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信用有國家信用、銀行信用和企業信用。今天要說的就是公司如何利用企業信用籤發商業承兌匯票。無論貸款或者是發債,其實質都是利用企業信用實現融資,商業承兌匯票也是利用企業信用實現融資的一種手段,不過它融資的對象不是銀行,而是公司的供應商,是一種商業負債,在帳務處理上計入「應付票據」科目。
商業承兌匯票是商業匯票的一種,是由付款人開出並承兌的匯票,理論上講只要在銀行有存款帳戶,都可以開商業承兌匯票。與銀行承兌匯票的主要區別是商業承兌匯票由付款人自己開出並負責到期兌付,到期後如果出票人帳戶沒有兌付資金,出票人的開戶銀行收到承兌匯票後會做退票出理,由收款人與付款人自行協商處理。而銀行承兌匯票是付款人向銀行申請,由銀行審查後開出並負到期兌付的責任。銀行承兌匯票到期兌付具有無因性和剛性兌付的特徵。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兩者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承兌人不同,一個是企業信用,一個是銀行信用。
因為商業承兌匯票是企業信用,信用等級比較低,所以商業承兌匯票的流通性比較弱,不太被接受。
但是商業承兌匯票對付款人來說也有很明顯的優點。一是出票行為完全由付款人自主決定,無需向銀行申請,效率高;二是出票不需向銀行繳納保證金,可以節約自有資金,提高自有資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出票沒有手續費,成本低;四是可以合理擴張負債規模,提高公司資本運作能力。正是因為商業承兌匯票的優點也很明顯,現在很多大型集團公司、國有企業以及一些中小規模的民營企業也越來越多的使有商業承兌匯票對外付款。
要提高商業承兌匯票的接受度,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合理框算負債規模,使公司的整體負債處於合理水平。雖然通過負債可以促進公司的擴張,但是過度負債也會導致債務風險;二是要合理預測未來現金流,根據未來現金流入情況規劃兌付期限。商業承兌匯票到期後如果不能按時兌付雖然是由付款人與收款人自行協商解決,但是一旦失信於人,再想利用商業承兌匯票付款就比較難,只有通過合理預測未來現金流,量入為出,按時兌付才能取信於人;三是要爭取和銀行合作,由銀行來保貼,提高商票的可信度。收款人收到商票後,最大的擔心就是不能按時兌付,或者是需要使用資金時不能貼現。目前針對這種情況一些銀行就推出了商票保貼的業務品種,如招商銀行就主動給予授信客戶商票保貼額度。如果能獲得銀行的商票保貼支持,開出的商業承兌匯票的接受度就會大大提高。
做好以上幾點,合理使用商業信用籤發商業承兌匯票,有效提高自有資金使用效率,降低公司財務成本,適度擴張公司負債規模,促進公司資本運營,難道它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