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丨搶奪經營權,訴訟不止,長榮家族內鬥何時休?

2020-12-15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4.6M

人生很奇妙,讓你懷念的很可能都不是錢買得到的東西,有時事業做再大,最想要的卻是簡單的滋味和真心的對待。」這是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的經典金句。

張榮發給世人的提醒之語,值得細嚼品味。人生很奇妙,張榮發或許也沒有料及,他都逝世4年了,幾個子女仍在家族內鬥,甚至還教唆黑道,恐嚇老臣。

四子獲判單獨繼承140億,三子不服提上訴

長榮集團創辦人、原總裁張榮發

2016年1月20日上午,長榮集團創辦人、原總裁張榮發辭世,享年90歲。有「世界船王」之稱的張榮發去世前幾年,身體健康狀況欠佳,很少公開露面,旗下事業交予職業經理人打理,在集團任職的二代僅四子張國煒。

張榮發過世後,留下一張「四子單獨繼承」存款及股票的遺囑,不過,也點燃了家族內鬥的戰火。張榮發三子(大房三子)張國政於2018年提起遺囑無效等訴訟。

歷經二年審理,臺北地院家事法庭今年3月16日宣判,遺囑有效,即等於四子張國煒可獨得140億新臺幣遺產,此數額依2016年股票估值而得。此外,法官認定張榮發遺囑有效後,判決時還指定張國瑋任長榮集團總裁。

資料顯示,四年前遺囑執行人向稅務機關申報的張榮發遺產總額約新臺幣240億元。其中,現金6000萬元,依市值估算的股票約140億元。長榮集團旗下有長榮海運、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國際等上市公司。近日,三子張國政不服,已提上訴。

法官審理時,傳喚了遺囑繕寫人,即時任總裁特別助理劉孟芬、見證人柯麗卿、總裁特別助理吳界源、法務執行長戴錦銓,以及楊姓公證人等5人。證詞稱,張榮發2014年11月左右告訴劉孟芬,覺得自己老了,想先做安排,5人隔月16日到張榮發書房集合,密封遺囑並籤名。

張榮發四子張國煒

儘管張榮發遺囑官司尚未完全「塵埃落定」,對於四子張國煒來說,判決無疑令他喜出望外,得了高額遺產,還當了總裁。

張榮發有二任妻子,年齡大了以後,偏愛二房太太,張國煒是二房太太獨子。張榮發生前是「企業皇帝」,沒有一個人敢違逆他,但身後卻沒有一件事是順他的意,除了遺產之爭,大房三個兒子在經營權的爭鬥也不休止,不勝唏噓!

張榮發過世後,一張遺囑造成二房子女間的爭產風暴。么子張國煒依遺囑自行宣布當集團總裁,僅1天後,大房子女反將一軍將他拉下馬。「一日總裁」張國煒連長榮航空董事長職務也被拔掉。

滿盤皆輸的張國煒,如從雲端墜地,失業了。他說一次出門,小兒子想買玩具,大兒子聽了訓斥:「每次出來都想買玩具,你不知道我們家已經沒有錢了,爸爸沒有工作,我們家沒有錢了!」二個兒子對話,張國煒聽了心酸,不過他忙打圓場:「沒關係啦!阿公(張榮發)還有留一點給我。」

張國煒被拔掉職務後,後來創辦了星宇航空。不過,紛爭似乎長榮家族扯不斷的纏絲繞。前妻蔡菁珊離婚15年了,但張國煒兩人的官司仍未了。當年離婚,蔡菁珊放棄億元「夫妻財產分配權」,以及月薪8萬的長榮副座艙長工作,但張國煒必須幫她找到「合意勝任」工作,而他至今仍未履約,被前妻告求償千萬元。

張榮發大房長子張國華

遺產之爭官司未了,但也暫時告一段落,讓不少人欣慰的是,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近日也有望落幕。10月中旬,臺北地院民事庭裁定,指派高雄科技大學副校長俞克維等7人為臨時董事,接管長榮集團最大股東張榮發(文教)基金會。

知情人士以為,由於這7席臨時董事均是張榮發大房長子張國華陣營的基金會原董事長鍾德美所推薦,偏向於挺張國華,家族內鬥結果大勢底定。此外,長榮集團高管謝國獻等人唆使黑道恐嚇案件,也進入司法審理中。

