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封神」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詞中道出他無盡愁苦

2020-12-13 職場姐妹倆

王國維評價李煜時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人間詞話》

在中國文化長河中,「不務正業」的君王也就李煜了,提到李煜想到的不是他是什麼皇帝,而是他那30多首詞作品。

對於一個古代的大詞人,我說只有30首作品,大家是不是還有點不相信啊?的確如此,出自他手的只有這30首作品,他在文壇留下的作品加起來也只不過幾千字,但是就是這區區的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最的地位!

聽到小編這樣誇李煜,是不是覺得他比蘇軾,辛棄疾牛多了。不管是不是小編誇得有點大了,但本人始終認為李煜的有些詞確實高於他們。因為他們無法體會李煜的內心的那種苦楚,比如:李煜的《相見歡》!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僅僅只是一首詩詞,短短幾句話,就成為了千古名句,真的已經很厲害了。試問有多少文人,能僅憑這一個名句就名垂文史的。大家細細的品讀一下李煜的這首詞,一共四句,句句視為千古名句,這種水平怎麼能是一般文人所能及的!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詞的開場就很漂亮:「無言獨上西樓」其中的「無言」寫出了李煜的愁情,「獨上」寫出了他是孤獨的,僅僅四個字,既敘述了事情,又寄託了愁情,沒有一個字可以替換。

隨後寫看到的景色,從天上的月亮寫到了人間的深院,有層次。月亮不滿,深院蕭條,梧桐寂寞,李煜滿眼的景色沒有寫一個「愁」字,卻體現了個中的愁苦,濃得化不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這句詞,由景再及情是對「愁」的詮釋,堪稱教科書級別的描寫,展現的淋漓盡致,充分體現了李煜在詞作上做到的收放自如。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上來就點名了愁苦不堪,用「絲」來比喻「愁」千絲萬縷,剪不斷反而還亂做一團,十分形象地寫出了詞人心如亂麻的內心。簡單明了,一讀就立刻明白了,比喻恰到好處,美得也自然!

詞的收筆處,更是極佳,有一種明知道確又不點破的感覺,僅用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來形容,驚豔的收筆更是難以模仿。

在現實生活中明白人都知道「看破不說破」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寫作也是一樣,欲說不休也是最佳的境界。僅僅這九個字,就不是一般詞人能寫出來的,也就李煜一人了,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李煜的身份不同,所以他的愁苦也就和他人不同,中國文化千年,有因相思而愁的李清照,她的「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表現得更加的直接;有因為不得志而愁的李白,「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借酒消愁。除此之外,還有因為國家大事而發愁的陸遊、辛棄疾等等。但他們的這些愁跟李煜的「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都不同。

李煜的愁苦其中包含了對愛人的相思之愁,有失去江山的遺憾,還有對自己未來的擔憂,他的愁不是單一的一個愁,所以是其他的文人所不能體會到的愁苦!

這首詞可以說是李煜的一首封神之作,在後來的宋、元、明、清等等對它都十分的推崇!

李煜的詞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他能用最簡單的字,寫出一字不能改的作品。這首《相見歡》整篇沒有借用一個典故,甚至沒有一個生僻難解的文字,一讀就立馬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但就是如此簡單的一首詞,卻成為了後世所不能模仿的經典之作,李煜——詞中之帝,實至名歸!

李煜的詞給我們帶來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很難能讓自己的內心有有安靜的去處。要想徹底放鬆下來,不妨讀一讀這些古人的詩詞,領略一下他們的心境,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從中還能得到一些古人的智慧。讓自己煩躁的內心也有一個抒發的地方!

今天推薦給大家一套詩詞,除了我喜歡的《李煜詞傳》,還有《蘇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全套一共有6本。

讀《李煜詞傳》,走進李煜,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一個真正的李煜,他的生活,他的憂愁,通過詩詞還能知道李煜背後的故事,讓我們更好地明白李煜想要告訴我們的一些人生道理!

