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藝術教育,已經是美育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當下各項音樂藝術幾乎在每個孩子成長的經歷中都出現過,不管是鋼琴、舞蹈、聲樂......,作為一心望子成龍的家長,對於音樂藝術,受各方面因素影響,並不盡了解。同樣的,對於孩子的學習、老師的教學,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評判標準,那麼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推行的音樂藝術考級,就成了家長心中的主要評判依據。
用考級與否評判學習進度,用級別高低來評判學習效果,用過級率來評判教師的教學水平,用通過十級的早晚來比較孩子之間的學習成績。考級在家長心目中,被不經意地賦予了很多的功能和作用,當前的一個現象,就考級來說,用「本末倒置」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王校長以一個老師的角度來看待考級,從老師的教學方向來說,孩子學習鋼琴,可以不考級,甚至說如果有更長遠的學習目標,考級是沒有必要的。那考級對我們的孩子來說,到底有什麼樣的作用呢,從音樂本身來說、從教學本身來說、從對孩子的最長遠影響來說,我總結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考級的設立,是分級式設立,普遍的1-10級對應著4-13歲左右的孩子,這樣的設立,是讓我們的學習能夠分階分段更加的清晰,我們的學習能夠更加的科學,宛如小學學習的全部內容,分成六個年級,不同的年級都有語文和數學,但是難易程度和學習的情況不盡相同。音樂及鋼琴考級也是這樣,分級制,能讓老師的教學更加的具體有針對性,孩子們的學習更加科學。當然我們的考級教材也在不斷的改版來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
其次,鋼琴考級在教學中,是一項目標工具,因為設立不同的級別,是對於家長和社會最簡以化的標準說明,或向高走或向低走,使每一年的學習、每一階段的學習和教學都有目標,我經常和老師們講,要有目標的教學,我們的孩子們也一樣,每一年都要有學習目標,要有目標的學習,那這個目標是什麼?我們的鋼琴考級,不同級別的設立,就是我們很好的目標工具。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經受的是長跑還是短跑,是馬拉松還是百米衝刺,都是以考級來調節。學習不能光有方向,還要有階段性的目標,就像裡程碑一樣。這樣才能保持好的學習狀態。
關於鋼琴考級呢,在這裡王校長還有幾點建議,和我們的家長分享。一是鋼琴考級是最具體化的程度體現,但是它不具備比較性,學習鋼琴最不能有的就是比較性和比較心,因為橫向比較,最不可取,每個孩子的先天條件、學習起始年齡、練習投入時間和練習效率都不同,橫向的比較是最沒有意義的。要縱向比較,就像比較長個子一樣,我們和自己比較有進步就行。二是萬不可盲從徒快徒高,曾經有家長和我提出一直學習,一級也不考,然後最後考個十級,其實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家長像這樣想當然的想法非常多,鋼琴學習中任何的進步都不是一步百裡,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忽略積累的重要。做適合的學習、適當的積累,進步自然水到渠成。
最後,關於鋼琴考級,各位家長有什麼困惑都可以一起交流討論。還有我的各位優秀的鋼琴老師和前輩們,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