長榮創辦人張榮發常說:「人活著就是要積功德、做善事,一個企業家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賺了錢就應該要心存感恩,不能忘本,並要適時行善布施,回饋社會。」他以慈善為本,在1985年成立「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基金會分慈善和文教兩個。目前,張榮發基金會是長榮集團股權架構中最高層的控股公司,掌握基金會等於主導集團運營。

基金會原本的15席董事,在四子張國煒辭任後,形成了「大哥派」(大房長子張國華派)7席,「弟弟派」(大房次子張國明、大房三子張國政派)7席的博弈僵局,由於長房的大哥和二個弟弟二派相爭,延宕近2年無法完成改選,最後聲請法院指派接管。

張榮發逝世後,長子張國華純屬是名義大股東,依父親生前安排,交由職業經理人打理;但這個管治模式沒有獲得大房二個弟弟的認可,於是張國明、張國政聯手反擊,張國政的連襟謝國獻甚至教唆黑道恐嚇,令長榮內部陰影重重。目前,謝國獻找黑道介入的案件,已遭起訴。

長榮集團資深老臣柯麗卿

張榮發的三子張國政(大房)連襟兼集團特別助理謝國獻,為幫忙妹夫增加在「長榮國際」實質影響力,被控涉嫌花150萬元新臺幣教唆新北市永樂裡長許政鎧,找「竹聯幫」西堂魁日會的李振洋等人犯案,臺北地檢署今年8月25日偵結,依恐嚇、傷害、強制等罪起訴謝國獻等11人,另2名涉案少年被法院裁定管束。

起訴書顯示,2018年12月11日,張榮發文教基金會在長榮國際舉行董事會,改選董事,謝國獻到許政鎧的裡長辦公室,以「不要出人命、車禍事件、痛毆、打斷牙、弄瞎」方式,阻止長榮國際董事長、資深老臣柯麗卿出席董事會,潑辣椒水,承諾事成後給50萬。

而同年2月長榮國際股東會,改選董監事,謝國獻為恐嚇張榮發基金會董事長鍾德美、長榮國際總經理戴錦銓,讓許政鎧找黑道李振洋等人跟蹤、發恐嚇信及電話恐嚇,謝給了李振洋等人150萬。

順便提及,今年9月,臺灣高等法院維持一審判決,認定張榮髮長房的次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告張榮發基金會董事長鍾德美的董事指派行為無效,判決駁回。今年6月,長榮集團旗下4家上市公司長榮航、榮運、中再保、長榮海運相繼完成改選董事,張榮發大房次子、三子已退出上市公司董事會,長子張國華全面掌控長榮集團。

長榮集團家族內鬥,完全可成為家族企業傳承及管治的教科書式經典案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創辦人張榮發辭世後,為遺囑之爭,長房和二房鬥,為經營權之爭,長房又是「窩裡鬥」,兄弟鬩牆,甚至不惜找黑道介入恐嚇高管老臣,悲哀呀!

膽大心細、勇於冒險是創業能否成功最重要的關鍵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之遺囑

張榮發有一女四子。已故的原配妻子林金枝有一女三子,分別是長女張淑華(已故,女婿鄭深池)、長子張國華、二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二房太太李玉美,育有張榮發的第四子張國煒。

有「世界船王」的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2012年時公開宣示,要把財產捐獻張榮發基金會做公益,不會留給子孫。他也期待子孫沿著他的軌跡,繼續為社會做善事,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張榮發說:「子孫有公司股票,可以生活就好,剩下要靠自己打拼。」

不少人看了長榮家族內鬥,不禁一聲嘆息:熱衷公益慈善的張榮發「老爸度化眾生,就是沒有度到自己的兒子。」

長榮創辦人張榮發

1968年,張榮發靠一艘二手貨船「長信輪」,創辦長榮海運。張榮發後來在回憶錄說,創業之初,資金周轉不靈,「有段時間天天要向銀行磕頭拜託」。

張榮發事業轉機是1979年長榮歐洲航線的開通,但他也迎來創業以後最辛苦的挑戰,當時強勢的遠東歐洲運費同盟向貨主施壓,企圖封殺長榮的貨源。

1982年,殺出重圍的張榮發,砸下重金一舉訂購了24艘貨櫃貨櫃新船,西方媒體報導稱「那個亞洲的張榮發瘋了」,然事實上證明了他的精準眼光,長榮也一舉奠定了世界上第一船務公司之根基。

張榮發如此總結:「『膽大心細、敢於冒險』是創業能否成功最重要的關鍵。如果遇到困難就轉彎,到最後恐怕會一事無成。做事業也千萬不能半途而廢,決定方向後就要想辦法完成。

