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徹斯特的中國年 來源/視覺中國
逛廟會、逛博物館、海外過大年……2019年春節期間,旅遊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時尚選擇。記者從滬上多家旅行社獲悉,上海市民更喜歡在旅途中過大年。南下避寒、北上冰雪、民俗文化主題遊、周邊泡湯火爆,而泰國、日本、中國香港位列出境遊熱門目的地前三。
景區特色「年味」受青睞
北京故宮過大年、浙江橫店《延禧攻略》春節廟會、江西關西客家圍屋群古村落景區第二屆貨郎擔節……今年春節期間,常規熱門體驗內容以外,各地景區也紛紛舉辦特色「年味」活動,吸引了大量居民到景區體驗春節民俗。
從體驗內容來看,文化類景區出遊人次增長最為明顯,同比去年增長超6成。其中,民俗類景區如雲南民俗村、晉中喬家大院、梅州熙和灣客鄉文化旅遊度假區,祈福景區如成都峨眉山、杭州靈隱寺、山西五臺山,博物館景區如北京故宮、上海自然博物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廣東科學中心等,都成為春節出遊細分市場的人氣景區。驢媽媽品牌部負責人李秋妍分析道,以「到故宮過大年」為代表的景區,更加注重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更多新體驗式、沉浸式場景,類似的產品將成為景區轉型的方向之一。
「酒店過大年」變身時尚之選。滬上多家旅行社預訂大數據顯示,超過七成的家庭出行選擇周邊遊,泡湯、住酒店、祈福、團圓宴是熱門主題。今年,很多酒店將特色文化、傳統年文化融合,打造場景化、浸入式文化體驗,起到了錦上添花效果,遊客口碑頗好。如地處白茶之鄉安吉的帳篷客度假酒店,不但有傳統磨豆腐、製作傳統辣醬等舌尖上的美味,更有安吉特色的文化娛樂猜竹謎等,既添文化趣味,又富美好寓意。再比如受2018年《延禧攻略》刷屏影響,到橫店影視城住魏瓔珞同款酒店,打卡多個相關拍攝文化建築,尤其受年輕情侶追捧。
年文化是春節遊最大驅動力
同程藝龍的大數據顯示,「回家過年」是春節期間居民交通出行及住宿的第一大驅動因素。為了回家而出行,以及為了團圓而出行,是居民春節交通及住宿消費的主要動機。因此,「過團圓年」的傳統觀念是居民春節出行需求最主要的內在驅動力。
尋找傳統「年味」已經成為人們節日期間選擇周邊遊、國內遊目的地和具體旅遊產品的核心驅動力,鄉村遊、民俗遊成為春節旅遊消費熱點,「紅紅火火過大年」的傳統觀念為相關目的地、景點帶去了龐大的節日客流,主題樂園、民俗類演藝、古鎮古村等景點也因此「人氣爆棚」。另外,全家一起出遊,在旅途中慶祝中國年的場景日益普遍化,春節旅遊消費的「儀式感」逐漸得以強化,成為城鎮居民的「新年俗」。
在路上發現「海外中國年」
多國籤證便利、海外春節活動,以及大眾出遊時代期待走得更遠,豬年春節期間,越來越多的家庭團聚在海外。驢媽媽平臺春節出境遊人次同比2018年增長三成,超四成遊客選擇錯峰出遊,即除夕前一周或春節後半段拼假出遊,人次少而且性價比更高。
據飛豬預訂大數據,出境旅行過年的人,主要集中在四小時飛行圈內。港澳臺地區、日本、泰國是大家最多選擇的目的地。同時,跨洲長途遊過年的人越來越多,去英國、俄羅斯、歐洲各國過春節的同比增長最高。
大家的境外遊玩方式也越來越地道。春節期間,外導覽、旅拍、美食、SPA等商品,預訂增長近500%。語言早已不是中國人全球遊的障礙,到了目的地,不慌不忙地到處轉轉,嘗嘗當地的好吃的,再找個專業的攝影師來一套視覺大片,已成為旅行過年新時尚。中國遊客把熱鬧的春節氣氛帶到了世界各地,連南極也不例外,飛豬南極專線包船上,遊客們貼福字送祝福,來自世界盡頭的新年寄語別具意義。
新民晚報記者 楊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