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少兒編程行業發展迅猛,編程教育正逐步成為學校正式課程,在需求和供給的雙重利好環境下,少兒編程行業將實現快速增長。隨著浙江省將編程劃分到高考範圍的政策推出,編程剛需化的趨勢已愈演愈烈。
「為什麼在這個無人機都已經被用來求婚的時代,我們的教育還是和十幾年前甚至三十年前一樣無趣?」這個問題曾被編程貓創始人李天馳不斷反問。
作為剛剛獲得編程教育領域中最大一筆融資——1.2億元的編程貓來說,他們在為兒童打造最有趣的編程教育平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從工具、課程到社區,編程貓打破了以往編程刻板枯燥的印象,用圖形化遊戲化的方式集結了一批6歲到16歲的創造者——編程不是工具,只是表達自己的一種語言。
在編程貓的平臺上,學生可使用圖形化程式語言創作遊戲、軟體、動畫、故事等作品,全方面鍛鍊邏輯思維能力、任務拆解能力、跨學科結合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素養,為STEAM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
與市面上的大多數少兒編程培訓公司大多都基於Scratch平臺不同的是,編程貓是自己研發底層技術。基於自主研發的底層技術,編程貓在圖形編程產品中具有最佳的性能和執行效率。
編程貓逐漸認識到課程內容和軟體工具是自己的核心優勢,未來他們想做的,是連接更多智能硬體公司和學校等培訓機構,迅速降低編程課程的學習壁壘,服務更多的小朋友。下一階段,他們將研究怎樣用人工智慧的方式來完善在線教育。
「我們教的不是編程,是通向未來的魔法。」創始人李天馳說。
創業契機:編程是通向人工智慧時代的魔法
編程貓的辦公室有一扇粉色的任意門和兩隻超重的貓:貢菊和綠茶。
編程貓家的貓:貢菊和綠茶
李天馳小時候的偶像是機器貓。哆啦A夢是他最希望擁有的朋友:它的口袋,滿足了工業時代裡孩子對科技陪伴最溫暖的想像。
長大了的「大雄們」——李天馳和如今的合伙人孫悅去了美國和歐洲,學習數學科學和計算機。2015年,在參加一個愛爾蘭舉辦的網際網路峰會時,他們發現當地的小朋友已經有了超越大學生編程的能力:而國內,針對少兒編程教育的公司卻寥寥可數。
過去三十年間,中國教育依舊沉悶,只有一門基礎學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是英語。英語是世界第一語言,改革開放時,與世界交流的國際化人才極度缺失,英語成了走出去的第一張門票,於是,誕生了諸如巨頭新東方等教育公司。
而今天,人工智慧的時代已經到來。 2016年3月15日,谷歌圍棋人工智慧AlphaGo戰勝李世石,總比分定格在4:1;今年的10月18日,AlphaGo Zero脫離了人類數據,僅憑自身的算法強化學習就戰勝了AlphaGo。
人類已經要開始與人工智慧對話。未來世界的第一語言,將會是編程。
80年代,鄧小平同志就提出,編程要從娃娃抓起,為了推廣計算機學習,奧賽就進入了中學。但早期硬體限制了學習成本,大部分高中的師資要求無法達到讓學生大範圍學習編程的標準。
2007年,圖形化編程工具誕生,這種方式大大降低了編程的門檻。模塊化結構化的編程方式拋棄了學編程要先學英語的前提,而相對於全黑的屏幕,彩色圖形化則更吸引小朋友。這也是編程貓針對少兒編程採用的方式。
「編程在人工智慧時代的定位就是機器在工業時代的定位,所以我們用編程取代了機器,叫「編程貓」,從教育的目標來講,我們希望編程貓能陪伴著每一個像大雄這樣的普通孩子成長。」李天馳說。
在「傅盛戰隊」創業孵化比賽上,李天馳和孫悅的少兒編程項目上成為前五強。二人退學,2015年初,正式開始回國創業。
核心優勢:所有的應用,都應該是好玩兒的
2017編程貓2017全國少年編程PK賽的第四名趙一舟,是個7歲的小朋友。獲獎後的他寫下了自己的獲獎感言:哥哥們,等我上完二年級學會乘除法再戰!
