血液循環流到心臟或肺部時,就會引發嚴重的疾病。
小僑提醒大家,乘坐飛機出行一定要警惕身體發出的小信號,遇到情況要及時求助專業人員。此外,大家乘坐航班出行還要提防另一件事,那就是「飛天大盜」。
從杜拜飛往德黑蘭的航班上。新華社記者 夏晨 攝
乘坐飛機還要小心「飛天大盜」
乘坐飛機的人未必都有高素質,一些犯罪團夥,專門選擇夜間飛行時間長的航班,利用旅客睡覺、夜間空乘減少巡查次數的便利實施盜竊。此類案例已發生多起。
2018年一月,北京飛往布拉格的航班上就發生了一起重大盜竊案。多名中國乘客和兩名外國乘客的財物被偷,數額巨大。使館就此專門發布安全提醒,讓廣大同胞乘坐飛機時注意保管自己的財物。
小僑提醒各位,登機後擺放行李時,最好放在自己視線前方45度角的行李架上,讓行李清楚地展現在你的視線和余光中。貴重物品最好提前放在貼身口袋裡。
素材來源:中國僑網、新歐洲僑報等
編輯:冉文娟
2020,僑胞很忙!
即使接種了新冠疫苗,這點還是要注意
「疫」路走來,海外華商的困境與突圍
點擊播放 GIF 0.0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