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00241.HK)和阿里影業(01060.HK)近期先後發布2020/2021財年中期業績報告。一個6年來首次實現盈利,一個何時盈利仍遙遙無期。
阿里健康近日股票連續大漲,截至11月27日收報22.5港元,總市值為3027億港元。阿里影業股票仍然低迷,截至目前僅1.02港元,在「仙股」的邊緣徘徊,市值約274億港元。
阿里健康6年來首次實現盈利
阿里健康中期業績報告顯示,自2020年4月1日至9月30日的半年間,阿里健康實現收入71.62億元,毛利1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4%和80.3%。同期實現扭虧為盈,利潤額2.79億元,經調整後利潤淨額達到人民幣4.36億元,同比增長286.4%。
報告期內,阿里健康運營的天貓醫藥平臺產生的商品交易總額 (GMV)超過554億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年度活躍消費者已超過2.5億,半年前則為1.9億。得益於淘寶、支付寶的流量優勢,阿里健康在幾大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中活躍用戶是最高的。
阿里健康6年首次盈利
在醫療機構籤約數量方面,截至2020年9月30日,支付寶已經籤約的醫療機構數量超過3.5萬家,其中二級和三級醫院數量超過4000家,並在全國27個省市,超過700家三級醫院接通醫保支付。此外,天貓醫藥平臺已服務於超1.8萬個商家。
同期阿里健康醫藥自營業務也保持增長,收入同比增長75.7%。其中線上零售自營非處方藥和處方藥收入佔醫藥自營業務收入的61.7%,線上自營店年度活躍消費者超過6500萬,較半年前增加1700萬。
對於公司未來3-5年的戰略規劃,阿里健康董事長兼CEO朱順炎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將來醫療的願景和目標應該是實現「小病小醫、大病大醫」的分級診療。朱順炎今年3月起擔任阿里健康CEO,也是阿里健康6年來首次實現盈利。
朱順炎表示,中國醫院體系目前每天能夠承擔大約3000萬人的醫療服務,寶貴的醫療資源應該用在大病、重症的患者身上,他們需要更多的專家、更多的高端醫療設備。但3000萬人以外的十幾億人(紅星資本局註:特指小病、輕症患者),則可以用網際網路分級診療的方式來做好服務。他進一步介紹,阿里健康希望實現線上+線下雙閉環醫療健康服務,一個是輕症線上閉環解決方案,一個是重症精準導診本地醫療。
朱順炎還表示,阿里健康要做值得客戶信賴的醫療搜索。此舉也被視作阿里要切入此前由百度、搜狗等主導的醫療搜索市場份額。相比其他的醫療搜索功能,阿里健康表示要把解決「無效、虛假醫療信息」作為一個重點,通過AI技術智能過濾廣告信息,提供權威專業內容,這一塊是核心差異點。
阿里影業繼續虧損,員工開支月均5萬
相比阿里健康成功由虧轉盈,阿里影業何時盈利似乎還遙遙無期。
據阿里影業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阿里影業中期營收為9.2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5.01億元大幅下降約38%。同期阿里影業運營虧損為1.9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運營虧損3.36億元收窄42%。
阿里影業繼續虧損
和其他影視公司類似,阿里影業營收的大幅下滑主要受影視行業大環境持續低迷導致,而今年的疫情又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影響。
截至2020年9月30日,阿里影業的半年銷售及市場費用為6900萬元,而過往期間則為約6.58億元,同比降90%;銷售及市場費佔收入比重由44%下降至7%。原因也簡單:疫情影響下電影市場未完全恢復。
報告期內,阿里影業來自網際網路宣發板塊的營收為3.81億元,內容製作業務營收為3.82億元,綜合開發業務營收為1.63億元。其中,內容製作板塊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得益於阿里影業在劇集製作業務上的布局,開始進入集中產出階段。報告期內參與了《八佰》、《奪冠》等頭部作品,此外《拆彈專家2》、《刺殺小說家》、《哪吒重生》等也將陸續上映。
雖然阿里影業盈利遙遙無期,但給員工發工資並不含糊,讓其他行業的「打工人」羨慕不已。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報告期內阿里影業(不包括聯營公司)員工總數1025名,員工福利開支總額為人民幣3.11億元。平均下來半年人均開支30.34萬元,相當於人均開支約5.1萬元/月。此外還有股份獎勵等。當然這只是員工福利開支,並非實際薪酬,但也不會相差太多。
相比已經盈利的阿里健康,報告期內全職員工總數為1036人,員工成本為人民幣4.403億元。平均下來,半年人均成本42.5萬元,相當於人均7.08萬元/月,整整比阿里影業員工每月高了2萬元。同樣這也不能視為員工薪酬,實際可能會略低一些,另外員工之間還存在「被平均」的可能。
紅星新聞記者 李偉銘
編輯 陳成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