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訪原子城,回望那段崢嶸歲月

2020-09-14 光明日報

221廠十一廠區和十二廠區如今已成為原子城重要景點「上星站」。本報記者 徐譚攝/光明圖片

20世紀60年代,我國「兩彈」的試驗成功,極大振奮了全國人民。這背後是一代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近日,記者來到了「兩彈」的研製基地——原子城,觸摸那一代科技工作者把青春熱血奉獻祖國的脈搏。

自青海省會西寧西行百餘公裡,青海湖北岸有片草原,因盛開金露梅、銀露梅兩種花而得名「金銀灘」。在日月山和達坂山環抱之下,湟水河緩緩流過,滋養著這片平均海拔3350米的高原花海,膾炙人口的情歌《在那遙遠的地方》就誕生於此。而從20世紀50年代末起,這裡就有了另外的名字——原子城,它對外是青海礦區221工廠。

走進原子城

走過艱苦而火熱的年代,這座中國原子城已經退役33年了,現在還有了新名字——西海鎮,成為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盛夏午後,記者來到西海鎮,陽光透過行道樹冠間隙,斑斑駁駁灑在老建築厚實的院牆上,隨處可見的工業遺蹟仿佛在訴說過去的神秘與輝煌,也見證著原子城的新生和希望。

1987年,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正式退出歷史舞臺。曾經的原子城,是一方精神的高地,從這裡,人們能找到「兩彈一星」的精神價值,並由此發掘和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是一座建立在221基地舊址上的高大建築。走進紀念館大門,仿佛步入時光隧道,我國第一顆機載原子彈和氫彈模型、手搖計算機等上千件珍貴實物和珍貴史料陳列於此,令人目不暇接。在這裡,參觀者聆聽奮鬥者的故事,感悟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唯一留存下的照片

在一張放大掃描的黑白照片前,講解員姚雯靜停住了腳步,照片中是四位風華正茂的女青年的合影。她說,2009年的一天,同事發現一位老人站在這張照片前,飽含熱淚,情緒激動,上前詢問,老人激動地說:「孩子,這就是我多年來尋找的記憶呀,你看照片中右起第二個就是我!」

老人叫羅蕙英,1963年剛剛大學畢業的她,作為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被抽調參加國家保密工作,她和同事響應號召從上海來到青海基地報到,雖然海拔高,氣候乾燥寒冷,但剛從大城市來到這裡,一切都還新鮮,準備在分配居住的帳篷前留個影寄給家人。當得知這裡是軍事禁區,嚴禁私自拍照後,她便把照片小心翼翼藏了起來,這一藏就是三十多年,直到這片土地解封可以對外開放了,她才敢把這張照片拿出來,這也成為221基地唯一留存至今的私人照片。

前幾年,當再次被請回原子城時,老人激動不已。她說,最驕傲的事就是參加了核武器研製工作。羅蕙英們只是原子城中上萬名研製人員中的普通一員,正是他們用自己的青春、熱血為共和國的核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012年,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成立了「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已先後赴全國20多個省(區、市)累計報告350餘場,超過30萬人參與聆聽。姚雯靜作為宣講團成員,每年還會走訪老科學家和老職工。

「我要把原子城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一代代人記住那些科技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姚雯靜說。

小火車站前的遐想

在這片草原的一角,有一個廢棄的小火車站。一列小火車靜靜安臥在站臺的鐵軌上,仿佛經歷過繁忙,現在終於歇下來了。

海北州宣傳部的同志告訴我們,別看車站不起眼,它可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啟運的地方。同時,小火車是原子城裡生活區與工作區連接的交通工具,每天,科研人員都會從這裡奔向各個工作地點。當年火車上的這些乘客,有頂尖科學家,有工程技術人員,也有大批技術輔助人員,是一支上萬人的隊伍。當他們選擇從事這項事業後,也就選擇了隱姓埋名,附近的人們也只知道221廠是高度保密的地方,甚至科研人員的親人朋友也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事情。站在這個站臺上,我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時光穿越之感,似乎不經意間,可能邂逅到哪位共和國的功臣。

