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灰礦換新顏 -新聞頻道-華龍網

2020-12-12 華龍網

湖北日報訊 記者 楊富春 通訊員 劉洋 石昌祥

2日,記者來到荊門市東寶區八裡乾溝石灰窯礦區。置身金利石灰廠碎石開採平臺,整個石灰窯礦區一覽無餘。

碎石堆放場,周圍豎有綠色防風抑塵網;礦石破碎車間,被封閉在巨大的廠房內;穿梭的重載卡車,清洗得乾乾淨淨。「變化,得益於礦區開展的採石、制灰、環境三輪整治。」八裡乾溝辦事處主任周曉明說。

八裡乾溝石灰石資源豐富,儲藏量3億多噸,氧化鈣含量高達53%。

這裡,是江漢平原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石灰生產基地,年產石灰近80萬噸。

史料記載,八裡乾溝石灰石開採始於清代,是個百年老礦區。改革開放後,石灰石開採進入高峰,石灰窯多達70多口。

以前,這裡一直沿襲著自採自燒的生產模式,山體處處傷疤,礦區粉塵瀰漫,廢碴石隨意傾倒,每到雨季,泥石流災害頻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東寶區從事地質環境工作的盧開華說,「以前在礦區,兩車起碼保持30米距離,否則看不清前面路況易引發事故。」

2006年,東寶區啟動乾溝採石企業整治,將50多家採石點整合成5家,同時推行中深孔爆破、平臺分層開採及機械化破碎、鏟裝作業,鑿巖用上帶有集塵裝置的履帶式鑿巖機。

2010年,東寶區開展石灰窯節能降耗工藝改造和安全達標專項整治,關閉13座無法上環保裝置的一次性窯,將60座立窯整合為5家,並將石灰窯爐膽更換成加長耐火磚,噸灰能耗由原來的150公斤標煤降至123.38公斤標煤;在煙道安裝脫硫、除塵裝置,粉塵含量下降90%。

生產環節問題解決了,但礦區大環境問題並未根治。

如何徹底根治這一頑疾?在政府引導下,礦區探索一條自我驅動型礦區整治新模式:所有業主共同組建業主委員會,作為整治主體組織制訂和實施綜合整治計劃,公共區域環保、安全建設費用由各業主按生產規模分攤,維護、治理、灑水降塵等工作交由專業公司承擔,各自生產區域安全、環保、綠化等費用由各業主自己負責。

集中整治讓礦區脫胎換骨。

據周曉明介紹,整個礦區安裝脫硫塔20臺套,全線配套自動PH值檢測和加鹼、自動化加水及供電裝置;安裝各類除塵設施58臺套,破碎生產線噴淋管網8套、噴頭200多個,石料廠、石灰窯生產區域噴淋管網套、噴頭600多個;建成各類石料、石灰封閉式庫房近3.7萬平方米,全封閉傳輸皮帶60多條,架設防風抑塵網3.3萬平方米;安裝環保專用變壓器5臺、打機井7處、建蓄水池6處800多立方米,架設自來水管網8000多米。

同時,硬化礦區路道8000多米、作業場地2.2萬多平方米;治理碴場分臺降坡5處2萬多平方米,礦區新增綠化面積6000多平方米;關閉存在安全隱患及高耗能石灰窯13座,對部分窯體和設施進行填埋和拆除,取締40多處拌灰點。「以前,開採出來的廢石隨意堆放,既影響環境又形成安全隱患。現在,這些廢石被加工成不同粒度的石料,成為建築市場的搶手貨。」周曉明說。

