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縣域旅遊發展,系統、全面分析我國縣域旅遊發展現狀,近日,第二屆全國縣域旅遊研究成果《全國縣域旅遊研究報告2020》暨「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榜單新鮮出爐。
在這兩份榜單中
四川共有19個地方榜上有名
一起為它們打call
其中,彭州榮登「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榜單,居全國第五名,四川省首位。
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完整榜單
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研究對象為大陸地區1881個的縣(含縣級市、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林區)。由於旅遊資源的開發價值和旅遊產業運行狀態同區位條件、市場需求、開發難易程度及旅遊政策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對一個城市旅遊發展潛力的評價就是對這個城市旅遊業系統的分析和總結。
旅遊發展潛力指標體系包含旅遊資源潛力、旅遊市場潛力、旅遊開發效益、社會經濟支撐條件4個方面,共20個指標。得分靠前的100個縣即為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
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研究指標體系
1 天府金彭資源稟賦優質
彭州位於四川省成德綿經濟圈和成都半小時經濟圈內,是成都北向交通門戶樞紐,成都西北部的生態屏障。
彭州擁有全國大中城市罕見的高地河谷景觀資源,海拔從最高4812米到最低489 米,森林覆蓋率49.5%,年平均氣溫15.7℃,擁有多樣性地形地貌和豐富特色資源。
寶山村
九峰山雲海
近3000年的發展歷史,孕育了獨特的地方文化,同時也獲得了「天府金彭,蜀漢名區」的美譽;「牡丹故鄉、避暑天堂、古蜀文化、地質奇觀」,構成了彭州四大主體特色旅遊資源。
成都唯一一個國家地質公園——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彭州市境內,其馳名中外的龍門山推覆構造帶、豐富的地層發育、分布眾多的飛來峰賦予了彭州「地質奇觀」的特色旅遊資源,被地質科學家稱為「地質科學迷宮」,旅遊資源富集程度高、特色鮮明。
飛來峰
彭州是龍門山大熊貓國家森林公園生態旅遊帶的重要組成區域,目前正在積極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彭州地區)入口示範社區創建工作。力爭通過創建集物種保護、科普遊憩、科學研究、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於一體的新型生態社區,探索實現大熊貓保護與公園社區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改善的雙贏綠色發展之路。
2019年彭州實現旅遊總收入75.68億元,
旅遊及相關產業稅收收入佔本地稅收收入比重5.14%,
接待國內遊客1915.3萬人次。
2019年,彭州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榮獲「2019 中國西部百強縣市」和「西部大開發20 年縣域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並成為中國加入世界遺產城市組織的第6 個觀察員城市。
2 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
彭州擁有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等5個國家級資源品牌、3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2個省級旅遊度假區,2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省級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各1個,發展新業態品牌17個。2017年至2019年共計投入旅遊發展資金6.68億元。
以龍頭項目帶動產業生態圈建設,彭州整體規劃557.5平方公裡的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形成「一軸一帶、七星耀江」總體布局,打造「一谷兩麓、三級體驗」空間體系。
量身定製「旅遊+」融合新業態,以「一鎮一業一特色」差異發展特色小鎮,深挖本地特色資源,突出音樂、森林康養、川劇、白瓷、陶藝等主題,重點打造了8個特色小鎮。打破行政區劃,重構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引導資金、產業、人口向特色鎮集聚,提升城鎮發展活力。