走在原子城裡,一件件文物把我們帶回到那個火熱的年代,那些辦公樓、科研樓、科技樓,都見證過一代人的奮鬥年華。

如今的金銀灘不再是軍事禁區,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化劍為犁的核武器研製基地,這裡早已恢復了草原的美麗風貌。更多的史料,我們只能從展覽館裡獲得。從陳列的文物中體會到,科研人員最初來到原子城,條件十分艱苦,這裡是高寒地帶,一年中有近半年時間處於寒冷狀態,但為了搶抓時間,他們都是先工作後生活,放下背包就在帳篷裡開始了科研工作。那些年,正是我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月,糧食實行定量制,油和肉都很少。在展廳裡,我們了解到那些著名科學家的工作、生活情況:王淦昌,當時已是世界知名的核物理學家,毅然放棄國外的優厚條件,改名王京來到這裡,一幹就是十多年,直到1978年,人們才重新看到王淦昌這個名字。

展覽館有大量傳統文物展示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復原模擬場景與高科技展示場景相襯託的展示,從陳列的退役東風-2A飛彈彈體、我國第一顆機載原子彈和氫彈模型及球面工具機、手搖計算機、大型電子管、精密天平、高速轉鏡掃描相機等1000餘件珍貴實物和200餘份中國核工業發展史、211廠史等珍貴歷史文獻資料中,可以想像那時這裡熱火朝天、爭分奪秒的緊張科研氛圍。面對當時國際勢力對新中國的打壓,面對我們一窮二白的面貌,科學家們以拳拳報國心,克服生活條件艱苦、科研設備落後的困難,以大無畏的勇氣,堅定走自主創新之路。這裡不僅集中反映了我國「兩彈」研製歷程,更集中體現了「兩彈一星」精神。

在這裡,不僅有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懷、陳能寬、鄧稼先等大科學家,也有普通技術人員,他們都是從全國各地抽調的優秀人才,涉及各行各業。他們集結於金銀灘,無數人的個人命運因此而改變,為了完成這項註定十分艱辛的任務,他們將人生中最美好年華默默奉獻在了這項偉大崇高的事業當中。

進入新世紀,原子城這個撐起民族脊梁的地方迎來了新生,先後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由張愛萍將軍親筆題寫的「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碑高高聳立,碑頂上,雕刻著四隻展翅翱翔的和平鴿,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科學家敢於自主創新的精神,也彰顯著中國科學家保衛和平的決心和功績。

(本報記者 金振蓉 徐譚)