六本詩詞,抒發了六位作者的傳奇人生,讀他們的詩,了解他們的故事,感悟他們的內心,以及他們的愛恨情仇、壯志難酬!

這套書包裝都很精美,紙質優良,而且古人的詩詞也適合每一個年齡段的人閱讀,成人閱讀領悟人生道理,長見識;小孩子閱讀,了解中華文化,還能提高閱讀能力。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相關焦點

  • 李煜如夢如幻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卻寫出後世無法模仿的美
    作為詞人,李煜卻是不少人眼中的詞中之帝。他的詞不需要用生僻字,也不需要用典,但卻總能用最平淡的語句,寫出最美的意境。讀李煜的詞就是一種享受。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煜的一首如夢如幻之作,詞名為《憶江南·多少恨》。
  • 李煜失而復得的經典之作,一開篇就別具一格,詞中之帝果然夠高明
    而在唐宋之間,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李煜。作為君王李煜是不少人眼中的笑話,作為詞人李煜卻讓文壇名家推崇備至。李煜在寫詞上是有極大天賦的,因為在他之前還沒有人能將婉約詞寫得如此行雲流水。李煜的詞意境優美,語言清麗自然卻又富有表現力。無論是「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還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亦或是「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都讓人印象深刻。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傳奇的人物,雖然他是一位失敗的皇帝,但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被譽為"千古詞帝",他的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也迎來眾多詞人的爭相模仿。直到清朝,另一位傳奇的詞人出現了,那便是"滿清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當這首詞傳到他這裡的時候,納蘭性德便試了試,仿寫了另一首非常經典的《長相思》,開篇3字就驚豔了世人。下面讓我們欣賞一下。
  • 李煜這首詞一開篇便是令人驚豔,而且把相思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
    雖然李煜是一位亡國之君,但是由於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反而使得他更為親切,尤其是他所創作出來的那些優美的詞作,更是成為了中國文化的瑰寶,影響了後世很多的文人,他們在在李煜詞作的基礎上,創作出了屬於自己的作品,如果真要說是誰壯大了宋詞的發展,那麼李煜的功勞可以說是最大。
  • 李煜的一首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開篇驚豔世人
    詞中的「一重山,兩重山」、「菊花開,菊花殘」,以變換的意象將自己的心情變化完美的表現了出來,這一點沒點文字功底是很難做到的。就是因為這兩點,難倒了後世的很多文人,在60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無人模仿。直到清朝一個叫納蘭性德的青年才俊的出現,才結束了這一切。
  • 李煜,他的詞有什麼特點,《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又表達了什麼
    李煜在政治上並無多大建樹,然而他卻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工書、善畫、能詩,尤精於填詞。據史書記載,李煜「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王國維用「神秀」一詞來形容李煜的詞作,也就是說李煜的詞用情很深,達到了神秀的效果。他將李煜與花間詞派的創始人作對比,可以看出王國維對三人的評價是遞升的,這也表現了王國維對三人詞作欣賞程度的高低。「神秀」需要內外兼修,不是個別字句的別出心裁。
  • 李煜的這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又一篇佳作誕生
    李煜,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最有才華的亡國之君。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作為一個皇帝,李煜在政治上顯然是非常失敗的。但他在文學上,李煜卻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有很高的造詣。
  • 李煜失而復得的悽美之作,全詞卻無一悽字,短短幾句美得令人心碎
    也難怪,世人都會這麼說李煜,畢竟一個王朝是在他手裡覆滅的。只能說李煜點背,有種生不逢時的感覺,本來帝王之位也輪不上他去坐,奈何蒼天如此的「垂簾」。葉嘉瑩先生曾評價李煜道:「李後主的詞是他對生活的敏銳而真切的體驗,無論是享樂的歡愉,還是悲哀的痛苦,他都全身心地投入其間。
