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寧波,醬烤豬頭是奉化一道具有悠久歷史和濃鬱地方特色傳統小吃。醬烤豬頭是用豬頭肉和鹹光餅加冰糖做成的一種拔絲食品。又香又脆又甜,味道鮮美,既可下酒,又可當點心,是酒席上的一道名點。醬烤豬頭,薄脆的鹹光餅,裹上熬得焦黃的糖漿,撒上芝麻和紅綠絲,夾一塊上來,是拉扯不斷的糖絲,一口咬下去,先是甜甜的糖漿,再是酥脆的鹹光餅,味道真是絕了。醬烤豬頭,又香又脆,是奉化人念念不忘的傳統小吃!
網絡上曾經有一張名不副實系列菜餚名單,列出了沒有魚的魚香茄子、沒有虎皮的虎皮尖椒、沒有夫妻的夫妻肺片……曾經,對醬烤豬頭的印象也是如此,即沒有「豬頭」的醬烤豬頭。然而,最早的醬烤豬頭是有豬頭肉的。相傳明朝戚繼光在奉化沿海抗擊倭寇,百姓抬了豬頭、老酒、鹹光餅等去慰勞他們,但是戚家軍紀律嚴明,堅決不收酒肉,只留下了鹹光餅作乾糧。這時,人群中有個老廚師提議,把豬肉切成鹹光餅一樣大小,和鹹光餅燒在一起,戚家軍肯定分辨不出來,只要他們收下了,就不會再退回來。於是眾人忙碌了起來,把豬頭肉做成了這種特別的點心。戚家軍乍一看,以為是鹹光餅,就收下了。自此,一道名點就這樣誕生了,醬烤豬頭的叫法伴隨著做法也流傳到了今天。發展到現在,這個豬頭肉放在餅一兩天可以吃,放久了會變質,所以現在我們民間辦酒席都是把豬頭肉去掉,直接變成拔絲酥餅,變成一種小吃。
傳說畢竟是傳說,據說醬烤豬頭最早出現在婚宴上。早年做喜事的人家,通常都會提前一天殺豬宰羊,那天的晚飯也就是俗稱的「殺豬飯」。豬肉是喜宴上的主菜,但是豬頭怎麼辦呢?聰明的奉化人民就想到了把豬頭肉切成薄片,與鹹光餅一起加糖燉煮,沒想到出來後的成品不僅好吃,而且甜蜜的口感非常符合婚禮的寓意。隨即,婚宴上要有醬烤豬頭就成為了一種習俗。醬烤豬頭美其名曰為「豬頭肉加鹹光餅」,其實它的主要食材是用奉化當地麥粉製成的鹹光餅,用菜油把它汆成金黃色撈起瀝乾,取適量豬頭肉在油鍋中少作翻炒,然後再把鹹光餅和豬頭肉同時放入黃糖熬成的糖漿中翻炒一下。做成的醬烤豬頭呈金黃色,熱著吃,鹹光餅還能拔出長長的絲。吃起來香酥、脆甜,絲絲入味。寓意情愫長長久久,故而它也成了當地婚宴上的一道必備大菜。
準、力、快是製作醬烤豬頭的三大要點。油溫的控制一定要準確,有經驗的老師傅從來不需要什麼油溫表,就能炸出色澤金黃、口感酥脆的鹹光餅;炒糖色對手腕力量的要求很高,以相機快門都追不上的翻勺速度翻炒糖色,等到綿白糖液化成焦糖色,就需要立馬關火,將酥餅倒入,靠餘溫上糖色;之後拔絲過程中講究一個「快」字,等醬烤豬頭在大理石桌面上晾到微涼,趁著糖色還未凝固,需要將醬烤豬頭拔絲、分裝入罐。醬烤豬頭在以前傳統酒席上是一定會上的菜,第三個菜就是,因為是甜菜,寓意甜甜蜜蜜、恩恩愛愛。醬烤豬頭熱的時候可以拔絲,涼了後就粘在一起變成一塊,分不開。(寓意)兩夫妻一直甜甜蜜蜜、恩恩愛愛到老。
如今的「醬烤豬頭」已經成為奉化一張美食名片,與早期的婚宴醬烤豬頭相比,如今罐裝的醬烤豬頭少了紅綠絲的裝點,多了芝麻的點綴,少了連綿不斷的糖絲,多了甜而不膩的口感。但即使現代工藝進步到機器時代,醬烤豬頭的製作依舊沿襲純手工手藝。小夥伴們,寧波奉化特色小吃「醬烤豬頭」又香又脆,既可下酒,又可當點心,你吃過嗎?
延伸 · 推薦
寧波特色美食「醉螃蜞」味道鮮美,肉質細嫩,你吃過嗎?
在浙江寧波,寧海長街的蟶子,你吃過嗎?
寧波傳統特產「鄞州雪菜」,是寧波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
寧波紅膏嗆蟹,蟹肉細嫩潔白,蟹膏飽滿圓潤,蟹黃鮮香細膩!
寧波特色美食「蟹糊」,鮮香濃鬱,味鹹酸辣,你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