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鄒平:退役軍人靠養殖梅花鹿走上小康路

2020-12-20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8日訊濱州鄒平市韓店鎮波渣店村退役軍人夏方剛,積極探索特種養殖,走出了一條靠養殖梅花鹿奔小康的新路子。

1995年春天,一個偶然的機會,夏方剛從電視上看到養梅花鹿能致富的消息後,便四處搜集有關養鹿的信息和知識,經過外出認真考察,於當年10月,他多方籌集資金12000元,從淄博市周村動物園一次引進了一公兩母3隻梅花鹿,在自家庭院進行飼養。漸漸的他發現,梅花鹿很好飼養,不挑食,也很溫順。於是下定了走飼養梅花鹿奔小康的路子。經過幾年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並逐步形成了養鹿、賣鹿、賣鹿茸的良性循環。目前,方剛梅花鹿養殖基地鹿存欄量達到220多隻,育成鹿在一半以上。

在方剛養殖基地,夏方剛介紹說:「這些年來,養殖場常年保持著百十隻鹿,多時達到二百四五十隻。」說起養鹿的技巧,夏方剛更是頭頭是道:「鹿很好養,飼養成本很低,對吃喝不挑剔,麩皮、豆渣、樹葉等都可作為飼料。」談到養鹿的收入,夏方剛沒有刻意隱瞞,他說:「梅花鹿全身都是寶,一頭成年公梅花鹿每年割茸量能達到5~6斤,平均一年一頭公鹿能收入4000~4500元。此外,鹿鞭、鹿皮、鹿胎盤,甚至鹿肉、鹿血,都能創造價值。統算下來,這麼個規模的養殖場一年能收入三十萬左右。」

為了推動梅花鹿養殖業的發展,夏方剛聯合當地養殖戶成立了鄒平縣方剛梅花鹿養殖專業合作社,集規模化養殖及鹿深加工產品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免費為養殖戶提供養殖技術、飼料配方、鹿病防治、負責回收梅花鹿以及鹿產品等多項服務。同時,常年購銷優質梅花鹿、馬鹿的種鹿、鹿副產品、鹿茸、鹿胎等,業務遍及山東及周邊省份。目前,方剛鹿業育成(一周歲)公鹿單產鮮茸均達一公斤以上,三鋸以上公鹿單產鮮茸在五公斤以上,母鹿繁活率達95%,各項指標在同行業中居於領先地位。