從18歲起,張榮發歷經過戰亂、與大海搏鬥,從小小船員,到一手打造海陸空傳奇的長榮集團,這位和包玉剛、董浩雲等齊名的「世界船王」,一生都在熱血不倦地前行。得人相助,又還之於人,他熱衷慈善公益,也從中得到人生最甘甜的滋味。

60歲清口吃全素的張榮發

張榮發,生於1927年10月6日,祖籍澎湖。

張榮發曾親口說:我出生於宜蘭蘇澳,7歲全家搬到基隆。我們全家都靠海洋為生,父親、大哥都在船上工作,二哥在船公司,到了我也跑船,一家人都跟海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關係。

放眼臺灣的企業家,很少出身海洋、當過船長的人。常有人問他,做一個船長和經營企業的總裁,兩種角色,有什麼「同款」所在?張榮發的回答很簡單,就是「比較大」和「比較小」的區別而已。

當過船員、大副的張榮發,叱吒風雲,有累計15年的行船資歷,直到後來與友人創辦「新臺海運」、「中央海運」,到後來創辦長榮海運,他僅花17年就令長榮跨入全球最大的貨櫃船公司。再後來,創業不休的他又創辦了長榮航空及儲運,進入海陸空全領域。

80多歲時,張榮發仍每天堅守崗位上班,他自己和隨行人員身上一定帶一把量尺,不管搭飛機,住宿飯店,或者到辦公室,他都會拿出量尺,親自量一量,如此追求精緻,也是他成功的秘笈之一。

張榮發一生有三度創業,第一次是他36歲時,與當時的臺灣海運副總廖文良成立「新臺海運」;第二次是跟行船認識的蕭如水兄弟,共同成立「中央海運」;第三次是1968年創辦「長榮海運」。「海」貫穿了張榮發的人生歲月,為打造「日不落」航運王國,他將每艘船都視為親生子女般,從起工建造、命名、下水、試車到竣工交船,他都參與;哪一艘船報廢解體了,他都會留下航儀設備留作紀念。