相關焦點

  • 憶崢嶸歲月,聚奮進力量
    紅色精神代代傳承「風雪蒼茫,遠山肅穆,三頂墨綠色的帳篷扎在蒼茫的草原深處……」10月1日,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銀灘的原子城紀念館內,伴隨著講解員深情的敘述,來自西安的初中生王嘉昊聽得格外仔細。原子城紀念館裡,從「歷史抉擇」「艱苦創業」「科學研製」,再到「東方巨響」「共和國不會忘記」,5個展廳形象而又真實地再現了「兩彈一星」精神,展現了開拓者的博大胸懷。「以前在書籍中了解過那段崢嶸歲月,但置身於紀念館時感覺又完全不同,我們要努力增長本領,不辜負先烈們的付出。」王嘉昊說。
  • 蒙寧青行(十一)原子城——西海
    那個時候,讓你跑,你也很難跑出這片高原草地,現在的地圖上的標註,它是青海農場,分一分場二分場,還有東方紅大隊、勝利大隊和解放大隊等富有時代特點的地名,其實,它現在已經有了更美麗的名字——金灘和銀灘,總稱金銀灘景區,它所在的行政區域現在叫西海鎮,又稱原子城,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成功爆炸的地方,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由國務院宣布退出現役,所有建築與設施移交地方,漸漸的,這裡現在已經成了一座荒原中乾淨整潔和宜居的小鎮
  • 憶崢嶸歲月 聚奮進力量
    紅色精神代代傳承「風雪蒼茫,遠山肅穆,三頂墨綠色的帳篷扎在蒼茫的草原深處……」10月1日,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銀灘的原子城紀念館內,伴隨著講解員深情的敘述,來自西安的初中生王嘉昊聽得格外仔細。原子城紀念館裡,從「歷史抉擇」「艱苦創業」「科學研製」,再到「東方巨響」「共和國不會忘記」,5個展廳形象而又真實地再現了「兩彈一星」精神,展現了開拓者的博大胸懷。「以前在書籍中了解過那段崢嶸歲月,但置身於紀念館時感覺又完全不同,我們要努力增長本領,不辜負先烈們的付出。」王嘉昊說。
  • 山東等地國慶紅色文旅人氣高漲:憶崢嶸歲月 聚奮進力量
    國慶假期紅色文旅人氣高漲憶崢嶸歲月 聚奮進力量國慶假期首日,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景區的講解員朱淑華和同事在忙碌中度過。在這個「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慕名而來的遊客格外多。短短一上午,他們就已為十幾批集中參觀的遊客做了講解。行程萬裡,不忘初心。
  • 憶崢嶸歲月,聚奮進力量(倡導國慶新民俗,打造愛國活動周)
    紅色精神代代傳承「風雪蒼茫,遠山肅穆,三頂墨綠色的帳篷扎在蒼茫的草原深處……」10月1日,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銀灘的原子城紀念館內,伴隨著講解員深情的敘述,來自西安的初中生王嘉昊聽得格外仔細。原子城紀念館裡,從「歷史抉擇」「艱苦創業」「科學研製」,再到「東方巨響」「共和國不會忘記」,5個展廳形象而又真實地再現了「兩彈一星」精神,展現了開拓者的博大胸懷。「以前在書籍中了解過那段崢嶸歲月,但置身於紀念館時感覺又完全不同,我們要努力增長本領,不辜負先烈們的付出。」王嘉昊說。
  •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座原子城
    文/守一瓣心香青海省,在那遙遠的地方,有美麗的金銀灘,有神奇的西海鎮,這裡是神秘的「原子城」所在地。半個世紀來,原子城一直被人們看作是中國最隱秘的地方之一,昔日這個帶著神秘面紗的西海,今天竟然成了一座綠蔭遮蓋和開滿鮮花的城巿。
  • 憶崢嶸歲月 聚奮進力量 國慶假期紅色文旅人氣高漲
    紅色精神代代傳承「風雪蒼茫,遠山肅穆,三頂墨綠色的帳篷扎在蒼茫的草原深處……」10月1日,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銀灘的原子城紀念館內,伴隨著講解員深情的敘述,來自西安的初中生王嘉昊聽得格外仔細。原子城紀念館裡,從「歷史抉擇」「艱苦創業」「科學研製」,再到「東方巨響」「共和國不會忘記」,5個展廳形象而又真實地再現了「兩彈一星」精神,展現了開拓者的博大胸懷。「以前在書籍中了解過那段崢嶸歲月,但置身於紀念館時感覺又完全不同,我們要努力增長本領,不辜負先烈們的付出。」王嘉昊說。
  • 國慶假期紅色文旅人氣高漲 憶崢嶸歲月 聚奮進力量
    紅色精神代代傳承「風雪蒼茫,遠山肅穆,三頂墨綠色的帳篷扎在蒼茫的草原深處……」10月1日,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銀灘的原子城紀念館內,伴隨著講解員深情的敘述,來自西安的初中生王嘉昊聽得格外仔細。原子城紀念館裡,從「歷史抉擇」「艱苦創業」「科學研製」,再到「東方巨響」「共和國不會忘記」,5個展廳形象而又真實地再現了「兩彈一星」精神,展現了開拓者的博大胸懷。「以前在書籍中了解過那段崢嶸歲月,但置身於紀念館時感覺又完全不同,我們要努力增長本領,不辜負先烈們的付出。」王嘉昊說。
  • 途經廣西河池謝家峒隧道,走進列寧巖,走近那段「崢嶸歲月」
    途經廣西河池謝家峒隧道,走進列寧巖,走近那段「崢嶸歲月」。在歲月沉澱中我們總能有所感悟,通過這麼一個有著一段「崢嶸歲月」的人文風景,我們在裡面感受的到是一種不朽的精神,而如果大家也想來感受一番這種精神,大家不妨通過廣西謝家峒隧道來這列寧巖吧,當然,在通過隧道時也要注意安全喲,不要與前車靠的太近。
  • 憶崢嶸歲月 聚奮進力量(倡導國慶新民俗 打造愛國活動周)
    紅色精神代代傳承「風雪蒼茫,遠山肅穆,三頂墨綠色的帳篷扎在蒼茫的草原深處……」10月1日,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銀灘的原子城紀念館內,伴隨著講解員深情的敘述,來自西安的初中生王嘉昊聽得格外仔細。原子城紀念館裡,從「歷史抉擇」「艱苦創業」「科學研製」,再到「東方巨響」「共和國不會忘記」,5個展廳形象而又真實地再現了「兩彈一星」精神,展現了開拓者的博大胸懷。「以前在書籍中了解過那段崢嶸歲月,但置身於紀念館時感覺又完全不同,我們要努力增長本領,不辜負先烈們的付出。」王嘉昊說。