每次PK賽的作品都要花費三個小時以上,但是7歲的福寶卻沉浸其中。就是因為編程貓的課程和內容跳脫了以往枯燥的編程思維,一直在做遊戲化的方向。
編程貓的課程分為九級體系,前面三級注重利用圖形工具訓練計算機的邏輯思維,後面則會向計算機科學的專業領域延展,譬如數據結構、算法、線性代數等等。完成所有課程體系後,編程能力可以與史丹福大學學生媲美。
目前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博士李瑾擔任編程貓的教育顧問,英國國際高等教育課程設計組組長Julia擔任教研總監。
如何讓孩子用最簡單的方式了解到晦澀難懂的編程思維?主要是藉助圖形化遊戲的方式。冒泡排序的算法屬於大學二年級數據結構的課程範圍,核心理論就是利用兩兩比較,將較大的數字排到前面,最終完成整個數列的排序。在編程貓裡,小朋友自己寫簡易的有劇情的排序遊戲,利用VR的方式直觀地展現出來,還可以分享給其他小朋友觀看或者一起玩。
在遊戲化編程的思路裡,孩子其實不只在編程,而是在自己創造一個世界。
「在2017年的時間節點,如果做出的課程還和以前的內容一樣抽象,是沒有市場競爭力的。」李天馳介紹。
除此之外,編程貓的社區成為了小朋友的匯聚地。在論壇,一開始主要是探討編程問題,後來則漸漸向多方面延展:做遊戲,寫連載小說——編程只是一種語言,它的核心也是創作。反過來,這種創作也形成了極強的用戶粘性,目前在編程貓的平臺用戶已經達到170萬,一共創作了200萬個程序作品。
未來前景:堅持做軟體工具和課程內容,謀求上下遊合作
編程貓已經發展了將近三年。「到現在,其實我們更想做一件事:跟廣大的中小型培訓機構和中小型硬體廠商合作。」李天馳說。
2016年6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將信息化教學能力納入學校辦學水平考評體系。今年1月,《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提出將對小學科學課程標準進行修訂完善;浙江新高考改革將信息技術加入高考選考科目。
隨著國家政策的推廣,整個少兒編程的市場都已經進入競爭藍海階段。其中不外乎三種類型的企業:做少兒編程培訓的機構,做機器人教具編程的硬體公司和做軟體、設計課程內容的公司。
編程貓屬於第三種。一開始,工具、內容和培訓的三條路都在並行。但很快就發現了其中的痛點。培訓行業裡的本質痛點都一樣,就是招生,必須將80%的成本都投入到銷售上;而智能硬體除了要搞定供應鏈,還要搞定銷售端:即中上遊的機構和下遊的分發渠道。
經過思索,編程貓的創業團隊整體還是認為自身的軟體工具和課程內容是最主要的優勢壁壘:上遊可以對接培訓機構,直接為他們提供課程內容;下遊可以連接智能硬體生產廠商,編程貓提供內容課程平臺進行分成。目前,編程貓已經與近千家公立學校開始合作,在硬體領域也與樂博樂博機器人開始合作,後者將在北京地區16家直營店推出編程貓的免費體驗課程。
據《2017-2023年中國少兒編程市場分析預測研究報告》顯示,當下中國大陸少兒編程教育的滲透率為 0.96%,每人每年在編程教育領域消費金額約 6000 元,粗略估計目前國內少兒編程市場規模或達百億。少兒編程「剛需化」的轉變,為少兒編程領域的創業公司創造了更大的機會和更為激烈的競爭環境。
記者 | 張皓月
編輯 | 趙力 李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