| 錦松熱門標籤 |

特別聲明

相關焦點

  • 教唆黑道恐嚇老臣,搶奪經營權,訴訟不止,長榮家族內鬥何時休?
    」這是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的經典金句。張榮發給世人的提醒之語,值得細嚼品味。人生很奇妙,張榮發或許也沒有料及,他都逝世4年了,幾個子女仍在家族內鬥,甚至還教唆黑道,恐嚇老臣。張榮發過世後,留下一張「四子單獨繼承」存款及股票的遺囑,不過,也點燃了家族內鬥的戰火。張榮發三子(大房三子)張國政於2018年提起遺囑無效等訴訟。歷經二年審理,臺北地院家事法庭今年3月16日宣判,遺囑有效,即等於四子張國煒可獨得140億新臺幣遺產,此數額依2016年股票估值而得。
  • 天河新天地211套商鋪已抵押 日之泉家族內鬥何時休?
    (贏商網記者報導) 據報導,日之泉家族因物業抵押貸款與否陷入「窩裡鬥」,進軍房地產開發的旗艦型項目天河新天地(預售證名稱:世名廣場)成為爭奪的核心。贏商網記者注意到,從目前來看,由於寫字樓與購物中心自持,天河新天地公寓部分僅能獲得5.75億元的銷售款,與開發投入不匹配,另外陽光家緣數據顯示,該項目購物中心1-5層的211套商鋪已被抵押,是否意味著日之泉家族成員已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內鬥終止?  日之泉如何與世名地產達成妥協與合作,天河新天地項目的資金平衡如何實現,購物中心商鋪的抵押用途是什麼,日之泉面對銀行的壓力到底會走向何方?
  • 560億財富分配不均 這個家族因此內訌了兩次
    ,給張國煒貼上「父親屍骨未寒就急於上位」的標籤,從道德輿論上進行壓制;緊接著,大房利用在集團股權佔比上的絕對優勢,宣布解散集團管理總部,稱長榮集團總裁永遠只有張榮發一人,張國煒的總裁職務因此自動「蒸發」;隨後,大房再度出招,在張國煒飛往新加坡的短短5小時內,透過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撤換張國煒長榮航空法人董事代表身份,並召開臨時董事會改選董事長
  • 一份遺囑引發英國第二大豪門家族內鬥
    然而,在兄弟和睦團結的背後,隨著欣杜賈家族第三代的崛起,分歧和裂痕似乎早已在這個家族內部醞釀,並因今年6月的一項訴訟判決而暴露無遺。 這次訴訟也不能代表大哥的真實意思,因為斯裡查德已經患上了痴呆症,他的健康狀況幾年來一直在惡化。他們認為,訴訟是侄女維努的主意,維努在提起訴訟時無視父親的最大利益,不應在訴訟中代表她的父親。 然而,當地時間6月23日,法院對此作出了判決,肯定了維努「訴訟代理人」的身份。法官表示,斯裡查德沒有足夠的能力與自己的律師進行良好溝通,因而指定其女兒作為自己的訴訟代理人。
  • 家族內鬥擾亂樂天集團重組 韓國史上最大IPO遇阻
    (原標題:家族內鬥擾亂韓國樂天集團重組計劃)
  • 韓國財閥家族醜聞頻曝內鬥不斷 「繼承者們」命途多舛引憂慮
    根據LG家族「長子繼承經營權」的原則,集團指揮棒將交給其養子、LG電子常務具光謨。有憂慮的聲音認為,財閥集團支撐韓國經濟命脈,隨著韓國主要財團領導人進入年輕一代,財團的家族繼承制度也暴露出越來越多問題。LG產品展示而隨著具本茂的離世,對LG集團第4代掌門人的關注也隨之而來。
  • 家族內鬥 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新光吳火獅家族(中)香港大家樂前集團主席陳裕光博士說過:「家族企業最大的敵人是家族自己。」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家是不講理由的地方,憑的是「感性」;而企業是眾人利益的地方,需要「理性」對待。中國的家族,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在傳承的家庭價值觀等方面,也會出現如重男輕女、論資排輩、盡孝道等特點,這些都是「感性」方面。而做企業,講究的更是制度管理,按章辦事,要將家的「感性」與企的「理性」融為一體,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想要處理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陳博士說的有一定道理,這也是很多家族企業出現「相愛相殺」的原因之一,臺灣新光集團吳火獅家族傳承中出現的波折,也是一個很好的印證案例。
  • 家族企業內鬥:董事長送侄女婿進監獄,2年後反被控訴
    文 | 葉抱一 內鬥,往往是內卷的一種方式,在上市公司中,也會經常發生這種情況。 近日,無錫江陰的上市公司寶利國際,公司實際控制人周德洪涉嫌行賄被拘捕。
  • 世界上最喜歡內鬥的三大民族,內鬥上千年不停歇,民族四分五裂
    世界上最喜歡內鬥的三大民族,內鬥上千年不停歇,民族四分五裂趣雅談史/文(原創)世界歷史上下幾千年,恐怕大家不知道事情還有很多,早期有三個大家族非常喜歡內鬥,他們的內鬥歷史非常有名今天讓我們一起了解這三個愛內鬥的家族的其中一個:斯拉夫民族。這個民族的內鬥可是長達數千年,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歷史。在古羅馬時期出現了很多的蠻族部落,他們四處徵戰,硝煙不斷。斯拉夫家族就是其中之一,他們這個民族主要居住在波蘭地區,當時被稱為是維內德人。因為當時各大蠻族之間會相互搶奪領地,斯拉夫家族經常被騷擾,最終族長決定帶領大家遷徙。