相關焦點

  • 濱州市優秀退役軍人、退役軍人工作先進集體等名單公示
    濱州市優秀退役軍人、濱州市退役軍人工作先進集體、濱州市退役軍人工作先進個人、濱州市雙擁工作先進集體、濱州市雙擁工作先進個人、濱州市最美兵媽媽、濱州市好軍嫂擬表揚對象名單公示  根據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中共濱州市委組織部、濱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中共濱州市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濱州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 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議與會人員來鄒平市...
    觀摩高新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韓金枝 見習記者 張鈺晗 通訊員 李靈丹 濱州報導  為在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營造「趕學比超」的工作氛圍,進一步促進全市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12月14日,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巴明華帶領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與會人員來鄒平市觀摩退役軍人工作,鄒平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張慶華陪同觀摩。
  • 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
    一家四口有三個殘疾人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楊英義和妻子在養雞場勞作。電動三輪車的轟鳴聲漸行漸遠,楊英義的身影也隨之消失在蜿蜒崎嶇的水泥路盡頭。第二年,楊英義又成倍地增加了養殖數量,到年底,還是供不應求。這下,楊英義心裡有了底,養殖數量逐年增加,到2020年,他的養雞場已經小有規模,養殖土雞3000多隻,鵝和騰鴨200餘只,每天產土雞蛋50餘斤。他還註冊申報了家庭農場,並通過網絡平臺等銷售自己的農產品。
  • 想靠養殖致富,選擇梅花鹿養殖,50隻能賺上百萬
    賺錢的養殖項目已佔了不少數,不賺錢的養殖項目也佔了不少。如果想靠養殖致富,我覺得選擇特種養殖項目,現在就有很多的農村朋友在傳統的養殖項目上想另闢蹊徑,為了賺錢搞一些不一樣的特色養殖。那麼,什麼特種養殖項目比較賺錢呢?今天為大家推一下,一起看看吧。其實特種養殖項目,梅花鹿是最佳的選擇。想快速致富,養殖梅花鹿來錢豐厚,不過需要辦理養殖證才能養殖。
  • 「80後」創立梅花鹿養殖合作社:生財有「鹿」
    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吐列毛杜鎮和日木嘎查,有一位「80後」小夥兒,通過養殖梅花鹿、種植地道藥材,生財有「鹿」,帶領1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走進興安盟王金鋼梅花鹿養殖合作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齊的鹿舍和跳脫可愛的梅花鹿。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周樹林:退役不褪色帶領村民奔小康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周樹林:退役不褪色帶領村民奔小康 2020-12-14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送文化進軍營 鄒平武警中隊上演精彩大片
    觀看愛國影片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韓金枝 見習記者 張鈺晗 通訊員 李靈丹 濱州報導  為豐富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加深軍地感情,近日,鄒平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鄒平市文化和旅遊局到鄒平武警中隊開展
  • 陽泉市雲林種植公司養殖梅花鹿,養鹿蹚出致富路
    山西雲林種植有限公司養殖梅花鹿近200頭,年產鹿茸約250公斤,養鹿蹚出致富路:2017年,山西雲林種植有限公司從吉林省引進70餘頭梅花鹿嘗試養殖。經過近4年的發展,養殖逐步標準化、規模化,現存欄梅花鹿近200頭,年產鹿茸約250公斤,實現了經濟效益。
  • 「大校村官」石炳啟獲評「最美退役軍人」
    「大校村官」石炳啟獲評「最美退役軍人」是全市唯一獲此殊榮者本報訊(記者孫健 通訊員李世文)昨晚,由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開展的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學習宣傳活動,在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舉行發布儀式,本報曾經報導過的「大校村官」——河間興村鎮大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石炳啟,獲評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也是全市唯一獲此殊榮者。
  • 白手起家創業十餘年,「模範退役軍人」帶領鄉親致富奔小康
    公司總經理劉華貽邀請公司的退役軍人和其在衡陽的戰友歡聚一堂,各自暢談了退役後的工作情況或創業經歷,回憶難忘的軍營歲月。今年46歲的劉華貽是蒸湘區呆鷹嶺鎮同溪村人,1992年在雲南省武警部隊入伍。1995年退役後在廣東深圳創業。2008年回到衡陽帶領鄉親們創業。
  • 退役軍人優待證要發了嗎|軍路問答
    諮詢:你好軍路,我是今年轉業的士官,最近跟幾位戰友聊天得知,聽他們老家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的朋友說,青海那邊已經開始準備發放退役軍人優待證了,但是我們甘肅這邊還沒有動靜,這次發放退役軍人優待證跟前面發放榮譽軍屬牌一樣,各省的發放時間不同啊?
  • 精準幫扶退役軍人脫貧致富
    本報北京7月8日電(記者金歆)走進貴州福泉市陸坪鎮藜山片區,一個集種植、養殖、農產加工及生態休閒產業於一體的園區異常醒目。該園區採取「土地流轉 合作社 基地 農戶」「村兩委 合作社 農戶」等模式,吸納由退役軍人創辦的19家企業入駐,年產值近2億元,吸納退伍軍人就業創業200餘人,為周邊群眾提供就業崗位1000餘個。這是福泉市推動雙擁工作提質發展的縮影。近來,福泉積極探索新途徑、完善新體系、創優新載體,積極幫助復退軍人創業就業發展,幫助退役軍人解難題。
  • 魯山縣團城鄉梅花鹿養殖基地:扶貧不走尋常「鹿」
    他說的學軍兄弟就是魯山縣團城鄉清水河農林牧有限公司梅花鹿養殖基地負責人李學軍。李學軍曾是名軍人,雖然退伍了,但在他身上仍秉承著軍人的本色。在企業管理上他堅持誠實守信,質量為本,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如今他經營的梅花鹿養殖基地在社會上的口碑很好。
  • 遇見鄒平,一座工業城市的旅行,改變了我對他的認知
    門票:20元交通:濟青高速 鄒平 西收費站-國道308-文化路-雕窩峪。地址: 濱州 市 鄒平 市 黃山 街道門票:20元交通:濟青高速 鄒平 西收費站-西外環-唐李庵風景區門票:30元,停車費10元交通:濟青高速 鄒平 西收費站-西外環-櫻花山風景區;景區距離 鄒平 高鐵站1.5公裡可以乘坐13路公交抵達。
  • 軍魂的閃光——記退役軍人陳國緯
    在打贏脫貧的攻堅戰鬥中,退役軍人陳國緯同志,退役不退崗,帶頭去拼搏,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培訓結束後,利用家鄉的地理優勢,整合資源,決定走合作社共同致富的道路,和村裡五家農戶聯合,申請創辦「監利縣洪幸堤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
  • 蘆山這群創業的人養殖生態野豬、梅花鹿!
    在這美麗的紗帽山中,一家以養殖生態野豬、梅花鹿聞名的公司在當地可謂盡人皆知。 駱朝峰創辦的蘆山縣龍門山養殖有限公司,是一家年出欄野豬500餘頭、梅花鹿30隻左右的企業,該公司供應當地及全國各地野豬、梅花鹿銷售市場,年銷售額400萬餘元、純收入100萬餘元。
  • 退役軍人志願者服務隊用行動守護藍天綠水和家園
    退役軍人志願者服務隊用行動守護藍天綠水和家園 2020-12-28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東濱州最大的區,富裕程度卻不到鄒平2分之一,會是你的家鄉嗎
    山東濱州最大的區,富裕程度卻不到鄒平2分之一,會是你的家鄉嗎隨著我國人民水平的不斷增長,旅遊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畢竟當下我國人民經濟提高了,就也想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那麼旅遊也成為了人們最好的選擇。
  • 「我的脫貧故事」養殖梅花鹿的聚「寶」致富之路丨平塘縣克度鎮...
    我叫龍保學,是平塘縣克度鎮金塘村村民,2016年以前,我一直在武漢建築工地打工,2016年3月,我背起行囊,帶著妻子和孩子踏上歸鄉創業的路。我便租下了300餘畝的大窩凼山林,購買15隻梅花鹿來進行養殖,還成立了平塘縣龍保學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我希望通過發展梅花鹿養殖產業盤活山地資源、利用閒置土地種草,帶領寨子上的父老鄉親一起脫貧致富。但一開始因梅花鹿因為水土不服和飼養技術不到位,生病死了六七隻,讓我損失慘重,「聚寶盆」的希望有些落空。
  • 昆明開展2020年春節關愛退役軍人暖冬行動
    日前,昆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雲南眾安保安服務有限公司深入東川區紅土地鎮花溝村,開展2020年春節關愛退役軍人暖冬行動,旨在進一步營造全社會尊重尊崇、關心關愛退役軍人的良好氛圍。大山深處的東川區。全村總人口597戶2034人,其中有30人系退役軍人,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63戶957人。當地政府緊盯產業和就業,通過多年的集中攻堅,花溝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集體座談慰問會現場。