  •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拿來一改便完勝原詩,詞中之帝已入化境
    作為一個君王,他是個笑話,歐陽修等人都看不起他;作為一個詞人,他是一個牛人,納蘭性德、王國維都認為他的詞作水平非一般文人能比。他就是詞中之帝李煜。一曲《虞美人》,讓宋太宗再也容不下他,這個生於七夕的才子,在42歲生日當天殞命。
  • 李煜死前寫的一首詞,說出了人生愁苦,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同時也是南唐後主,他除了是一個國家的帝王,他還是詞壇上的一位帝王,只是為詞壇的帝王錯身在了帝王之家。可以把他的人生分成上半場和下半場,他的上半場人生就像是在天堂一般,富貴而又風流,但是他下半場的人生就像在人間煉獄中痛苦且悽涼。
  • 唐宋之間他堪稱詞壇大家,一首詞含蓄迷離,開篇即是千古名句
    所以,當李煜詞學國讎家恨時,王國維稱讚他化「伶人之詞,為士大夫之詞」。其實,在李煜之前,馮延巳已經開始以詞寫人生命運這種比較深刻的思想意識。古人有「詩莊詞媚」之說,大到家國天下,小到個人人生命運,多是詩所表現的題材內容。所以,馮延巳在因襲花間詞的同時,抒寫對時間命運的感嘆,也可謂是替「士大夫之詞」打下了基礎。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
    李煜是南唐第三任皇帝,也是最後一位,歷史上人稱李後主。李後主在書法、音樂、繪畫、詩詞歌賦上面都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尤其是他的詞,被譽為「千古詞帝」——詞中的皇帝,也算是詞界最高的讚譽了。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
  • 兩首題畫詞,李煜與納蘭的龍虎對決,格高韻遠,也流傳千古
    下面精選兩首題畫詞,李煜與納蘭的龍虎對決,格高韻遠,也流傳千古。漁父·浪花有意千裡雪五代:李煜浪花有意千裡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這首詞是李煜為《春江釣叟圖》而寫的題畫之作,表達了詞人隱遁世塵之心。此詞開篇就將畫中意境以言辭寫出,春江浪湧、陽光明媚,畫中的漁父趁著春江水漲,駕一葉小舟順風而下;輕舟分浪飛駛,浪花迎面而來,如濺起千裡雪。
  • 李煜這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又一篇佳作誕生
    雖然作為國主的李煜是失敗的,但是他精通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尤其是對詞的成就是最高的,並且在晚唐時期中的五代詞中別樹一幟,雖然後世的人多次模仿李煜的詞,但是唯獨一首《長相思·一重山》,這首詞,在600多年裡無人敢仿。作為一位詞人,李煜無疑非常成功。夾雜在「唐宋詩詞文壇」之間,李煜仍是那麼的出眾。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欄玉砌仍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詞讓人不忍卒讀,為之淚下,通首一氣盤旋,曲折動蕩,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與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不管是從詞風還是對待感情上來說,都是多情之人。李煜的詩詞語言明快、生動,真誠,深受子孫後代的喜愛。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成千古名句!到現在仍未被超越
    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亡國前,李煜是個風流才子,他的詞優美心醉,描寫的是歡樂時光。亡國後,李煜的詞多了份悲涼,多了份悽慘。《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之作,該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好在這首膾炙人口的絕唱,也得以代代傳誦了。這首詞讓人不忍卒讀,為之淚下,通首一氣盤旋,曲折動蕩,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公元976年,39歲的李煜被宋太祖扒下皇袍套上囚衣後,他像所有身陷囚籠的人一樣,全世界只剩下了一個孤獨的自己。曾經的南朝天子,如今成為北地之囚,他心中的愁苦,悔恨,悲傷,悽涼等複雜的情感可想而知。
  • 真正的好文字都是「以血書寫者」,李煜的《虞美人》就是如此!
    作為詩歌的王國,詩詞作品中的「以血書寫者」也非常多,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這首詞是李煜由九五之尊的皇帝淪為宋人的「階下囚」之後的作品,字字句句都飽含了詞人的血與淚,是一首名副其實的泣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