  • 航運豪門長榮集團的遺產風波,家族創始人如何傳承一代財富?
    臺灣星宇航空在不到兩個月內也陸續縮減航班。剛開業航空公司就遇到新型冠狀肺炎疫情,許多人說斥重金創業的張國煒真是倒黴透了,但是面對首航失利,張國煒認為自己其實很幸運,因為只有三架飛機。很多人不知道張國煒是誰?
  • 航運豪門長榮集團的遺產風波,一封「偏心」的遺囑引發的紛爭,家族創始人如何傳承一代財富?
    長榮集團家族史張榮發是臺灣有名的「海上皇帝」,1927年出生,18歲那年開始了自己的航海生涯,憑藉個人毅力與堅持,從三副、二副、大副、一路熬成船長,從船長一步步做到自立門戶。像這樣龐大的家族企業,背後涉及到的財產極其複雜,單立遺囑可能還是不夠完善。還可以運用其他財富傳承工具對財產進行完美傳承。
  • 名家探索:貝氏家族
    但如果僅僅是憑藉著這樣的先天雄厚背景,貝家絕不止能夠傳承並光大如此之久。 貝氏重視家規、家風、家教的家庭習俗是深入人心,代代傳承的,以至於貝家人才輩出,幾代不止。 如果細心的去觀察貝氏家族後不難發現,這個家族世代相襲、卻又出奇一致的共同點便在於:精選妻子!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貽曾有過兩任夫人,均是出身名門之後。
  • 奪位、內鬥、自殺、入獄 韓國最大財閥家族 勢力之大 卻醜聞不斷
    在每一個國家,都存在經濟差異,而說到經濟高度集中的國家,就不得不提到韓國了,韓國80%的經濟都掌握在韓國十大財閥的手中,這十大財閥的總資產高達1.2萬億美元,旗下企業數量近千家,而今年我們要說到的這個家族,就是位於韓國財閥之首的三星家族。
  • 黃金家族的血腥內鬥,蒙古帝國的分崩離析
    此間的緣由固然錯綜複雜,但說是黃金家族自己造成了帝國的瓦解並不誇張。 早在成吉思汗在位時,他的諸子之間就因汗位繼承權發生了激烈的鬥爭,可以說在鐵木真死前,黃金家族內鬥的裂痕就已經開始顯現出來了。
  • 《霧山五行》劇情分析,最毒不過人心,核心還在後面的家族內鬥
    最毒果然是人心,從4年前的短片看,戰鬥不止於妖獸從孔雀將死之時分出了一片尾翼來看,應該是帶著麒麟血的藥去通知山中的其他妖獸了,而孔雀肯定是死透了,以懸哥的實力不至於發現不了還躺在地上的孔雀不是真身。後續核心為「人心」,五行家族內鬥上面就是4年前短片的介紹,從這裡面的透露的信息來看,與現在我們看到的主線劇情完全不一樣,如果林魂導演並沒有拋棄這些設定的話,根據我的猜測後續的核心就在這個「人心」上,五行家族將陷入內鬥。
  • 樂天創始人發跡史 家族內鬥曾連日佔據韓國媒體頭條
    這個時期的韓國軍政府為了在最短時間內看到經濟發展成效,也為了維持社會穩定,決定採用與韓國財閥聯手打造經濟帝國的經營戰略。這也締造出了三星集團、現代集團、LG集團、SK集團等眾多世界知名大型跨國公司,他們在韓國經濟和韓國政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歷任韓國總統對樂天頗為照顧  一帆風順的樂天集團自然少不了政府的大力相助。
  • 樂天家族否認全部指控 94歲創始人辛格浩大鬧現場
    這是自去年10月檢方對樂天集團提起訴訟後,時隔五個月進行的審訊。 樂天集團共有5名家族成員以被告身份出席,包括94歲的集團創始人辛格浩、集團實際控制人會長辛東彬(辛格浩幼子)、樂天控股公司前副會長辛東主(長子)、辛英子(長女)以及辛格浩的第三任夫人徐美敬。
  • 新鴻基魅影來襲 香港排名第20的鷹君家族捲入內鬥旋渦
    前有霍英東家族兄弟為了爭奪家產對簿公堂,後有新鴻基(00016)郭氏兄弟鬥到廉署,最近,在2017年胡潤香港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20位的鷹君(00041)羅氏家族也被曝捲入內鬥旋渦。  對於母親的入稟,羅氏家族成員一直持有不同意見,鷹君現任主席、羅鷹石三子羅嘉瑞對外稱「作為家族信託的委託人及鷹君主席,必須保障羅氏家族及集團全體股東的利益,惟現時無法與母親聯絡,相信母親已被隔離。」又稱滙豐作為信託人方面幾乎是最有聲譽,而且基金運作多年,一直沒有問題,轉換信託人亦是相當複雜之事,因此沒有轉換的必要。
  • 這個韓國財閥家族的內鬥史居然比甄嬛傳還精彩!
    但由於大兒子手下全是自家人在做事,小兒子接手之後,將大部分家族內的人開除了。 而此時的辛格浩已經老了,不再是以前叱吒風雲的商業精英了,家族內的人因為不滿,跑到他耳邊「吹吹風」,他也將小兒子的職務清除了。
  • 狗血家族內鬥大戲上演,又一總裁人設塌了……
    這場舉報撕開的是家族內鬥的遮羞布。深扒下來我們才知道,原來象徵著純淨、忠貞的鑽石品牌背後,是創始人家族出軌、私生子、爭權、內鬥.......這故事,可比狗血偶像劇,精彩多了。01最近我發現了一個現象:舉家之力扶持老公的,最後多半沒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