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人來說,有多少錢,就過什麼樣的生活。
就拿汽車來說,年入幾萬的可能開個長城、寶駿就已經心滿意足,而年入幾十萬的當然是要奔馳、寶馬才能匹配身份。
但對於億萬富豪來說,又是另一種狀態,錢已經成了一個數字,真正花在自己身上的可能都還不如普通人。
比如任正非,掌管中國最大的民企華為,公開的身家也超過200億,曾經只開一輛二手的標誌308,擠公交和地鐵是家常便飯。
比如「騰訊五虎」之一的張志東,身家已經過千億,座駕卻只是個10多萬的大眾寶來。
比如山東首富張學信,一直過著「窮」日子,一件襯衫穿到泛黃,一部200塊錢的三星老款手機用好幾年,腳上的皮鞋開膠了也捨不得扔。
而曾經的中國首富宗慶後對自己比他們還狠,曾經接受記者採訪時,他曾表示自己一年的花銷不超過5萬元,平均下來月開銷也就4000元左右。
這還是他以前有抽菸習慣時候的標準,對於如今已經戒菸的他,開支就更少了。
在馬雲之前,宗慶後是杭州首富,有統計數據顯示,在杭州這樣一個消費頗高的大都市,普通人一個月至少也要3000-4000元,這意味著,身家幾百億的首富過得還不如普通人。
都說吃過苦的人,才知道珍惜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宗慶後也確實是從苦日子中熬過來的。
宗慶後兄妹6人,因為家庭貧困,17歲就到舟山農場幹活,挖溝、修海塘,什麼繁重的體力活都幹過。
然後又到紹興茶場種茶葉,一年四季都沒有休息,工作更加繁重,就在這樣日復一日的艱辛勞動中,宗慶後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蔥歲月,等再次回到杭州時已經33歲。
都說三十而立,彼時的宗慶後卻連自己能幹什麼都不知道,正逢母親從校辦工廠退休,他得以頂替母親成為了工廠的一名普通工人,每天的工作就是騎著三輪車送文具。
1987年,宗慶後開始承包校辦廠蹬著三輪車賣冰棍,娃哈哈的歷史圖冊上有一張照片,一群小學生中混雜著一個騎著板車的背影,那就是宗慶後早年的真實寫照。
不過上天不會虧待每一個勤奮的人,1988年,隨著一種叫娃哈哈的兒童營養液的橫空出世,43歲的宗慶後開始了人生逆襲。
一句「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讓宗慶後在知天命之年躋身了億萬富豪的行列,1996年,王力宏帶著娃哈哈純淨水上市後,宗慶後又登上了另一個高峰。
不過這還沒有結束,2005年營養快線,2006年爽歪歪,雖然都身處紅海之中,但兩個單品都成了當年的爆品,鼎盛時期,兩款飲料一年就能賣300億。
2010年,宗慶後首登《福布斯》榜中國首富寶座,65歲的他站上了人生巔峰,之後又兩度問鼎首富,成為中國富豪中奪得首富次數最多的企業家之一。
而宗慶後的生活並沒有因為成為首富而發生改變,至今上班的地點仍然是30多年前開始創業的那個地方,一座已經很有年頭的六層小樓。
宗慶後仍然堅持每天7點上班,11點下班,周末也會跑到辦公室,幾十年如一日,雷都打不動。
別的首富出行都是頭等艙,有的甚至是私人飛機,而宗慶後這輩子最中意的交通工具就是高鐵二等座。
隨身背的行李包更是簡陋,還是曾經有一年在外地出差買東西時商家贈送的贈品,而且一背就是十幾年。
而宗慶後平常的穿著可以用「寒酸」來形容,永遠是中山裝加布鞋,手腕上也沒有象徵男人身份的手錶。
如此簡樸的生活方式,與其收入完全不成比例,根據媒體的預測,2019年娃哈哈的營收將達到500億,平均到每一天相當於1.4億。
而根據2019胡潤百富榜,宗慶後的身家高達850億,這樣的數字,與每個月4000元的開銷相比,完美詮釋了什麼才是老一輩真正的企業家。
對自己苛刻,但對別人卻很大方,在娃哈哈2020年團拜會上,宗慶後大擺170張酒席,吃飯不是亮點,在宴席上,宗慶後現場派發紅包,並宣布給娃哈哈全體員工每人發一條鑽石項鍊:
「讓女孩更漂亮,讓男孩更好找對象。」
而在員工最關心的年終獎上,宗慶後表示,娃哈哈2019年發了6個億,又是一個讓人羨慕的別家的年終獎。
對於2019年娃哈哈的成績單,宗慶後簡單說了4個字:「有所增長」,這倒也很符合近幾年來娃哈哈的現狀。
高峰時期的娃哈哈一年營收超過700億,相比之下,如今已大大縮水,不過75歲的宗慶後並沒有氣餒,而是重新開啟了二次創業。
在2019年經濟人物頒獎典禮上,宗慶後捧起了獎盃,這是行業對一個「生命不止,奮鬥不止」的企業家的最好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女兒宗馥莉也同時獲得了「2019經濟年度人物新銳獎」,父女同臺獲得如此榮譽,娃哈哈離重回巔峰日子或許不遠了。
中國有個成語叫「老而彌堅」,年逾古稀的宗慶後就正在繼續揮灑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