集中打造三聖寺、玉源湖等特色精品林盤,同步推進三大綠道體系建設,培育以軌道、綠道串聯特色鎮、川西林盤、自然山水的公園城市消費場景。
深挖古蜀文化、牡丹文化、陶瓷文化內涵,創新發展了「彭州白瓷製作技藝」「桂陶製作技藝」「軍屯鍋魁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彭州白瓷製作技藝」所設計的熊貓印象蓋碗、「洗腦殼」飄逸杯等產品彰顯了濃鬱的天府文化特色,被譽為「天府文化新名片」。積極推動非遺項目與關聯產業深度融合,先後推出白瓷、桂陶、牡丹系列文創產業,助推非遺項目的傳承和發展。
軍屯鍋魁
彭州白瓷
桂陶
發展特色民宿產業推動鄉村振興,將民宿產業作為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吸引資本下鄉、盤活鄉村資源,通過「小」民宿發展鄉村「大」產業,推進鄉村振興,取得初步實效。
著力打造 18.7 平方公裡的龍門山·柒村民宿產業園,引進浮雲牧場、耳隱、大樂之野等高端民宿 23家,建成無所事事、果徠咖啡莊園、青青花園等精品民宿 11 家和全國首家民宿學院。
持續舉辦龍門山民宿峰會、國際音樂藝術節、龍門山國際戶外生態三項賽等主題活動,著力營造特色鎮、川西林盤、精品民宿互為支撐的旅遊目的地和消費新場景,「東有莫幹山、西有龍門山」已初具影響力。
3 高效服務加速產業發展
成都鹿野小院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餘勇「把民宿做成了產業」,「民宿發展最大的痛點就是產權和經營證照。」餘勇說,鹿野小院的成功,要歸功於籌辦期間,成功拿到彭州頒發的全國首張民宿集體建設用地不動產權證書。在他看來,通過宅基地騰退解決了民宿產權問題,「證明便利化的政務服務,是適應民宿業發展的」。
餘勇在朋友圈曬出的《不動產權證書》
彭州明確「以民宿點亮鄉村,用藝術對話世界」的民宿集群發展路徑,以國際化視野高標準打造「龍門山民宿 IP」品牌,探索以民宿聚落推動鄉村振興的彭州模式。出臺了《關於鄉村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試行)》《彭州市民宿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等系列文件,打造優質高效營商環境。
聚焦鄉村民宿發展中存在的產業難聚合、人才短缺、配套滯後等問題,依託境內龍門山等旅遊資源和品牌,以區域協同發展、轉變引育方法、培育集體經濟、改革農村產權、強化要素保障為抓手,探索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金城社區「共享民宿」
採取「點狀供地」出讓政策,頒發了全國首張民宿產業集體商服用地不動產登記證書,創新推出「定製式」產權民宿新模式,通過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有限期流轉,強化用地保障,增強投資信心,有效破解制約民宿產業發展壯大的體制性難題。截至目前,已向鹿野小院、上山上、拾光等民宿投資者頒發了集體商服用地不動產權證21 宗,涉及土地面積 1.18 萬平方米。
湔江河谷
2020年,我市文化旅遊、生態旅遊產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湔江河谷旅遊區通過消費補貼、政策支持、召開政金企對接會等方式,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文旅產業復興。
目前,湔江河谷旅遊區已建成民宿34家、在建民宿8家、促開工民宿項目24個,共有止馬島、龍門春天等重大產業化項目14個,2020年計劃投資11.55億元,已完成投資約6.95億元,佔全年目標任務的60.17%,整體推進非常順利。
彭州優化交通,加快「5高6快7軌」交通體系建設,聯通川西北、連接大港區、融入成德綿,推動城市從「區域末梢」向「戰略前沿」轉變。
啟動湔江旅遊軌道串聯「西控」區域旅遊資源,規劃建設湔三旅遊通道並連接成汶高速,有效串聯三星堆、大熊貓國家公園、九寨溝,促進「三九大」旅遊資源在湔江河谷匯集。
彭州正在充分挖掘、利用湔江河谷獨特文化旅遊資源,以創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中國山地戶外運動基地、中國森林康養基地、中醫藥健康旅遊基地、特色民宿體驗區等品牌為抓手,培育獨具魅力的文化旅遊品牌 IP,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核心旅遊品牌。
歡迎到
「天彭古蜀源,仙居牡丹鄉」
的彭州來,
這裡,
一年四季景不同,
睡在山水間,
住在人情裡!
信息來源:市文體旅局 品鑑彭州
文字:陳 林
圖片:品鑑彭州
編輯:陳 林
責編:代成玉
審核:楊 華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舉報電話:028一68611355
★轉載請標明來源,版權保護離不開你我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