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5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徐匯區的同學們,一年一度的「海派中醫校園行」活動又開始啦!從1月15日至1月29日,歡迎全區的三年級小朋友來參加!
「蒙以養正,育國醫少年」,徐匯區海派中醫校園行活動已歷時三年,此項目已成為徐匯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少年兒童工作以及中醫藥傳承創新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積極培養具有文化自信健康下一代的重要舉措。
通過在徐匯區小學推廣中醫科普課程及活動,培養學生對民族中醫文化的了解和信任,帶動整個家庭對中醫文化的傳承,提高全民健康素養。
本期《中醫九種體質》科普課由徐匯區中醫藥發展辦公室攜手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和少先隊徐匯區工作委員會共同推出。
在中醫科普視頻課中,我們將《中醫九種體質》理論與《本草和經絡》知識有機結合,使學生從中醫辨證思維和整體觀的角度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況,理解身體不斷發出的信號,培養中醫獨特的生命觀、健康觀和疾病觀。
現在就讓「小華佗」為大家劇透一下精彩內容吧!
走進中草藥
《中醫九種體質》是現代中醫根據每個人在體態、性格、機體功能和心理特質等不同,針對相對穩定的群體差異進行的歸類總結。
每一種本草在自然界都有其獨特的生長環境和屬性,人類採擷本草用以防病治病具有悠久的歷史。根據不同的體質,進行亞健康調理、慢性病防治符合中醫治未病的思想理念。
在《中醫九種體質》視頻課中,「小華佗」將人體體質的偏性、本草的偏性和中醫辯證思維有機結合,並對應不同的體質教導學生進行相應的經絡穴位調理。
陽虛體質
人體被稱為「陽脈之海」的督脈,位於同學們的背部脊柱的位置。「陽虛」體質的人進行「捏脊」、「捏督脈」的方法可以提昇陽氣。小朋友有時間在冬天還可以曬曬背,就好像樹木需要陽光獲取能量一樣。
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的人就好比一棵缺水的植物,容易乾枯,枯萎。人體有一根滋陰的大經絡——腎經,刺激腎經上的穴位,比如足底的湧泉穴,靠近腳踝上方的「太溪穴」等可以有效起到滋養五臟六腑陰液的效果。
氣虛體質和特稟體質
氣虛的人特別容易感冒。中醫講「肺主皮毛」,肺氣充足,就能抵擋外來的邪氣。「肺俞穴」具有宣肺、平喘、理氣的作用,按摩它有疏通肺氣,調節腠理開闔的效果。「特稟」體質容易過敏,或者有鼻炎、哮喘的同學,也可以經常按摩刺激「肺俞穴」。
氣鬱體質
雖然造成「氣鬱」的情況非常複雜,但是現代人由於情緒的原因造成「氣鬱」,長期鬱鬱寡歡的情況非常高多,建議他們經常按摩「羶中穴」。
痰溼體質和溼熱體質
現代人肥胖「痰溼」體質和「溼熱」體質的非常多,排溼氣不順暢就好像把旱地裡的植物長期浸在水裡,會生病的。在小腿上有三個健脾祛溼的穴位組合按摩非常有用,他們分別是「足三裡」、「陰陵泉」和「豐隆穴」。
血瘀體質
「血瘀」體質一般不會單獨存在,大多與氣鬱、陽虛或者痰溼等體質並存。可以在足浴的時候按摩腳部的「太衝穴」,同時刺激胸口「羶中穴」和手部的「內關穴」,來緩解心血管的淤堵,並保持心情的開朗舒暢。
課後,三年級的同學們可以掃描(活動材料包中)明信片上的二維碼參與《上海地區7-14歲兒童中醫九種體質調研》,了解自身體質,也可以體驗《冬季健康足浴包》,嘗試為家人測試體質和相應的經絡穴位按摩。
對中醫藥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參與徵文比賽,在參與活動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圍繞中醫藥與我們的生活、對中醫藥的了解、健康生活理念的實踐與感悟等方面,進行徵文創作,交給學校參賽。
希望你們學習更多的中醫藥知識!走進自然,發現本草;走進中醫,發現科學。為更多人帶去健康!
來源: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原標題:《「蒙以養正 育國醫少年」 徐匯區海派中醫校園行活動開始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