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位於安慶市迎江區的安慶古城隆重舉辦安慶首屆國際精釀啤酒節。3場主題活動,16天放&34;暢玩,吃、住、行、娛、購一條龍服務,讓你嗨翻8月,感受不一樣的安慶古城。
安慶首屆國際精釀啤酒節8月8日開幕
8月8日,安慶古城隆重舉辦安慶首屆國際精釀啤酒節,精釀課堂、精釀啤酒快閃店、狂歡大派對,讓你嗨翻在安慶八月的古城裡。前來的遊客們不僅能品嘗到用純正小麥或者大麥釀製的啤酒和古城特色的美食,而且還可以欣賞街舞走秀、小丑巡遊等精彩節目,更有互動演繹、舞池PARTY、酒王爭霸、千人KTV期待您的加入。
安慶首屆國際精釀啤酒節於8月8日開幕,3場主題活動,連續狂歡16天,讓廣大遊客享受到吃、住、行、娛、購&34;服務。
安慶古城坐落於安慶市中心城區迎江區,承載安慶城市發展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安慶市留存至今最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之一。其L型歷史街區由倒扒獅街、國貨街、四牌樓街組成。節日期間吸引了大量安慶市民和外地遊客前來遊玩,並且入選安徽十佳夜遊街區,已然成為安慶新興網紅打卡地。
精釀啤酒別樣味道,感受&34;釀酒文化
精釀(Craft beer)啤酒是&34;代名詞,其在配料、種類、香氣和味道四個方面都有別與工業啤酒。在原啤酒配料基礎上,還可以添加蜂蜜、蘋果、花椒等各種輔料來豐富啤酒口味,讓廣大遊客嘗嘗曾未有過的啤酒味道。精釀啤酒種類豐富,高達100餘種,而且啤酒花更加細膩,口感順滑,喝下一口精釀啤酒,軟糯感充斥著整個口腔。
安慶首屆國際精釀啤酒節為遊客準備了一款名為印度淡色艾爾(IPA)的精釀啤酒,它是源自印度。IPA在釀造過程中加入了較多的啤酒花,顏色多為琥珀色,氣味清新,伴著淡淡的果香。IPA類型的經典代表品牌——釀酒狗PUNK IPA,初入口有點苦,回味帶著淡淡的果香和焦糖味道,也是不少精釀愛好者的入&34;之作。
在啤酒節上,遊客可以一邊享受著精釀啤酒,一邊聽著知名啤酒品鑑師講解分享精釀文化。
古城為&34;定製的&34;
啤酒節為遊客奉上杯杯味道純正的精釀啤酒,而且古城也為蜂擁而至的&34;定製了&34;。
在安慶特色美食中,有一道名為&34;,受到廣大遊客的青睞。那麼當汪丫與豆腐撞到一起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效應呢?汪丫有名黃顙魚,大廚將鮮活亂蹦、皮薄肉嫩的黃顙魚現殺現烹,在烹飪時為確保鮮嫩從不以油煎,保留黃顙魚原本味道不受破壞,再將其與柔嫩豆腐進行烹煮,使其味道合二為一,鮮上加鮮,相得益彰。
能與汪丫燒豆腐匹敵的是山粉圓子燒肉。山粉,即山芋粉,是南方常見的食材。很多地區習慣用其勾芡,但安慶人卻發揮了獨特的創造力,用它做成圓子,燴上五花肉,形成這道廣為人知的地方菜——山粉圓子燒肉。在無數安慶人的心中,這已不再是一道簡單的家鄉菜,而是成為關於鄉情的具體意象。
說到美食,老迎江人則是如數家珍。胡玉美蠶豆醬、麥隴香糕點、毛頭炒米、大南門牛肉包子店、先鋒巷肉絲麵、迎江豆花魚成為了安慶遊子難以忘懷的家鄉味道。
穿越古今,四條旅遊線暢遊8月迎江
啤酒節暢飲同時,名跡穿越、藝術記憶、湖景趣味、名人故居四條旅遊線路,讓遊客穿越時空,感受別樣迎江文旅。
迎江區,在近代見證了歷史的風雲滄桑。穿越之旅從黃鎮生平事跡陳列館啟程,領略天主堂異域的建築風格,感受愛國宗教領袖趙樸初故居的人文情懷,站在迎江寺是看滾滾江水帶走的無盡歲月,熊範二烈士專祠、倒扒獅街、清真寺、探花第一聖救主座堂、二陳讀書處、英王府、安徽省郵務管理局、國貨街帶你徜徉在歷史長河中。
文藝之旅讓遊客感受迎江魅力。跟隨詩仙李白走進長風沙碑林,駐足黃梅戲藝術館中聽宗師嚴鳳英、王少舫歌唱黃梅戲,在安慶美術館中感受安慶藝術大家風範,最終佇立在懶悟藝術館門前細品藝術。
新洲東三灘溼地公園、湖羊基地、沙包萬畝油菜花、面木花卉基地、瓜蔞種植基地,南木三江口沙灘、農業觀光園,帶你走進湖景趣味之旅中。獨秀園、兩鄧故居、嚴鳳英故居充分彰顯迎江區人傑地靈。
尊悅酒店、安慶大酒店、安慶賓館、新紀元大酒店、名家酒店為遊客的住宿保駕護航,讓遊客感受家的溫暖。
人民路步行街購物娛樂齊滿足
總長1100米的安慶人民路步行街,始於上世紀80年代,4大核心通道—龍山路、建設路、宜城路、孝肅路橫貫東西;12條公交線路、14個公交站臺,快捷、便利的交通樞紐,服務全城80萬市民;這裡中高檔品牌雲集,壟斷全市80%以上商業消費,人們在閒暇時光逛街,商業購物、休閒娛樂均能滿足遊客需求。
不僅如此,安徽省唯一的勸業場搖身一變成了新華書店,青磚、黛瓦、木窗、迴廊,復古卻不乏時尚的文藝風,36個房間對外開放,每個房間各具特色主題,讓人暢遊在知識的海洋中,流連忘返。
歷經30載時代變遷,人民路步行街成就全城商業地標的霸主地位。安慶古城,曾被譽為&34;的倒扒獅街,8月8日晚,國貨街古戲臺,民謠彈唱、現場品酒,和專業啤酒品鑑師一起去探索更多的精釀秘密。
八百年迎江,在街巷裡、在啤酒中、在長坡上、在江淮邊、在黃梅歌聲裡,歡迎您來做客。
來源:行走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