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嶽麓山大學科技城,那邊可以說是什麼都很好,就是沒有太多像樣的住宅!
剛剛,長沙規劃局官網公示:
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科創服務中心與嶽麓山旅遊綜合服務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批前公示
大學科技城科創服務中心
根據長沙(2017-2035)規劃,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總規劃120平方公裡,分為:
核心區過渡帶承接區
核心區位於長沙主城區,規劃23平方公裡,按照「風景環繞、全域配套、核心驅動、創新引領」的總體要求,以自主創新為策源、以成果轉化為主線、以校地合作為支撐,推動校區、城區、景區、園區「四區融合」,致力於建設全國領先的自主創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轉化地和高端人才集聚地。
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科創服務中心與嶽麓山旅遊綜合服務區,正處於大學科技城核心區和過渡帶之間。
圖中的科創服務中心,正是本次提前批次規劃的核心區域,在圖中我們可以到看科創服務中心的右邊部分的黃色區域,規劃的正是住宅用地,過幾年就可以在中南大學旁買房子了,想想還是有些期待的!
規劃詳情
一、項目基本情況:
規劃範圍東至西二環,南臨含浦大道,西、北至桃花嶺景區邊界,總面積約3.26平方公裡。
二、功能定位與規模:
1、功能定位:長沙校企共融的科創服務平臺,中部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文旅服務基地,打造科創研發、科創服務和旅遊服務三位一體的科創旅遊特色小鎮,「景區、園區、城區」融合發展示範高地。
2、規模:規劃範圍3.26平方公裡,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2.11平方公裡。規劃居住人口約0.7萬人,產業人口規模約3.4萬人。
三、空間結構與用地布局
1、空間結構:貫徹「兩區協同,產城融合「理念,規劃構建軸一帶四組團」的空間結構。
一軸:即沿含浦大道、升華大道打造科創服務軸,作為大科城核心區產業功能的延伸。
一帶:即沿桃花嶺、仙鶴嶺、寨子嶺山麓打造「伴山旅遊休閒服務帶」,加強片區和景區對接聯繫。
四組團:即規劃以旅遊服務、商業服務、科創服務、生活服務功能為主的四個組團,每個組團內注重功能適度混合。
2、用地布局:居住用地面積38.50公頃,佔城市建設用地的18.25%;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面積11.76公頃,佔城市建設用地的5.57%;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面積58.35公頃,佔城市建設用地的27.66%;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面積58.95公頃,佔城市建設用地的27.94%;公用設施用地面積0.25公頃,佔城市建設用地的0.12%;綠地與廣場用地面積43.16公頃,佔城市建設用地的20.46%。
四、綠地系統規劃:
充分利用片區優越生態條件和景觀資源,通過聯湖織綠、顯山露水手法,規劃綠地與廣場用地面積為43.16公頃,佔城市建設用地的20.46%,規劃林地等生態用地115.88公頃,總體構建「秀水串景「「長藤串瓜」綠地生態系統。
五、道路交通:規劃形成「兩橫三縱」的幹路網骨架。
兩橫:升華大道一白鶴路、含浦大道-梅江路;
三縱:麓景路、昌盛路、西二環;
片區總體路網密度765km/平方公裡,規劃公共停車場6個。
劃重點:地鐵8號線走西二環,13號線走麓景路南延線西側。
六、公共服務設施:
1、中小學:規劃1所小學、1所中學。其中,小學共24個班,用地面積1.32公頃;中學共18個班,用地面積2.61公頃,規劃5所幼兒園。
2、醫療衛生設施:規劃醫院1處,為桃嶺醫院,用地面積0.67公頃;保留現狀衛生服務中心1處。
3、文化設施:規劃文化設施3處,用地面積2.41公頃。
4、體育設施:規劃體育設施1處,用地面積2.37公頃。
最近一段時間,長沙各個片區規劃頻傳,重大項目不斷上馬開工,掛地限價也是水漲船高,嶽麓山大學城相對有些沉寂了!
不過,本次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帶來大驚喜!
推文摘自@李白樓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