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拉雪山,藏語全稱為「夏學雅拉嘎波」,意為東方白犛牛山,系藏區著名神山之一,主峰海拔5998米,終年積雪覆蓋。盛夏時節,在如花似錦的塔公草原上觀賞雅拉雪峰,如臨仙境。

從康定出發,不走折多山,有一條專門的風光大道。從康定的雅拉鄉-中谷鄉-紅海,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但它的風景毫不遜色於折多山。全程50千米左右,路面為柏油路。行進在該條道路上,完全可以從兩邊的風景變幻中感覺到海拔高度的攀升。路過農家小村莊,茂密的白樺林,杜鵑花叢散步在道路兩旁,雪山融水流成瀑布。兩面的高山形態各異,有的像八戒挺著肚子,直呼蒼天!有的像含苞待放的蓮花立在山巔。山頂的草甸上有一汪高原湖泊,因湖中生長著紅色的草而得名紅海,紅海備考的是綿延的雪山,夕陽時分,玩下染紅了雪山,也映紅了海子。

紅海埡口海拔為4400米,在此也可遠眺貢嘎山,在即將到達康定機場時可見一條分岔路,行駛進去,便進入了塔公草原的深處。
塔公草原
塔公藏語意為「菩薩喜歡的地方」塔公草原是距離成都最近的草原。青草鋪滿山丘,綿延起伏,牧民們用白色的石頭在山坡上砌起巨大的佛經真言,感謝上天恩賜這片水草豐茂的牧場。夏天各色的鮮花鋪天蓋地,犛牛悠閒的吃著青草,牧民們一邊放牧,一邊在公路的沿線兜售著自家做的犛牛酸奶。作為親口吃過的人來說,這裡的酸奶的確很正宗,上面漂浮著一層黃色的酥油,真的是特別的酸,反正,不加白糖我是吃不下去,但是回口的味道又特別的清香,帶有草原的味道以及藏民淳樸的真心。

小大昭寺--塔公寺
塔公寺是康巴地區最古老的的藏傳佛教薩迦派寺廟。傳說當年文成公主進藏途經此地,裝載著佛像的車輦突然停了下來,人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將車移動。此時佛像開口說想要留在這個地方。文成公主頓感殊勝異常,便留下隨行的工匠,修了一座寺廟,將佛像供奉於此。塔公地名也由此而來。因為塔公寺佛像與大昭寺中所供奉的佛像之淵源,所以藏區的信眾們認為,如果你今生不能去拉薩朝聖,那麼來轉塔公寺也可以獲得同樣的功德。

塔公寺後院有近百座造型各異的白塔組成的塔林,相傳其中藏有薩迦派歷代高僧之舍利,寺廟的四方另有四座彩色的塔子,分別是東方白塔,南方黃塔,西方紅塔,北方綠塔。塔林旁邊有一口水井,飲用可增加福報。
木雅金塔
木雅金塔又名木雅尊勝塔,之所以稱為金塔,是因為用了一百多公斤的黃金製成金箔,貼滿了塔頂。金塔外有383米長的轉經廊,裝有470個轉經筒,內裝消除違緣障礙的「金剛薩錘百字明咒」22億遍。金塔周圍有4座臺閣式佛塔。158座潔白的成就塔將金塔圍繞在正中間,純白的塔林,紅色的寺廟院牆,金黃色的塔頂與雅拉雪山遙遙相望,組成了塔公草原的地標性景觀。相信當你開車,這一幕映入眼帘的時候,你一定會張大嘴巴。

因為塔公是菩薩喜歡的地方,所以生活在這裡的牧民更是虔心向佛。但凡平坦的石頭上面,塔公人民都將它刻上了彩色的經文,莊嚴的佛像。從新都橋到塔公的途中,有一條流淌著彩色石頭的河流。

這正是冬天的時候,農閒下來的塔公群眾,無論男女老少都會來到河邊,為這裡的石頭刻上經文和佛像。這真的是一種虔誠到了骨子裡的信仰,讓人無不肅然起敬,對這片土地和這裡的人們都深懷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