  • 紀念九一八 | 平山的這些紅色景區帶你緬懷那段崢嶸歲月!
    一寸山河一寸血這是中華民族最悲壯的史詩今天一起跟隨小編來看看平山這些紅色景區再次踏上那段崢嶸歲月吧
  • 這個暑假,去青海原子城浪一圈吧
    原子城建於1958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均誕生於此,故稱為「原子城」。&34;是原&34;所在地 。1995年5月15日退役,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西海鎮,現為海北州府所在地。2001年,青海原子城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11月,原子城被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 參觀青海原子城紀念館追憶
    五月一號利用國定假日期間,在青海省中醫院張玉國、李強兩位主任醫師陪同下,我們遊覽了青海原子城與青海湖。上午從我入住的酒店出發,李強主任駕車近兩個小時,藍天白雲,既有山巒起伏,也有茫茫草原,我們首先來到了青海原子城紀念館。
  • 中國第一個原子城博物館
    西海鎮不光是中國情歌的故鄉,還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宇宙飛船研究,生產,試驗的地方,所以又被譽為原子城,並建有中國第一個原子城博物館,每天吸引著無數遊客前參觀者。
  • 「原子城」的新頭銜
    新華社西寧12月16日電(記者白瑪央措)記者16日從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金銀灘·原子城景區正式列入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名單。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今年11月,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召開申報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專家評審電視電話會議,對金銀灘·原子城景區做出初步評價。12月,經文化和旅遊部專家評審會的嚴格評審和篩選,金銀灘·原子城景區順利通過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審。
  • 「原子城」的新頭銜
    新華社西寧12月16日電(記者白瑪央措)記者16日從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金銀灘·原子城景區正式列入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名單。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今年11月,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召開申報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專家評審電視電話會議,對金銀灘·原子城景區做出初步評價。12月,經文化和旅遊部專家評審會的嚴格評審和篩選,金銀灘·原子城景區順利通過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審。
  • 重慶珍檔丨仰望英雄之城 踏訪抗戰遺址遺蹟
    她的受難與榮耀,在那段關乎民族存亡的時光,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與那個大時代一起,成為勝利的象徵,鑄就了中華民族歷史中最輝煌的一頁。那段歲月的重慶,不僅是國民政府的「陪都」,更是保護國家危而不亡的堡壘。她遭受了長達六年的日軍轟炸,在今天,那段時光的記憶都仍存在於重慶的許多街巷。作為英雄城市的我們,有哪些一定要去的地方?
  • 歌聲裡的原子城,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鎮
    西海鎮,又稱原子城,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東南部,距海晏縣城9公裡,距西寧市110公裡。原子城、原子城紀念碑、原子城紀念館、爆轟試驗場「原子城展館」的開館,為社會提供了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遊山西·讀歷史——踏訪革命遺址 感悟崢嶸歲月
    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故事,見證著革命戰爭年代讓人難以忘懷的崢嶸歲月,傳遞著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百折不撓、艱苦奮鬥的偉大民族精神……位於太行山腹地、山西左權的晉冀魯豫邊區臨時參議會舊址。
  • 夢幻海北|探秘神秘禁地,謝絕老外進入的原子城
    原子城建於1958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均誕生於此,故稱為"原子城"。"原子城"是原"青海221廠"所在地 。1995年5月15日退役,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西海鎮。11月25日,2019「好客山東」旅行商、投資商「夢幻海北」行活動在西海鎮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