相關焦點

  • 百年老巷換新顏
    今年以來,臥牛山街道南巢街社區爭取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對百年老巷進行整體改造提升,使這條老巷舊貌換新顏。    位於老城區中心地帶的迎仙巷曾經商鋪林立,周邊的房子大多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前所修建的,最久遠的有上百年,不少房屋外牆殘缺破損、腐蝕嚴重,小巷排水排汙不暢,遇到下雨就變成水浸街,給居民的出行帶來很大的不便。
  • 安徽巢湖:百年老巷換新顏
    今年以來,臥牛山街道南巢街社區爭取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對百年老巷進行整體改造提升,使這條老巷舊貌換新顏。位於老城區中心地帶的迎仙巷曾經商鋪林立,周邊的房子大多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前所修建的,最久遠的有上百年,不少房屋外牆殘缺破損、腐蝕嚴重,小巷排水排汙不暢,遇到下雨就變成水浸街,給居民的出行帶來很大的不便。
  • 沙坪垻沙楊路很熱鬧 老街換新顏喜迎新年
    沙坪垻區沙楊路社區舉辦迎新春百家宴活動 記者 林森 攝    華龍網2月2日20時30分訊(記者 林森)今(2)日,沙坪垻區渝碚路街道沙楊路社區張燈結彩白鶴嶺散居居民黃秋芬告訴記者,自己所生活的環境在沙坪垻區委、區府的關心下,舊貌換新顏,加上這麼喜慶的春聯,感覺這日子真是比蜜甜。
  • 央視臺標換新顏?這風格突變的有點大啊!
    而且,橘子君剛剛還驚訝的發現,現在CCTV和CCTV中文頻道、英文頻道的官方facebook、推特的頭像都已經換成了新Logo。難道央視真的又要換臺標了?!想想這幾十年來,從1979到1998,央視一直用的都是「蝴蝶標」,橘子君記得小時候新聞聯播總出現這個,形狀就像電視發射塔上的蝴蝶天線一樣,但媽媽說這其實是CCTV的變形體。
  • 番石榴成熟標準-評論頻道-華龍網
    華龍網整合
  • 舊貌換新顏,老字號也要「潮」起來
    舊貌換新顏,老字號也要「潮」起來 2020-06-06 0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格爾木市投入3086萬元讓老街換「新顏」
    格爾木市投入3086萬元讓老街換「新顏」 2020-11-13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鯉城區赤土社區百年古厝舊貌換新顏 居民休閒好去處
    改造前古厝堆滿廢棄物本報訊 (記者王麗虹 通訊員賴良德 文/圖)在鯉城金龍街道赤土社區的紫橋西街路,有一座佔地2畝的百年古厝,以往社區居民路過此處都要掩住口鼻、加快腳步。最近,這座古厝「舊貌換新顏」,成了社區居民最喜歡去的地方。記者來到古厝,只見門口處掛著「社區老年活動中心」的牌子,古厝內外寬敞明亮、乾淨整潔,設有戶外健身器材、聊天室、棋牌室。「每天晚上,我們都喜歡到這裡來跳廣場舞、泡茶聊天。」社區居民許天從說。5個月前,這裡可是另外一番景象。
  • 華龍網20歲再出發
    發布會還發布了數字城市、網際網路傳播力、數字文博等重要合作項目,舉行「開門辦網 科技賦能」合作儀式,發布2020年重慶區縣融媒·華龍網合作示範案例。》》深深祝福 切切期望2000年,作為國務院新聞辦首批批准的網際網路新聞媒體,華龍網一出生就帶著「新媒體」的基因。
  • 與火山相伴的城市-評論頻道-華龍網
    不過在鹿兒島時間有限,加上旅途勞累,這次就去兩個主要景點:櫻島和仙巖園華龍網整合第一站——櫻島拿著pass,輕鬆乘坐市營巴士到櫻島碼頭(水族館前)只是要注意,由於行經天文館通的巴士實在太多,路邊的巴士站一溜有五六個,上車前可不要搞錯方向和線路哦~櫻島作為一座活火山,其標誌就是上空經久不散的火山雲。
  • 解放路整修完工舊貌換新顏
    12月16日,為期半年的解放路大中修改造工程全部結束,解放路整體形象舊貌換新顏。解放路修建於2004年,運行15年來,車流量大、重型車輛較多,導致坑槽、裂縫、網裂等各種道路常見病害相繼出現。原標題:解放路整修完工舊貌換新顏值班主任:田豔敏【來源:舜網-濟南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望都縣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城市舊貌換新顏
    望都縣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城市舊貌換新顏 2020-10-16 15: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方明珠服「武器舊貌換新顏」製作流程
    大家都把自己喜歡的武器拓下來成印給自己現在用的最順手的武器來個舊貌換新顏。(自由裁縫聲望商人那裡售賣的道具有限每樣每天僅售50個,21點刷新)。大家都把自己喜歡的武器拓下來成印給自己現在用的最順手的武器來個舊貌換新顏。(自由裁縫聲望商人那裡售賣的道具有限每樣每天僅售50個,21點刷新)註:因為嘗鮮不清楚具體規則,多消耗了一個蠟墨(也就是大家看見失敗的那個物品)本次總計實驗消耗610點王朝軍資。偶滴錢啊。大家正常消耗為420點王朝軍資聲望即可完成一次拓印。
  • 黃葛古道舊貌換新顏
    而今,黃葛古道和黃桷埡老街舊貌換新顏,充滿生機,重新綻放了它古老又神秘的魅力。 古道石板路不寬,卻陡峭如雲梯,數百年光陰的打磨,每一塊石板都寫滿故事,置身於鬱鬱蔥蔥的參天樹蔭下,兩旁原來破舊不堪的老屋
  • 項目建設推進中 漁港小鎮換新顏
    項目建設推進中 漁港小鎮換新顏 2020-09-14 1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50年老房,舊貌換新顏!
    50年老房,舊貌換新顏! 2020-12-14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漫畫:鄉村生活換新顏
    漫畫:鄉村生活換新顏
  • 巴哈何以換新顏
    巴哈是裡約奧運會的主場館所在地,奧林匹克公園、奧運村、媒體村、主新聞中心和10個比賽場館均位於此,籃球、網球、桌球、羽毛球、體操、跳水、跆拳道、高爾夫等23個比賽項目在這裡進行。  巴哈地處裡約西部一隅,距離市中心約40公裡。這裡自然風光秀麗,有山有海有湖泊。
  • 成都這條老街何時換新顏?
    打圍一年多不見動靜 成都這條老街何時換新顏? 日前,封面新聞雲求助平臺接到了市民李先生的求助。11月18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進行了實地採訪。市民吐槽道路打圍卻不見改造  龍王廟正街西起紅星路四段,東至下蓮池街,全長不過百米。  從繁華的太古裡,沿著南紗帽街、三聖街、耿家巷,右拐便抵達這裡。高樓大廈包圍之下,這條街顯得有些破舊。
  • 城市品質提升「在行動」 黃桷埡老街舊貌換新顏
    {"title":"城市品質提升「在行動」 黃桷埡老街舊貌換新顏", "url":"https://www.cqcb.com/yxzx/video/qita/2020-01-06/2083376.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yxzx/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